“暴力攻击行为”专题征稿

12楼
[P]这个案例中的学生的问题是一个比较难治疗的心理问题,文中这位老师的主要是想消除症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本没有心理基础,基本上人格有些偏执的人来解决甚至可能会加重学生的问题。这种解决方法主要的作用是暂时缓解了这位老师的焦虑。
[/P]
13楼
这个案例中的学生的问题是一个比较难治疗的心理问题,文中这位老师的主要是想消除症状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本没有心理基础,基本上人格有些偏执的人来解决甚至可能会加重学生的问题。这种解决方法主要的作用是暂时缓解了这位老师的焦虑。
14楼
被压抑攻击性和敌意不会消失,压抑反而会壮大被压抑的东西。真正好的教育是引导这种攻击性升华。
15楼
已发邮箱什么时候出结果啊,
16楼
[P][LINE-HEIGHT=23pt][FACE=Calibri][SIZE=14pt]难道我们教师[/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也要[/SIZE][/FACE][FACE=Calibri][SIZE=14pt]成为那种为达目的[/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FACE=Calibri][SIZE=14pt]不择手段[/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FACE=Calibri][SIZE=14pt]之人吗?[/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3pt][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LINE-HEIGHT][/P]
17楼
[LINE-HEIGHT=1]欺骗、恐吓可得一时之效,但并不能解决问题[/LINE-HEIGHT]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