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转帖]幼儿园9成剖腹产宝宝 上学遇感统失调难题
    2007年11月01日12:06   来源:南海网  
 
  左右不分、不会爬楼、注意力不集中,近日走访多家幼儿园发现,宝宝们的这三大难题成了老师的“心病”,巧合的是,多数问题宝宝的出生方式相同——剖腹产。

  家住常青花园的白女士介绍,儿子洲洲今年3岁,在市实验幼儿园睿迪园上小班。跟其他孩子相比,儿子走路平衡感差,怕高,做操常常同手同脚,分不清左右。她生儿子时33岁,选择的是剖腹产(医学上称“剖宫产”)。

  该园中班裴老师说,班上25个孩子,其中剖腹产宝宝21个。与自然分娩宝宝相比,不少剖腹产宝宝上课注意力要差,一堂课20分钟,有些注意力能集中5分钟已算不错,一些教学内容往往要强调多次,这给老师的正常教学带来了困扰。

  据了解,幼儿园的剖腹产宝宝已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沌口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吴园长介绍,该园注册在籍的530名宝宝中,剖腹产宝宝高达90%。林之光幼儿园园长王东林称,该园剖腹产宝宝约占六成左右。

  汉口一医疗保健中心产科负责人10月30日介绍,该科目前剖腹产率已超过60%。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剖腹产比率在5%~10%。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杨勤介绍,与自然分娩的孩子相比,剖腹产宝宝得“感统失调”的几率要高一些,综合表现为自控能力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会导致学习困难。

  杨勤说,“感统失调”的儿童智力都很正常,但到了学龄期,有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较差,到了青年期,工作、交际、适应能力都可能会出现问题,超过10岁就很难矫正。

  [B]学校调查

  一所幼儿园九成是剖腹产宝宝[/B]

  10月30日,沌口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吴园长介绍,该园注册在籍的530名宝宝中,剖腹宝宝高达90%,如此多的剖腹宝宝,给幼儿园的正常教学带来了不少新问题。

  “最早发现问题的是一线幼儿教师。”吴园长说,2001年上半年,老师们常私下交流宝宝们出现的“新问题”:很多孩子吃饭慢,不会咀嚼;有的宝宝很会走路,但不会跑,跑起步来同手同脚;身体平衡能力差,动不动就摔跤。

  在吴园长印象中,从2000年开始,该园剖腹产宝宝数量有所增加,近三年剖腹宝宝剧增,迫使全园教职员工应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据介绍,得知这些宝宝的问题属“感统失调”后,2002年该园引进了全套的感统器械和教具,将“感统训练”渗透到早操、户外活动、体育课等多个环节。同时该园还开展了家长学堂,专讲儿童“感统失调”的预防及其矫正训练。

  据称,该园九成的剖腹产宝宝中,绝大多数为轻度感统失调,中度失调的宝宝不足10人。

  “在幼儿园阶段,宝宝出现轻微的感统失调,或许差别并不大,但进入小学后,与顺产孩子就有明显差异了。”吴园长曾对2001年、2002年入园的20多名宝宝进行了跟踪调查,目前这部分孩子已是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调查显示:患有“感统失调”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自控能力差等现象。

  [B]家庭调查

  伢上了小学才发现问题很严重[/B]

  “感统失调像个标签贴在伢身上,痛在家长心里。”家住红旗渠路的黄女士和丈夫是做钢材生意的,儿子现在江汉区一示范小学上一年级,目前在一感统训练中心接受训练。

  “今秋刚入学,小学老师反映儿子五分钟都难坐住。”黄女士说,儿子的问题,早在幼儿园时已显现。在幼儿园一次体检中,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查“感统”。“感统”对黄女士而言,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医学名词。在市儿童医院进行检测后,证实了老师的想法,孩子有中度“感统失调”。

  当初因难产,黄女士不得不选择剖腹。上幼儿园时,老师常嘱托他们,说孩子协调能力差,要多做跳绳、走平衡木运动。但因两口子忙于生意,没时间给孩子进行训练。如今进入小学,问题一一显现出来。“如果早期及时进行科学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程度可得到提高。”黄女士有些后悔,对儿子的训练应该及早进行。

  薛学彬是汉口一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顾问,该机构曾开展了两年的“感统训练”业务,主要针对2~4岁的孩子,但家长往往是等孩子出了问题才意识到,所以送来培训中心的多为6~12岁孩子,做游戏和感统器械根本无法激起这些大孩子的兴趣。

  [B]医院调查

  伢学习出问题家长才求诊找原因[/B]

  10月30日,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康复科主任林俊说,她平均每月接诊20多个“感统失调”的孩子,其中剖腹产儿约占60%以上。这些孩子上学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怕困难、动手能力差等,学习成绩普遍不好。还有一些孩子出现分离焦虑,不愿上学。

  林俊介绍,她最近接诊了一名7岁的剖腹产宝宝亮亮,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父母在深圳做生意,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今秋上学后,老师反映,亮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清理书包、不抄作业、动手能力差。检查结果表明亮亮“感统失调”,目前正在该中心接受感统训练。

  崇仁路小学六年级学生鸣鸣,也是剖腹产出生。每周三、五和周日,鸣鸣和妈妈一同到汉口一家专业感统训练中心进行训练。妈妈说,鸣鸣成绩一直不太好,在医院检查为“感统失调”导致的学习困难。

  10月28日,鸣鸣的感统训练指导老师介绍,鸣鸣学了近60课时,注意力有所改善,“但鸣鸣12岁了,错过了感统训练的最佳矫正年龄”。

  [B]产妇调查

  11名产妇8人选“剖”半数不知剖腹产危害[/B]

  10月30日,记者走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随机访问了产科病房里的11名产妇,其中顺产的仅3人,剖腹产8人。选择剖腹产的理由多为怕疼、难产或出现剖腹产指征。其中半数人表示不知道剖腹产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会有可能造成感统失调等。

  该中心产科主任兰芳芳表示,该科目前剖腹产率超过60%,相比前几年有所走高。她说,医院一直鼓励产妇顺产,手术毕竟有风险。

  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杨勤介绍,剖腹产宝宝并不一定就会“感统失调”,但与自然分娩的孩子相比,其患“感统失调”的几率要高。正常的生产过程是阴道分娩,俗话说“瓜熟蒂落”,孩子通过骨盆和产道的挤压从母体出来,逐步适应外界大气气压,这个过程对孩子的皮肤和肢体产生刺激,身体协调性自然相对较好。

  杨勤说,剖腹产不属于正常分娩过程,人为“剖”去了自然分娩这一过程,孩子的身体和皮肤得不到应有的刺激,则易造成感统失调,综合表现为自控能力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会导致学习困难。

  杨勤称,感统失调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家长应将孩子带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量表测试,再根据程度不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一般,轻度感统失调可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进行简单训练;中度和重度感统失调可在正规专业机构进行有效训练。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何谓感统失调[/B]

  感统失调全称感觉统合失调,是指人体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舌、皮肤、前庭网膜等)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信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统合、分析,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再命令运动系统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感觉统合理论由美国加州大学的艾尔丝博士提出,艾尔丝于1969年首先发现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其成因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据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专家介绍,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患感觉统合失调症,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

  [B]儿童感统失调有五类表征[/B]

  人的感觉统合系统分为视觉统合系统、听觉统合系统、触觉统合系统、平衡统合系统与本体统合系统等。儿童出现感统失调可具体表现为:

  1.视觉统合失调的学龄儿童,在课内课外阅读时,常会出现读书跳行、翻书页码不对、演算数学题常会抄错等等视觉上的错误,从而造成学习障碍。

  2.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则多数表现为经常忘记老师口头布置的家庭作业,或者下节课要带什么学习用具,他们上课时总是东张西望,老师讲的知识一点也听不进去。平时家长喊他,他也不在意。同时,这类儿童记忆力差。

  3.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心理上总有一种担心害怕、易受惊的感觉。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在学习与生活中则表现为好动、不安、办事瞻前顾后,甚至怕剃头、怕打针。这样的孩子被家长带到医院请心理医生诊断,总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

  4.平衡统合失调会让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常常观测不准距离,做事时协调能力较差,甚至穿鞋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将鞋左右穿反。

  5.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多数表现在上体育课时不会跳绳,跑步时动作不协调不准确;在上音乐课时,常常发音不准,甚至与人交谈、上课发言时口吃等。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
    • 经验75
    • 文章9
    • 注册2007-05-04
    还有这种事,以前还真没听说过。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
      • 经验411
      • 文章17
      • 注册2006-08-28
      这种现象的确值得关注,发现现在的孩子上述症状有增加的趋势。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2
        • 经验1015
        • 文章55
        • 注册2006-06-22
        近20年[COLOR=red]中国的发展[/COLOR],不是剖腹产的不多!!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