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推荐]教师“排队怀孕”与“突击离婚”
[B]教师“排队怀孕”为哪般?[/B]
 
    2005年10月25日13:47  《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25日第5版  浙江省杭州师范学院 周俊
 
  [B]【案例】教师“排队怀孕”为哪般?[/B]

  某市一所著名小学,最近几年,每年都有大量新教师分配到学校,年轻教师的到来,给学校增添了不少活力与生机。每天一大早,操场上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小运动员在他们的带领下正精神抖擞地进行训练;每天放学后,从音乐排练厅里总能传出悦耳动听的童声,那是他们正带领百灵鸟合唱组的同学排练准备参加全市歌咏比赛;课间十分钟,他们与孩子一起游戏、玩耍……校园里充满了欢乐。望着充满活力、激情四射的年轻人,校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学女教师比例高,年轻化的趋势渐渐地给学校工作带来了一连串的麻烦。这不,暑假过后,上班第一天,教导主任拿着一张请假条一脸沮丧地走进校长室,急匆匆地说道:“糟了,刚才小李老师的丈夫到学校来找你,说准备提前请产假。”眼看明天孩子们就要进校报到了,教导主任能不急吗?刚从教育局回来、一脸疲倦的校长闻此消息立时瞪大眼睛:“是吗?刚才就是因为有家长到教育局告学校对学生不负责任,经常随意调换老师,才把我叫去开会的。又一个要请产假了?这样咱们学校不就有四位老师因生孩子请假休息在家了?”“是啊,刚才在一楼办公室听老师议论,小叶也怀孕了?听说有先兆流产的迹象,正住院保胎呢。”校长说:“你赶紧打电话到小李老师家,让她无论如何要以学校利益为重,无论如何得再坚持工作一段时间。”沉思片刻后,校长神色严肃地望着教导主任:“咱们该想想办法了,要不,这学校无法正常运作了,中午12:30召开行政会议,通知大家准时到。”正说着,楼下传来吵闹声:“我要找你们校长,校长在哪儿?”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满脸通红,一脸怒气。原来,该班语文老师分娩请假在家,上学期学校费了很大的劲才找来一位退休老师代课,可家长总喜欢把代课老师与原任老师作比较,总觉得这位老师这也不行,那也不对。趁新学期开始,这位家长希望学校能重新调整安排一位好老师来接替。当听说还是原来的代课老师时,他就着急了。眼看马上就要进行满意单位评选了,学校得罪得起家长吗?校长和教导主任花了不少时间仍说服不了家长,望着忿忿离去的家长,校长满脸苦涩地说:“中午12:00召开行政会议,赶紧通知有关人员。”

  校长清了清嗓子说:“现在,学校已有四位老师请假生孩子了,照这样下去,要是不注意控制,学校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她接着说:“咱们做事心里得有个谱。现在结婚未育的女教师有7人,还有几位女教师也正考虑婚期。我想,女教师生孩子必须间隔一定的时间。谁什么时候生孩子合适,咱们得给她们排排顺序。”于是校长谈了自己的看法。与会者也想不出更好的措施,更何况共事多年,大家都十分清楚校长的性格,于是大家按照女教师的年龄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生育顺序”。

  “马上通知有关老师,下午3:00开会。”校长对教导主任说,“那些快要结婚的女教师也来,接受教育。要不然,学校要乱套了。”

  下午三时,有关教师准时到会。校长首先感谢大家近几年为学校发展而作出的努力,随后叹出苦经:“最近一年,学校人事安排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女老师一个接一个请假生孩子,这影响了学校正常的运行,家长反映也很大啊!我这儿就有不少家长来告状,有的家长还直接打电话给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午领导班子专门为此召开会议,最后决定根据你们年龄的大小和学校具体情况,给你们排了个生孩子的先后顺序,希望你们严格按照要求做。每位老师都应该以集体的利益、以学校的利益为重,要能够舍‘小家’顾‘大家’啊!这是师德的体现,是爱学校的体现。小陈老师,你虽然是在座年龄最大的一个,但学校考虑到本学期你正好带五年级,希望你把孩子带到毕业后明年下半年再考虑个人问题。”“小吴老师,这里边你年龄最小,希望你三年后再考虑……”校长逐个把事先安排好的顺序一口气念完了,如释重负地望了望在座的各位。那些已经登记但还未举行结婚仪式的老师满脸通红,一副窘迫的样子,还有几位老师显得一脸的无辜。

  小吴老师直了直身子,似乎想说什么,望着一脸严肃的校长,终于忍住了。大家起身离开。

  刚出办公室,小吴开腔了:“我先生比我大12岁啊,天哪!他快要40的人了,还要等三年?婆婆上星期来我家就希望能添个小宝宝。这样做,实在太过分了!”

  “是啊,这段时间我俩的身体状况,各方面都很不错。我们正打算要个孩子啊!”又一位老师说道。

  ……尽管大家牢骚满腹,但谁也不敢当面顶撞,现在学校是校长负责制啊!于是,女教师基本按照排队的顺序怀孕生子。这办法倒挺见效的。这不,告状的少了,学校安稳多了,领导也轻松多了……

    [B]【研究与分析】[/B]

  “排队怀孕”?普通人乍一听到这种说法,肯定会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怀孕、生孩子完全是个人的隐私,怎么可以在公开的场合由着别人“摆布”,由着别人来发号施令呢?然而,现实的发展却出人意料。笔者用google在互联网上搜索,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有大约38,200项的查询结果和“教师排队怀孕”有关!调查表明,“教师排队怀孕”这种情况普遍存在,而且不仅限于小学,在相当比例的中学,尤其是初三、高三这些所谓的关键年级,更是不允许出现老师怀孕请假,学生临时换代课老师的事情。看来,“教师排队怀孕”已不是特例,这一举措已经成为教师行业的潜规则。为什么那么多的学校要求教师通过排队才能怀孕、生孩子?学校管理的这一新举措究竟意味着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在杭州市中学教师培训班组织了相关的案例讨论,以期获得对上述问题的深入认识。

  [B]学校立场:规避教学“真空”,确保教育质量[/B]

  在讨论中很多老师表示,老师也是人,结婚生子天经地义。但从当前的中小学实际来看,有相当多的人认同很多学校采取的排队怀孕的做法。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结构来看,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性别生态失衡严重,特别是小学,“找一个男老师”成了令校长头疼的事。从某城市一个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区的男女教师比例为1∶7。中小学校中这种女教师扎堆的结构给不少学校出了难题。有的学校一个学期竟有七八个女教师请产假,面对“瞬间”造成的空缺,学校只好临时请代课教师来“救急”。不少校长感叹:“请代课教师花钱倒在其次,最令人头痛的是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女老师们都是班主任和教学骨干,一个怀孕、休产假,至少会影响2个至3个班级的教学安排。”一位中学德育主任说:“一个年级有3个老师同时歇产假,课就没法上了。学校要保证升学率,不少中学青年教师多,怀孕前先统筹安排、列个顺序也是因为职业的性质不得以而为之。”因此,面对这种状况,学校把工作做在前面,通过排队怀孕这种“计划生育”的方式来规避教学真空,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应该说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B]家长态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赶上老师怀孕[/B]

  讨论中很多老师非常激烈地指出,很多家长认为,他们花了学费和各种杂费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和学校构成了一定的契约关系,学校和老师必须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老师怀孕休产假,国家规定的产假就是3个月,学生还得适应新老师,肯定会对孩子的学习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他们普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赶上老师怀孕。平心而论,这些家长的要求不难理解,毕竟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孩子的学习成绩关系到一生的前途与命运,所有负责任的家长都不会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处境无动于衷,但靠粗暴干预教师正当生育的权利来保证家长的要求,同样是不恰当和难以让老师接受的。

  [B]教师看法:剥夺了教师最起码的尊严和权利[/B]

  生孩子是个人行为,也是非常神圣的事情,完全应该由个人和家庭来选择与支配,如今却要听从别人的“指挥”,这难道不是失去了做人最起码的尊严吗?提出“排队怀孕”这种建议的领导是否站在老师的角度替她们想过呢?生孩子可不是简单的商业产品制造,可以按计划预定的,其中有许多事先无法确定的因素。这就好比我们的教学工作,教学可以预设,但随时有变化的可能。在提倡优生优育的今天,夫妻双方的身体健康也是必须考虑、重视的因素。谁又能保证,在领导规定的那段时间里夫妻双双均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呢?新时代的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校长不仅是教师工作上的领导,也是教师生活上的“家长”,要对教师体现人文关怀。排队生孩子是不道德、不明智的做法。校长应多听听老师的呼声。

  [B]结论:情、理、法兼顾,实施柔性生育管理[/B]

  “排队怀孕”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根源上看,应试教育所造成的教育功利化和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性别比例失衡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教育功利化对于分数和升学率的追求使得广大的家长对学校、教师失去了理解和宽容,进而也迫使学校对教师采用一些较过去更为严格的制度管理包括“排队怀孕”,同时,日趋严重的教师性别比例失衡使“排队怀孕”似乎成为必需。事实上,“排队怀孕”也并非“中国特色”。据报道,马来西亚全国学校系统中,女教师占65%,男教师占35%,一旦女教师怀孕,寻找代课教师将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教育管理部门要求校方和教师排出时间表,让教师轮流怀孕,并将生产日期安排在学校假期,以避免干扰教学。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坚持认为,那种无视教师个人实际情况,强行排定教师怀孕、生子时间的制度是极不妥当的。学校应充分考虑学校、教师、社会和家长多方面的吁求,以法律为底线,情、理、法兼顾,实施柔性生育管理。这是因为:

  (一)依法治校,学校生育管理必须以法为准绳。生育权是妇女的基本人权,《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对保障妇女生育权都有明确规定。任何用人单位劳动合同中关于女性求职者在就业多少年内不得生育的合同条款均属违法约定因而属于无效约定。一旦诉诸法律,用人单位将极为被动。这种情况在企业中已不乏先例。

  (二)以人为本首先是以教师为本。学校的制度面对的是有着人格尊严的教师,是对民主、平等有着基本需求的教师。“排队怀孕”忽视了以人为本。“排队生孩子”看似是有些校长在管理上的“无奈之举”,实则反映着一个校长的人生哲学理念,反映着学校教师的生存状态,反映着学校人文理念的构建深度和实践厚度。作为学校领导,年轻教师的生育问题虽在管理上带来些无奈,但不能把矛盾和责任强加给年轻教师们,也不能简单地进行“道德衡量”,问题的关键是学校如何建立一套符合学校实情的柔性生育管理机制,平稳地解决由生育高峰所带来的师资紧缺问题。学校应事先从人性关怀的角度,以尊重个人意愿为原则,对那些处于婚育年龄的教师进行调查摸底,让学校有充分地准备,并在安排工作时适当避让这些教师的生育期,合理安排学校全局工作。让教师的个人需求与学校的全局工作处于平衡和谐状态,不至于让双方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

  (三)从社会层面看,希望教育人事制度能够进一步改革,吸引更多优秀的男性进入到教师队伍中,使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逐渐均衡和合理。从另一方面说,社会各界和家长也应推己及人,进一步理解和善待教师,给学校和教师一个更从容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女教师“突击离婚”的背后……[/B]  
 
    2005年10月30日20:03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陆志坚  
 
  10月27日《生活报》报道,1990年,哈尔滨市出台文件规定,女职工不享受报销取暖费待遇,这个规定今年虽然已经更改,但在一些中小学校,女教师依然不能报销取暖费。许多家庭困难的女教师因此“突击离婚”,有的一家三口在办完离婚后还要吃顿大餐庆祝一番。  

  这种来自制度上的歧视和羞辱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为“制度性蒙羞”。这是社会生活中最严厉的一种羞辱,是人们最感无奈,也最容易习惯的羞辱。那么,报销取暖费原本是项福利措施,为什么却变成了“制度性羞辱”呢?

  1990年,哈市出台文件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女职工不享受报销取暖费待遇”,这种以政府名义下发的明显带有歧视色彩的文件,竟然延用了十多年,直到今年才作出修改,让人难以相信。在男女平等的今天,这个文件是如何出笼的呢?

  哈市今年下发的有关取暖费报销问题的文件没有对性别进行限定,但一些中小学却不执行,原因是没有钱。既然如此,为何能给男教师发取暖费,却不能给女教师发呢?由此可见,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在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中小学,仍然根植在某些人的头脑中。教育者自己观念如此陈腐,如何教育学生男女平等?

  女教师“突击离婚”,不仅仅荒唐,更折射出社会发展中某些制度性不公和观念的落后仍然很严重。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在“制度性羞辱”下,如此不堪一击。当社会的整体羞耻感因此变得麻木、习惯时,在以追求公正、文明、有序为己任的国度里,无疑将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