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
    • 经验9
    • 文章1
    • 注册2005-12-05
    我们的教师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的教师为什么不快乐?
                                                     文/ 欧阳锡龙

         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看到两条有关教师的新闻。据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北京市93%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如果有机会,50%的中小学教师希望改换工作,只有17%的教师愿意终身执教。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最近对杭州某校全体在职教师的心理调查显示,36%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有3%已经构成心理疾病。

      与笔者聊天时,许多教师直言“工作强度太大,教学评比压力太重,学生管理太难,缺乏激情和快乐”,甚至于发出了“痛也不快乐,育人很无奈”的感慨。以“爱与责任”作为主题的第21个教师节刚刚过去,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探究一下我们的教师是不是快乐这一问题?这并不是笔者的矫情之问,因为我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他自己都不快乐,那他还怎么能够快乐地教授学生也给学生教出快乐来呢?

         如今的教师为什么不快乐?笔者认为,原因很简单:工作量大,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两眼一睁,忙到天黑;睡在床上,还想学生”,长年累月不停地工作,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脾气变得烦躁容易发火,遇到学生不守纪律或者成绩下降,更是容易情绪失控。 第二,考核、评职上的负担,更是崩紧了教师们的神经。现在有不少学校对于老师所教的每门科目的合格率、优秀率都有硬性规定,成绩好坏与评职直接挂钩,甚至于关系饭碗的存保问题。备课、听课等都在学校督查之列。开学和期末要写教学目标和总结,不定期开展教学公开课,要写教育教学论文,即使在假期都会进行学生辅导和家访。当班主任的要写班主任小结、年度班级工作小结、学期目标以及和学校签定各项责任书。第三,社会对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学识过硬,心理健全,身正为范。但另一方面,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管,而家长担当管教子女的作用慢慢都移交给了学校教师。

         快乐是我们一生的美丽诉求。然而教师追求自己的快乐并不容易,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惯性力量一直将教师角色简单定位:圣化者,是把教师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以为教师的知识、智慧和人格都得圣洁无瑕疵;悲壮者,说教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教师总与眼泪、疾病相伴,奉献第一;丑化者,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教师达不到圣者的水平,也不能处处牺牲自己,相反只要教师出了一点差错,教师就是被骂被妖魔化的对象。所有这些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实质上都是没有把教师当成“人”,而是当成了道德教化的工具和机器,当成了职业上必然的牺牲品。

         记得有位伟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给人以尊严的的职业应当是这样的一种职业,当我们在从事这种职业时,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我们在自己的领域内可以独立地进行创造。教育历来都是一件大事,也正因为千千万万教师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汗艰苦耕耘无私奉献,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永远生机勃勃,充满生机和活力。因而笔者认为,如何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感到最为真实和持久的快乐,如何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做到以教师职业为自己的最大自豪和骄傲,值得我们深思!(324400浙江省龙游县溪口中学)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圣化者,是把教师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悲壮者,说教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丑化者,教师就是被骂被妖魔化的对象。
      实质上,都是把教师当成了职业上必然的牺牲品。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