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每周一案例——教育案例集
    [P][ALIGN=center][B][FACE=楷体][SIZE=15pt]教育教学案例[/SIZE][/FACE][/B][/ALIGN][/P][P][FACE=楷体][SIZE=14pt]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SIZE][/FACE]如果我们只教书,一生可能只是做一个教书匠。只有在育人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现一个教师自身的价值。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首位的原因。[/P][P][FACE=楷体][SIZE=14pt]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理得好,则可能成为教育的一个契机;相反,如果处理得不好,不仅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影响到自己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因此,我们要善于创设教育情境,捕捉教育灵感,给学生更好的教育。同时我们还需要搜集一些教育的案例,让自己从中反思和学习,积累一些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经验,让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宽。[/SIZE][/FACE][/P][P][FACE=楷体][SIZE=14pt]从本学期开始,我希望自己能整理一些教育教学案例,每周进行思考。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而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铺设。[/SIZE][/FACE][/P][P][FACE=楷体][SIZE=14pt]2011[/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年暑假培训期间,在本组的集体讨论中,有一男教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了如何创设情境教育学生。我听后,觉得很受“启发”。于是便整理了一番,形成我的第一个教育案例。[/SIZE][/FACE][/P][P][ALIGN=center][B][FACE=楷体][SIZE=14pt]会飞的鞋子[/SIZE][/FACE][/B][/ALIGN][/P][P][FACE=楷体][SIZE=14pt]带政治的张老师一日到新任教的班级上课。当他刚走到该班级门口时,就听见教室内吵闹声此起彼伏,而此时,上课的铃声已响过。张老师明显有一丝不悦。然而,[/SIZE][/FACE]等教室内好不容易安静下来,他走进教室,踏上讲台,竟始终没听见有人喊起立,这更让他愤怒不已。整整一节课他是阴沉着脸上完了课。当第二天他来该班上课时,远远又听见教室里热闹非凡。他在想到底该怎么办?突然,他看见了教室的门,于是忽生“一计”,一脚把门踹开,破门而入,教室里立马安静了下来。从此以后,“破门而入”成了张老师来该班上课时送给同学们的“见面礼”。[/P][P][FACE=楷体][SIZE=14pt]然而,有一次,是在冬天,张老师还是选择破门而入的方法给学生以震慑。不料,门帘掩盖下的门是敞开着的。当他一脚踹下去时,不仅闪了个空,并且鞋子也飞了出去。此时,大家都愣住了,学生吓得惊慌失措而不敢出声,而他竟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SIZE][/FACE][/P][P][B][FACE=楷体][SIZE=14pt]问题思考:如果您是他,面对这种场景,该怎么办呢?同时请大家来评析一下张老师的这种做法。[/SIZE][/FACE][/B][/P][P][FACE=楷体][SIZE=14pt]其实这位老师讲这件事的时候,是以教育情境的创设而谈的,甚至是带着一种自豪和骄傲。而我并不以为然,甚至在内心产生一种愤怒。我们是老师并不是武夫或者暴徒。我们都说为师者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而我们却向学生展示了我们的的粗野。有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我们缺少的是教养和耐心。我们从事教育不是让学生见识武力甚至是暴力,而是让他们成为有教养的人。我不知道这位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最终会是什么样子或者是什么形象。但我认为这种教育的方式肯定是失败的。然而,在为这位老师感到悲哀,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时,我突然对自己有种不屑。因为我知道我曾经也充当着这样一个暴力者。当学生在课堂上与我顶嘴,不服我的管教,我随手拾起板凳朝学生抡过去时;当由于调换座位令一个学生不满,他威胁另一位同学,我咆哮着把该学生的课桌拖出教室,与他撕扯时时;当有学生对自己多次教育而屡教不改,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一巴掌扇向学生时;当我用武力“镇压”了学生,而学生在晚上拎着砖头伺机对我报复时……[/SIZE][/FACE]我岂止是感到害怕,简直是对教育职业的侮辱。我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教育失败者。所以当这位老师颇为自豪的传授自己的“经验”时,我不仅为他捏了一把汗,更为自己曾经的做法汗颜。而时至今日,当我遇到案例中张老师面临的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呢?[/P][P][FACE=楷体][SIZE=14pt]沉下心来,向学生道歉。我想这是能选择的唯一最好的方式。因为既能改变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同时还给了自己一个下台的台阶。我会蹲下身来捡起自己的鞋子并半开玩笑半自嘲的对自己说:鞋子还会轻功?同时哈哈大笑。我想只要自己有所改变,学生一定不会感到恐惧,而且会随着自己面部表情的变化而发出笑声。作为一个老师,让学生怕你不如让学生爱你,学生一旦怕你,就是离骂你、恨你不远了。而我们只能让学生有“畏”而无“敬”,只有“威”而没有了“信”。我想只有自己肯低头,学生一定会受到教育,一定会改变上课的秩序,从内心接受老师。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SIZE][/FACE][/P][P][FACE=楷体][SIZE=14pt]我们是要让学生遵守秩序,这是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即使非的用这种方式,我们只能用一次,只能震慑一次即可。切不可频繁使用。[/SIZE][/FACE][/P][P][FACE=楷体][SIZE=14pt]因为我们是老师![/SIZE][/FACE][/P][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483
      • 经验5601
      • 文章442
      • 注册2011-05-01
      多收的100块钱
      暑假开学,按照惯例,学生要交清相关的费用方可入班。放假时,学校布置学生应交公寓费400块钱。然而,在假期,经过省物价部门重新审查核算,公寓费由400块降为300块钱。也就是说,多收学生100块钱。本来在学生交钱时就应该退还。但高二某班的班主任王老师考虑到学生还要交保险费(38元),另外放暑假时,他布置让学生每人买一本《我要上北大》(20元)和《做最好的自己》(10元),因为在街上的书店不好买,他准备统一购买。所以为了方便学生,他把多收的100块钱放在自己跟前,到最后,核算清楚后,再把剩余的钱退还给学生。然而,就是这样的“好心”,竟引来了不小的风波。
      一天,王老师在批阅学生开学后的第一篇周记。有学生反映多收100块钱的事情。学生认为作为班主任没有尊重大家的意愿,而是用他们的钱随意购书。虽然是为大家好,但大家觉得有一种胁迫的感觉。有学生虽没有公开反对,但私下里很是不满。这令王老师很是尴尬。一是自己并未花学生一分钱;二是书已经订好了。该怎么办?王老师一时陷入两难之中。
      各位老师,当您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如果您是王老师,究竟应该怎样处理多收的100块钱?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