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42
    • 经验46923
    • 文章459
    • 注册2009-06-22
    教育新闻(4)特大号外
    胡锦涛同志: 我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桐屿(原共和)中学退休教师,现年73岁,历任黄岩县(市)六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路桥区一届、二届、三届人大代表,打扰你,敬请见谅。如今各地部门都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唯独教育部门对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但不去贯彻落实,反而大唱反调,大搞“分数为先”,“升学率(高考、中考、小升初优秀率)第一”。为了升学率,有些学校连星期天也给学生上课。你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不妨统计一下,全国有多少校长、教师知道这“立德树人”四个字是教育的根本呢!多年来,大搞升学率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升学率是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和犯罪低龄化的主因,也是成为相当部分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贻误了代人;升学率还带来了如择校、乱收费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据报载,上月,重庆一中学为提高升学率,动员差生放弃高考引起家长不满。既然大搞升学率的危害性极大,却为何还要大搞,其主要原因是各极党政有些主要领导和教育部门领导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错误认为升学率高就是教育质量高,于是就大抓升学率,逐级暗中从上而下对升学率排名次,省对地市(台州市是省高考升学率<上线率、本科率、重点率>排名第九)、地市对县,依次类推直至小学各年级。同时,学校受利益驱动大肆炒作升学率也是之一。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升学率”必须要有明朗的态度,绝不允许教育部门搞升学率或变相升学率,谁搞就严厉查处谁。当务之急是对搞升学率者当头猛击,让他们冷静下来后,他们这才有可能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不然要他们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将是一句空话。再者,十七大提出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义务教育法对均衡发展已非常强调,但是各级教育部门在具体实施中却没有按均衡发展去做。近几年随着各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应当说一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在硬件设施上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就总体来讲与城镇窗口学校、重点学校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后者硬件高标准甚至超标准,前者有些连低标准也达不到。在师资方面,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都调到城镇去了。据10月份报载,山西朔州“部分农村中小学因学生锐减关停”。这件事并不奇怪,此种现象东部地区也有,只不过西部更严重些而已。造成城乡学校不均衡的严峻格局,是政府投入不足吗?不是。其根本原因是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和教育部门领导的“显性政绩观”导致的。这些领导把有限的教育经费不是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而是向窗口、重点学校倾斜,在师资上也是如此。上级来检查、外地来考察,请到窗口、重点学校,这样领导的“政绩”就凸显出来了。要改变上述不均衡的严峻格局,关键是各级领导按十七大精神去办。这些建议:1.加快推广铜陵、辽宁等地均衡办学经验。2.以县这单位,中小学实施收入两条线,由政府统一掌握,经费向往、福利补贴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师资方面也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城乡教师定期轮岗。3.取消各级窗口、重点学校的设立。对各级学校评估考核指标要切合实际。卫生和教育都是民生的大事,都是公益性。前者,医院的发展和职工的工资、福利,都要自己解决,他们只能“以药养医”,情有可愿。但是这几年的“医改”却做出了几个大动作,逐渐得到百姓的认可。后者,政府全额拨款,给你工资、福利,却还要在学生身上打主意,千方百计巧立名目“以生敛财”,贪得无厌,令人痛心。然而多年来的“教改”做出了什么呢?反越来越差。两家比较,原因何在?我们不知道。附带建议,各级教育部门领导,最好他们教过小学初中,至少他们也要在这些学校体验较长一段时间,这样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上述当否,敬请批评指正。                                                  鲍文陆                                               2007年12月28日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42
      • 经验46923
      • 文章459
      • 注册2009-06-22
      附《台州晚报》2007年1月29日报道:

       

      好人鲍文陆 风雨四十年

       

      人物简介:鲍文陆,男,73岁,路桥桐屿(原共和)中学退休教师。历任黄岩第六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路桥第一届、二届人大代表。

      没有汽车、没有房子、没有空调冰箱洗衣机、没有电话手机、甚至没有子女,眼前的消瘦老人颤巍巍地向我们递过他的名片,“为人民服务、替百姓办事”这十个红色大字分外夺目,看着他发白的鬓角,我们的心,也顿时变得沉甸甸了。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10多年前,盐岙村一村民出了车祸,一家人陷入困境。老鲍打听到住处后,不声不响地在人家桌子上留了500元,连名字都没留下;1996年,丁前村林家的三个女儿因父亲病重付不起大学学费,老鲍一口气给了大女儿6000元,来年又给了二女儿送去了学费;上个月,后洋金村34岁的朱海燕患了白血病,老鲍二话不说,给了几千元的医药费,还大冬天地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到椒江的药房买了三斤灵芝...”

      细数老鲍多年的事迹,相交十来年的挚友余满华可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六七百块,现在问他手里还有多少钱,他说可能还有两三万,但我们都知道,他身边一定是没多少了的。”

      老鲍的“家”,其实只是黄岩共和卫生院二楼的一个小房间,除了一张简单的木床和一台布满灰尘的旧电视机,房间里就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谁也想不到,这竟是当了20多年人大代表的老鲍的家。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了!”余满华动情地说,“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他这个人,整整做了40多年的好事,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别人身上了!”

       

      老鲍心中幸福的含义

       

      “什么是幸福?当然物质也是需要的,我的原则只要求吃饱、穿暖就行了。”

      今年73岁高龄的鲍文陆是路桥人,父亲是一个厨师,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三个兄弟,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读到小学三年级,家里就没钱供他读书了,“那时侯有个邮政局长看我读书那么好,觉得不读可惜了,就帮我申请了家庭‘赤贫’的成分,替我免了大部分的学费。”

      1949年至1953年,鲍文陆在台州农校就读;1956至1958年,就读于温州师专,“我从小的读书都是靠别人资助的,大了以后就觉得不能忘本!”鲍文陆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别人帮助了我,饮水思源,我也要尽最大能力去帮助需要的人们。”

      对于物质,老鲍一直看得很淡然,吃的,是附近共和小学师生吃剩的饭菜;穿的,是早已看不出颜色的古董级中山装,家里一有好的东西他都送给周边的村民了。“我们有的时候实在看不下去,叫他一起来吃饭,他却死活不来,说他的生活水平比那些街上流浪的人儿要好多了。”余满华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这样爱助人的话,“这么多年的积蓄,我想房子、车子、还有手机什么的,都早就应该有了的,他就是对自己太苛刻了。”

      对别人,老鲍慷慨得多了,过年发来的棉被,一股脑儿给了村里孤寡老人;逢年过节,周边十几个村的困难户、低保户,全被他走了个遍,“我们原来都是不知道的,看到别人退回来的礼物,才知道老鲍又出去‘送礼’了。”

       

      村民心目中的“当家人”

       

      陪着老鲍出去的时候,路上时不时有过往的村民热情地打着招呼,连小孩子也常常停下来奶声奶气地叫一声“鲍爷爷。”对这些,老鲍似乎是习以为常了,看他熟络地东家长西家短地问起生活琐事,就像在自己家中那样理所当然。

      当村民知道我们是报社的记者来采访老鲍的时候,纷纷的围了过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他所做的好事。曾经是他学生的王恒根跟记者说,“像鲍老师这样好的人已经不多见了,他什么事情都先想到的是村民,老共和乡11个村子的人没有说他不好的。我们这边以前没有公交车的,现在的311路公交车,就是鲍老师用自己的双腿,不分昼夜地去反映,给跑出来。”村民陈素莲也争着说,“就连脚下的这条水泥路,也是老鲍争取来的,还有共和小学的校舍的建成,也是他的心血换来的,他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楚了。”

      早在1966年,老鲍就被选为了黄岩县第六届人大代表;自1984年开始,老鲍就以高票担任了连续六届的区(市)人大代表,“有困难,找老鲍!”这成了附近村民不约而同的心声。而在老鲍看来,当了人大代表,就更有义务履行职责了,“人大代表是沟通政府和老百姓的桥梁,我要及时把下面真实的民情反映到上面去。”

      在三年前的桐屿街道规划村民建房的事件中,老鲍根据村民现实的生活水平,据理力争,认为村民住房还是以村为单位的好,“我们就见他前前后后整理资料,跑政府机关不知道有多少趟了,总算在去年被政府采纳了他的意见。”

      在别人讲述这些事时,旁边的老鲍一直在跟村支书讨论着今年的提案,“目前主要讨论的是路桥区对‘农医保’的财政投入问题,这可是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啊。”老鲍一脸认真地说着,还不时地在提案上圈圈点点。

      临走的时候,还有很多村民嘱咐记者,一定要好好宣传他们的老代表鲍老师……(作者: 钱婧婧,罗士乔)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42
        • 经验46923
        • 文章459
        • 注册2009-06-22
        鲍老师在台州市路桥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提案

        题目:关于要求国家教育部尽快出台素质教育的质量评价方案

        内容:二、三十年来,教育系统一直至今沿用“应试教育”那套质量评价标准,致使考试分数为先,升学率第一越演越烈。“应试教育”已经到了登峰造极无可复加的地步,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应试教育”也感到痛心疾首。因为,他们看到,一方面自己教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什么发展创新,什么理想信念全然缺失;另一方面问题学生与日俱增,成为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和犯罪趋向低龄化的主因。应试教育是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书包越背越重的罪魁祸首。“应试教育”可谓“祸国殃民”也不为过。

        多年来,中央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却不能贯彻落实。如今,十七大再提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系统再也不要死死抱住“应试教育”不放,必须痛下决心,使“应试教育”寿终正寝,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认为:

        1、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必须遵照十七大提出“更新教育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不是“升学率第一、分数为先”。

        2、尽快出台“素质教育”质量评价(学生、教师、学校、区域)方案。

        “素质教育”质量评价方案讲了一、二十年,教育部门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令人不解的是,却至今拿不出素质教育质量评价方案。

        3、向全社会宣传“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更新首先是各级党政和教育部门主要领导,但是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念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媒体,要积极配合引导人们认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绝不能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一类“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

         

                                                           2008年2月20日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42
          • 经验46923
          • 文章459
          • 注册2009-06-22
          下面这份信是给浙江省省长的.

          吕祖善同志:

          我是台州市路桥区桐屿(原共和)中学退休教师,现年73岁,历任黄岩县(市)六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路桥区一届、二届、三届人大代表,打扰你,敬请见谅。

          如今各地部门都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可是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的做法令人担忧,他们非但对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去贯彻落实,反而公然大唱反调,大搞“分数为先”,大搞“应试教育”,大搞“高考升学率”“中考升学率”,甚至“小升初优秀率”。同时,为了搞升学率,竟然无视十七大提出的“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反而连星期天也给学生上课。

          多年来,大搞升学率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如果再不听党中央的话,继续大高下去必将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首先,大搞升学率成为相当部分大学生不读书的主因。

          今年暑假,好些省内外回张的大学生告诉我,不读书的大学生约有1/4左右,甚至连浙江大学也是如此。这些不读书的学生,有的甚至在一个月内不出寝室一步。认真读书的学生也约有1/4左右,这些学生大都来自山东、湖南、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听了这些话,我感到极大震惊:这是教育资源大浪费!这给数以百万计的家庭带悲哀!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因是名级学校对学生要求只是眼前的考试成绩,不讲人生理想信念。因此,学生只有短期奋斗目标,读好小学进重点初中,读好初中进生点高中,读好高中考取重点和名牌大学。上述目标达到,大功告成。

          第二,大搞升学率是犯罪趋向低龄化和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主因。

          学校大抓升学率,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只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无奈也只能是考试成绩。由于上述原因,教师对学生必然有亲疏,学生中也必然有两极分化。成绩差些的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不关注甚至讨厌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时,这些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开始对抗老师,不守纪律,干扰上课。“问题学生”开始萌芽了。

          上述这些学生进入初中后(青春期),身体生长发育加速,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和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这些“问题学生”自知反正自己被划为“另类”,失却信心,于是破罐破摔,行为更加偏激,不仅不遵守纪律,还常常寻衅滋事,甚至向同学敲索钱物。他们对学校生活极度厌烦,向社会寻求自由独立的生活,于是与社会上的“小混混”交上朋友。这些学生,学校也无法管束。当这些“问题学生”初中毕业后,势必一部分进入到“小混混”的行列。由于社会复杂,不良诱因繁多,而这些“小混混”是非判断力弱,很容易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我校(原共和中学)有8名(3名未成年)初中刚毕业一、二年的学生沦为抢劫团伙,2001年年初被判刑。

          第三,大搞升学率使学生综合素质下降。

          学校的功课不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开设,而是按考试指挥棒而定。如今考试只侧重几门文化课,其他素质类(副课)就不重视。学生成了学习机器,什么独立思考、创新,什么理想、信念全然缺失。可是书包却越背越重。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必然下降。

          第四,大搞升学率导致出现择校生、社会办班、乱收费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他们不惜重金为子女择校。家长付出几万元的择校费,还说自己是“自愿”的,不是学校乱收费。而一些薄弱学校为了保住生源,无奈也只有仿效别的学校不顾办学行为,开设重点班、加强班、特快班等来提高升学率。民办学校在这方面有“优势”,受到各方面的约束烽,在大搞升学率上走得比公办更离谱。据说,个别地方教育部门竟然“参股”到民办学校,助纣为虐,引起公办学校强烈反响。大搞升学率使之教师带生,社会办班也应运而生,成了第三产业。升学率成了一些学校的“摇钱树”,学校成了“学店”;升学率成了家长的“付款机”;升学率搅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既然大搞升学率的危害性极大,却为何还要大搞,其主要原因在于:各极党政有些主要领导和教育部门领导,他们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错误认为升学率高就是教育质量高,于是就大抓升学率,并逐级对升学率排名次,省对地(市)地(市)对县,依次类推直至小学各年级。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学习贯彻十七大提出有关教育这部分精神才能凑效,为此,我建议:

          一、请你亲自过问教育部门对十七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国家兴衰在于教育”。并且教育又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诸如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试招生制度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及规范收费等等。

          二、尽快由各地教育部门领导直接向全体教师宣讲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老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以及温家宝总理与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讲话内容,边宣讲边贯彻边对照边整改。这学期余下只有1/4时间了。

          三、加强督查,狠抓落实。各级教育部门领导通过媒体向社会表态承诺,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教育事业一定在紧跟党中央,绝不能被极少数家长牵着鼻子走。

          上述当否,敬请批评指正。

                                                            鲍文陆

                                                         2007年12月13日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