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转帖]政协委员质疑大学高收费:学费20年上涨25倍
        
        2006年03月07日10:4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张晓晶、丁锡国)要问20年间什么价格上涨速度最快,上学费用自然位列其中。20年前,大学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经冲上5000元大关,涨幅高达25倍。这个惊人的数字,让孙继业委员十分忧虑。


      孙继业委员说,高等教育属准公共产品,适当收费并无异议,问题是高等教育收费过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据统计,全国高校的人均学费从改革前的免费教育到20年前的200元,再到1995年的800元,一直上升到2005年的5000元,近20年间上涨了25倍,大大高于群众的收入增长幅度。如果再加上大学期间的住宿费和生活费,平均每个大学生4年花费需4万多元。而去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只有2936元,也就是说,一名农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学生。现在,即使和发达国家家庭收入与教育支出相比,我们的高等教育收费也是世界上较高的之一。


      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发布的《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进一步印证了孙继业委员的观点。这一调查数据显示,教育花费占农村和城市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2.6%和25.9%。


      孙继业委员忧心地说,群众反映的“最困难的是升大学,考得起读不起”,“辛辛苦苦忙一年,不够孩子学费钱”,“一人上学,全家受穷”,“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都是实情,应当引起足够关注。

     
      孙继业说,教育成本如何计算,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的科学的标准。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事实上呈下降趋势,而老百姓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却在上升。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400亿元,同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700亿元,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达到36%,大大超过25%的设计比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常运行成本每生约1.4万元左右,实际上学生分摊比例达44%,而国外通常在15%左右。他建议,高等教育的成本应该由家庭和政府共同分担,但是应该合理确定分担比例,避免更多家庭因教致贫。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教育部为推动助学贷款还款将曝光违约生名单

                           2006年03月07日11:0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7日电 教育部今天上午召开2006年第四次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有关情况。
       

        教育部学贷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介绍,教育部将采取四项措施抓好助学贷款还款工作。一是要求各高校协助银行认真组织对进入还款期的违约毕业生一个一个地查找、催还;二是请各经办银行实事求是地提出严重违约的学生名单,在新闻媒体上公布这些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毕业学校等信息;三是要求高校必须将诚信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四是会同人民银行广泛宣传中国个人征信系统在支持个人贷款申请和防范个人信贷风险的作用,让贷款学生充分认识到违约后果的严重性。(据千龙网文字直播)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两会之教育热点:政协委员建议高校收费听证

                            2006年03月07日07:51   新京报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表示可邀请社会代表参与;人大代表建议高考录取分省定额也应听证


          本报讯(记者张剑锋申剑丽王姝)“高校收费最好能举行听证”,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宗光建议。


          前日下午,王宗光在谈到高校乱收费问题时说,高校是否乱收费不能一概而论,因为高校收费是个系统工程,决定权不在高校,并且受到很多部门监督。但现在高校的收费标准越来越高,确实需要引起注意,建议引入听证机制,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物价部门、高校和社会代表等参与,对高校的各项收费标准发表意见,给学生和家长传达更多的资讯,增加收费的透明度。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张光瑞表示,学校收费应当公示;应该把钱放在明处,而不是暗处。有些学校招生时存在收费不一的情况,应该加以规范。


          提到对乱收费的公示,张光瑞说:“乱收费已经违法,怎么敢公示?”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陆续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监督。他说:“越是好学校,财力越大,收费越高。”此前,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表示,将提交“实行高考录取分省定额投放听证制度”,以防止去年海南大规模高考移民现象再度发生。
         

          洪可柱认为,海南高考移民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各重点大学自行决定在各省的招生名额,致使招生名额向重点高校所在地区过度投放。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在京招生比例就是最好的实例。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对各重点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加以限制。


          我国高考一直实行“分省配额”,配额数量直接决定高考公平。


          ■监督


          教育乱收费将成审计重点


          李金华否认“已曝光的教育乱收费只是冰山一角”


          本报讯(记者徐春柳)前天上午,当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出现在人民大会堂门口时,被记者包围。李金华表示,教育乱收费将是今后审计的重点。


          有记者问,目前曝光的教育乱收费是不是冰山一角,李金华否认了这种说法,但他透露,教育乱收费将是今后的审计重点。


          据新华社报道,对学校乱收费,教育部表示态度始终是旗帜鲜明的,就是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教育部称,教育乱收费蔓延的势头正在得到有效遏制,学校收费行为进一步得到规范,群众对教育行风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如上海市、天津市教育收费已不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质疑


          代表批评地方政府支持乱收费


          教育部分析称,教育投入不足是教育乱收费主要原因


          教育成为今年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多位代表委员就教育乱收费等问题发表见解。记者将百姓和代表委员的质疑进行了汇总,择要转给教育部,教育部随即作出了回应。


          乱收费有地方政府支持


          「代表委员意见」洪可柱:其实学校乱收费大都与地方政府有关,因为学校与地方政府在某种意义上处于同一利益链上,这也使得他们有了乱收费的底气。试想,如果没有地方政府做后台,再有名的学校也不敢乱收费。


          「教育部回应」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而且是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现阶段教育投入远远赶不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这种情况又将长期存在。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地方对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难以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为此一些地方政府就想通过向学生乱收费弥补政府的投入不足,少数学校也通过向学生乱收费来缓解办学经费的困难。二是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领导,法律、政策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有令不止。三是对乱收费的查处力度不够。四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五是一些基层政府有关部门或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费。


          教育成本无令人信服说法


          「代表委员意见」全国政协委员黄景钧: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是普惠于全民的事业,教育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教育收费却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标准,对教育成本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教育部回应」学校的收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和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的实际负责制定。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以有不同的收费标准,但禁止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即“双轨收费”。


          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相关新闻


          人大校长要求高校公平竞争


          认为国家长期只支持北大清华重点发展不公平


          本报讯(记者廖卫华)“国家对少数几所学校重点投资,一两年内可以,如果长期这样做是不公平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昨天表示。


          在北京代表团的全体会议结束后,纪宝成就高校乱收费、教育产业化等焦点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认为教育领域应避免泛产业化的错误倾向,公共财政应该为教育埋单。


          “只支持北大清华和改革进程不一致”


          纪宝成说,国家对重点学科和重点大学重点投入,一段时间内重点支持一两所高校和学科,另一段时间重点支持另外的几所高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长期只支持北大、清华这两所大学,“这不是国民待遇政策,和国家的整个改革进程是不一致的”。


          纪宝成疾呼:“我认为到了该反省这种做法的时候了。”


          “人大的社会科学比北大强”


          针对“国家重点支持北大、清华,是因为它们承担了许多国家自主创新项目”的说法,纪宝成表示并不认可。他认为其他大学也能进行自主创新。“人大的社会科学比北大强,北大的人文科学比人大强。”纪宝成列举了一些数字佐证:去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人大共有18篇,排名全国第一;人大的文科教授比北大多,更大大超过清华大学。


          纪宝成说,现在清华大学拥有全部的人文学科一级学科授予权,可是人大只有17个,北京师范大学只有10个。“清华的人文社科实力明显是不如人大的。”为此,他曾经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强烈地提出批评。


          “我们的政策应该是公平的,清华大学应该是非常严谨的大学,如果它都不严谨,那会很可怕。”纪宝成说。


          纪宝成强调,要从政策制定上保护各个学校的积极性,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特殊情况下可以倾斜,但是这种政策上的倾斜不能制度化。


          北大校长称北大清华综合实力最强


          对于纪宝成的观点,昨天,北大校长许智宏笑着表示,国家重点支持北大、清华发展是出于战略考虑。以国家现有的实力还不足以同时支持很多高校发展,而我国必须确保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领先地位,必须优先发展少数几个研究型大学尽快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北大和清华都属于研究型的重点大学,综合实力最强。它们承担着国家大量的科研项目和自主创新项目,况且,分层次发展也是符合国际潮流的。


          许智宏同时表示,纪宝成的观点也有一些道理,“现在人大也进入985工程中,我们也希望高等教育能均衡发展。”


          政协委员批评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利益均沾”


          择校费应用于教育扶贫


          据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邬焕庆)“我建议将‘择校费’收归国有,专款专用,全部用于教育扶贫。”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任玉岭委员提出这样的设想。


          近年来,教育领域内的“择校费”问题一直受到委员的强烈关注。任玉岭委员说,虽然2005年教育部多次表示要取消“择校费”,但现在来看这个问题却更加严重,原因是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利益均沾”“有福同享”,如很多“择校费”地方教育局是要提成的,有的提成比例高达15%至20%。


          ■对策


          举报教育乱收费渠道


          教育乱收费行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指学校自身的乱收费。这类问题,可以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纪检监察部门反映,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进行制止和纠正。


          另一类是指政府行为乱收费或社会上一些部门、企事业向学校或通过学校向学生乱收费、各种摊派或搭车收费。这类问题,应向当地政府机关、纪检监察或纠风部门反映,要由政府出面进行制止和纠正。


          对教育乱收费行为也可向当地物价等有关部门反映。对群众举报和投诉教育乱收费的问题,有关部门会及时严肃处理。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