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转帖]十万中小学生祭扫革命烈士墓
        《茂名晚报》  发表日期: 2007-04-04
     
       
      本报记者 李光耀 通讯员 黄冰峰 孟高翔 报道 昨天上午9时,在茂南区公馆镇圩头岭革命烈士陵园,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和市关工委及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的我市十万中小学生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拉开了序幕。祭扫公馆镇圩头岭革命烈士墓是本次活动的主会场。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淑芬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与来自市第五中学、茂南区公馆镇一中、市铁路学校、公馆中心小学1000多名师生一起,隆重集会,开展祭扫活动,深情缅怀长眠在这里的革命先烈。

      祭扫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陈淑芬等领导与学生代表一同向革命烈士墓敬献了花圈。随后,全体人员向革命烈士纪念碑三鞠躬。

      陈淑芬在祭扫活动中作了讲话。她说,我们怀着诚挚的感恩之心,在这里祭奠革命先烈,追思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接受革命精神洗礼,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仰。今天我们民富国强、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为党为国家为家乡建立的卓越功勋,永远铭记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造的民族精神,永远铭记他们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崇高信念和革命传统,永远铭记他们用血肉之躯为我们创造的优越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要继承先烈的遗志,沿着他们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完成先烈未竟的伟大事业。

      陈淑芬要求,全市各级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共青团、少先队、关工委组织,要以“缅怀先烈、感恩幸福、立志成才”为主题,广泛开展学革命先烈活动,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爱国情怀,确立远大志向,培养良好品德,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全市广大青少年要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接过先烈的火矩,明确历史赋予的使命,珍惜美好时光,勤奋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自觉服务祖国,奉献社会,把对先烈的崇敬之情、感恩之心化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炽热感情,化为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报国本领的具体行动,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作出更大的贡献,以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灵!

      来自市五中的张涛同学代表全体同学在烈士墓前表示,要继承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从小事洗礼灵魂,让英烈见证成长,做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四有”新人。

      活动中,市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柯铁屏为在场的同学作了革命传统报告,300多名新团员在烈士墓前举行了入团宣誓仪式。

      从昨天开始至清明节,我市十万中小学生祭祀革命烈士墓活动将在全市各地进行。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向革命先烈们鞠躬!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中小学生祭扫烈士墓:别让传统渐行渐远[/B]

          2007年04月05日14:29   来源:新华网  记者魏运亨

        4月5日清明节,是我国的一个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民俗节日。在清明节期间祭扫烈士墓,曾是我国中小学生几十年不变的传统,但如今,这一传统在某些地方却渐行渐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清明扫墓对许多中小学生来说已十分陌生。

        [B]父子两辈对烈士墓的记忆:清晰与空白[/B]

        39岁的高先生对烈士陵园有着深刻而清晰的记忆。他记得,小时候学校几乎年年清明节都会组织大家去祭扫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他们胸戴小白花,高擎少先队队旗,庄严地在烈士墓前举手宣誓:继承光荣传统,做革命事业合格接班人。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庄严的一幕至今还清晰的印在高先生的心里。但高先生10岁的女儿――沈阳市宁山路小学的学生――对烈士陵园的印象却是一片空白。她不知道烈士墓碑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地下长眠英雄的业绩,因为她从来没有参加过清明节扫墓,尽管著名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离学校只有几公里的距离。

        其实,中小学校不组织学生清明祭扫烈士墓已非个别情况,而是一种有组织的共识。沈阳全市现有中小学生90万人,据了解,今年清明节期间集体预约到烈士陵园扫墓的不足1/10。城市如此,农村也是这样。记者在辽宁省大石桥市博洛铺镇街头遇到几个十几岁模样的小姑娘,正在嘻嘻哈哈玩蹦床。记者问她们:“清明节,你们会去祭扫烈士陵园吗?”众口一声:“老师从没去领我们去过!”记者又问:“知道烈士墓在哪儿吗?”答:“不知道。”其实,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处知名的烈士墓。

        面对这种让人尴尬的局面,我们不应责怪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问题在于,当今社会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学校也不搞这类的教育,中小学生们自然会丢了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的传统。

        [B]学校为什么不组织扫墓活动?[/B]
       
        为什么很多中小学校不组织清明节学生扫墓呢?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学校长向记者道出了个中原因。据这位校长说,现在的教育部门有两条“高压线”碰不得:一是学生安全,二是收取费用。扫墓时,全校要把上千人的学生队伍拉出去,他们都是活泼好动的孩子,路上车多人多,万一出点事就很难向家长交待,责任太大。另外,扫墓的费用也是敏感话题。这类集体活动不收费是不可能的,路途远的要租车,还要准备买花篮、花圈的费用,孩子们自己也要准备食品饮料。可一旦收费又怕家长有意见,被说成是乱收费。这位校长认为,既然上级没有明确要求学校应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扫墓,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自然就没人愿意承担“万一”的责任,所以传统中断也是必然的。

        这位校长的担忧不无道理,但理由似乎并不充分。因为凡做一件事,总要分清利弊大小,然后取舍。学生安全固然重要,但总不能因噎废食,不光是清明节扫墓,所有的活动只要安排周密就可以避免各类事故。收费问题更不用低估家长的觉悟了。记者认为,只要合理透明,大概是不会有家长抱怨投诉的。未成年人教育是中央高度关注的大事,总不至于因为平常的安全、收费两桩小事就受到影响吧。

        其实,除了安全和收费两大困扰之外,还有一个大家嘴上不说、心知肚明的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不少学校、或者可以推及到社会层面上,在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之下,习惯于把学生囿于校园内,绑在课业中。学生的分数上去了、能考上好学校,老师和家长就会皆大欢喜,学校的考核指标也自然能够前移。这些才是老师和家长最看重的。而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一直都是“嘴上说重要,实际不挂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像“抗日战争进行了几年、邱少云有什么样的英雄事迹”这样的历史常识,从学校到家长都认为学生知不知道无所谓。

        辽宁省教育史志研究会原会长齐红深教授认为,青少年时代所受到的教育是一个人一生文化积淀的基础。像前一段网上热炒的“雷锋的初恋女友”等无稽之谈,都会对未成年人的记忆造成错位和混乱。

        [B]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传统不应丢[/B]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教授指出,中国人过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纪念先烈的传统在我国也源远流长。大诗人屈原曾写过一篇《国殇》,内有“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样的诗句,以此来追思牺牲将士的不朽功绩。

        辽宁师范大学翟云瑞教授认为,在当前这样一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要保证社会和谐,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一个长期积累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能够让学生了解民族解放史,让他们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进行德育教育鲜活生动的课堂。这种校外课堂现在不多了,教育工作者应当很好地利用。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王福余告诉记者,他在烈士陵园工作16年了,每年陵园都要接待几十万名大中小学生前来扫墓。王福余认为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气氛肃穆,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肯定和在教室里开纪念先烈的班会不一样。事实上,情况确实如此。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中小学生对清明节集体扫墓还是很向往,很愿意参加的。一位叫戴玥的高中二年级学生在扫墓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四月里,我们踏着清晨的雨露,来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作为一名团员,作为一个继承遗志的学生,我会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要知道这些幸福时光,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不会再经历那种战火纷飞的情景,但我们仍要用烈士的精神来建设祖国。”沈阳市退休中学教师范敏杰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知荣明耻,希望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学习科技知识、掌握报国本领,培养优良品德、锻炼强健体魄,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整天被禁锢在教室里课业中,风雨经得少,视野不开阔。尽管学校也在校园中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但始终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其效果又怎能与亲身在烈士墓前宣誓时所受到的心灵震撼相比呢?从这个角度讲,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成长,这个好的传统不应放弃!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