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639
  • 经验23585
  • 文章1380
  • 注册2004-12-15
[转帖]润物细无声——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润物细无声——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立案】:

 

学生周××,男,16岁,家住镇郊农村,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母亲已改嫁)。该生性格倔强,歪点子多,多次触犯校纪校规。初二时,曾因打电子游戏机、抽烟喝酒、赌博受到学校处分。该生学习态度极差,经常不做作业,成绩除体育、音乐外均不及格。如若该生在初三一学年中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帮助,必将对其今后的人生道路带来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

 

【调查】:

 

调查1:据初二时的老师反映,该生在班内人际关系极差,对集体生活疏离感比较明显,同时该生对老师的教育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随意。

 

调查2:该生在家与养父关系紧张,养父已把他看“扁”,对其态度冷淡粗暴;该生也由此对养父产生了较强的逆抗心理,常常话不到一处,个人生活处境十分尴尬。

 

调查3:通过与该生多次个别谈心,发现该生避而不谈自己家庭的事,同时多次出现“无所谓,反正我是差生,习惯了”等自我厌弃的话语,在交谈过程中,该生表现也较随便,显示出“毫不在乎”的样子。

 

【分析】:

 

该生由于家庭生活的变故,出现了心理异常情况;由于缺乏同龄学生所拥有的亲情关爱,加之其养父将其看“扁”,该生已由心理上的孤独感、冷漠感,逐渐发展到自我怨恨感,并外泄为异常行为。解决该生的问题,应从心理疏导入手,消除他原有的异常心理,帮助他通过新的生活体验,去逐渐重新感知、认知和把握自己。

 

【操作】:

 

1、通过班级师生热线,主动与他进行“交心”,发展师生间心理上的“相知”关系,缓解其“孤独心理”负荷,建立师生间教育信任的心理基础。

 

我班开展了一月两次的师生热线通信交心活动。开学第一天,就开始了第一次活动。周××同学的信中只有寥寥几个字:“我是差生,没有什么可说的。”很显然,他对我抱有不信任态度。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采取主动,热诚地写下了两页多纸的回信,向他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任何一个人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在学生时代,老师也写过检讨,你在我面前,就像一张白纸,你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老师表明你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不问你过去犯过什么样的错误,我只相信现在。我会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希望你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自我。”通过多次书信往来,他开始逐步向我接近,由相识到相知,彼此信任,建立了较为巩固的师生情感。

 

2、通过集体生活中的积极关注,帮助其走出自我“冷漠心理”的误区,发展其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合作及情谊,提高他对自我成长的关注热情。

 

初进班级,他与班集体“绝缘”,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许多同学对他抱以鄙视的目光,围在他周围的是几名不求上进的同学。在作业中,我发觉他写字工整大方,于是就安排他进了班级黑板报宣传小组,并负责每天更换“老师寄语”栏目。我们每天见面,每次我总把自己对“寄语”的理解告诉他。。在轮到他对寄语的理解作小演讲时,我精心修改了他的演讲稿,并两次进行了试讲及辅导,结果,他的演讲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我及时肯定了他的成功,并将自己的摘抄本借给他,由他选择寄语的内容,建议他也每天摘抄一条,毕业时交换摘抄本作为纪念。他工作更加认真,摘抄也注入了自己许多新的内容。在学校黑板报比赛中,由他参与的班级黑板报被评为校优秀奖,他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他开始接近同学,走近集体,并被集体所融纳。

 

3、帮助其与养父建立起“亲合”的父子关系,改变其自我审视的角度,淡化其“自我怨恨”意识,使其对生活充满新的期待与追求。

 

每次与他谈心,他总是避而不谈自己家庭的事。养父对他冷漠粗暴的态度,使他渴望得到家庭温暖的心理“雪上加霜”。每当养父与生母为此而吵架时,他就采用躲避方式离开了家庭。幼稚的人生观和孤独自卑的心理使他在闲荡中走向了游戏室,结识了几位游手好闲的社会不良青年,开始了抽烟、喝酒和赌博。经过几次“暗访”,我的行为感动了其养父,与他达成了共识:决定家校密切联系,共同搞好转化工作。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第一次公开家访对于我的到来,周××同学深感意外和警觉。我出乎意料地在他母亲和养父面前大谈其进入初三后的变化和进步.在某些细节上作了一定程度的夸张,其养父也在他面前作了自我批评,表示今后会好好地看待他,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了.

 

在热线通信中,他十分感激我对他的看重和信任,发誓要报答我,我欣然接受了他的承诺,启发他用不断进步的成绩作为最好的回报,建议他与社会不良青年断绝往来,不再进游戏室,并与他一起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和合理安排双休日的具体措施。在班级向“三室一厅”告别的签字活动中,他第一位走上讲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4、帮助其积极评价、认可自己,在扬长避短中学会自尊,在不断进步中树立信心。

 

在组织参加校运动会时,根据其在班中“身体高大”的特点,安排他进中学以来第一次参加了铁饼、标枪两项比赛,经过赛前训练、赛时指点,在我和同学们的助威声中,他取得了铁饼第三名、标枪第四名的好成绩,取得了宝贵的7分,为班级夺冠立下汗马功劳。赛后,抓住契机,我找他进行了总结:其实,你各方面的潜力都很大,你的名字不叫“差生”,只要你去尝试、去投入,你将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此后,在学习中,我经常鼓励他去发现、去创造,并取得任课老师的一致配合与支持,对其实行“特护”政策,使他感受到每个老师的一份关爱。他学习热情高涨,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就有5门功课改写成了蓝色,获得了校优秀进步奖。

 

第二学期,我与团支部商量,把他列为本学期入团的发展对象,并进入少年团校学习。我把要求和希望留在了他的“热线通信”本上,留在了他的心里:严格要求,努力学习,接受团组织的考验,用汗水填写自己的入团志愿书。在毕业前夕,他不负众望,如愿以偿。

 

【效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经过一学年的心里疏导和教育帮助,周××同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心理上,由“孤独自弃”变为“乐观进取”;在行为上,由“我行我素、自暴放纵”变为“尊师守纪,关心集体”;在学习上,取得了各科均在及格线以上的较好成绩。他已由一名差生转化为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目前,他已在省某重点中等专科学校就读,并担任了班级团支部书记。

 

周××同学的转化,道出了一个朴实的真理: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中学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将显示出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中学心理教育的研究和推广,势在必行!

 

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