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科学诊断是减少无用功的根本思想方法
    [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今天你做无用功了吗?(46)[/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王晓春[/SIZE][/COLOR][/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0070c0][SIZE=3]科学诊断是减少无用功的根本思想方法[/SIZE][/COLOR][/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关注体验(k12[/COLOR][/FACE]班风小论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看了王老师的文章,觉得有必要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总结一下面上用规范点上用诊断的关系,以澄清糊涂观念,免受无谓的谤议之罪。[/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学校的教育管理是门复杂的学问;复杂的学问难以用一种方式去包治百病。说到底,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见到学校教育管理的真功力。[/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一般说来,[b]凡是属于群体性的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纪律问题,一般要用刚性的面上规范办法予以管理,[/b]这容易见效,也符合学校管理的一般常规。这里的群体包括一个学校、一个年级、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小组,这一点,大家都熟悉。这就是所谓的面上用规范去管理的意思。[/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比如,上课迟到很普遍,或者打扫卫生不及时影响第一节课上课很普遍,一般说来,就是需要纪律管理发挥作用的地方,或者是有相关纪律而执行不到位所导致。具体执行部门应该是由政教处协同年级班主任来集中突击抓一下,以有效形成规范意识和有效改变这一局面的状况。学生也会在学校这一强势管理氛围之下被动或者有意识的调整自己的行为程序以避免出现被扣罚现象。这样做的好处,可以稳住面上的纪律秩序,为获得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进行点上的个别教育机会创造有力的外部环境条件。[/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一般说来[b],凡是涉及个别学生问题的,也不是都需要用个别诊断。[/b][/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为什么不是全部?因为在学校年级班级整体纪律氛围之下有些个别学生问题程度比较轻微或者影响范围比较狭窄,这就是不需要个别诊断的。比如,个别学生一时出现的违纪现象;个别学生问题的存在并不影响班级整体秩序正常运转;个别学生问题的存在对其自身整个人生角度上来看并无过大影响,只是一时有碍观瞻。等等之类,都是属于虽属于个别学生问题,但是并不需要个别诊断,只是需要稍加留意其变化趋势不至于发展到恶性行为问题即可。如果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这样做,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来集中精力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显然,班级中,真正需要深入地进行个别诊断的学生问题是很少的。他们的特征大多是:一般的教育管理手段和班级年级学校的整体管理氛围对该生不起作用了,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明白其问题症结和解决措施。比如,如果不进行个别诊断,对该生问题的处理就会陷入底数不清的蛮干,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很可能会事与愿违加重后果;不进行有效个别诊断,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发生班级其他成员的连锁反应难以控制局面;不进行个别诊断,从而难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暴烈性的后果也许就为期不远。等等之类。上述例举的现象,大多具有如果点上诊断处理不好、会转化为一定面的范围上混乱的特点。[/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在处理面上规范和点上诊断关系的时候,容易导致的问题有两个方面。[/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一是用面上的规范包揽一切,对需要个别诊断的学生问题也一味沉浸于采取一般的教育管理措施领域,甚至只是采取纪律处理以了断,不能或者不会马上启用个别诊断措施,从而重复使用一般教育管理手段,导致去做大量无用功;另一方面,就是想用个别诊断的措施去分析解决自己所遭遇或者面对到的所有学生问题,甚至是想解决面上的问题,导致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做大量无用功,从而会使自己倍感精力不济,焦头烂额,乃至丧失教育管理的自信心。从我所遇到的情况来看,更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出现的无用功属于是第一种情况。[/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这就警醒我们,一般管理手段是解决面上问题的必要措施,却不是唯一的;而个别诊断手段的实施,是在面上稳定之后更为深入进行个别教育研究的措施,是解决中度和重度问题生问题的措施,是与一般管理手段同时相配合使用的措施。要想少作无用功,就需要两者各司其职配合使用。[/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上述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3,15)[/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关注体验:[/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科学诊断是走出无用功的根本思想方法[/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学习了王老师的《迷信“[/COLOR][/FACE]说服”,会做大量的无用功》之后,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我发了一篇叫做《面上用规范点上用诊断 相互配合用 少做无用功》的文章。我的一个同事看了之后说,“照你这么说来,诊断性的工作方法用处有限,起码不是很大的,看来,学校大多数师生行为问题主要还是靠一般性的强势规范管理更为有效。”[/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一语惊醒梦中人。[/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如果说,我的上篇文章主要是想说明面与点上关系如何先后处理的话,那么,我的同事提出的问题实质则是另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规范与诊断的关系问题。[/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按照我上文表述,面上的规范作用是为点上的诊断创造外部条件的,就是说,在大面不稳定的前提下,只是一味搞点上的诊断往往收效甚微,就是说,谁都无法在持续地震环境中搞好一个个点上的具有研究性的矫正工作。这不错,它是一个常识。[/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但是,这并不是说,诊断反而是不重要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的。恰恰相反,科学性的诊断,这一思维方式是比执行规范更为基础、更为根本、更为重要、作用更为巨大的思维方式。甚至可以说,没有诊断性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有合适的面上规范条文的出台,也不可能有面上规范灵活运用智慧的产生。[/SIZE][/COLOR][/FAC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这是因为,条文是死的,人是活的。出台条文,需要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中时弊的诊断性的规范;执行条文,需要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作出落实教育原则的诊断性的决断;反思条文,需要根据落实的实际情况做出诊断性的调整与删减。就是说,面上的规范本身,从其出台、执行和反思总结,一刻也离不开诊断性的思维方式。一旦离开了这一点,治理面上问题的条文本身,必然会成为药不对症而又无法自知自纠的死框框,其运用效果可想而知。[/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因此,我们说,科学性的诊断,是指导学校相关规范之制定、执行和反思的基础性前提性的思维方式,是一刻也不可缺少、最大限度减少无用功、少走弯路的根本性的工作方法。[/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联系王晓春老师指出的传统文化两大缺陷——[/COLOR][/FACE]认知方式上的形而上和人生态度上的活给别人看,我们可以看出,包含质疑、调查、验证和反思为自己内在环节的科学诊断本身,恰恰以认知方式上的形而下和人生态度上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为根本目的。[/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如果说,“[/COLOR][/FACE]面上用规范、点上用诊断”的用语给人以规范和诊断两者绝对对立性的误解,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表述:面上的问题强调用规范去消除,点上的问题强调用诊断去解决,无论面上还是点上的问题,包含质疑、调查、验证和反思为内在环节的科学诊断的思维方法是贯穿于面上点上所有工作、走出无用功的根本性的思想方法。[/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为什么一定要强调科学诊断是贯穿面上点上所有工作的根本性的思维方法?因为没有这一点,学校一定会形成没有诊断研究做支撑的行政一统天下的局面,因为没有这一点,学校里的一刀切、形式主义和无用功一定会更加泛滥,因为没有这一点,在封建人治传统无孔不入的今天,学校教育思维方式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步履就会更加艰难。[/COLOR][/FACE][/SIZE][/P][SIZE=3][/SIZE][P][SIZE=3][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 [/COLOR][/FACE][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有鉴于此,赶紧写文述明,不当之处,敬请继续指正。(3,17)[/COLOR][/FACE][/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COLOR=windowtext][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把前后两篇文章对照阅读,你会发现关注体验老师的思维能力确实非同凡响,头脑太清楚了!关注体验老师的那位同事也不简单,虽然他的意见我不认同,但这位头脑也相当清楚,单刀直入,一下子抓住了关键。[/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我看完关注体验老师第一篇文章之后,就把它下载了,但是没有回复。我没有细想为什么,只是本能地做出了这种反应——似乎隐隐约约地感到文章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劲。到第二篇文章,关注体验老师把事情说清楚了。就是说,第一篇文章有可能造成读者的误会,以为只有一部分问题生需要科学诊断,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而面上的工作,只要用历来的行政思维,规范管理就行了,不需要诊断,不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关注体验老师的那位同事把这种误解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一下子把关注体验老师唤醒了。原来你们是这样理解的!错啦,这不是我的本意!关注体验老师的澄清,正是我要说的话。如此共鸣,真是非常美好的体验,值得关注的体验。[/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为什么我们的行政管理实际上迫使教师做了很多无用功?为什么其中形式主义很多?为什么政策常常翻烙饼?重要原因之一是出台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很少科学论证,没有真正的科学思维做支撑,往往是哪位领导,哪位校长脑门一热就决定了。这种决策导致的无用功,其实损失最大。所以,不光个别问题生,每个班级都需要诊断,每个学校都需要诊断,整个教育都需要诊断,业务工作需要诊断,行政工作也需要诊断。这里的“诊断”含义比较宽,已经不是单纯“找毛病”的意思,而是“分析、评估、找出合理对策”的意思。我之所以行政方面谈得不多,是因为我给自己设定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一线教师,再一个原因是校级以上管理方面的事情,我不太熟悉(我没当过任何领导),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感觉可能说了也白说,因为据我所知,校长真正读书和上网研讨问题的,比教师更少。“打铁还要自身硬”,我既然研究无用功问题,自己怎能大做其无用功?我若弹琴,怎么也得先估计一下知音可能在哪个方向。我历来把希望主要寄托在教师身上,我有教师情结。[/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民的问题,当领导的,其实比普通教师更需要这方面的启蒙。但这方面的工作,可能有人比我更适合。[/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FACE]              2014,3,17[/COLOR][/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0070c0][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