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脑科学对教育者的启示(5)
    [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脑科学对教育者的启示([/SIZE][/COLOR][/FACE][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5[/SIZE][/FACE][/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智力研究简史[/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FACE][/COLOR][SIZE=3] [/SIZE][/SIZE][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环球科学》杂志读书笔记([/SIZE][/COLOR][/FACE][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10[/SIZE][/FACE][/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COLOR][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3]王晓春[/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836[/SIZE][/FACE][SIZE=3]年,德国解剖学家弗里德里希·蒂德曼首次对黑人、欧洲人和猩猩的脑体积、重量与身材、智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脑的重量与智力之间可能存在联系”,这一观点,激发了人们进一步探索脑组织结构和智力之间的关系。[/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893[/SIZE][/FACE][SIZE=3]年,荷兰解剖学家尤金·杜布瓦在爪哇发现了直立人头骨,他认为脑体积与智力之间不成比例,并试图寻找一种根据颅骨化石大小来评估动物智力的方法。[/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04[/SIZE][/FACE][SIZE=3]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首先用自己创立的因素分析法对智力结构作了研究们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任何活动的进行,都需要两种能力,一种与所有活动有关,称为一般能力,即[/SIZE][SIZE=3]g[/SIZE][SIZE=3]因素,另一种只与特定活动有关,称为特殊因素,即[/SIZE][SIZE=3]s[/SIZE][SIZE=3]因素。他认为[/SIZE][SIZE=3]g[/SIZE][SIZE=3]因素是智力的核心,[/SIZE][SIZE=3]s[/SIZE][SIZE=3]因素只具有偶然意义。[/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05[/SIZE][/FACE][SIZE=3]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了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奈—西蒙量表。标志着智力测验的正式出现。[/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56[/SIZE][/FACE][SIZE=3]年,麻省理工学院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认知功能学术交流,此次会议为认知神经科学的学科形成奠定了基础。[/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73[/SIZE][/FACE][SIZE=3]年,德国科学家科恩通过大规模的样本研究发现,[/SIZE][SIZE=3]6[/SIZE][SIZE=3]——[/SIZE][SIZE=3]18[/SIZE][SIZE=3]岁的智力缺陷儿童的诱发电位中,关联性负变出现年龄延迟、幅度降低,甚至根本没有。这使[/SIZE][SIZE=3]CNV[/SIZE][SIZE=3]的波幅可作为评估智力的一个新的指标。[/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73[/SIZE][/FACE][SIZE=3]年,美国心理学家杰里森提出了脑商指数,用以描述动物大脑和身体的比例关系,即真实脑容量和预期脑容量的比值。[/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79[/SIZE][/FACE][SIZE=3]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通过“成分分析”法,提出了“智力四水平”理论,把智力分为四个水平的操作成分:综合任务,单一任务,信息加工成分和信息加工元成分。[/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83[/SIZE][/FACE][SIZE=3]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在《心智的架构》一书中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增至八个),即逻辑,语文,空间,音乐,肢体动作,内省,人际和自然探索。[/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85[/SIZE][/FACE][SIZE=3]年,斯腾伯格对“智力四水平”理论作了修正,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智力三元理论”,即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情境亚理论。[/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88[/SIZE][/FACE][SIZE=3]年,法国计算神经科学教授比尔诺德出版专著《大脑皮层的适应性网络》,他将当代神经生理学、神经形态学、神经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等新科学集中起来,说明智能活动的大脑机制。该书描述了四个层次上的脑功能基本机制,即皮层细胞、功能柱,皮层映射和网络。[/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93[/SIZE][/FACE][SIZE=3]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雷森使用核磁共振技术,对[/SIZE][SIZE=3]67[/SIZE][SIZE=3]名正常成年人的脑体积进行了检测,并收集了受试者在智力测验中的成绩。结果发现,受试者的言语成绩,操作成绩及总成绩都与大脑体积(尤其是灰质体积)存在明显正相关。[/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96[/SIZE][/FACE][SIZE=3]年,美国大佛大学心理学家珀金斯创立了“真智力”学说。他回顾分析了大量关于智商测验和促进智商的研究,进而提出,智力包括三种主要成分或者维度: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1999[/SIZE][/FACE][SIZE=3]年,[/SIZE][SIZE=3]CHC[/SIZE][SIZE=3]理论正式提出。该理论模型认为认知能力分为三层:第一层包括了约[/SIZE][SIZE=3]70[/SIZE][SIZE=3]个可以直接测量的“狭窄能力”,第二层涉及人们熟知的[/SIZE][SIZE=3]10[/SIZE][SIZE=3]个能力,称为“广泛能力”,第三层涉及高层次的复杂认知加工,是一般因素的代表。目前,[/SIZE][SIZE=3]CHC[/SIZE][SIZE=3]理论被公认为描述人类认知能力的最佳层次模型。[/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2004[/SIZE][/FACE][SIZE=3]年,德国科学家德拉甘斯基对受试者进行三个月的抛球训练后,利用[/SIZE][SIZE=3]MRI[/SIZE][SIZE=3]研究他们的大脑。该实验证实,人类的大脑结构受到外在的环境影响时会发生暂时性改变。[/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2005[/SIZE][/FACE][SIZE=3]年,美国科学家汤普森通过对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和无关系人群的研究,证明了遗传可能首先影响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而大脑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导致了智力上的差异。[/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2005[/SIZE][/FACE][SIZE=3]年,美国科学家特克海默的双生子行为研究发现,智力很明显地受到家庭、社会和经济状态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基因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交互来说,把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独立地分成基因和环境的影响,显然是过于简单了。[/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2005[/SIZE][/FACE][SIZE=3]年,德国不来梅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格哈德·罗斯发现,与智力关系最密切的是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数量以及神经元的活动速度。神经元数量增多时,彼此间的距离缩短,轴突髓鞘化也随之增多,因而更小、更密集排布的神经元可能产生更高的智力。[/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2007[/SIZE][/FACE][SIZE=3]年,美国范德宝大学的神经学家乔恩·[/SIZE][SIZE=3]H[/SIZE][SIZE=3]·卡丝对多种灵长类动物脑细胞形态进行了对比,卡丝发现,灵长类不像其他大多数哺乳动物,脑组织增大时,大脑皮层神经元几乎不变。因而尽管在进化过程中灵长类的大脑不断增大,但它们的神经元大小始终密集地捆绑在一起。[/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SIZE][SIZE=3]2009[/SIZE][/FACE][SIZE=3]年,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马丁·[/SIZE][SIZE=3]P[/SIZE][SIZE=3]·范登赫维尔利用大脑成像技术,检测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看它们在交流时,学要经过多少中间区域。结果发现,中间区域越少,大脑能力就越强。[/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环球科学》[/SIZE][SIZE=3]2011[/SIZE][/FACE][SIZE=3]年[/SIZE][SIZE=3]8[/SIZE][SIZE=3]期[/SIZE][SIZE=3]  [/SIZE][SIZE=3]36[/SIZE][SIZE=3]—[/SIZE][SIZE=3]37[/SIZE][SIZE=3]页。文题:《智力研究简史》。作者:栾兴华)[/SIZ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3]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像这样一些有关智力研究历史的知识,我觉得中小学老师都应该 “有所了解”,也就是最好知道“有这么回事情”。这有什么用处呢?第一,如果教师想深造,想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他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种理论去继续学习。第二,更重要的是,即使他没有时间深造,或者他没有兴趣深造,或者他根本不想成为什么学者型教师,那么了解点这些知识也有很大的好处。浅尝辄止总比“压根没吃过”强一点,起码他能知道智力问题非常复杂,目前我们对智力问题知道的还很有限,于是他在教学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比较理性的、谦虚的态度,不致乱来了。你去观察很多中小学老师“抓学习成绩”那种态度,那些做法,你会很吃惊,这些老师明明对智力问题方面的科学知识知之很少甚至一窍不通,但讲课也好,留作业也好,个别辅导和批评也好,却是那么那么的自信,说话那么的斩钉截铁,好像他整个是一个“明白人”。如果他们见识过智力问题的研究状况,他们可能就糊涂了,这种糊涂其实反而是进步,从此他们在智育方面(即使在应试方面),就可能不那么蛮干,而采取“试着来”的办法了,这将是孩子的福音,也是教育的福音。换句话说,我们不敢保证涉猎了这类知识,自己就都变得多么多么专业,我们也不能如此奢望,但是我们可以期望此类做法减少自己的官僚主义,要知道,少犯点错误就是成绩。打一个比方,比如我是一个井底之蛙,有人把我弄到井上面来,我也未必立刻就能跳多远,但是起码我眼界开阔了,我的心态肯定有变化,我说话做事就会有点弹性,留点余地,这就是一大进步。《环球科学》杂志上有句广告语:视野比知识重要。这话很有道理,科普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此。[/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SIZE=3]2012,4,28[/SIZ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3]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COLOR=rgb(0, 112, 192)][FACE=Calibri][SIZE=3] [/SIZE][/FACE][/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79
      • 经验36506
      • 文章665
      • 注册2013-06-19
      谢谢王老师的科普,学习了!
      “挖井”记——我的教育人生http://www.bzrzy.cn/bbs/a/topic-202-560805-1.html
      学无止境,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3
        • 经验229093
        • 文章12346
        • 注册2012-12-04
        是啊,视野开阔,看问题思考问题就会看得更远了。这一年来一直在读王老师的文字,学习了很多,视野、思维等都感觉和以前不一样了。谢谢!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7
          • 积分3277
          • 经验182554
          • 文章3972
          • 注册2014-01-23
          [P]“视野比知识重要”,“智力问题非常复杂”。我记下了。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异的,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谢谢王老师![/P]
          我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更相信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好习惯。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1
            • 经验2162
            • 文章199
            • 注册2009-11-08
            不了解对应的知识,就没有对应的发言权。
            放飞春的梦想,争做优秀教师,成就一番事业。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17
              • 经验11298
              • 文章483
              • 注册2013-02-02
              脑科学的研究历史,在不断进步,有些还真不懂。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