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81
    • 经验3400
    • 文章301
    • 注册2005-07-06
    老师吃学生弃饼 教育价值几何?
       今年教师节前后,有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西北师大附中有一位姓张的老教师,为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竟将学生扔入垃圾桶中的饼子捡起来,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吃掉。这件事情,不仅在张老师所在的学校激起了反响,经媒体传播后,也“震撼”了更多的学生。

      应当说,对上述这种“教育”事件很难做出简单的是非判断。学生丢掉饼子,造成粮食浪费,其行为肯定是不对的。老师纠正学生这一浪费行为,无疑也是值得肯定的(对学生的奢侈浪费现象熟视无睹的老师并不鲜见)。但是,如何纠正学生的浪费行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有效,却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引起极大的争议,显然也在于此。张老师采取的是吃掉弃饼的教育方式,这种示范方式很有些“悲壮”色彩,也很能“震撼”人心,或许还能收效一时,但在我看来,决不是一种最适宜、最有效的方式。

      且不说从垃圾桶里捡东西吃可能危害身体健康,也不说当众吃掉弃饼可能给学生特别是当事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问题在于,“张老师式”的教育方式是可持续的吗?“张老师式”的教育方式是可复制的吗?如果是可持续的,即意味着张老师还要把学生浪费的更多的粮食装进自己的肚子,但在另一方面,学生食堂每天都有大量的剩菜剩饭等待处理;如果是可复制的,即意味着其他老师也要像张老师这般行事,但在另一方面,其他老师对这一教育方式很可能持保留意见。因此,只要从基本的常识和基本的人性出发,人们就会发现,“张老师式”的教育方式于他本人而言是不可持续的,于老师这一群体而言也是不可复制的。不可持续也不可复制的教育方式,其可行性、其价值就都是可疑的,而其之所以在现实中出现,则更多地源于冲动而非理性的结果。

      从报道中得知,张老师是一个既厉行节约又能以身作则的人。我想,一名老师如此“身教”,就能对学生的节约意识发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把垃圾桶的弃饼捡来吃掉,这样一种“激进”的教育方式虽也不失为“身教”之一种,但在本质上乃是主动替造成浪费之人承担后果。在这个意义上,谁该对弃饼负责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谁该对浪费负责的问题。现代公民教育,不应是教人去“代人受过”(“代人受过”未必能使有过之人良心发现),而是使受教育者形成自担行为后果的责任意识,亦即“自食其果”。设若每一位公民都有节约意识,都能身体力行节约,都能承担浪费之责,即便有人愿吃“弃饼”,然而,有谁又愿意“弃饼”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3
      • 经验2369
      • 文章153
      • 注册2004-11-05
      教育方式有很多,为何偏偏用这种,能引起轰动,也许还可以提升个人形象,但是对学生来说,究竟受益多少?
      现代公民教育,不应是教人去“代人受过”(“代人受过”未必能使有过之人良心发现),而是使受教育者形成自担行为后果的责任意识,亦即“自食其果”。
      这段话十分有理。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教会学生的不仅是节约而是责任。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933
        • 经验17116
        • 文章509
        • 注册2005-06-17
        或许能让某些人的心灵受到震撼
        也许,会变成某些人的笑料
        (特别是做过以后,学生依然是我行我素)
        我在思考:这种做法是否真的可取??
                 是否真的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真的好想找个避风的角落,让我静静地看花落花开……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639
        • 经验23585
        • 文章1380
        • 注册2004-12-15
        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一种教育方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实它就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不可能是持续性的,也不可能要求复制,但是它能起到一阵反响,能引起学生的震撼,就说明它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意义。正如文中所说:“张老师采取的是吃掉弃饼的教育方式,这种示范方式很有些“悲壮”色彩,也很能“震撼”人心,或许还能收效一时,但在我看来,决不是一种最适宜、最有效的方式。”不知道有没有最适宜,最有效的方式,我们还在找最适宜的,最有效的方式 的时候,我们的张老师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进行教育了,并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试问,你那最适宜的,最有效的方法能否起到这样的效果呢?
        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前两天——也就是教师节前的一天吧,与一个学生家长交流时,他说到一件事:他邀请的一位德国客商回访时,德国的父亲将儿子落在桌上的饼屑从容地“一扫而尽”——当然是吃干净了,我真的觉得日耳曼民族是个值得惊叹的民族!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