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转帖]只因没论文 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下岗”
[B]只因没论文 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下岗”[/B]
 
    2005年11月24日07:13  来源:人民网  杨婷 陈穆商
 
  11月15日,晚上6点半是公共选修课《西方艺术史》的上课时间。与往常一样,不到5点半就有学生到教室门口等候。

  6点半,朱淼华走进教室,里面已坐得满满的。朱淼华打开电脑,丰富的内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伴着他沙哑的声音,学生仿佛进入艺术的殿堂: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达·芬奇、伦勃朗、德拉克洛瓦、莫奈、凡高……在朱淼华的激情讲课中,学生陶醉于美轮美奂的艺术世界。下课时,教室里爆发出热烈掌声。

  面对学生的掌声,已有20余年教龄的朱淼华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尴尬处境,脸上泛出满足的笑容……

  [B]他的课是浙大一景:200多人的教室坐满了人,有同学自带凳子,还有的站在过道上

  朱淼华为什么被“淘汰”?[/B]

  朱淼华今年已经48岁了,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的一名普通讲师。他的名气很大,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西方艺术史》在全校有口皆碑。他每次上课,能容纳200多人的教室总是坐满了人,有同学自带凳子去教室,还有的人站在过道听完两个半小时的课。每次上完课大家都会鼓掌,期末最后一堂课还有人献花。

  在理工科学生较多的浙江大学,一门人文类选修课如此受欢迎并不多见,而朱淼华的这门课受欢迎竟达10年之久。正如一名学生所说:“朱淼华的课是浙大的一道风景线。”

  朱淼华上课很有特点,一瓶水、一张光盘就是上课的全部用品。他说上课是跟学生聊天,聊艺术、聊人生,让他们在学习理工科的时候别忘了还有人文精神。课堂上,他向来是兴之所至,讲到激动时,还会手舞足蹈。开课10年,知识点早就烂熟于心,但他上课前总要留两个小时调整心态,每次课都加入新内容和新见解。他说话语速很快,学生记不下来,就带录音机听课。

  在期末考试的试卷上,一名学生写道:“印象最深的是老师丰富的感情、对日常生活的细致体察和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批判精神,这给我带来一种迥然不同的视野。”

  2003年,在以学生打分为主的全校老师综合考评中,朱淼华排名第七,前六位都是名望很高的教授,作为讲师的朱淼华排名如此靠前,多少显得有些“突兀”。同年,他的《西方艺术史》被评为全校精品课之一。

  但就在这一年,朱淼华却“下岗”了。

  按浙江大学岗位聘任的有关规定,教学科研岗位分为本科教学主讲岗位、研究生教学岗位、科研岗位等不同种类,由一级到九级。各岗位的聘用标准虽有所不同,但无一例外都要求有论文发表。在2003年的岗位聘任考评中,因为没有论文等原因,朱淼华在哲学系排名最后,被淘汰“下岗”。

  [B]“下岗”了,却在三校区同时开课;上着课,却拿着“下岗”工资

  朱淼华到底什么身份?[/B]

  在浙大网站的BBS上,有许多关于朱淼华的帖子:“现在的理工科学生太需要朱老师这样的老师和《西方艺术史》这样的课了。”

  学生需要朱淼华上课,学校也排了课。但是没被聘上教学科研岗位,按理就不能承担教学任务。朱淼华凭什么身份上课,学校没有明确的说法。学生说:“朱老师凭‘人气’上课。”

  按学校规定,连续两次未聘岗者必须调离学校或交校人才开发中心管理。到今年6月份,朱淼华已经两年没签合同了。

  但9月份朱淼华又被安排继续上课,而且是在三个校区同时开设《西方艺术史》。“人气”又一次让朱淼华留了下来,朱淼华很高兴,但对自己的身份更加莫名其妙:按规定应该被“挂”起来,但他还在上课;可如果算是“上岗”了,却还拿着“下岗”工资。

  现在朱淼华上课总感觉时间不够,他不知道在“人气”和制度面前,到底谁能给他一个堂堂正正的教师资格,到底还能上多久的课。

  [B]书稿已修改了4年仍不满意,他说:我并没有放弃学术,但决不会单纯为了职称而应付

  谁能给朱淼华一个说法?[/B]

  2003年“下岗”以来,朱淼华虽然上着课,却拿着每月1000多元的“下岗”工资,只是年终有四五千元的授课津贴。学生告诉我们,曾经有段时间朱淼华的生活非常清苦,甚至到了有学生在网上为他募捐的地步。

  有学生劝朱淼华:“朱老师,你就不能写写论文,评个职称吗?”朱淼华笑笑说:“我的思考还不成熟,决不会发‘不达标’的论文。”朱淼华的桌上放着厚厚的《西方艺术史》样稿,他说这本书稿已修改了4年,但自己仍不满意,出版社催了多次,他硬是没交。

  有人说他认死理儿,有人说他想不开,“有论文就有职称,有职称就会有好待遇。”谁都知道的事儿,朱淼华却反复说:我并没有放弃学术,试想一位人文学科的教师如果没有学术研究怎么能在课堂上激扬文字呢?他说在今后的时间要把书稿完成,给自己一个交代,也会开始写论文,但他决不会单纯为了申请职称而应付。

  朱淼华告诉我们,“学生是我生活的全部。”他从不看工资单,生平也没有打过职称报告和住房报告,唯一看重的是学生的评价。每次期末考试,都有一道题是关于对《西方艺术史》的看法和意见,每份意见朱淼华都认真阅读,并且好好保存,至今已经保存了好几千份。

  在朱淼华的房间里,我们看到各种精致的小饰品和各地特产。对此,朱淼华如数家珍,“都是学生送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当我们告诉他,在采访中学生形容他最多的词是“朋友”时,朱淼华非常开心:“他们都叫我老朱呢!”学生在BBS上发帖:“感谢朱老师,您的艺术水平,讲课的功力,做人的态度,人生的追求,都是楷模。”

  面对清贫的生活,朱淼华说他的精神财富是丰富的;面对尴尬的处境,朱淼华依然坚持站在讲台上……

  欢迎读者就此发表看法

  电话:(010)65368544

  传真:(010)65368224

  电子信箱:wh@peop1edaily.com.cn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24日 第十一版)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朱淼华现象”引热议 教师评价体系遇尴尬[/B]
 
    2005年11月25日07:35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25日 第十一版 杨婷 陈穆商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师朱淼华的课教得好,学生给他打高分,却因为没有论文,岗位考评不及格。11月24日,关注“朱淼华现象”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却“下岗”了》一文在本报文化版见报后,朱淼华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B]朱淼华:不要同情我,要认同我

  实践“三爱”原则,选择快乐人生,期待更多认同[/B]

  11月24日一大早,学生从报摊上买了当日的《人民日报》,敲开朱淼华的家门;从早到晚,朱淼华接到无数个电话,有问候的,有给他“打气”的,也有各地媒体表示要来采访的……下午3时,记者在浙江大学周围的几个报摊转了转。几位摊主说:今天的《人民日报》全都卖光了。

  这让朱淼华感到有些不太习惯。“请你们不要同情我,要认同我。我不属于弱势群体。近距离接触我的人都知道:我的生活乐着呢。”他说:“我只想有个平静的环境,让我能给学生上课。”

  认识朱淼华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快乐的人,在认真地实践着自己的“三爱”原则:爱专业、爱教学、爱学生。

  在浙江大学采访朱淼华时,我们不时被他身上特有的激情和乐观感染着。

  朱淼华告诉记者,自从2003年“下岗”以来,他时常为自己的身份感到尴尬。有一天,为了安慰朱淼华,学生们在课堂上为他送上一大束玫瑰。朱淼华感动得热泪盈眶,两次转过身去。“轮到学生安慰我了,心里真不是滋味!”一向豁达的朱淼华有些感伤地说。

  [B]学校表示:科研教学二者都不可少

  肯定教学成绩,愿意解决问题,未有具体方案[/B]

  据我们了解,对朱淼华的情况,浙江大学还是非常重视的。学校领导曾对朱淼华的情况做过专门批示,系、院、校人事处和教务处等有关部门专门开会讨论过。校方肯定他的教学成绩,也表示要解决他的问题,但至今没有拿出解决方案。

  “朱淼华老师的情况我们心里是清楚的,但我们有制度规定,制度面前应该一视同仁。”浙江大学人事处的负责同志表示,高校与中学不同,中学老师只要课讲得好就行了,大学老师还要有学术上的要求。如果是在中学,朱老师这样的情况很可能不会出现。

  据介绍,在浙江大学的职务评定规定中,各种系列的职称评定条件如高校教学系列、科学研究系列、教育管理系列等都包括了论文发表这一项,只是在刊物级别和篇数上有所区别。校方有关负责人就此解释说,高校兼有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学校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在晋职聘岗中,二者都不可少。光有科研没有教学也不行。学校曾明确规定:应注重对教学工作量和教学效果的要求,教学质量考核不合格者将被停聘或降级聘任。学校也通过教学督导、教学检查、课程考核、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和教学奖罚等制度和手段,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同时,没有科研成果,教学再好的老师也无法评上职称。这位负责人说:“朱淼华的问题根本还在于没有科研成果。”

  [B]师生评说:这样的好老师学校应珍惜

  凭“人气”上课,是浙大的宽容;被淘汰“下岗”,是浙大的遗憾[/B]

  “无奈”、“遗憾”,在采访浙大师生的过程中,这是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词。

  曾任浙大人文学院哲学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的李明友教授是朱淼华的同事。他说:朱淼华这样的好老师在高校已不多了。学生不仅喜欢上他的课,也喜欢在课后和他交流。他的教学评价分数一般都是4.5―4.8分(满分为5分)。“下岗”以后,他越教越好,得分越来越高。相比之下,许多老师上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不讲教学质量,不和学生交流。现行的评价体制为什么就不能正确评价朱淼华这类老师呢?

  据李明友介绍,朱淼华是可以写论文的,他的成果也完全可以达到发表的水平。他的许多学术思考都补充到了教学上。朱老师的课件做得非常好,在浙江省得过奖,为什么就不能当作科研成果呢?为什么对优秀的教学型老师就没有奖励呢?

  在教学中受益的学生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有同学认为,有朱淼华这样的老师,是浙大的骄傲;但浙大的岗位聘用制度不认同、不接纳这样的老师,又是浙大的遗憾。

  [B]读者网友热议:朱淼华的尴尬不是个人的尴尬

  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宜有弹性,让优秀者有成长的土壤、容身的空间[/B]

  “朱淼华现象”同时引来读者热议。《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却“下岗”了》见报当天,许多读者在人民网留言,或给编辑部打来电话,发来传真、邮件,围绕“朱淼华现象”发表看法。

  西北大学的一位教大学英语的老师说,“朱淼华现象”说明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目前的大学里,一些教基础课、公共课的老师都面临这样的困惑。江苏扬州的机关干部马顺圣认为,老师的本职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对讲课好的老师,就是应该破格晋级,这样才能解放人才。

  一位人民网网友认为,包括浙江大学在内,大多数高校其实都认识到了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如何正确评价教学型老师,还是高校教师评价体系中普遍存在的尴尬问题。对于科研成果,比较容易进行量化评价;而对于教学,尽管有教学课时等方面的规定,但质量很难进行量化评价。

  另一位网友说,以论文作为晋职聘岗的标准,鼓励教师钻研学术,这本无可厚非。但对教学型教师来说,评价标准能不能适当调整呢?

  北京读者杜筱林认为,朱淼华评不上副教授、教授职称,是他个人选择不写论文、不出书的结果;但他被淘汰“下岗”,却是浙大岗位聘任制的刚性使然。对研究型大学来说,教书育人仍应是一大使命。目前的评价体系应该进行适度调整,让优秀者有成长的土壤和容身的空间。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933
    • 经验17116
    • 文章509
    • 注册2005-06-17
    多把评价的尺子才是

    对于学校、学生而言
    老师的教学永远是第一位的,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的是老师的教学。
    而不是老师的论文。

    让这样的老师下岗
    只能说是学校的失败
    是教育界荒唐的评价体系的体现
    真的好想找个避风的角落,让我静静地看花落花开……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教育专家评说“朱淼华现象”重研轻教不可取[/B]
     
        2005年11月28日07:48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28日 第十一版) 张志峰 杨婷
     
      [B]新闻回放[/B]

      朱淼华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的讲师。他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西方艺术史》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并被评为全校精品课之一。但是,在岗位聘任考评中,因为没有论文等原因,他在哲学系排名最后,被淘汰“下岗”。

      朱淼华的遭遇经本报报道后,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一些教育专家认为,朱淼华的遭遇并非个案,在我国高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许多大学都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其弊端正在日益显现。

      [B]过分重视科研 影响教学水平[/B]

      潘懋元(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朱老师课上得好,没有科研成果,就被淘汰,这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高等学校的任务一是培养人才,二是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本质上并不矛盾。然而,在实践中,教学与科研却常常产生矛盾。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提出创办研究型大学,片面强调科研特色,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吴平(武汉大学教务部部长):对大学来说,教学、科研是重要两翼。现实的矛盾是,科研牵涉到经费分配和学校考核,论文等科研成果是看得见的,可以摆到桌面上,而且只要花时间就有“成果”———有名有利。教学则是“看不见的”,可能花费了很多工夫,“成果”却不能马上看到。

      这种评价标尺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有科研成果的教师可以获得现实的认可,“述而不作或少作”的教师就要吃“眼前亏”了。难怪一些教师尤其是公共课的教师感叹:花了很多时间准备“一缸水”,就为灌满两节课的“一桶水”,但工作量考核还是两个课时。没花多少工夫写了几篇论文,考核分数却很高———一心搞教学出力不讨好。

      在这种评价标准的“诱导”下,一些教师过分重视科研,花在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少了。有的教师在外地完成科研任务,7点下火车,8点跑进课堂。这样的教师也很“敬业”,但教学效果会怎样呢?相当一批教师对教书不感兴趣,导致教学水平下降,这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B]追求“论文泡沫” 助长不良学风[/B]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目前,许多大学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而在评价科研水平的指标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论文数量。于是,有无论文发表、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就成了教师晋升职称的硬指标。许多大学都规定,只有在某类等级的刊物上发表过多少篇论文或出版过多少部专著,获得过哪一等、哪一级的奖项,或者获得哪一类基金、多少钱的经费,才具有申报某类职称的资格。像朱淼华这样一直讲课而未发表论著,或者科研成果没有达到规定指标的教师,受到不公正的评价也就不足为怪了。这种对论文的盲目崇拜已经波及社会各界,以至于有些地方连幼儿园教师评称职也得交论文,这是极不正常的。

      王蔚(山东财政学院教授):首先我对朱淼华老师表示敬佩。我想,一个课上得如此之好、让学生如此敬佩的人去做几篇论文不是什么难事。现在许多论文都是抄出来的,凑出来的。“天下论文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已经成为许多教师与学生的口头禅。现在网络如此发达,许多人干脆上网“下载、剪切、粘贴”,也许不到一个上午,论文就出笼了。下一步就是托关系、交版面费。如果出手大方,很快就能兑现。我们从报道中知道,朱老师对科研是非常认真的,不愿为评职称而拼凑论文。

      其实,目前高校在评职称时,不仅考察论文的数量,还考虑教师的学历。如有些学校规定,没有研究生学历不能评副教授,没有博士文凭不能评教授。这逼得许多老师甚至四五十岁的老师,还在为学历而奔波。比起发表论文的不正之风,学历教育中的不正之风更甚。许多人的学历是上去了,但水平并没有什么提高。

      [B]完善考评体系 区别对待教师[/B]

      顾海兵(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无论是教学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还应该有所区分。部分研究型大学,对学术有要求是可以理解的,而教学型学校就没有必要苛求科研成果。现行大学教师考评体系的弊端主要是“一刀切”。为了全面实现大学的功能、鼓励教师上讲台,考评体系应当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高校可以制订教学、科研两类考评指标,由教师自愿选择。选择以科研为主的教师,课可以少上一点;而教学型教师,论文就不用写太多。

      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主观性,如何衡量其质量?顾海兵认为,除了对教师的课时数、批改作业情况、答疑时间等硬指标进行考核外,更重要的是要监督其教学效果。可以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同行评判,二是学生打分。关键是要保证这两项指标的权威性不因某些领导的个人意志而削弱,使之在考评体系中真正占有重要地位。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因为学生才是教育的服务对象,学生满意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专家们认为,高校对教师考评“一刀切”,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对高校评价“一刀切”。目前很多人认为,我国高校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科研水平低,师资差。时下流行各种“高校排行榜”,多以科研为主要指标。这对高校管理产生了误导,致使盲目攀比之风盛行。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933
      • 经验17116
      • 文章509
      • 注册2005-06-17
      好帖再读
      真的好想找个避风的角落,让我静静地看花落花开……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4
        • 经验1040
        • 文章38
        • 注册2005-06-12
        真是悲哀
        我晕!我晕!我还晕!!!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聚焦“朱淼华现象”:要科研更要教学[/B]
         
            2005年11月30日06:04   《人民日报》 (2005年11月30日 第五版)  何勇
         
          浙江大学的学生们给老师打分,哲学系老师朱淼华排名全校第七,他讲的《西方艺术史》被评为全校精品课,但最近朱老师却“下岗”了。

          学校让朱淼华“下岗”是有依据的。他没有发表过论文,在系里岗位聘任资格排名最后。而朱淼华长期钻研课堂教学艺术,注重教好书育好人,不急着发表自己不满意的论文,当然也没有错。

          问题出在哪里?

          放眼国内,大学多有这样的考评规定,没有科研成果或发表论文不够数量,就没资格评职称,为此而“下岗”的老师不少。应该说,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多少,是衡量一所大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许多大学对科研论文极为重视,这当然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推进科研工作。

          问题是,不能把教学和科研对立起来。很多大学越来越强调科研,并纷纷提出要创办“研究型大学”。老师评职称、提级别,也有非常具体的科研成果、论文数量等硬指标。这使许多大学老师日渐“重研轻教”,只想着多出成果,多发论文,对日常教学提不起兴趣,花在教书育人上的精力越来越少,一些高校甚至凑不够教师上课。而那些专注于课堂教学的大学老师,即使课教得再好,也可能因为论文不够多而处境尴尬。

          在这样“重研轻教”的评价体系下,个别大学的教书育人者,为了获取各种资格,违背学术道德,甚至抄袭他人论文或花钱买版面刊发。

          大学当然要做科研,但首先还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即便是著作等身的教授,倘若漠视教学甚至不教不授,长期脱离教学第一线,恐怕也不能算合格的大学老师。而无论是“教学型大学”,还是“研究型大学”,都应首先以教好学生为要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

          一些大学的实践表明,只要合理安排,正确引导,教学与科研在本质上并不矛盾。大学当然可以鼓励老师搞科研,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并促进教学质量,而非以牺牲正常教学工作和学生需求为代价。

          大学老师的评价考核体系相当复杂,并非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但只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不唯学历,不唯资历,注重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大学老师的考评体系,我们完全可以把许多复杂的矛盾处理好。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最好的办法!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论文卡教师?为何非抠“死框框”? [/B]
           
              2005年12月01日09: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华南新闻》 陈鸿
           
            浙江大学哲学系讲师朱淼华教学水平在全校有口皆碑。2003年,学校让学生为老师打分,他在全校教师中排名第七。在当年的岗位聘任考评中,他因为没有论文发表,在系里排名最后被淘汰“下岗”。

            课上得好深受学生欢迎却不得不“下岗”,无疑让人难以接受。由此笔者想到了另一位情况相仿者。上海交通大学的晏才宏老师,教学水平和师风师德广受赞扬,同样是由于没有论文,直到去世时仍是个讲师。他们的遭遇让人唏嘘之余又颇为愤慨,为什么学生欢迎的不是学校欢迎的?为什么学生喜欢的教师却没有教书的资格?

            两人都“卡”在论文上,但情况又有所不同,一个因无论文而“下岗”,一个因无论文而无法晋升职称。当今大学,以论文来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标杆,中外莫不如是。以此作为职称晋升和岗位竞聘的重要依据,也是国际通用。但仅就教学而言,大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这需要高素质的教师。

            朱淼华下岗的直接原因是学校的“制度”。笔者在这里不想对该校的制度评判什么,只强调一点:形式服务于内容。因为学校的制度而让学生喜欢的教师“下岗”,无疑是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背离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于学校的发展和社会都是有害的。这样的制度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有,是不是该修改一下?制度的执行者拘泥于规定而不知变通,不能做到人尽其能、才尽所用,这不是在维护制度,而是“食制度不化”。

            香港有一位知名学者曾咨询美国芝加哥大学,发表多少论文才可以提升职称?答曰:“一篇没发表过也行。”这不可以作为通论,但其反映的实质是“唯能是举”。一个大学教师,其能力有多种表现渠道,比如讲课,课讲得叫好叫座,除了不俗的口才,更有让学生倾服的内容,这难道不是“能”吗?

            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一个大学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但不应该成为用人的“死框框”。评职称时对论文的数量和发表文章的刊物的级别作硬性规定已有些不妥,现在又要和教学岗位挂钩,谬之更大,客观上造成了劣质论文泛滥和论文黑市猖獗的现状,理应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重视。

            《华南新闻》 (2005年12月01日 第二版)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这就是"国情".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
              • 经验54
              • 文章4
              • 注册2005-12-02
              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同时也是无奈啊~高校有,地方也有啊,已经屡见不鲜了,~比如说我校一个教师,就是因为英语考试没有过关,不能晋升职称,工作16年了,年年教学成绩再好,学生再喜欢,也只能是中二啊!!!
              所有人升入天堂,唯希望你沉入苦海!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因为英语考试没有过关,不能晋升职称,工作16年了,年年教学成绩再好,学生再喜欢,也只能是中二啊!----气人!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