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42
    • 经验46923
    • 文章459
    • 注册2009-06-22
    附《台州晚报》2007年1月29日报道:

     

    好人鲍文陆 风雨四十年

     

    人物简介:鲍文陆,男,73岁,路桥桐屿(原共和)中学退休教师。历任黄岩第六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路桥第一届、二届人大代表。

    没有汽车、没有房子、没有空调冰箱洗衣机、没有电话手机、甚至没有子女,眼前的消瘦老人颤巍巍地向我们递过他的名片,“为人民服务、替百姓办事”这十个红色大字分外夺目,看着他发白的鬓角,我们的心,也顿时变得沉甸甸了。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10多年前,盐岙村一村民出了车祸,一家人陷入困境。老鲍打听到住处后,不声不响地在人家桌子上留了500元,连名字都没留下;1996年,丁前村林家的三个女儿因父亲病重付不起大学学费,老鲍一口气给了大女儿6000元,来年又给了二女儿送去了学费;上个月,后洋金村34岁的朱海燕患了白血病,老鲍二话不说,给了几千元的医药费,还大冬天地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到椒江的药房买了三斤灵芝...”

    细数老鲍多年的事迹,相交十来年的挚友余满华可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六七百块,现在问他手里还有多少钱,他说可能还有两三万,但我们都知道,他身边一定是没多少了的。”

    老鲍的“家”,其实只是黄岩共和卫生院二楼的一个小房间,除了一张简单的木床和一台布满灰尘的旧电视机,房间里就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谁也想不到,这竟是当了20多年人大代表的老鲍的家。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了!”余满华动情地说,“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他这个人,整整做了40多年的好事,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别人身上了!”

     

    老鲍心中幸福的含义

     

    “什么是幸福?当然物质也是需要的,我的原则只要求吃饱、穿暖就行了。”

    今年73岁高龄的鲍文陆是路桥人,父亲是一个厨师,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三个兄弟,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读到小学三年级,家里就没钱供他读书了,“那时侯有个邮政局长看我读书那么好,觉得不读可惜了,就帮我申请了家庭‘赤贫’的成分,替我免了大部分的学费。”

    1949年至1953年,鲍文陆在台州农校就读;1956至1958年,就读于温州师专,“我从小的读书都是靠别人资助的,大了以后就觉得不能忘本!”鲍文陆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别人帮助了我,饮水思源,我也要尽最大能力去帮助需要的人们。”

    对于物质,老鲍一直看得很淡然,吃的,是附近共和小学师生吃剩的饭菜;穿的,是早已看不出颜色的古董级中山装,家里一有好的东西他都送给周边的村民了。“我们有的时候实在看不下去,叫他一起来吃饭,他却死活不来,说他的生活水平比那些街上流浪的人儿要好多了。”余满华告诉记者,如果不是这样爱助人的话,“这么多年的积蓄,我想房子、车子、还有手机什么的,都早就应该有了的,他就是对自己太苛刻了。”

    对别人,老鲍慷慨得多了,过年发来的棉被,一股脑儿给了村里孤寡老人;逢年过节,周边十几个村的困难户、低保户,全被他走了个遍,“我们原来都是不知道的,看到别人退回来的礼物,才知道老鲍又出去‘送礼’了。”

     

    村民心目中的“当家人”

     

    陪着老鲍出去的时候,路上时不时有过往的村民热情地打着招呼,连小孩子也常常停下来奶声奶气地叫一声“鲍爷爷。”对这些,老鲍似乎是习以为常了,看他熟络地东家长西家短地问起生活琐事,就像在自己家中那样理所当然。

    当村民知道我们是报社的记者来采访老鲍的时候,纷纷的围了过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他所做的好事。曾经是他学生的王恒根跟记者说,“像鲍老师这样好的人已经不多见了,他什么事情都先想到的是村民,老共和乡11个村子的人没有说他不好的。我们这边以前没有公交车的,现在的311路公交车,就是鲍老师用自己的双腿,不分昼夜地去反映,给跑出来。”村民陈素莲也争着说,“就连脚下的这条水泥路,也是老鲍争取来的,还有共和小学的校舍的建成,也是他的心血换来的,他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楚了。”

    早在1966年,老鲍就被选为了黄岩县第六届人大代表;自1984年开始,老鲍就以高票担任了连续六届的区(市)人大代表,“有困难,找老鲍!”这成了附近村民不约而同的心声。而在老鲍看来,当了人大代表,就更有义务履行职责了,“人大代表是沟通政府和老百姓的桥梁,我要及时把下面真实的民情反映到上面去。”

    在三年前的桐屿街道规划村民建房的事件中,老鲍根据村民现实的生活水平,据理力争,认为村民住房还是以村为单位的好,“我们就见他前前后后整理资料,跑政府机关不知道有多少趟了,总算在去年被政府采纳了他的意见。”

    在别人讲述这些事时,旁边的老鲍一直在跟村支书讨论着今年的提案,“目前主要讨论的是路桥区对‘农医保’的财政投入问题,这可是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啊。”老鲍一脸认真地说着,还不时地在提案上圈圈点点。

    临走的时候,还有很多村民嘱咐记者,一定要好好宣传他们的老代表鲍老师……(作者: 钱婧婧,罗士乔)

    厚德载物,安富尊荣,财官双美,功成名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3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