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3
    • 经验65
    • 文章28
    • 注册2005-01-09
    当前教师生存的八大借口
    当前教师生存的八大借口

    1、一切都是应试教育惹得祸
    说起应试,可能是近些年来教育界口诛笔伐得最猛烈最凶狠最无情的祸国殃民的“刽子手”,大凡教育出现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归咎到应试的身上。既然应试“罪恶滔天”“十恶不赦”,摧残、奴役、束缚、禁锢、愚弄、欺骗、蒙蔽着教育苍生,为何我们不将其“斩首示众”“扫地出门”呢?面对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也许众多老师会同我一样低头无语,最有力而又最苍白的辩护之词莫过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寻到更好更有效的方式取代根深蒂固的应试。真的就没有路了吗?……遭遇了现实的“冰山”,我相信失却了追问和探索勇气的老师们都会本能地拿出应试当挡箭牌作借口,决然不敢直面自身的软弱与丑陋。正是这样的懦弱与屈从,使我们无法拥有一颗忠诚、明敏的心,无法对那些视而不见、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建构起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正如一位跳槽的年轻教师在作别教育时所宣讲的:“在学校,如果我不走应试教育的路,我在学校一天都呆不下去!而我取得的成绩,无不是以牺牲学生个性、摧残学生的身心为代价换来的!更让我难以忍受的是,是为了求得领导和周围人的承认,我必须做许多违心的事,说许多违心的话,甚至教学生作假!这种心灵的痛苦,真是无以复加!要知道,中国的今天,不是诞生陶行知的年代!”此君之言,与其说是一番慷慨激昂的控诉词,不如说是人性软弱的最大外显。之所以他无法成为陶行之,我想这决不是因为应试摧毁了他的梦想,而是他的精神世界里根本就没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博大胸襟。其实,眼下的不少教师也常常喜欢把应试作为阻断自己教育生活探索与践行的最大借口。似乎一切的因果缘由都归结到应试的身上,诸如因为有应试的存在,所以我要大量补课;因为有应试的存在,所以我要搞题海战术;因为有应试的存在,所以我不敢改革;因为有应试的存在,所以我的心理脆弱;因为有应试的存在,所以我只有压迫……如此种种,似乎都是应试之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至少在一味地放大客观存在,而逃避主观这一点上,就彰显出了人性的丑陋与软弱。因而也就无法在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中让自我的心智敞亮,从而生成出教师最需要的激活生命的智慧与思想。

    2、为师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刚为师那阵子,当我遭遇着家长的责难同事的质疑领导的批评以及无力承受应试之压时,就常常搬出“问心无愧”挂在嘴边聊以自慰,有那么几年“为师只要问心无愧就好”几乎成了我教育生活的座右铭。后来,当我在积累体验逐渐发现了教育的美丽,在求真务实中探寻到了教育的意蕴,面对“问心无愧”,我在敬畏中不由得哑然失语。是啊,十几年的为师之路,闭锁的心智,固执的头脑,僵化的思想,狭小的眼界,让我长期被流放在了教育的蒙昧与愚钝之中。正是这样的蒙昧和愚钝使自己走不出教育生命的肤浅,培植不出直面心灵与真实的勇气,生成不出洞幽察微的睿智。如此这般,教育生活就必然在“野蛮”和“原始”状态中,凸现“摧残”、“愚弄”、“欺骗”、“蒙蔽”、“操纵”、“控制”、“宰制”、“禁锢”、“束缚”、“奴役”、“灌输”等反教育行为。悉数算来,我不知道自己曾为此伤害过多少颗稚嫩的童心,也不知在本是“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人伦、人道、理性、科学、智慧之美,唤醒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的课堂上愚弄过多少孩子……每每回望来路,我在厚重如石的愧疚中,才觉曾经的“问心无愧”是何等的苍白无力,即使能获得暂时的慰藉,但终究逃不过时间的惩罚。

    其实,每个教师成长与发展都要付出代价,因为没有那一位老师天生就有历尽沧桑的凝重和深厚,厚积薄发的从容与放达,这一切的获得需要长期的锻造与磨砺,这就意味要经历失败遭遇挫折,从而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走一些弯路,伤害一些无辜……倘若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我们还常常拿着“问心无愧”来宽慰自己,那么我们所失去的就是尊严的觉醒,付出的将是更多的“牺牲”, 从而让更多的孩子在沉重的负担下变得内心麻木、机械呆板、未老先衰、暮气沉沉,而只有当我们时时心存愧疚,就能逐渐清除掉内心中的贪婪与抱怨、自大与冷漠、苛刻与虚荣,无比真诚地谛听来自生命最本真的悸动和低语,使教育真正成为一个没有耳提面命的疲惫、温柔而百感交集的精神之旅。正如李镇西,之所以他能在陶行之、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精神的烛照下用心灵写诗,就是来自于内心的愧疚,那个曾经被他伤害过的女孩安尼可以说是他一被辈子的痛,正是有这样的痛,他才培植起了直面心灵的勇气,带着理想,带着憧憬,带着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用思想提升教育品质,走出了精彩的为师人生。

    3、民主只是教育口号
    说起民主,也许多数人在公众场合都会失语。是的,中国曾是一个封建专制长期盛行的国家。专制制度推行的政治奴役、思想钳制、精神禁锢、个性贬抑,即使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和校园生活里仍有着广泛的表现,有的权力就灿烂成了一大景观。比如说,人们渴望自由,但制造枷锁的幽灵却在现实中到处逞凶;人们追求团结、合作、理解、信任的人道关系,但一些强大的现实力量却制造着隔离和仇恨,并且常常把人们投入处处设防或彼此残杀的可悲境地;人们追求平等,却被纳入森严的等级结构之中;人们追求人性的舒张和生命潜力的开掘,但现实中视人为工具的力量却在使人性萎缩,生命力枯萎……大的不说,就拿与我们直接相关的学校,校长的产生几乎都是上级任命制,学校大小事务大都掌握在几个校领导手中,老师能够平等参与学校民主决策的机会几乎为零。而在普通教师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更是泛滥着专制与强权。而在家庭教育中,民主更是孩子心中不敢企及的奢望,强权专制不仅剥夺了孩子本该有的欢乐,有的家长甚至还把天真的孩童沦为功利投资的砝码,成了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面对如此尴尬的现实,我们不免沉思,是什么封锁了民主?针对这个问题,可能决大多数人都会归咎于体制。有了如此光面堂皇的“借口”,就自然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身的民主意识民主精神的匮乏。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的确,教育的本质是人学。当民主、自由、和平、人权成为人类共赴的理想,我们决不能期待每天都有电光石火来照亮我们的心灵,只有那种关注实现人类的最佳状态,内蕴着对民主、自由、和平、人权的追求,不与现实相妥协的教育才能解除“魔咒”,使人获得心灵自由,使现实得到提升。换句话说,学生民主意识的启蒙、平等观念的确立、自由个性的培养、法治精神的造就需要有民主情怀的教师去引领和唤醒。

    4、教育不是万能的
    “教育不是万能的。”此言源起何处,可能没人查证,但它在教育界的流行趋势却是有目共睹,大凡无法回答的社会问题,诸如青少年逃学厌学自杀犯罪等与教育有直接关联的尖锐话题,说不清的道不明的都可以用“教育不是万能的。”给予反驳回击。普通教师遭遇诸如学生说服不听需体罚责骂惩戒,甚至还有人偏激地呼唤戒尺的回归等问题拿着“教育不是万能的”来当挡箭牌不必说,就是李镇西、孙云晓、霍懋征等大家公认的名师专家也如是说,看来教育的确不是万能的。是的,倘若教育能够万能,教师就不必在现实的困境下戴着镣铐跳舞,学生就不必在沉重的负荷下为成就“人上人”而艰难的跋涉和疼痛的呻吟;倘若教育能够万能,那么人人都能在教育的熏陶影响下成名成家,快乐地追逐着想要追逐的梦;倘若教育能够万能,这世上就不会有贫穷、落后、愚昧、欺凌、战争与杀戮;倘若教育能够万能,那么共产主义所描绘的理想场景,就会提前兑现…… 但就目前的教育而言对这些实在无能为力,教育理所当然地也就无法成全万能的美名。尽管教育无法万能,但它有形无形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指挥着人类向着所期望的梦想一步步靠近却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尤其是人类对教育的理解体认愈真实愈深厚,教育就愈发具有抑恶扬善人性净化功能,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大的不说,就拿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说,谁都会相信他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的教育影响下肯定会有不一样的人生。为此,“教育:必要的乌托邦”成为了当今世界教育最响亮的希望主题。因为“必要的乌托邦”意味着,在人类越来越受现实功利羁绊,越来越受实利主义限制了生命意义拓展之时,由于教育体现着对人类生活最高境界的诉求,保留了对于超越实利的、非功利的价值追求,至少还可以希望于教育去使人对人在现实中的病态和畸形保持着警觉,对人的纯功利冲动起到平衡和矫正作用。换句话说,“必要的乌托邦”能给我们燃起希望的焰火,给我们追寻梦想插上丰满的羽翼。





    5、读书学习没时间
    说起读书学习,我想大家都会思考这样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当找不到答案的时候,自然就寻不到读书的动力。即使有时侯能读点书,也仅仅是为消遣,无法提升到涵养精神、丰富人生的高度。其实,这是绝大多数人的读书态度,尤其在日趋浮躁、功利盛行、物欲横流的社会气氛和心理状态下,这种态度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时尚”。别的不说,就拿我这个好读书的人来年说,儿时喜欢读“小人书”,只是觉得好看;青年时期,由于“小人书”没有了吸引力,我就孜孜不倦地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的是圆一个文学梦;进入而立之年,因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体认到为师生活的浅薄与蒙昧,再加上想写些文章增加教育生命的厚度,我就广泛地阅读教育书籍。不过,如今的我仅仅只是对教育书籍保持着热情,而对曾经爱不释手地“小人书”“文学名著”却没有了往日的兴致。究其根源,无非就是我读书的目的仅仅停留在功利之上,倘若我不将其提升到愉悦精神净化生命的高度,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就很有可能会找出如“读书学习没有时间”“读再多书又不加工资”“我又不想成为教育家”等诸多借口来搪塞自己,从而丢失读书的热情。因为就目前中小学教师生存状况来说,工作繁忙、压力大,整日如牛马般超负荷运行早已是不铮的事实,而管理体制、激励机制、人事制度的落伍,又无法调动起老师的参与教育探索与实践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再加上社会风气和自身惰性的影响,“读书学习无用论”在众多老师精神视野里蔓延,使得教师本该有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幻灭成了“空气”。比如眼下小学、中学教师中,自师范院校毕业以后,除了教材和教参,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从没有读过一册书的可以说是大有人在。这对教育来说,实在是可悲可叹!
     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而教师人格的形成,要靠长期的书香浸泡和自我探求。由此可见,读书应成为教师的一种信仰,有了这种信仰,才能使我们更具有认识真善美的能力,拥有独立的思考世界的方法和观察世界的视角,让精神世界天天饱满,天天灿烂,从而带着爱的热诚、理想和诗意工作着、快乐着,将澎湃的激情转化成巨大的生命热能,去照耀和温暖学生和自己,从而获取获取生命的价值,体验人生的快乐。



     


    6、造假作秀被逼无奈

    众所周知,“造假作秀”是近些年来日渐泛滥的流行病,它如病毒一般迅猛繁殖并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连一向洁身自好的教育也不曾幸免。远的不说,就拿笔者这些年来亲身体验,时不时都会在教育的“名利”场上舞蹈虚假的灿烂。去年,得领导器重代表所在地区参加省级赛课,本来我想坚守个性还原课堂的真实,准备不试讲就上赛场。不料,我的“天真”立刻遭来领导们的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因为登上赛场“我”不属于“我”了,我必须肩负为学校为地区争光的重担。无奈之下,我只好借班试讲。不过,试讲了多次之后,我终于无法忍受自己拿着学生作功利的“实验品”的行径,再次向领导提出了严重抗议。抗议无效,实验得继续下去。到了比赛那天,被功利俘虏的我浑身颤抖地登上讲台,除了按部就班的作秀,我已经没有了课堂。庆幸的是我后来没有被推上“神坛”,倒数第三的下场尽管有些落魄而疼痛,但我终究没有在作秀的路上因得到了甜头而愈走愈远。除了此次刻骨铭心的作秀经历,我有时不得不在屈从中“造假”,反凡上面来人检查,领导就要开始布置这样或那样的突击资料,虽然我抱怨连天,但为了“人民币”,还是得软弱的就范。其实类似以上“造假作秀”之例,可谓举不胜举,相信所有的教师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表面上看来,作出以上违心之事,的确是形势所逼现实所迫。但细细想来,我们必须有勇气承认“借口”毕竟是“借口”,正如前面提到我之所以要去课堂上作秀,领导的“逼迫”固然是重要原因,但不能忽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内心的怯懦,正是因为我的怯懦,所以最终才半屈半就的成为名利的俘虏。倘若我当时有足够的勇气坚守个性,或是潇洒一些放弃比赛,那么就不会遭遇作秀的疼痛。
    “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之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习俗、传统、群体压力以及本能欲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这是肖川在他的专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一段精彩论述。身为教师,倘若我们在现实的困境中,明了教育的使命,那么,在很多地方我们就能积蓄勇气走出软弱;如果我们将教育的使命搁放一边,人为的放大现实的阴影,常常把借口挂在嘴边,那么,我们消沉的将是意志,麻木的将是精神,失去的将是人性超越苦难的幸福与快乐……

    7、家长学生的素质就这样
    “家长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这是不少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借口。的确,直面当前的中国教育现实,尽管一些有良知的教育智者在热切的呼吁教育的公平,缩小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业以存在的差距,有的甚至猛烈抨击教育中非人性的“三流九等现象”,但这些呼吁也好,抨击也罢,似乎都无法改良“剑走偏锋”的现实。正如我们的权力机构近一两年叫嚣得可谓震耳欲聋的“公仆意识”,有几个为官者能在这种美丽口号的感召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百姓见得多的依旧是换汤没换药的架子十足威风八面善写表面美文的官僚。如此这般,我们在把话题拉回到教育的身上,可能谁都清楚,因社会地位等级差距的客观存在,要使受教育者的权力实现平等与其说是“乌托邦”,不如说就是“真实的谎言”。换句话说,眼下那些有钱有权家的子弟天生就是接受优质教育的命,而无钱无权的普通百姓家的子弟也就只能“听天由命”“随遇而安”,绝大多数被人为的归并于三流九流的学校享受所谓的平等教育,而家境贫寒的还要无辜的承受歧视和偏见,甚至连起码的受教育权也时时遭受“危机”。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家长学生的素质就这样。”从老师的口中流出,表面上看这的确是现实的客观存在,但从更深层次上思考,这是教育者思想观念上的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歧视与偏见,因为家长、学生的素质高低并非完全取决于他们的本身,而更多的是社会与教育的“造化”,更直接点说一些家长或是学生的素质之所以低,很大程度上得“归公于”他们接受的是低质量低素质的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人,而要把这个“人”真正的立起来,首先应该是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教育才能回归真义,让受教育者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关怀的温暖与幸福,更多的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也只有让教育处处散发着人性人道的芬芳,才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眼睛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从而使每一个生命体都能在良好教育的影响熏陶下灿然如花……


    8、奉献已成过去式
    提起“奉献”这个光芒四射的词语,相信众多人都不由会生起几分敬畏之感。大会小会,它是领导们居高临下馈赠而出的官方“招牌菜”,是各路精英先进人物发言汇报必备的美丽宣言。而“奉献”在普通百姓的眼里似乎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人生境界,因为每每与同事、朋友、家人的交流中,几乎没有几个敢用这个字眼,大家更信奉是的“一份付出一份回报”,甚至“少付出,多回报”的处世哲学。十四年前,初为人师的我听老校长江“既然选择了教师,就要甘守清贫”都觉得在理而触动心灵。如今,只要一听到长官们在会上大谈“奉献”,就油然而起本能的反感。如此变化,我终不知是受社会的进步的影响,还是自我精神世界的萎缩。众说周知,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诱惑随之而来,“笑贫不笑娼”“金钱万能”“有权有钱才是硬道理”等思潮也铺天盖地而至,放眼四顾随处能见物欲横流功利泛滥。八十年代,还是初中生的我感觉老师真的精神崇高,不管是补课还是辅导从不言钱讲回报,而今已身为人师的我却时常脸红,因为为了能增加收入不得不向学生收取等值的费用。我们的收入是增加了生活的质量也提高了,但总感觉精神上丢失了什么?诚然,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靠的是诚实劳动挣钱,即使疯狂家教30天,开回一辆小汽车,比起那些表面上高唱奉献暗地里却玩弄权术的贪官污吏,以及那些造假售假坑蒙拐骗危害百姓的奸商们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更何况两者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诚然,我们还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追名逐利是当今社会的流行时尚,期望富裕享受生活是与时俱进的时代潮流,为何偏要我们这些本就处于社会底层的穷教师们守望清贫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呢?……如此理由,我们还可以理直气壮地找出成百上千。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理直气壮的理由作“庇护”,一些学校富了,一些老师摆脱了寒酸能挺起胸膛做人了,一些校长也可以周游列国了……从这个层面上看,教育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但事实正好相反,当前,在这样“大好形式”下,老师的问题多了,学生的问题杂了,教育的问题愈来愈“怪”了,学校也遭受家长记者们的攻击暴光了。大的不说,就学生的理想而言,可能时下的孩子十有八九都希望成为与“钱权”有染的大人物,若把理想定位为工人、农民那肯定会得到同学鄙夷嘲讽的“厚遇”,更别说成为守侯母亲身边的一条“狗”,那只能换来老师的“枪毙”。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教育丢失了精神,远离了真义,甚至有时还沦落为了商品。



    教育需要精神,尤其需要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勇于革新的创造精神,严以律己的进取精神,倘若轻易地将其贱价出卖,虽然能博取暂时的物质利益和感官享受,但未来的世界肯定是可怕的。从这一点上说,尽管时下的社会被功利包裹,时时处处都能见到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但奉献决不能成为教师教育生活的过去式,而应该成为以身示范躬亲力行的现在式,因为我相信哪位教师都不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那种做任何事都讲条件求索取精于算计之人,而精神也只有靠精神去培植和滋润。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  刘成伦
          邮编:400700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3
      • 经验65
      • 文章28
      • 注册2005-01-09
      心浮起躁的教育,惶恐不安的教师。
      学生成了工具,明天的生活就是悲剧。
      教育功利太盛,社会自然无法安定。
      家长成了中国教育最无私的牺牲品。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  刘成伦
            邮编:400700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
        • 经验25
        • 文章6
        • 注册2005-03-19
        在这的各位我真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在教育的一线,当前的信息传媒这么多,学校教育又能又多大的能力,现在的学生要受到多少方面的影响?  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教师的教育又能又多大的能力.你们看看现在的高中生他们都接触的是什么,在社会上 家庭中有多少不良风气的影响,同之相比学校的教育太瘦弱无力了.现在的社会给教师的压力有多大你们知道骂,我校的班主任每天在校时间在十四个小时以上,学校整天要求这要求那,要面对多少压力,在学生面前有时也要受气,现在的学生你是打不得,说不得.动不动还要耍脾气.现在他们整天受着社会各方面得影响,就算是有诸葛舌战群努之才,不也只是杯水车薪.
        中国要重视教育,必须先从家庭教育开始,再进行社会整治为学生创造良好得社会环境,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262
          • 经验3507
          • 文章119
          • 注册2005-03-11
          关注教育,是因为教育的决策者们没能让人民满意,关注老师是因为一线的老师们太累了,而他们的累并没有得到认可和相当的物质报酬
          欢迎访问中国教学资源网www.edudo.com
          www.edudo.net/lishi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财富10000
          • 积分10860
          • 经验6374
          • 文章403
          • 注册2004-09-07
          不错。
          严禁只看帖不跟帖!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
            • 经验19
            • 文章3
            • 注册2005-03-30
            太有道理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