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从“绿领巾事件”看如何避免师源性伤害
    [P][SIZE=3][B]案例回放:[/B][/SIZE] [/P][P]     [SIZE=3]2011年10月18日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西安市某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 此举一出,立即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网络杂志,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平民百姓,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对此事的评价如漫天雪花一样铺天盖地袭来。 无论大家持何种观点,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学校人为将学生分等次,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不同学生戴着色不同的领巾,可以说这是一种典型的师源性伤害。[/SIZE][/P][P][SIZE=3]   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我们所有教师关注,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很多情况下,班主任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有意或无意会对学生造成一定身心伤害。有些伤害甚至是刻骨铭心,无法弥补的。 请您就"红领巾事件"为例进行发表看法。 [/SIZE][/P][P][SIZE=3][/SIZE][/P][P][SIZE=3]   1、在教育过程中,产生师源性伤害的原因有哪些? [/SIZE][/P][P][SIZE=3][/SIZE][/P][P][SIZE=3][/SIZE][/P][P][SIZE=3]   [/SIZE][/P][P][SIZE=3]   2、学生(或学生家长)该如何避免这种师源性伤害? [/SIZE][/P]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1
      • 经验5572
      • 文章37
      • 注册2011-09-16
      期待教育本源的回归!!
      在我们乡下,有太多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都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于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一味采用打压、排挤的方式,把许多原本可以挽救的学生逼到了另一个极端,最后只要求学生做到一条——不违反纪律,这样的行为完全违背我们九年义务教育的初衷。
      作为一名新班主任,期望能走出自己的路线,可是现在还是很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又面临着学校要迅速出成绩的压力,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从今天起,努力工作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7048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P][QUOTE][B]下面引用由[U]发奋的懒猫[/U]发表的内容:[/B]

        期待教育本源的回归!!
        在我们乡下,有太多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都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于学习成绩、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一味采用打压、排挤的方式,把许多原本可以挽救的学生逼到了另一个极端,最后只要求学生...[/QUOTE]
        [/P][P] [/P][P] [/P][P]终于有人回帖了.谢谢.[/P][P] [/P][P]师源性伤害不仅表现在学生的行为方面,同时也涉及到学生的成绩,这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但也与教育评价脱不了干系,面对发奋的懒猫老师面临的情况,我个人觉得,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是很不错的,但其他人都在用着简单精暴的方式逼学生一味地顺从,从学习成绩成绩来评价学生,这只是一元评价方法.但我们又不能完全抛开成绩而实施自己的教育想法,只能走曲线救国之路,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想,提高成绩也是必然的.[EM04][/P]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42
          • 经验47390
          • 文章3233
          • 注册2011-07-26
          如果说戴绿领巾表示“差生”,那么戴红领巾又表示什么呢?当然是“好学生”啦。问题又出来了——既然戴红领巾表示“好学生”,那没有戴红领巾的孩子自然就是“差生”了——对这样的孩子来说,不依然也和戴绿领巾一样是一种歧视吗?只不过歧视的形式不同而已:戴绿领巾,或不戴红领巾。
          事实上,红领巾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最多对小学生甚至低年级学生有点效果。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许多孩子都不愿意戴红领巾了,谁也不会认为那是什么“荣誉”。把红领巾放到人生的长河看,它除了代表幼年(我没说是“少年”)时期的一种纯洁的梦想,其实什么都不能代表。一个人长大后是善是恶,和红领巾完全没有关系——那么多的各类犯罪分子,包括腐败分子,哪一个小时候没戴过红领巾?因此它对人生的意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此说来,红领巾戴与不戴有什么关系?不如取消。


          幸福教育是什么?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1
            • 经验5572
            • 文章37
            • 注册2011-09-16
            其实有很多的学生并不“坏”,一开始只是在学习上比别人慢半拍,或者在某些学习问题上,教师一而再的讲解都还是不懂,这时,有一些教师就失去耐心了,背后甚至当面骂学生脑子笨之类的话,多骂几次,学生就会对教师有成见或者自认为笨而放弃学习,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更不读书,教师更加讨厌学生,在学校不读书,自然就容易违反纪律,这样一来就有了“问题生”的产生,在不能彻底改变教育格局的前提下,我想我们作为教师的应该多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真的合理,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更多“问题生”的产生
            从今天起,努力工作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9
              • 经验554
              • 文章61
              • 注册2006-10-24
              给这些小孩贴上这样的标签,这些老师于心何忍,考虑过他们幼稚的童心能承受得起吗。人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就如一棵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有些对学生的伤害是可以避免的。其实一切的解释都是强词夺理。我们多要好好反思一下这种做法到底行不行,是在促进学生进步呢,还是在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
              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812
                • 经验15465
                • 文章787
                • 注册2011-01-30
                [QUOTE][B]下面引用由[U]黄晓红[/U]发表的内容:[/B]

                如果说戴绿领巾表示“差生”,那么戴红领巾又表示什么呢?当然是“好学生”啦。问题又出来了——既然戴红领巾表示“好学生”,那没有戴红领巾的孩子自然就是“差生”了——对这样的孩子来说,不依然也和戴绿领巾一样...[/QUOTE]
                说的很有道理!红领巾与绿领巾只是颜色不同,其实质都是一样的!都将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长期以来,我们很少思考红领巾存在的必要性。看来,绿领巾事件的出现未必是一件坏事,至少,它让我们开始深入思考平等教育的深层次问题。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