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2]为了帮助贫困儿童,近日,泰达国际学校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马拉松运动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不但可以挣到一笔钱,还可以用这笔钱做慈善事业。[/SIZE][P][SIZE=2] [B]新潮马拉松,跑步挣钱做公益[/B][/SIZE][/P][P][SIZE=2] 记者在泰达国际学校看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均参加了此次马拉松运动会。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为五个小分队,各个小分队均有自己的队旗和带头老师。根据规定,这次的马拉松并没有对路程的长度进行限制,相反却限制了时间,学生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尽自己的努力走路或者跑步都可以。[/SIZE][/P][P][SIZE=2] 随着负责老师的一声令下,学生们便沿着操场跑了起来,而他们的亲人和朋友则站在边上为其呐喊加油,并记录跑步的圈数。等到负责老师下令比赛结束,班主任会和学生的支持者一起核实跑步的圈数,然后该学生的支持者将会根据自己的能力为其掏钱。“他们可以随意出钱,比如一名学生的家长愿意跑一圈给1美元,结果这名学生一共跑了10圈,那这名家长就需要出10美元,最后这10美元将会以学生的名义捐给贫困儿童。”[/SIZE][/P][P][SIZE=2] [B]跑步挣钱,是不是太功利化?[/B][/SIZE][/P][P][SIZE=2] 可是对于这样的活动,一些中国家长却持质疑态度。孩子在泰达国际学校读书的张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张先生看来,“学校完全就是瞎折腾,变着样儿地让学生捐钱。”张先生说,跑步是跑步,捐钱是捐钱,学校非要把这样两件事儿合起来本身就没有多大意思了。“最不应该做的就是把家长也拉到这个环节中来,让家长为孩子买单。”张先生的说法也得到了许多中国家长的赞同,在他们看来,孩子们尚没有能力为慈善事业捐钱,学校提倡的这种活动表面上看是学生在捐钱,实际上却是家长为其买单。“这样对家长是不公平的!”[/SIZE][/P][P][SIZE=2] [B]回应:中外观念有差异[/B][/SIZE][/P][P][SIZE=2] 就此,记者采访了泰达国际学校的一位负责老师。这位老师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在国外很常见,外国孩子和家长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活动模式,“在国外还有比这更夸张的。”这位老师告诉记者,步行马拉松活动在该校已经连续举办了好几届,受到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一些家长甚至为了鼓励孩子们这样做,还在旁边拉着孩子一起跑。[/SIZE][/P][P][SIZE=2] “再者,我们的钱也完全是以学生们的名义捐给贫困儿童,出发点是为了帮助贫困儿童,而不是为学校争得什么荣誉。”这位老师说,学校这样的做法之所以会引起质疑,关键是中外观念的差异造成的。[/SIZ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