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61
    • 经验22103
    • 文章346
    • 注册2004-11-24
    “绿领巾、红校服”事件最需社会的理解与宽容
    [P][ALIGN=center][B][FACE=Calibri][SIZE=16pt]“绿领巾、红校服”事件最需社会的理解与宽容[/SIZE][/FACE][/B][B][SIZE=16pt][/SIZE][/B][/ALIGN][/P][P][ALIGN=center][B][FACE=Calibri][SIZE=12pt]江苏常州新桥中学[/SIZE][/FACE][/B][B][SIZE=12pt][FACE=Calibri]  [/FACE][/SIZE][/B][B][FACE=Calibri][SIZE=12pt]刘成[/SIZE][/FACE][/B][B][SIZE=12pt][FACE=Calibri]  [/FACE][/SIZE][/B][B][FACE=Calibri][SIZE=12pt]邮编:[/SIZE][/FACE][/B][B][SIZE=12pt][FACE=Calibri]213032   [/SIZE][/FACE][/B][B][FACE=Calibri][SIZE=12pt]电话:[/SIZE][/FACE][/B][B][SIZE=12pt][FACE=Calibri]15151952638[/FACE][/SIZE][/B][/ALIGN][/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西安的绿领巾风波未平,包头的红校服风波又起,波波冲击着宁静的校园,使教育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在大众口诛笔伐之下,当事校方接受了上级教育部门的处罚,立即改正了“错误”做法,又回到了事件之前的常态,白白走过了一个轮回。[/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都说绿领巾红校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人为地制造了人的不平等对待,指斥其为功利教育……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的理解上,绿领巾红校服事件性质理所当然是相当恶劣的,严重违背教育宗旨,极大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等等。可是,任何事情,都存在着积极理解与消极理解、全面理解与片面理解、深刻理解与肤浅理解的问题,如果理解的角度变换,思维的方式有异,结果将迥乎不同。[/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既然理解存在着差异,那么积极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其实,不论是红领巾还是绿领巾,它只是一种符号,因此,我们不妨给予绿领巾励志的意义:尽管还达不到红领巾的高度,但是学生戴上绿领巾表明距离红领巾很近了,表明正在为红领巾而刻苦努力,戴上绿领巾意味着比什么都不戴的同学更优秀。对红校服,我们也可以赋予积极的含义:那不单单是一件普通的校服,而是眼前的目标与身边的榜样!事实上,这就是当事校方的初衷。如果学生能够细细读懂绿领巾的积极含义,深深感受到红校服的目标与榜样的激励作用,那么,飘扬着绿领巾的胸膛总比空荡荡的胸膛更加直拔与自豪,红校服总比千人一色的普通校服更加令人心怀追慕与理想。[/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还有很多人说,“绿领巾红校服”无形之中把学生人为地分成了三六九等,加以区分对待。这更是谬论,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绿领巾独有,红领巾不也代表差异吗?评选三好学生不也代表差异吗?换个角度讲,差异代表着上升的空间,是前进的不竭动力,让学生感受到差异其实并不可怕,明知存在差异却选择回避差异而非缩小差异的观念和行为反而更可怕,因为这种更可怕的观念和行径消磨掉的,是孩子锐意进取的志气和品质![/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从校方的角度来看,有为总比不为好,尝试总比不思强!可是,为什么给“差生”戴绿领巾和给“优生”穿红校服的举措同时都受到观众的诟病呢?这是由于当今大众的教育思维存在严重的违忤性,即一味否定非主流的尝试与创新,而且正是由于大众这种关于教育思维的违忤性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压力,很容易导致从事教育的人群中那些敢为者而不敢为,敢想者而不敢想,从而使教育的创新尝试举步维艰,甚至胎死腹中。 [/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真正的教育,尤其是有思想的教育,需要社会与公众的包容。当真理还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时候,如果一个社会缺乏胸怀与宽容,即使很善良的人也会变成凶手,任何新的东西都会因被扼杀而夭折。房龙的《宽容》里早已给予我们深刻的警示,“先驱者”不就毁于“无知山谷”里“守旧老人”之手吗?而那些纯朴的山民们,当初也曾经是残害“先驱者”的帮凶啊![/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一旦大众暂时不能理解与接收,上级教育部门便立马叫停,“绿领巾红校服”事件便烟消云散,尘埃落定,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如果,但仅仅是假设,在大众暂时不能理解的时候,社会应该敞开海纳百川的胸怀,允许新事物存在,而到底有没有存在的意义,则让实践与历史去判断。[/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_GB2312][SIZE=12pt]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真理,最初并非掌握在多数人手中![/SIZE][/FAC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8
      • 经验7185
      • 文章196
      • 注册2011-10-28
      校方能做出这样的事来也是要有勇气的。
      欢迎大家光临我的班级博客:

      http://blog.sina.com.cn/rgxx77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3
        • 经验2485
        • 文章40
        • 注册2008-05-24
        如果学生自己认为尊严受到了伤害,那这样的尝试本身就带有歧视意味,如果孩子愿意,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谁愿意有那种特殊的还是比别人差的标志呢?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54
          • 经验15240
          • 文章670
          • 注册2010-05-17
          如果学生自己认为尊严受到了伤害,那这样的尝试本身就带有歧视意味,如果孩子愿意,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谁愿意有那种特殊的还是比别人差的标志呢?
          张含光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
            • 经验41
            • 文章3
            • 注册2011-11-01
            参杂着功利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不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教育,更不是大众需要的教育。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
              • 经验422
              • 文章3
              • 注册2011-06-30
              无论什么教育手段,都不能伤害学生的尊严!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
                • 经验700
                • 文章19
                • 注册2011-07-18
                “任何事情,都存在着积极理解与消极理解、全面理解与片面理解、深刻理解与肤浅理解的问题,如果理解的角度变换,思维的方式有异,结果将迥乎不同。”
                  你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作为每一个人在定向思维上,先是以自己的感性来判断事物是否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弊,再理性考虑问题,何况他是一个孩子。我的意思是说:孩子不会象你所说的积极理解,深刻理解,变换角度理解,他们还没有那个心智。
                  要搞教育创新,要符合孩子真正从内心能接受的创新教育,如果连都孩子接受不了,还会被社会接受吗?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
                  • 积分3500
                  • 经验583140
                  • 文章3409
                  • 注册2011-09-22
                  我是反对的,虽然确实如你所说,这个社会本身就有很多的歧视,但我们教育者的任务是不能让他们生活在歧视的社会里。
                  青春那么美,努力创造吧,不为名利累,给心放个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