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5
    • 经验175
    • 文章23
    • 注册2005-04-03
    [转贴] 教育问题症结何在
    国家目前正在考虑修改义务教育法,取消义务教育阶段收取杂费的规定。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正式澄清了有关教育产业化的传言。中国的义务教育制度将从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正本清源。
      但是,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是实行了产业化的问题,而是没有实行彻底的教育产业化,只有充分地引入市场竞争,教育资源才能得到有效配置。他们极力推荐西方国家的教育券制度,认为只要由政府发放教育券,并且由市民自由选择教育机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就能得到根本解决。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想法。
      教育资源配置问题集中表现在穷国办大教育上。在资源极其有限,而又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才出现了一些教育失控的问题。在一些城市中,小学生在学校玩耍,但在晚上和星期天却到各类培训学校补习功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一些教育机构把素质教育和降低教学水平等同起来,出现了许多缩短教学课时、不适当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家长不得不将孩子送到各类培训学校,以弥补正常教学阶段学习知识的不足。二是在教育产业化的旗帜下,一些教育机构和教师将正常的教学工作放到课外培训班完成,实行有偿教学。一些收入不高的学生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受到必要的教育,不得不额外付出更多的金钱。因此,在政府的教育管理体制未发生大的变化之前,推行教育券制度,只会损害学生家长的利益,而不会实现整个社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在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科学的监控措施,义务教育必然会被扭曲。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在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的同时,应当重新建立统筹管理机构,让错位的教育监管体制得到彻底的纠正。从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说,它需要的是政府的教育投入而不是政府的全面介入。政府每年在确定教育的拨款总额之后,应当由人大机关组建的教育统筹委员会决定师资力量的配置、教学水平的评估以及校舍的建设等。在一些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教育腐败已经成为社会上议论的焦点。一个地区的教育局长可以在教师的录用、经费的发放以及教材的采购等各个方面攫取好处。如果这种现象不被遏止,那么,即使有再多的教育经费,仍然不能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教育的症结并不是市场失灵,而是管理失当。只有大幅度削减政府对教育干预的权力,才能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复杂问题。但是,削减政府的权力并不等于任由市场来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而是应该由人大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本地区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教育统筹委员会或者校董会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他们通过广泛的协商作出科学的决策,然后由市政局和议会机关依法划拨教育经费。这是在教育领域一种特殊的分权制衡决策机制。简单地说,人大机关决定教育的发展方向,政府机关决定教育的投入,而教育统筹委员会或者校董会决定办校的具体事宜。
      在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学生家长没有发言权,各级人大机构也难以对教育领域的具体情况实施监督检查。政府既拥有决策权,也享有执行权。在这种情况下,盲目实行产业化或者市场化,必然会使资源的配置进一步被扭曲。所以,在政府尚不足以完全满足社会对教育资源需求的前提下,应该适当地拆分政府的权力,由人大以及民间的教育统筹委员会或者校董会享有更多的权力并且承担相应的义务。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上周五本人作为普通群众代表去教育局参加“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二阶段分析评议座谈会,大家在会上充分肯定了教育部门所做的工作的同时,也提了不少问题,其中讲得最多的就是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现在有的学校的校长工作的重点早已不是教育教学了,而是怎样找钱来还债、维持学校正常运转……难哪!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深思啊!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5
      • 经验175
      • 文章23
      • 注册2005-04-03
      新学期开学后,海南省海口市各区的教育资金被挪用情况严重,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落实情况堪忧。据海口市教育局长韩美介绍,农村税费改革后,海口各区政府并没有充分认识和领会文件精神,没有按规定标准把50%的转移支付资金落实到位,个别区甚至还截留部分资金。如琼山区到位资金仅有2.5%。(3月20日《新京报》)
          时下,只要谈到地方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人们就不约而同地想到“中央政府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可就是没有考虑到自己应在管好用好转移支付资金上加大力度。在争取资金时苦苦相求,可资金到手后又不拨下去,大量截留。地方政府这种“口是心非”的作法,对发展教育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长此下去,中央政府给再多的钱也是枉然!
          应当说,我国自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方教育经费的缺口。作为地方政府,理应倍加珍惜这笔来之不易的资金,及时拨到使用单位,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而大量地截留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的确有违中央政府的初衷。
          究其原因,我想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地方政府财力吃紧,梦想分得一杯美羹。时下,在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不少政府财政靠吃补贴过日子。由于自身财力有限,在发不出工资和无钱搞建设时,只好把眼睛盯在上级下拨的各种专项资金上。反正不是装进了个人腰包,等上级查出来了再说情也不迟。
          二是地方相关监督失控,给了政府可乘之机。人大常委会代表全体人民监督政府理财,出现大量截留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的现象,人大常委会理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由于财政监督、审计机关是在政府领导之下开展工作,因此指望其阻止这种行为,显然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看来,要想进一步加大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力度和提高使用效益,就必须“对症下药”。上级有必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实行跟踪问效。对违规违纪行为,不能讲人情,要公开曝光并严肃处理,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级人大常委会更有必要定期听取政府阶段性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报告。这是人大常委会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有利于及时纠正问题,堵塞漏洞。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