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折射教育之痛 就近入学陷入尴尬[P][SIZE=4] 高价学区房折射教育资源失衡,要改变这种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只有对薄弱学校进行长期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对师资质量进行大幅提升[/SIZE][/P][P][SIZE=4] “这房子太小太旧,格局设计也不合理。但这是学区房,能卖上价格。”张女士住在北京海淀区黄庄中关村三小附近,这几天她一直在张罗售房。[/SIZE][/P][P][SIZE=4] 据张女士介绍,她家这套一居室50平米,2000年初购买时,总价15万,现在售价350万。“旁边学区房都是这价位,不愁卖不出。等卖出后,到其他区域换一套更大面积的非学区房。”[/SIZE][/P][P][SIZE=4] 最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北京、长春等地调研时发现,随着“幼升小”、“小升初”升学季来临,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紧张,北京、上海、长春等一二线城市中,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交易火爆,价格水涨船高。[/SIZE][/P][P][SIZE=4] “高价学区房折射教育资源失衡。”华南师范大学谈方教授对本刊记者说,“尽管就近入学政策表面上解决了教育资源不公的问题,但并非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SIZE][/P][P][SIZE=4][/SIZE] [/P][P][SIZE=4]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松[/SIZE][/P][P] [/P][P] [/P][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