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转帖]卧佛寺=office?学生拜佛求工作的暗示
[B]卧佛寺=office?学生拜佛求工作的暗示[/B]
 
  “卧佛寺,就是英语office(办公室)的谐音嘛,想挤进公司做白领,当然得去卧佛寺了。”

  一些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纷纷跑到北京植物园内的卧佛寺去烧香拜佛,面对镜头坦然做出了这样的解释。

  电视主持人也很幽默,在评述这一新闻时说:“做白领的要去卧佛寺,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当老 板(boss)就要去报国寺,做生意(business)得去碧云寺,要留校当老师(teachers)就得去潭柘寺了。”真要如此,北京寺庙的香火可就更加旺盛了。

  专家的解释则较为深入。朝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徐岫茹老师分析说,其实去烧香拜佛,并不等于学生们都相信“宿命论”,而是因为他们有这种心理困惑,应该说这些大学生由于面临即将进入社会的压力,需要找一个倾诉对象分担。为此,徐老师表示,学校老师和家长应该主动帮助学生们分担心理的压力,让他们理智从容地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

  专家的上述意见我部分同意。大学生烧香拜佛不等于说他们都相信“宿命论”,也不能简单地把“信仰缺失”之类的大帽子扣到他们头上。网上说某某某昨天到卧佛寺烧完香拜完佛,第二天就找到了工作,这种话对某些人确有蛊惑作用,但我宁愿相信多数来烧香的大学生是在逗闷子,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暗示在起支配作用。有的学生说:“反正周末没事,也就顺道来烧香,看看灵验不灵验。”这倒是多数人的心里话。

  我不同意专家说法的地方在于:一、佛并不是大学生们的倾诉对象,也不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二、学校老师和家长也无法帮助学生们分担心理压力,更无能力使他们理智从容地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那么,大学生拜佛彰显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问:大学生就业难到底难在哪里?是扩招造成的大学生多了,还是因为这些“天之骄子”们像一些人士说的那样没有转变就业观念?我看都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社科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车伟研究员认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和劳动力市场之间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链接”,“因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渠道并不特别畅通,导致许多单位、企业急需大量掌握比较好的技能的大学生却找不到,同时大学生们又在为找工作而到处奔波。”他介绍说,在美国,大学生毕业以后,只需把简历投到专业年会就可以了,每个专业的学生到哪儿找工作是很清楚的,而且这个渠道也很畅通。比如学服装的,就去服装协会办的一些年会,学经济的在经济年会这个圈子里找,每个行业、每个专业需要什么人才,都很清楚。

  可是我们国内举办的很多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是个什么样子呢?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闹闹哄哄,大而无当,活像个菜市场,热闹了半天,最后能谈成几个呢?就像很多地方政府搞的投资洽谈会一样,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根本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面为大学生提供更精确更透明的信息服务的时候,它们缺席了;在需要社会为大学生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环境的时候,有关的人闪到了一旁。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们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靠父母的,有靠亲朋好友的,有走上层路线的,有拿红包铺路的,那些没关系没门路的情急之下去卧佛寺烧烧香拜拜佛,又有什么可责备的呢?

  其次,我们要问:大学生应如何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是逃到佛祖的怀抱暂时寻求一点安慰还是强化自己,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当然是后者。找工作凭的是实力而不是烧香拜佛。有关系无才能的即使暂时能找到一份舒心的工作,但未必一定能保持这份工作,更不可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有才能无关系的可能一时找不到一份好工作,但通过自己的奋斗也许能脱颖而出。现代社会和以前的“一分定终身”不同了,这是一个人才流动更加畅通的社会,是一个更加相信实力的社会。马克思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市场经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舞台。《天下无贼》中的贼都说:“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那么只要你有才,“佛”就在你的心中,又何必再去求佛呢?

  不管怎么说,大学生拜佛彰显出的问题,不仅值得大学生们深思,更值得我们这个社会深思。

来源:《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张中华)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中国博士面临就业难 迫不得以目标转向中小城市 [/B]
  2005-04-30 10:03:23

  中新网4月29日电 据江淮晨报报道,一名理科博士在清华大学BBS中的博士生论坛发帖称,为了想留北京,到北京一所高中应聘化学老师,居然被拒。上海一些单位,目前开给博士的月薪居然与开给硕士、本科毕业的差不多;在合肥,一些名校的博士毕业生也开始赶“大卖场”式的综合人才招聘会……而仅在三四年前,这些名校中连本科生都不屑于赶外面的招聘会,而是坐等单位上门“求贤”。被一般老百姓认为“读书读到顶”的博士们,难道也在遭受就业寒流?
  
  名校博士也“赶场”
  
  在安徽省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在国际会展中心,2万余名求职者将现场挤得水泄不通。“今天上午我们收到四份博士简历,全是中科大和中科院的。”安徽大学的招聘人员透露,今年安大要进教学科研岗位的学历全部要求硕士、博士。“以前在这样的综合性招聘会上,想招到博士?不可能。”据招聘人员介绍,四年前博士还是安大作为重点人才引进的对象,“现在不算了。博士多了,当然就不贵了。”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一上午也收到了来自中科大和中科院的4份博士简历。在年初合肥市拔尖人才新春座谈会上,该校校长曾谈到,由于该校是一般省属高校,“几年前只要是硕士以上学历,我这个校长都要亲自出面,跟他们谈待遇、谈条件,希望他们能来……”如今形势已变,“现在我们招了不少博士,两三年内已招了十几个,有的专业甚至很满了。”
  
  就业难源于“扩招”
  
  无论是博士本人还是参与招聘的工作人员,都把原因归于“扩招”。据悉,中国从2000年开始博士扩招,到2004年,全国在校博士生已达12万多人,使中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仅2004年,中国授予博士学位约3万个。“美国10个硕士中才能出1个博士,而中国4.2个硕士就出1个博士。”“该进博士的单位都进满了,现在没位置了。”中科院一物理专业博士说。3年前他所在的专业一年只有约10名博士毕业,今年有近20个博士毕业,但现在只有一个人的工作定了。
  
  就业面狭窄是另一重要原因。“读书读到博士,按正常方向就是做科研。”中科大一物理专业的博士说。但博士的专业一般都比较精、偏,所以对于博士而言,能去的单位往往只能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很多博士都想去北京、上海,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大城市的科研机构本身处在国内一流水平,在那里工作,比较容易达到国际水准。
  
  目标转向中小城市
  
  “然而现在大城市根本进不去。”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一名博士说,前段时间去上海,科研实力好的单位根本就不招人,即使是实力一般的单位,“开给博士的价和硕士、本科的差不多,月薪才两三千,房子什么都没有。”因此他的同学只好把目标盯在中小城市。“现在是越小的城市、科研实力越一般单位,给的待遇就越好些。在合肥,科研实力强些的给月薪两三千,而不怎么强的年薪能给到5万、8万,有的开到10万,另外还有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但到时能不能兑现是两码事,更关键的是在科研上以后难有成绩。”
  
  所以,对众多博士而言,现在处于一种尴尬状态中,“要说转行或随便应聘个工作不难,但很压抑,心态不平衡,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专业也浪费了。”(编辑:胡曼筠)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毕业生为求职去整容 整容是求职法宝吗?[/b]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2005-05-16 15:01:23
 
  又到应届毕业生求职旺季,许多大学生为获取用人单位好感,使出浑身解数:做头发、买价格昂贵的时装,甚至有人准备整容!而另有一些面临求职的大学生则在简历上下工夫,到专业的广告公司制作求职简历,更有的花大钱制作视频求职书……
  
  所有这些努力,用人单位买账吗?美容、甚至整容是求职法宝吗?用人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学识比包装更重要
  
  记者近日在文化路几所大学的校园内发现,许多大学生背着考究的包,穿着与其稚嫩脸庞不相称的职业套装、精致的皮鞋走在校园内。而这些“行头”会花费他们一两个月的生活费甚至更多。
  
  小芳是某大学大四学生,中文专业。眼前的小芳,一头拉得顺直的长发,套装穿在身上好像大了一号。打开她刚刚制作的视频简历,记者看到先是她大大方方的自我介绍,接着展示个人学历证书和获奖情况,随后,小芳又用英语把自己大学生活作了简单回顾,接下来她挥毫泼墨写下名句,并来了一段古筝弹奏表演。
  
  小芳说,视频简历不但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能让用人单位感受到自己的特长和功底,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想让用人单位眼前一亮,只能通过简历来下工夫,提高应聘成功率。
  
  但并非所有的毕业生都愿意像小芳这样包装自己。郑州市财经学院一些大三、大四的学生说,如果为找工作花钱做头发、美容甚至整容,不但加重自己和父母的经济负担,更给人作秀的感觉,用人单位用的是人才,而非“花瓶”,职场招聘是残酷现实的,用人单位更看重的还是应聘者的真才实学。
  
  注重经验来之能”战”
  
  “单位要人一般都要求来了就能干活,没有谁愿意再花很长的时间去培养人。”省人才交流中心徐俊才主任这样说。的确,缺乏经验、工作中不能独当一面,对正在求职的大学生来说是致命弱点。
  
  记者采访一家比较热门的招聘单位,该单位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应聘者的才能。到岗就能独立工作的人更受欢迎。一般来说,应届大学生也会招一些作为后备人才梯队,但绝不是招个“花瓶”。该负责人坦言,虽然应聘时留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招聘单位仅看外表,这是和个人的气质、衣着、谈吐等方面综合起来评定的,如果大学生临时抱佛脚去做美容什么的,可能弄巧成拙。他建议:与其临阵整容,不如早练内功。
  
  专家传授”求职法宝”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位老师说,青年学子应在平时培养综合素质,比如主动选修形体训练课、社交礼仪课、舞蹈课等等,这些学习造就的是高雅的气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如果平时在学校就很注重这些素质的培养,毕业应聘时,即使没有吸引眼球的容貌,也会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印象。
  
  徐俊才主任说,其实大学毕业生刚到新单位工作的时候,大多数达不到用人标准。企业愿意录用一名大学生,可塑性也是其看重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塑性包括:学习新知识新事物快,愿意做一些基础工作,可以作为企业培养的新生力量,以增强企业活力,但如果大学生缺乏主动心态则很难得到企业青睐。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