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
    • 经验6
    • 文章1
    • 注册2005-05-04
    [原创]撕下面具 直言用钱
    [COLOR=blue]新闻背景据金陵晚报报道,南京某小学的一个班的学生从今年开学起,孩子几乎每天都带着5元钱到学校,孩子经常因为纪律和卫生问题被班主任老师扣钱,而做一件好事则奖励1元。该班主任老师表示,这是一种教育方法,且效果显著。原本连教室卫生都打扫不好的学生们,现在还经常到操场上去捡树叶。
    这位班主任老师告诉记者,她这么做是有家长向其提议的。而且在采取这种方法之前,也让学生向父母征求过意见,学生反馈回来都表示父母没有意见。[/COLOR]
    撕下面具  直言用钱
    谁都记得,当襁褓中的孩子在成人面前听话的一笑,一定能得到深情的吻,这是启蒙的奖赏;当襁褓中的孩子把自己的小手放入口中吮吸,一定会受到轻轻的打,这是启蒙的惩罚。如果没有那“轻轻的打”,孩子能够停止吮吸自己的小手吗?全社会为什么不责怪: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心灵深处留下了受罚的阴影!难道因为施罚者是孩子的亲人就该不追究?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老师们用小红花、小奖状等等奖赏乖孩子,这种方式有几个园没有用过?大家都赞同这种“精神鼓励”,可实际生活中,那一朵小红花、一张小奖状换得了多少物质和金钱?没有得到奖赏难道就不是在受罚吗?这些小朋友的自尊心就没有受到伤害吗?这里的赏和罚真的就与钱没有关系吗?只不过直接实施者不是教师罢了。
    当孩子进入小学后,老师们用小红花、小奖状等等奖赏能干学生,这种方式有几所学校、几位老师没有用过?在很多大场合(比赛课、研究课)上,表演者送给“能干学生”小礼品,大家为什么不质疑?这些小礼品在课后能换来什么?没有得到馈赠的学生心里好受吗?
    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有很多教师在“评估”的威逼下,长期自己掏钱买奖品,美其名曰“多鼓励”,这不是铜臭吗?为什么这样的行为只得到赞美,仅仅因为不是用的学生(家长)的钱,就没有人敢责怪,这难道不是在贿赂学生吗?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有多少当班主任的没有把该发给学生的作业本,留下一点点来做奖品。这作业本不是学生(家长)的钱吗?
    当然,执法当由有执法权的人来执行,教师没有赏罚的权力。可是,作为教师,在出于真正的关爱的前提下,如果又有家长的支持,特殊的身份应当有一点特权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要能够得到当事人的认同,只要能够有效,她就是对的,其他人可以不学习她的做法,可也没有必要去说三道四呀!更何况,很多人常常在用奖赏却做得隐秘,也曾想过用钱却害怕出风头。多年前,谁敢说为自己肯定遭批判,可内心谁敢说不是为自己?现在,大家不是都已经认同“在为自己的同时为社会作贡献”吗?
    我们最好能够撕下面具,直率的说:金钱世界就该用钱。
    只要尽力去为   别管结果怎样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639
    • 经验23585
    • 文章1380
    • 注册2004-12-15
    我是支持jyk老师的看法。
    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8
      • 经验75
      • 文章4
      • 注册2005-05-05
      有同感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6
        • 经验328
        • 文章48
        • 注册2005-04-18
        如果将奖励定位在钱上,那么这将是一种简单化的教育,是无法激起学生向善的、向上内驱力的。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7
          • 经验2247
          • 文章131
          • 注册2005-04-13
          适度就好
          过了度 那就要变味了
          好不好 还是要学生说了算  
          [LIGHT]一路跑来当老师!!![/LIGHT]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6
            • 经验2019
            • 文章158
            • 注册2005-03-26
            偶尔尝试该法,我想未必不可.现在的孩子精着呢.他们知道老师不能那样,不能这样......我觉得还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毛主席的老办法管用哦.
            陪伴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我承认jyk老师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说实话,我对此方法的深远影响很是忧虑。
            [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者之风在2005-5-20 15:28:12编辑过 ]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608
              • 经验3984
              • 文章282
              • 注册2005-04-06
              [QUOTE][b]下面引用由[u]王者之风[/u]发表的内容:[/b]

              我承认jyk老师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说实话,我对次方法的深远影响很是忧虑。[/QUOTE]

              和王者老师的想法比较一致,学生再成熟,他们的心理状态也和我们不同,接受现实是必要的,但如何让他们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很重要。
              只是秋天一片完整的银杏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