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转帖]义务教育高收费 央视焦点访谈透视“校中校”
[B]义务教育高收费 央视焦点访谈透视“校中校”[/B]
 
    2005年5月16日14:21    来源:[ 新华网 ]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在教育较发达的江苏省南通市,许多名牌公办学校办了民办学校,也就是“校中校”。为什么会在一个地区出现这么多“校中校”呢?记者从部分“校中校”的出资人、师资、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记者了解到,素有“百年名校”之称的南通中学办起了崇川中学,南通一中办起了静海中学,南通实验小学办起了天宁小学。作为民办学校,必须要有民间出资人,但记者调查发现,崇川中学和静海中学的出资人却分别是南通中学和南通一中;从师资方面看,这些民办学校的教师和他们的工资也都来自于创办这些民办学校的公办学校;从硬件设施看,这些民办学校表面上虽然与公办学校分离开来,但它的校舍、场地等基本上都在公办学校内;同时,这些民办学校还借助了公办学校的品牌、声誉等无形资产。

  经了解,这些民办学校实行的是高收费标准。南通中学和南通一中向每个“校中校”学生收取18000元。调查中,一些校长承认,将公办改为民办,真正目的是将义务教育变成高收费教育,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合理化”。

  调查发现,这种“名校办民校”的现象在全国普遍存在。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义务教育法,而且也严重影响到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享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应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全文

  主持人:近年来,在一些地方的学校里面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在原有的公办学校里边又办起了民办学校,而且集中在一些名牌学校里面。因为只有这样做才有高收费的吸引力,教育界把这种情况叫做“名校办民校”,而老百姓把这种学校称作“校中校”。日前,我们的记者在教育发达的江苏南通对此进行了专项调查。

  解说: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发达,名牌学校集中,光省级重点中学就有17所。我们的调查是从其中最突出的有“百年名校”之称的南通中学开始的,在这所学校里诞生过17个院士,当地人叫它通中。它办了一个民办学校叫崇川中学。

  缪建新(江苏省南通中学校长):南通中学的初中部多年来办学,具有很好的办学声誉,也有一支素质比较精良的教师队伍,而且已经成为南通教育的一个品牌。当时用了一个名词,叫依托江苏省南通中学举办崇川中学,那么也就从1998年开始,崇川中学就组建了。

  解说:

  这里还应说明的是,当时还一个契机,就是他们要申办全国示范高中,须将初中剥离。剥离后有两条路,一个是办一个优质公办的义务教育的初中,二是办成高收费的民办学校。他们选择了后者。在这里我们感到,所谓民办初中好像就是原来的优质公办学校改换了牌子。为了准确把握它,我们需要从几个最重要的方面对民办学校进行考察。作为民办学校,必须有民间出资人,那么南通的这些民办学校是由谁来出资呢?

  记者:所谓的民办投资是哪儿来的?

  缪建新:主要是南通中学。

  记者:那就是现在已经办了七年了,一点社会投资都没有,是南通中学的全资?

  缪建新:现在暂时应该说是这样,是它的全资,对对。

  解说:

  我们在看看南通排名第二的南通一中的情况。他们办的民办学校叫静海中学。

  单俊男(江苏省南通一中校长):南通一中的初中办得不比通中差。

  记者:也就是说一中同样是南通地区初中里面的顶尖学校?

  单俊男:可以这么说。

  记者:南通一中的初中成了民办的静海学校,有没有社会资金的投入?

  单俊男:外部没有投入。

  解说:

  公办学校的资产是国家资产,怎么就办成了民办呢?我们考察的第二个方面是师资,看一下这些民办学校的师资队伍是怎么构成的?

  记者:办了这所民办学校,有没有外来,就是为了民校而聘请来的师资?

  单俊男:这个就当时而言,我们的师资已经够用了。

  记者:静海中学的师资,这些老师的人事关系,离开没离开南通一中。

  单俊男:没有离开。

  记者:他还是南通一中的教工。

  记者:给崇川中学来任教的教职员工是哪儿的?

  缪建新:也就是南通中学的初中部老师。

  记者:南通市政府财政上给你人头费(工资),包括不包括初中部?

  缪建新:现在目前还包括。

  记者:也就是从体制上还是在南通中学的国家统管的范围内?

  缪建新:对。

  记者:你们来了以后,发现崇川中学跟南通中学实际上是一家?

  吴晔(南通中学语文教师):对,我一直都是这么看待的。

  记者:崇川实验中学和南通中学的老师有什么区别吗?

  蒋毅(南通中学数学教师):这个目前好像没有什么。

  解说:

  这些教师拿着国家工资去办民办学校令人不解,接着我们再看一下这些民办学校使用的校舍。

  记者:把南通中学的初中部改成了崇川中学,改成了收费的学校,这个时候他们所用的校舍是哪儿的?

  缪建新:应该是当时的南通中学。

    解说: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些所谓的民办学校在办学的时候,都办在公办学校内,就是百姓所说的“校中校”。南通中学的初一表面上分了出来,叫做崇川中学,而实际上他们的墙上还是写着“通中”的字样,而他们的初二和初三则还是与南通中学合在一个校园里,是名副其实的“校中校”。这告诉我们,这些民办校除了离不开公办校的硬件设施之外,也离不开的公办学校的品牌和声誉等无形资产。

  记者:把名校里头的初中部分看成是教育资源的时候,不单是校舍,不单是教师,还包括它的无形资产,就是它的声望?

  王炎斌(江苏省南通市教育局局长):对。你现在一个教师,你今天在南通一中任教,人家就你请你去做家教,明天你离开这个校门了,你本事再好,人家也不请你,他看中的是品牌。

  记者:使用的是它的无形资产。

  王炎斌:你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办学校,他不来了,是这么一个情况。

  解说:

  最后我们要关心的就是,这由国家公办学校投资、出人、出地方、出工资、出牌子办起来的所谓民办学校的所有者是谁了。

  记者:崇川中学作为产业,业主是谁?

  缪建新:现在目前应该说举办方是南通中学。

  记者:业主还是南通中学?

  缪建新:对。

  记者:如果是股份制的,拿最大股份的人要出董事长,那么这个崇川中学的董事长是谁?

  缪建新:董事长现在是由我兼任的。

  记者:您自己做南通中学的校长,同时兼任民办中学的董事长?

  缪建新:对。

  记者:那么静海中学的法人代表,也就是它的董事长是不是也是由一中派出的?

  单俊男:是的。是我们一位副校长兼任的。

  解说:

  学校里挂起了董事长的牌子,从法律上董事长应该是学校最大的出资人,但实际情况却是钱由国家出,董事长一分钱也没出过,但向学生收钱却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了解到,南通中学和南通一中向每个学生收取一万八千元,南通中学一年招生一千两百人,就有两千万元左右的收入。既然有钱赚,就不能光让中学搞,小学也要干。中学有初中可以改民办,小学怎么办?实在分不开了,混在一块儿,也要干。我们去调查的南通实验小学是南通最好的小学。

  记者:进入这个实验小学,你们都是分区划片来的还是收费的?你是怎么来的?

  学生:收费的。

  记者:在咱们的同学里面是收费的多,还是不收费的多?

  学生:收费的多。

  记者:这个民办学校是由实验小学办的吗?

  蒋顺(南通市崇川区教育局副局长):实验小学办的。

  记者:叫什么名字?

  蒋顺:天宁小学。

  记者:天宁小学的学生跟实验小学的学生,是混合编班呢,还是自己单独编班?

  蒋顺:混合编班。

  记者:这部分民办学校的学生,从校舍上到老师上,都跟公校是混合在一起的?

  蒋顺:基本上是这样。

  记者:这是不是说明实验小学这么一个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大地富裕了呢?我有钱,我有余力,我办好我实验小学还不算,我还能拿出师资去办民办学校,达到这个程度了吗?

  蒋顺:这要看怎么理解。

  记者:您作为主管局长,您怎么看?它自己是不是实验小学的教育资源就富裕到了这种程度?

  蒋顺:这个应该怎么说呢……

  解说:

  调查中,校长们也坦诚地承认,义务教育的初中、小学由公办改为民办,真正的目的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改变成了高收费的教育。

  记者:从1998年开始,把初中部变成了民办,惟一的变化就是由过去这个初中部不能够高收费变成现在可以高收费?

  缪建新:这个从现象上说,可以这样去判断。

  记者:也就是说通过我们把初中这边挂上民办这块牌子之后,使得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合理化?

  缪建新:话说得很尖锐,应该事实就是如此吧。

  解说:

  随着调查的清晰,我们渐渐产生了一个个疑问。首先是国家出资、出人、出校舍、出牌子的学校被改成了民办,这些民办校在产权上就产生了极大的混乱,这民办校的产权算谁的呢?基于这种情况,教育部在教基(2002)一号文件第三条明确规定,这类学校必须具有独立法人。我们在采访中,没有见过一个独立的法人。其次,是公共教育资源的流失。在教基(2002)一号文件第二条指出,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较高,社会声誉较好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公共教育资源,不得改为民办或以改制为名实行高收费。这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的基本保证。调查中了解到,在南通市最好的初中、小学几乎都办起了民办小学。要想进来,靠义务教育待遇恐怕是不行了。

  记者:省一级的重点中学,它的初中部基本上都变成了民校?

  王炎斌:有一半。

  记者:那南通市的范围呢,重点的小学里边有多少办了民校?是不是重点里头比较好,就像实验小学,我们看到的实验小学这样的,基本上都办了民校?

  王炎斌:有这种情况,我们这个总体比例大概也就在20%左右。

  记者:最好的这一部分大概有20%左右办了民校?

  王炎斌:20%左右。

  解说:

  公民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应当包括享受优质义务教育。把优质的初中、小学都换成民办的牌子去高收费,对穷孩子是否有失教育公平呢?

  记者:义务教育规定是不能收费?

  蒋顺:对。

  记者:办成了公办学校,伸出了一块办成民办的了,变成收费的了,这种做法,当中在决定这样办的时候,考虑到是不是会和义务教育的方针抵触呢?

  蒋顺:有冲突,但是我们是考虑到实际情况。

  解说:

  由于这种做法与义务教育明显冲突,教育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明确表示了不同意见。

  王炎斌:我感到义务教育阶段办民校学校不是个事。

  主持人: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种“名校办民校”的现象在全国是普遍存在的。举办民间教育的初衷是吸引民间资金来发展教育,而我们看到的“名校办民校”实质上是把义务阶段的小学和初中改成了高收费,这样做明显地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也严重影响到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享用,所以如何规范这类办学,应该尽早地提上日程。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名牌公办学校大办民校 “校中校”为何如此盛行 [/b]

    2005年5月17日13:39    来源:[ 现代快报 ]  

  在教育较发达的江苏省南通市,许多名牌公办学校办了民办学校,也就是“校中校”。从师资方面看,“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工资也都来自于公办学校;从硬件设施看,这些“民办”校舍、场地等基本上都在公办学校内;同时,这些“民办”学校还借助了公办学校的品牌、声誉等无形资产。

  什么叫“挂羊头,卖狗肉”?这些所谓的民办校,全无一点“民间”办学的色彩!

  名校办民校,打着发展教育的名义,实际做着殃民祸教的事情———

  殃民本是政府的办学资源,可分出个“校中校”之后,立即就按民办校的标准高收费了,少则上千,多则几万。在调查中,一些校长自己也承认,将公办改为民办,真正目的是将义务教育变成高收费教育,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合理化”。而且,出于高收费的需要,公办校把最好的师资和设施投放到“校中校”上,这就如同公立医院设置“天价产房”一样,剥夺了少数按施教区录取没有多缴费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学生和家长对此很有意见。

  祸教巧设名目猛掏家长的口袋,社会诟议如山,教育声名狼藉;优质教育资源随收费高低流动,破坏了“教育公平”,使公办学校成为了赤裸裸的“学店”。除了显见的危害外,“校中校”还严重阻碍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和壮大。国家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规保护、支持民办教育,可不按规则出牌的“校中校”,让真正的民办校“输在了起跑线上”。一位失败的民办校投资人曾欲哭无泪地说:眼下,民办校的真正“对手”并不是公办校,而是实力雄厚的地方政府。这样发展下去,所有的民办校都要垮掉,最终仍是“公办教育”一元格局。

  说到这儿,业外人士都会感到困惑,地方政府怎会公然违反《义务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允许殃民祸教的“校中校”存在?殊不知,地方政府也是“校中校”的直接受益者。公办校捞到了钱,应该由地方政府负担的基建费、办公费等刚性财政支出就可以不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省下一大笔财政支出,地方政府何乐而不为?

  在殃民祸教的“校中校”普遍存在的现在,要保护百姓利益,要促进民办教育,必须对现有的民办学校重新“洗牌”,通过提升审批档次,严肃资格审查,落实违法责任,使“校中校”不能在公办校中藏身,让地方政府无法从中得利。

  公办民校,怎么看都像怪胎

  现在看来,这种“教育改革模式”怎么看都像一个怪胎,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由于产权关系不明,公私界限不分,“民办”的高额收费存在监督“真空”,很容易滋生教育腐败;其次,这种依托原有公立学校的声誉、实力和教育资源办“民校”,进一步挤压了真正的民办学校本来就很有限的生存空间。对于那些真正的民办学校而言,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最为重要的是,将公办改为民办,等于是以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把义务教育变成了高收费教育,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合理化”,在客观上加大了社会教育成本,吞噬了有限的教育资源。

  笔者觉得公办名校办“民校”,与国有企业MBO改制,在某些方面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国有资产,同样是私人得利,同样是“国退民进”。通过办“民校”的形式,不仅把众人喊打的公立学校乱收费现象彻底合法化,而且,作为“公办”学校的一个“三产”,“民校”的股东以及管理者,毫无疑问享有着巨大的体制内收益。教育资源的收益权由公变私,国有公共教育资源成为“创收”和捞好处的资本。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名校办民校滋生腐败 把翻牌学校的牌子翻回来 [/b]
 
    2005年5月17日13:30    来源:[ 新桂网 ]  
 
  新桂网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公办学校里办起了民办学校,而且集中在一些名牌学校里面。因为只有这样做才有高收费的吸引力,教育界把这种情况叫做“名校办民校”,而老百姓把这种学校称作“校中校”(据《羊城晚报》5月15日报道)。

  国家出资金、出教师、出校舍,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优质公共教育资源,一夜之间摇身一变就成了“民办学校”。牌子一换,俨然就“转轨换制”了。“市场化运作”的“民办学校”自然要“按质论价”、“优质优价”,于是高收费就气壮如牛。“转轨换制”之后的“名校办民校”是怎样快速创收的呢?以江苏南通中学为例,该中学一年招生1200人,每个学生收取1.8万元,一年就有2000万元左右进账。经济效益如此诱人,自然跟进者众。于是南通市好一点的初中、小学几乎都有了“翻牌学校”。

  公办教育吃的是“财政饭”,又岂能将“财政饭”养大的优质公共教育资源摇身一“转”就进了民办这个“制”,变成了卖“优价”搞“创收”的筹码?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应当包括享受优质义务教育,而“翻牌学校”却导致了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流失和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义务教育异化成了高价教育,实际上是将本应由公众共享的公共优质教育资源变成了谁出得起钱谁拥有,谁出钱多谁享受。有舆论认为,“一校两制”的“翻牌学校”实际上已成为滋生教育腐败的一个温床。因此,把“翻牌学校”的牌子翻回来,使其物归原主,就是为公办教育正本清源。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利用国家教育资源举办民办学校

   “名校办民校”,顾名思义就是以公办性质为主的名牌学校,利用国家闲置教育资源举办民办学校。这不仅使教育资源得以优化整合,又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同时还丰富了民办教育发展的内容。但也有不少人对此有不同看法。

  公办名牌学校办民办班、民办分校的理由很充分:利用国家闲置教育资源,国家法规条文允许!他们要么“卖招牌”,利用学校的品牌、名气,坐收渔利;要么“联姻”,与企业、个人或社会组织办学,“克隆”名校;要么“一校两制”,计划外高收费,实行双重标准,办成“校中校”……

  不仅如此,所谓“民校”连师资也从未另聘过,沿用着原来公办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这些教师又都拿着国家工资去投入到民办学校教学工作中。

  不管怎样,通过充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名校办民校”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并在民办教育发展中“一枝独秀”,备受社会青睐。他们凭借雄厚的师资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吸引了一大批学生。
 
·义务教育变成收费站

  我们注意到,这些由国家公办学校投资、出人、出地方、出工资、出牌子办起来的所谓民办学校,向学生收钱却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了解到,南通中学和南通一中向每个学生收取1.8万元,南通中学一年招生1200人,就有2000万元左右的收入。

  这些国有民办初中,都是依靠创建示范高中的原中学初中部的优秀师资而创办的。这些示范高中实行初、高中分离后,原来的优秀师资除少部分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分流外,绝大部分都流到了由这些名校举办的分校中。也就是说公办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国有民办的形式转移成为了高收费的民办学位。也就是说,如果要享受到广雅、六中、执信等学校原有的优质初中资源,必须得交纳高额学费来入读这些学校举办的民办机制的初中,别无它途,导致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能享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

  在小学生赶考热潮中,记者常听到一些家长、学生的抱怨。有家长指出,初中本该是人人享受的义务教育,但如今却要花钱来“买”学上,学生竞争的背后成了家庭经济水平的较量,是一种新的不公平。
 
·红顶民校大招尖子引发新一轮不平衡

  名校所办的民校被教育界一些专家称为“红顶民校”,可见其性质、地位的特殊性。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某教研员则指出,有些名校建设示范性高中,初中分离开来后经过各种形式的联姻生出了各式民办名校。该研究员认为,“民办名校用名校的招牌去吸引生源会引发教育发展新一轮的不平衡。”

  首先,民办名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的竞争是不公平的,“公办学校实施电脑派位,但民办名校却通过考试选拔尖子学生,两者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记者了解到,通过将校本部实行电脑派位所招收的学生与民办学位考试招收的学生进行对比发现,考试进来的学生成绩要比电脑派位的好得多。

  同时,该研究员认为,“红顶名校”实则是一种“假民校”,它的存在对真正意义上的“民校”也是一种打击,两者根本不是同一条起跑线。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37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