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推荐]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系列帖子
[B]教育部要求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3%以上[/B]
 
  2005-05-29 13:26:57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在今天启动的“2005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上说,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要达到73%以上,即不低于去年水平。
  
  刘大为说,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研究生扩招幅度也很大,再加上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跳跃式增长。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38万人。2004年9月时,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73%,达到预期的目标。按照中央的要求,今年的就业率要不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他表示,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2005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观念、择业意识、成长规划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活动计划在全国数百所高校的上百万在校大学生中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校园公益巡讲”、“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和“大学生就业实习计划”活动。(记者方奕晗)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南方时评:要达到73% 毕业生就业率谁说了算 [/b]
 
    2005年5月30日10:07   [ 迅之 ]  来源:[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 ]  
 
  教育部某官员在日前启动的“2005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上说,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要达到73%以上,即不低于去年水平。我不知道73%的概念是从何得来的,究竟准不准确,有没有注水的嫌疑,反正,既然不能低于去年水平,由于毕业生比去年新增58万多人,相应就得要求市场在原基础上再多提供40余万新岗位,也就 是最终要为高校毕业生创造约247万个工作机会。

  这个想法当然是好,尤其在目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状况下,倘若真能达此目标,教育部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善莫大焉”了。可我心存疑惑的是:这就业率竟是能制订出来的?

  市场有市场的规律,由于市场经济的特性,每年对所需劳动力的要求都有所不同,特别是当市场需求面临结构性矛盾的时候,这种年度之间的不同就愈加明显。由于高校教育在某些方面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造成了在相对领域的人才过剩,这样就会出现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供过于求,或者供不适应于求,难免造成就业困境。

  显然,在当下经济形态中,人才需求量是由市场决定的,而市场因时而不同,教育部不可能要求市场对高校毕业生不加选择性地照收,也没有办法强求市场必须要接收多少人。市场就是市场,计划就是计划,强令性的计划与市场经济无干,市场是谁也命令不了的。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大学生实行统招统分政策,社会上对大学生的需求也很旺盛,基本上是“卖方市场”。在那种政策和社会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能有效掌控就业率,还能够一纸命令,决定毕业生的分配岗位——国家包干,也就包到底了。然而,时代毕竟变了。现代市场经济时代,教育行政部门不再有那么大的权力了,毕业生已经被要求自己在市场中寻觅机会,教育部又怎么能揽得了这个根本不该由自己主导的就业率呢?

  一个最让人浮想联翩的缘由是政绩观在作祟。类似于“不得低于去年”这样的字句,我们曾多次在各种报告计划中得窥。试想,如果每年都是不得低于去年,并最终“略有上浮”甚至“上升幅度大”的话,就业率当逐步上扬并达到100%才对,可惜连最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也办不到。教育部今年制订了73%的指标,明年呢?

  在73%的背后,隐藏的更是各高校在就业策略方面的隐忧。教育部制订了73%,作为下级单位的高校难免不制订出83%,93%以至于100%出来,这样的例子似乎也不在少数,最后是数字出政绩,数字出名气。浮夸风刮进了高校,所谓的“最后一片净土”也就难免不清静了。

  实际上,大学生就业困难,我们更须从反思教育政策方面着手,而不应该与具体的市场斗法。把该给市场的任务交给市场去办,多留点精力,推动已经较为迟滞的大学教育改革,我看才更恰当。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高校毕业生今年大甩卖 大学生工薪等同小保姆  [/b]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5月30日 08:27:49  来源:《财经时报》

    极端个案一再出现,已经把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等同于菜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用人单位挑肥拣瘦,应聘者勾心斗角,也一如打折商店的买卖双方

  ——如果早知道你的十年寒窗和你家庭的倾力供读换来的是一份月薪几百元的工作,你还会选择上大学吗?

    ——我还不如早早去做一个小保姆,那还管吃管住呢。

    这个回答来自一位愤愤不平的女大学生。这个黑色幽默已经是事实。

    [b]300元的本科生和1400元的博士生 [/b]

    “我是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当年报考时趋之若骛,是热点专业。开学时班主任曾骄傲地说毕业后‘月薪低于5000不要签’;大二的时候,又说毕业后薪水平均3000,我心想也还凑合吧;等到大三那年的时候,师兄师姐们当中,出现了月薪800的,我的心突然就凉了。”坐在面前的是何亮(化名),北京工业大学今年的应届毕业生。

    他面前的桌子上凌乱地摆放着不同版本的若干份简历,这些简历现在已经成了摆设。“我们这一届更惨,除了几个考研的,剩下的几乎没人要。”在校内校外的招聘专场来来回回跑了数次以后,他也决定放弃了,“明年继续考研吧。”

    桌子上还摆放着一些人才类报纸,那上面说,本科毕业生月薪600元在郑州和济南已经成为公开要价。

    所以去年毕业于郑州某高校的小王现在觉得很庆幸:她在一家服装公司从事会计工作,早上8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工作还算轻松。薪水不高,每个月800元钱。她的一个同乡兼师妹今年毕业,家庭条件不太好,考研又没有考上,急需赚钱养活自己,一家旅行社开出“底薪200元”,她就签过去了——她知道,该旅行社的效益不好,组不来团,“每月的收入估计300多。”

    很多人选择考研,但即使已经决定要考研的何亮,对自己的未来也不抱多大希望。就在北京,硕士乃至博士学历的本届毕业生,其“身价”也一路下滑。

    汤正(化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博士毕业生。4月的时候他曾经咨询过专家,得到的答案是:一个博士生在北京的人才市场上的基本价位应该是5000元左右。但是到了5月,当他开始奔波于理想中的单位时,这位专家的建议就失去了意义。他去过青年政治学院、电影资料馆,想过做大学讲师、研究员,最终都因为竞争激烈不了了之。

    “一个职位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应聘者,为了得到这个职位,用人单位尽力压价不说,甚至应聘者不惜自降身价。”汤正说,“这感觉就像在菜市场卖萝卜白菜。”他最终在一家出版社找到了一个职位,也是作为几十个竞争者中最后的胜出者,不过得到的薪水是每月1400元。“不甘心也不行啊。你不干,后面还有很多人排队呢。”

    [b]几家欢乐几家愁 [/b]

    在北京科技大学新学生公寓楼七层,短短的一条走廊上,住着冶金工程专业和文法学院的大四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处境截然不同。早几年,冶金专业也是“困难户”,但随着钢铁产业的红火,冶金专业毕业生也随之炙手可热。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早早地和用人单位签定了协议,其中不乏月薪3000元的“高薪”职位。

    这让他们的隔壁“眼红”。“我都参加了20多场校外的招聘会,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高云鹏说。不好找工作就只好读研究生,高的宿舍住了四个人,除了高以外,其他三人都选择了读研究生。高是这个毕业班的班长,能力应该说是比较强的,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工作——更别谈身价。

    所以高云鹏对薪酬的期望值也一路下降,从3月时的3000元,降到了5月中的1500元,或许还会“下调”。高所在的班级,总共29名学生,13个人保送或者考上研究生,剩下16个人都面临就业,到5月中,只有6个人找到了工作,且其中5个人是北京籍的学生,找工作主要靠父母。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评论:高校就业率指标无助于大学生就业 [/b]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5月30日 08:06:08  来源:华夏时报

     教育部有关人士在“2005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上指出,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要达到73%以上,即不低于去年水平。这多少让人怀疑,就业率多高是可以想达到就能达到的么?就业率高就表明了大学生就业人数多么?显然都不是。

    指标管理,本来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经有太多事例证明它的危害性。大学生毕业,从“包分配”走向“双向选择”,本身就说明了教育行政部门无法决定本应由市场调节的就业。如今,教育行政部门重新绕过市场,对高校做出就业率的指标要求,使之成为一种预设的行政指令,其正确性值得商榷。在就业市场中,高校是“卖方”不是“买方”,无权决定就业率高低,对就业率数字高低也不负有完全责任,以高就业率要求高校,根本就是不着边际。

    同时,高就业率的要求,对于不能完成指标、并且想用高就业率做招牌扩大招生的高校而言,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诱惑,会使它产生造假的冲动。在就业率上做手脚,以前不是没有过先例。比如,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同时也签一份就业协议,这样一个人贡献两个就业名额,或者说服学生签下学生本人并不满意的协议,或者以不签就业协议就将学生档案和户口退回原籍为压力,强迫学生签约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虚假数字的背后,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和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勉强应对。

    即使教育行政部门“指标有理”,我们来考察一下它能够实现的可能性。

    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38万人,与去年相比增加了58万人,大约增加了21%。如果保持和去年同样高的就业率,就意味着今年大学生就业率要比去年增加21%还多。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和速度比没有大幅度提高,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包括高校在内的任何部门的就业率都不可能一枝独秀。

    因此,无论从指标的合理性,还是从指标的可行性和可能性来看,就业率指标无助于就业,教育行政部门的作为,更多地应该体现在高校扩招步伐的延缓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上。(任孟山)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媒体聚焦:大学生究竟价值几何 [/b]
 
    刘腾 刘娟   2005年05月31日11:08
 
 [b] 身价日渐贬值[/b]

  四五月间,从上海到北京,从重庆到济南,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越来越像菜市场,人山人海自不必说,用人单位挑肥拣瘦,应聘者勾心斗角,也一如打折商店的买卖双方。

  北京师范大学一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课题项目显示,通过对全国6000名大学本科毕业生2001年进行的问卷调查,当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所接受的月薪底线是2000元,此后便逐年下降。到2005年,即使在薪酬期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北京,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学校的调查得到的数据,毕业生“心理底线”也已经降至1500元,且“这一要求还可以变通”。

  明显形成对照关系的是,在2002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此后一路上扬,到2005年,这个数字达到了340万。供求关系的变化,正是形成大学生作为“商品”贬值的最直接原因。

  [b]专业设置存在问题[/b]

  长期负责学生招生就业工作的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处处长万敬坤指出,有的学校为了多招学生,盲目开设专业成风。比如会计专业原来是文科类院校的传统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也不错,但是在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以后,多个理工科学校也上马了会计专业,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结果造成会计专业毕业生过多,就业困难。类似这样的热门专业还有人力资源管理、新闻专业等,各大院校现在新开办的也不少。

  就业比招生滞后四年,而大局变化莫测。往往是招生时的热门专业四年后成了冷门,前途也由此黯淡。同时,为追风潮设立的专业也缺乏竞争力,一些院校这种“新兴专业”也往往很快没落,招生出现萎缩。以北京科技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为例,上一届毕业生有31人,这届29人,下一届28人,而今年才招生的一届只招了26人,甚至有的学生知道要被调剂到这个专业后宁可重新参加高考,也不上这个专业。

  [b]考研非最好选择[/b]

  对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而言,这其实是延迟就业,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在北京大学,历史、哲学这样的专业相比其他专业就业困难一些,这些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选择了考研。北大历史系2005年28名毕业生中,14名同学保送研究生,另有8名同学考取国内的研究生、3名同学出国深造,这样选择继续念书的学生共达到25名,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是89.3%。哲学系35名毕业生,保送、考研和出国的学生有26名,占总人数的比例是74.3%。

  北大尚且如此,其他院校自不必说。但未来是“不可知”的。现在已经出现500元月薪的硕士生了,倘若三年以后形势更加严峻呢?

  《市场报》 (2005年05月31日 第八版)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712
  • 经验10654
  • 文章1206
  • 注册2004-11-20
    我想现在毕业了赶快找个工作是最重要的。
[IMG]http://www.163er.com/user1/7452/upload/2006365360.gif[/IMG]
 
[COLOR=heliotrope]怀念老师生活[/COLOr][COLOR=bule]QQ:366790718[/COLOR]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中国博士后20年内身价大缩水 求职月薪3000元起 [/b]
 
www.XINHUANET.com  2005年06月06日 11:12:03  来源:中华网

    中新网6月5日电今年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二十周年。北京晚报报道,今天上午,以“服务高层次人才供需”为宗旨的“北京2005博士后人才引荐会”在北京人才市场举行。由于本次引荐会首次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联合办会,因此北大和清华的博士后占到此次求职人数的一半左右。记者了解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占此次参会单位总数的77.77%,这三类单位提供的职位成为博士后们首选的工作岗位,月薪约在3000元至6000元之间。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天共有103家单位参加此次“博士后人才引荐会”,大约有六七百名博士后前来参加此次“博士后人才引荐会”,其中北大和清华两所高校集中组织本校博士后前来参加此次引荐会,人数大约在320人左右。此次招聘会首次尝试搭建了单位与博士后之间进行科研项目合作的洽谈交流平台,有6家单位带来了16个项目与参会博士后洽谈合作事宜,例如北京二商集团带来了有关腐乳功能性研究、功能性大豆蛋白饮料开发等项目;北京京都文化投资管理公司带来了开发琉璃厂文化产业区的洽谈项目。
   
    两位参加此次“人才引荐会”的清华大学博士后告诉记者,现在用人单位和岗位很多、人才也很多,但是供需双方目前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目前留在高校的博士后待遇大约在2600元至6000元左右,社会招聘职位一般在3000元至6000元左右。(王润)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财富3
  • 积分8579
  • 经验44510
  • 文章4140
  • 注册2004-11-09
[b]大学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孔雀”今年向西飞 [/b]
 
    2005年6月22日10:34   [ 董川峰 ]  来源:[ 解放网-新闻晨报 ]  
 
  “虽然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但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是作为西部人应尽的责任。”昨天,在上海交大举办的2005届赴西部就业、支教学生的欢送会上,已签约贵阳万江航空机电有限公司的工商管理2005届毕业生秦仕平动情地说。

  据交大统计,今年赴西部就业的毕业生41人,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学生共16人,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学生6人。

  上海交大就业办主任费毓芳介绍,这些大学生都很优秀,他们在上海找份不错的工作不算什么难事。可是他们却自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选择了偏远地区和基层。

  据悉,各高校为提倡毕业生树立“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择业观,积极制订政策,采取各项措施,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行业、到边远省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上海交大设立了“西部计划”鼓励办法,凡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若借贷国家助学贷款,将给予奖励贴息,并帮助其办理延期还贷的手续;在符合免试直升研究生的条件下优先考虑,并保留学籍,待期满后回学校继续攻读学位。志愿者服务西部期满后,报考本校研究生给予总分加分的奖励等。
来了就是朋友!多交流就是好朋友!!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