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13
    • 经验161387
    • 文章3159
    • 注册2009-01-08
    [FACE=楷体_GB2312][SIZE=3]   张老师提出了一个很意义的话题——善意的谎言。引入部分的故事令人感动,令人震撼,令人深思。伟大的母亲,伟大的谎言。据此,作者提出一个论点——“以爱的谎言呵护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智”。随后,张老师例举了两个案例予以说明。张老师的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令人称赞。
         透过张老师的案例,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现提出来与各位老师商榷。
         [B]一、“音乐老师生病了”案例中管理色彩远大于教育色彩[/B]
        “音乐老师生病了”案例中,张老师巧施连环计:首先用了一招欲擒故纵计——“你们想上音乐课吗?”;接着是无中生有计——“音乐老师病了”;苦肉计——“是被你们气的”,趁火打劫计——“美术课、体育课也会和今天的音乐课一样——停上的”;最后一招上屋抽梯计——“你们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课堂纪律,只有个别同学不能严格约束自己,扰乱了课堂秩序。”
        张老师机智令人佩服,但美中不足的是案例中管理色彩过多,教育色彩不足。冷静分析,最后孩子们之所以能循规蹈矩的上好音乐课,主要源于张老师连环计中的“谎”(谎称老师生病是被学生气的)、“骗”(骗取学生的怜悯和对老师的爱)、“吓”(如果学生不改,不但音乐课没有得上,连美术、体育都会停上)、“压”(利用大部分同学的舆论压制部分调皮学生的行为)、“哄”(只要学生真心忏悔,决心改过,就可以上喜欢的音乐课了)”。其间鲜有教育行为,究其原因,张老师的这里的着力点只停留在了“管”层面上,缺少“育”的渗透和思考,不能不说是这个案例的遗憾。
        如果能多走一步,能否这样办。还是谎称“音乐老师病了”但不要说是心脏病(这样会有后遗症,特别是音乐老师不知道的情况下,穿帮后给孩子们会留下更坏的结果),但可以说是因劳累过度需要在家暂时修养。然后就这一节音乐课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孩子们讨论以下几个话题:
        (1) 你们喜欢上音乐课吗?为什么?(学生肯定喜欢,但出发点是对音乐本身的喜欢,还是对音乐课能自由的喜欢呢?)
        (2) 猜一猜,音乐老师喜欢给你们上课吗?为什么?(根据自己的表现,估计有学生会猜老师不会喜欢,引起学生的反思。)
        (3) 音乐老师的劳累过度与自己有关吗?举例说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更深入认识问题。)
        (4) 我们应该怎样上音乐课?(收集孩子们的建议,梳理、讨论后落实实施。)
        (5) 还有哪些课也需要我们这样对待?(如美术、体育等的小学科)
         学生自律需要“他律——自省——自律”三个环节以及其间肯定与否定的多次转化才能最终实现的。张老师在案例中的管理方式能否长期有效,学生能否真正体会到了音乐课意义、师生交往基本原则等一系列问题,我个人表示怀疑。
         [B]二、“创设虚假成功”案例缺乏教育中间诊断[/B]
        “创设虚假成功”中,张老师对这名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其实并没有搞清楚(或文中没有交代),仅仅做了一般性的工作(几次找到其家长,请其家长协助教育,与该生也恳谈过几次,但收效甚微。)就直接跳到了以“爱的谎言”方式进行近乎“作弊”的“怂恿”式矫正。结果却很理想“渐渐地,小明在课堂上眼睛有了光彩,小手也举得高高了,发言的声音也由弱变强了。”读后很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情况下或者对哪类学生能尝试使用这样的“创设虚假成功”呢?
        (2) 小明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老师的特别关爱吗?知识的填补吗?自信心的树立吗?
        (3) 小明是否会在这样的“虚假成功”中自我陶醉,一旦离开老师的帮助是否会失落,甚至迷失方向呢?
        (4) 一旦其他同学知道了这个“秘密”会怎么评价小明的惊人进步,会怎么看待老师的“作弊”行为呢?
        问题没有搞清楚就开始矫正小明的显像问题,使用一般性的方法可能不会见效,使用非一般的方法隐患太多。即使成功了收获的是多了一种方法,缺乏的是方法成功的原因?遗憾的是,有的老师不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成功了就贴上成功的标签,失败了就绝口不提。[/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综上,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对待学生问题不能是为了管而管,毕竟我们首先是一名教育者,然后才是一名管理者;也不能用凭空拍出的方法去撞,那样碰运气的成分太重。[/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智慧的爱,科学的爱。 这样的爱,至少能让我们爱的有方向,爱的更有效。
    [/FACE][/SIZE]
    我在一座叫做"教育"的山上拣到了些柴火,不小心点燃拉,却燃烧了我的岁月,使我的心一直炽热!个人博客:http://lglovewp.blog.163.com/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13
      • 经验161387
      • 文章3159
      • 注册2009-01-08
      [QUOTE][B]下面引用由[U]sczsj[/U]发表的内容:[/B]

      出于爱心的谎言是美丽的。张老师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用心良苦,别出心裁,使用了非常规的方法,确是一位富于创新,勇于尝试,肯于研究,善于总结的探索型教师。我们不必求疵于文本字里行间,要专注于文章...[/QUOT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谢谢您对案例评论的关注,您的观点大部分我很认可,我们教育者就是要根据具体的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常规的或者非常规的),正向您说的一样“教无定法,贵在有法”。这里还有一个关键:如何才能有法,我们不能碰运气。[/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美丽的谎言”因为有爱所以才美丽,张老师的教育智慧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我也很佩服张老师的教育智慧以及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两个案例也取的非常好,前者是面对集体问题的,后者是面对个人问题的。但两个案例都有些遗憾。若想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我们需要做的更专业;若要让我们以后的教育更有效,我们就要搞清楚成功的真正原因,才能更清楚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使用“美丽的谎言”更好。否者就会变成碰运气。[/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另外,对于您的有些观点和论据,我是不能认同的。如“[FACE=宋体]我们不必担心谎言露馅时的收场问题,难道学生在知道真相时,不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SIZE][/FACE][FACE=楷体_GB2312]这样的一句话就不合逻辑、不合常理、缺乏科学色彩。恕我直言,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实事求是(我这样说,可能很多老师会不乐意)。按照这句话的意思,试想:[/FAC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老师一旦良苦用心,学生就会懂,就能跟着老师走,思想境界就能与老师保持高度一致,所有问题都会解决了。这样的思想多少有些自我崇拜式的一厢情愿。如果真的是那样,教育将会变成一片乐土。只要我们老师良苦用心,学生们就能心领神会,班级管理问题、学生个体问题都将迎刃而解。那为什么我们还会不断面临各种班级管理问题以及问题学生呢?为什么我们还有那么多的老师感慨、困惑、伤心于学生对自己的不理解呢?按照您的逻辑,是否就在说明我们的老师都没有“良苦用心”呢?[/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所以,您的观点逻辑上就存在问题,这样的论调不但会降低我们老师的教育专业性,还会让老师们失去工作的边界。因为一遇到问题就实施良苦用心(人人都会用心,都能表现的良苦,这个能力不需要专业培养),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或者缓解,那就说明老师们用心的不够,良苦的不够,那就把心用得更狠,把自己弄的更苦(老师会失去工作的边界)。[/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这句话的论据(童话《木偶奇遇记》)也有问题,童话,寓言等故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关,是具有阶段性特点的。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童话、寓言让孩子们认识问题,矫正自己。但把这样的童话与我们教师专业性成长讨论相提并论,个人觉得就欠缺了点。[/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以前有位小学老师与我讨论过一个话题,就是他发现自己工作越久,社交能力却越差。特别是开同学会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是侃侃而谈社会各个角落的问题。但他除了小学生的教育和与家庭有关的琐碎小事以外就聊不了多少了。有些动作、想法还很幼稚。我想这和他生活的环境有关外,还与他面对的对象有关。每天都面对的是一群智力、情感水平比自己低的孩子,自己的智力、情感水平是会受到影响的。[/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学习案例,我们不仅要学习案例中充满智慧的一面,还要反思案例中遗憾的一面,这样我们才能有所提高。我喜欢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与聆听不同声音中才能把自己前进的路想得更清澈,我们的教育能力也才能变得更专业、科学。[/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欢迎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借郑学志老师的一句话:观点越辩越明。[/SIZE][/FACE]
      我在一座叫做"教育"的山上拣到了些柴火,不小心点燃拉,却燃烧了我的岁月,使我的心一直炽热!个人博客:http://lglovewp.blog.163.com/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13
        • 经验161387
        • 文章3159
        • 注册2009-01-08
        [QUOTE][B]下面引用由[U]sczsj[/U]发表的内容:[/B]

        “苍蝇爱蚊子”,这本身就是“谎言”,可“苍蝇爱蚊子”对我们大家何尝不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那么精细,那么深刻。对于“苍蝇爱蚊子”的细致入微的精剥细刻,我深为佩服,尤其对张老师教育管理智慧的分析和对进一步...[/QUOT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FACE=宋体 ][COLOR=#28108a][SIZE=2]衷心感谢您的跟帖,谢谢您的声音。有以下三点需要说明:[/FACE][/SIZE][/FACE][/COLOR][/SIZE]
        [COLOR=#28108a][SIZE=2]    1、我从没有反对过“善意的谎言”这一论题。[/COLOR][/SIZE]
        [COLOR=#28108a][SIZE=2]    我的读后感中第一段就明确表示张老师引出的话题是“有意义的话题”,并对作者的论点“以爱的谎言呵护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心智”表达我的赞叹“张老师的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令人称赞。”随后我在建议中也是基于“善良的谎言”进一步进行假设和开展更深入的教育工作。[/COLOR][/SIZE]
        [COLOR=#28108a][SIZE=2]     所以,我并不是反对“善意的谎言”,而是认为借着这个思想着力点,我们能做得更好!既我在第一帖中谈到的增加“育”而非单纯的“管”。[/COLOR][/SIZE]
        [COLOR=#28108a][SIZE=2]     2、案例呈现与案例讨论不是一回事    [/COLOR][/SIZE]
        [COLOR=#28108a][SIZE=2]     案例启迪我们教师的智慧,智慧在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讨论就是要将案例提升到一个思想的高度,理论的高度,再从这样的高度回归到实践中。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什么情况下可以这么做,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预期的目标是什么,在过程中如何控制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干扰变量”等系列问题。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否者就会局限在案例本身,甚至是碰运气。这也是为什么不少老师把优秀教师的案例照搬实施却发现有时灵有时不灵的原因。[/COLOR][/SIZE]
        [COLOR=#28108a][SIZE=2]      3、您误解了我的初衷[/COLOR][/SIZE]
        [COLOR=#28108a][SIZE=2]      我的读后感,旨在引起思考,如何才能将“善意的谎言”案例真正运用到教育实践中。我提出的两个问题,正是对如何复制案例的思考,一是基于班级整体管理过程中如何实现“教育的目标”,二是基于对问题生管理过程中的“教育诊疗”。案例不是学习的目标,研究思路才是学习的本源。[/COLOR][/SIZE]
        [COLOR=#28108a][SIZE=2]      一点题外,“苍蝇爱蚊子”纯属私人意义![/COLOR][/SIZE]
        [COLOR=#28108a][SIZE=2]      谢谢张老师的案例,让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善良”与“谎言”的话题;谢谢您的回帖,让我能更深入思考对案例的认识,对观点的阐释。[/COLOR][/SIZE]
        我在一座叫做"教育"的山上拣到了些柴火,不小心点燃拉,却燃烧了我的岁月,使我的心一直炽热!个人博客:http://lglovewp.blog.163.com/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13
          • 经验161387
          • 文章3159
          • 注册2009-01-08
          [QUOTE][B]下面引用由[U]高堂明镜[/U]发表的内容:[/B]

                             “真实的谎言”更可怕

                                      ——案例点评之善意的谎言

          此案例读后,本来感觉要说的话不多,而苍蝇爱...[/QUOTE]
           
          看了明镜老师的发言,受益匪浅,看问题如此深刻和周全,敬佩之至!!
          我在一座叫做"教育"的山上拣到了些柴火,不小心点燃拉,却燃烧了我的岁月,使我的心一直炽热!个人博客:http://lglovewp.blog.163.com/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