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313
    • 经验161387
    • 文章3159
    • 注册2009-01-08
    找一找问题生教育的方向
         这则“案例”满是情感宣泄与无可奈何,像记叙文,像小说,像闲聊家常里短。读起来感觉作者絮絮叨叨,纠结于学生的外在表现与自己的无私奉献。读后,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唯有一点感受颇深,敬佩于木娟子老师的执着、无私的爱。恕我直言,木娟子老师的潜意识中隐藏着“牧师情结”,注意力完全凝结在了如何挽救这个孩子的问题而全不顾左右,如此开展问题生教育,也的确很难找到方向。
         所以,目前不是指出木娟子老师的教育失误或者教育能力缺陷的时候,更多的应该给木娟子老师一些切实的建议,帮着她找到问题生教育的方向感。有了方向感才能想出具体的战略战术,孩子的问题才能得到缓解,木娟子老师的战斗力才能得到提升。基于这个目的,谈谈个人愚见!
        [B]首先,适当减弱自己的“牧师情结”[/B]
        看了以上案例,不难发现木娟子老师有明显的“牧师情结”。产生这种情结的原因多半是母性的“抚育情怀”所致。所以,木娟子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看看他为了转化这个孩子付出的努力就知道了。牧师情结的好处是能激发出老师的爱心、责任心,不好的地方是会忽略孩子的需要,转而满足于自己内心抚育情怀的需要。所以,建议木娟子老师可以适当的减弱自己的牧师情结,恢复些冷静与理智。这样,才能避免尽情的抒情,抒情本身也是抚育情怀的自我满足,不断巩固牧师情结而已,增长不了教育问题生的智慧。注意力都被问题生呈现出的现象所迷惑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建议木娟子老师先考虑好以下两个问题:
         [B] 1、转化孩子,是孩子自己的需要,还是老师的需要?
    [/B]     如果是孩子的需要,那老师的角色就应该定位于孩子人生之旅的导游而已,可以提供路线参考,路还得自己走,风光要自己欣赏,但老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交流;如果是老师自己的需要,那就是抚育情怀滋生出的牧师情结,老师可能就会把注意力太凝结于学生的问题,就会做很多无用功,花了大力气较劲!
         [B]2、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B]    不知道木娟子老师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些问题:这个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方式有问题吗?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吗?他希望实现一个怎样的自我呢?……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在论述个性时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FACE=楷体_GB2312]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总是与集体标准相冲突,因为个性化即意味着从一般性中分离和分化出来,建立起自己的特殊性——不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特殊性,而是一种业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心理构造中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只有在“上帝”或“自然“那里去获得承认,却很难从社会集体标准中获得应有的尊重。[/FACE]
         原来个性是不能刻意追求的,所谓的“不能”有那么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因为每个人都有个性,它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心理构造中了;二是不刻意,因为个性化不是能“后天获得”的。如果我们老师只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只去思考我想把班级建设成什么样?只去思考这个学生应该发展成什么样!那会产生一种怎样的误差——和“自然”较劲。最后的结果不是大败而归(转化的失败,甚至认为学生无可救药),就是培养了两面人(老师或家长面前迎合您的需要,一回头就恢复原形)。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喜欢的学生,老师对他的影响越大,他约能向老师所喜欢的那种类型转化,所以老师就说学生转化了。其实,老师之所以喜欢极有可能是老师和学生有着“自然”给予的同一样东西,所以相互影响了起来。借用佛学的一个名词这个老师与这个学生有“缘法”,所以就会听到有人评论一个学生的转变说“这个问题生还就服这个老师管”。最后,一个有个性的老师收服了一个有个性的学生。但对其他的学生却改变不大,究其原因,原来是从“上帝”那里得到的东西不同,甚至相互抵触。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师转变学生更有把握呢?也许就需要老师首先能找到学生从“自然”那里到底得到了一个怎样的“胚胎”(学生的潜在需要),这个“胚胎”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学生发展史,情结的形成)?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学生的问题表现)?照现在这样发展会得到一个怎样的未来?这个未来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现在的现实需要)?如果不合理那有什么方式可以改变?怎么改变才能符合原有“胚胎”的正常发展(学生潜在需要与现实需要的结合点)?
           所以,木娟子老师现在所要做的恐怕就得先减弱自己的“牧师情结”啦!
          [B]接着,给孩子做做“心理体检”[/B]
          关于问题生的定义,我比较赞同王晓春老师在《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中提出的“一般的教育手段无法教育的学生可以认定为问题生”一说。案例中的孩子肯定能定义为一个问题生了,因为木娟子老师使用的诸多手段都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但紧接着还需要鉴定两个问题: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生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鉴定问题生的类型可以帮助我们决定“药”的类型,问题的严重程度可以帮助我们决定“药”的剂量。这两个决定了,努力的方向就清楚了。否则就会“凭空想象”着“病急乱投医”,结果却做了一大堆的无用功,徒增烦恼。原来不是“药”不好,是用错了地方或者搞错了剂量。怎么鉴定呢?建议先给孩子做一次“心理体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曾经提过的要对学生横向与纵向的了解,索性这次就一并梳理出来,供老师们参考)。
         [B]1、学生基本情况[/B]: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级、家庭地址、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发育情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成长史、学习史等。
         [B]2、背景资料[/B]:包括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及职务、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方式与态度、亲子关系、是否独生子女。此外,还可以加入对学生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B]3、心理素质与能力[/B]:包括学生的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学生的兴趣、态度、人际关系及品德的特点等。能力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如何、智力特点怎样,言语只能和数学只能水平如何,言语概括、言语推理、数学概括、数学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处于哪个等级,能力倾向鉴定及创造力测量等。
         [B]4、在校表现[/B]: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考试心理、学习困难、学习认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体育运动、交际水平(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担任班干部情况、获奖情况等
         经验告诉我们,全方位了解学生有利于探究学生的“思维方式”(即学生行为习惯的思维逻辑基点)。学生做出种种行为绝非偶然,有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刺激而逐渐产生的做事的“自动化”。案例中的孩子,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自动化”程序了,木娟子老师要想转化他,就得通过“心理体检”找出他的“自动化”流程。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他的“自动化”流程中寻找切入点。最后,到底应该是堵是疏是引还是冷,甚至多方齐动就清楚了。
    所以,“心理体检”不是目的,而是寻找方向的工具,“了解学生做事的自动化思维”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方向!
          [B]最后强调,木娟子老师才是临床
    [/B]    问题生教育其实是两难的科学,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面对问题生的教育远没有学科教学这么单一和有专业性。感觉只要是个人就可以加以指导一般,所以我的感受常常是任何人(教师、领导、家长)都能说上几句自己的“真知灼见”,无论内行外行,都在争先恐后,指手画脚,最后扭成一团,越理越乱。缺少的正是方向感。木娟子老师的反思性提问——“找不到方向”值得我们所有老师思考。如果失去了方向感,那才是“狼烟四起,战火不断,发言盈庭,点评如山,潮起潮落,上下波澜。众说纷纭,越听越烦。”别忘了,真正临床的还是木娟子老师。一篇近3000字的文章只能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毕竟,实际是个什么样子,我们都不清楚。鉴于此,我只想帮着木娟子老师找一找问题生教育的方向感,方向找到了,剩下的就是临床实践,无论是教育的战略还是战术还得木娟子老师在实践中创造发展。
         如果我的愚见伤害到了某些老师,我表示抱歉;如果我的愚见能给某些老师以借鉴,我深感欣喜;如果还能给某些老师以方向感,那简直就是莫大荣幸!
     
    [ 此贴最后由苍蝇爱蚊子在2010-5-24 8:11:23编辑过 ]
    我在一座叫做"教育"的山上拣到了些柴火,不小心点燃拉,却燃烧了我的岁月,使我的心一直炽热!个人博客:http://lglovewp.blog.163.com/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