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741
    • 经验57376
    • 文章1743
    • 注册2009-01-02
                                   “重症”还需“猛药”
                                      -有感《永远的痛》
     
       读夏斌老师的《永远的痛》,我心纠结在疼痛与怜惜的漩涡里,漂泊不定,几乎不能自拔。叹息、伤心一起向我袭来,又是一个叛逆的,让人心痛的孩子;又是一个倾注了教师心血,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的教育案例。
       透过本文,我能体会到夏老师对学生的的一腔真情,他其实一直不放弃学生他,而且也一直在努力着,课下他给学生单独留作业并单独辅导;学生有进步就表扬他;还给他发小红旗。但很遗憾,这一切只是在几天内会见效,时间一长,学生又固态萌发,恢复到原来的那个“他”了。
       其实,潜意识里,学生他很渴望上进,比如在刚进入夏老师班级的时候,他早早到了学校:摆桌子,拖地,一直忙活了一个上午;开始老师给他布置作业时,他也能按时完成;甚至最后为了糊弄老师,找学生替他做作业等等,都说明他是在乎老师和父母对自己的评价,而且他也能感受到夏老师对自己的不放弃,对自己的爱,但他却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人,自己约束不了自己。注定他在自我做的“茧”中痛苦的挣扎,也导致了老师教育的失败。纵观这个教育不成功的案例,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四个方面:
       一、自身因素,他不良的性格早已经形成,自我克制能力差;
       二、家庭环境,父母对他溺爱有加,不懂什么教育知识,总相信“树大自直”,孩子做作业很累的歪理论;
       三、同伴因素,同学们眼里,他是一个不做作业,常欺骗老师的“双差生”,以至于得不到同伴的关爱。
       四、老师关爱,在其他的老师眼里,是个应该被放弃的学生;而在夏老师的教育中,也没有真正走近学生心灵,是个被“遗弃”的孩子。
       教育家孔子说过,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孔子教育学生,并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而是使之“成人”,他教育的内容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而在本文中,夏老师教育学生时,虽然用了一定的“法”,但却作用甚微,最终被学生牵着走,他的失败,就源于他教育的方法不很对路。而且学生的顽劣,他的“刀枪不入”都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可谓“树大根深”,是“重症”,所以尚需“猛药”。这就要求老师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走近学生,及时巩固“成果”,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慢慢地对学生进行“调理”。
       一、走入孩子心理,努力改变孩子行为
    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夏老师只是从他的学习入手,看他做作业,口头表扬,发小红旗,或与其父母电话沟通等都是围绕他的学习。其实,他不仅仅需要学习成绩的提高,他更多的是,需要被同伴,被老师关注与认可。因此老师应该从他的心理健康入手,从他内心剖析开来,到底他的问题出在哪里?他为什么不爱学习?首先,老师可以就学生的问题,向学校的心理老师求教,或向网络学习,掌握好的教育方法,但对针对他的有效的方法,努力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慢慢走近他,让他体会到老师不仅是为了我的学习,而且真正关注我,关注自己这个个体。其次,老师一定要制造宽松的环境,与学生谈心,拉家长,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学会倾诉,并爱上倾诉。再次,老师要利用一些故事效应激励他,比如“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故事,给他震撼,给他信心。
       二、走近孩子家庭,着力改变父母观念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老师一定要设法取得家长的支持。特别在本案例中,孩子的父母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而且一句话就可能把我们辛辛苦苦几天的努力都化为泡影了。因此改变学生一定要从改变家长开始:学生家离学校很近,这样老师就可以不时到学生家里走走,与学生的父母多谈谈,用心组织好家访的内容,向家长传达先进的教育思想。必要时,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家长赠送教育书籍的方法,促进家长学习。也可以搞优秀家长报告会,让所有的家长都能有所领悟。只有这样慢慢的,老师把家长拉到自己的统一战线上来,让他学会教育孩子,与我们并肩作战,我们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三、利用一切力量,激发孩子向上动力
         同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孩子觉得大家都在孤立他,那对他的成长一定不利。所以老师一定设法激发起全班同学都来帮助他的欲望,让学生形成以帮助他为荣的思想,可以采取“一对一”,再加上小组辅导的方式,给他以同伴的激励与帮助。夏老师不能“孤军作战”,还要设法改变其他任课老师的对他的不公正的做法,让大家一起来关心他,爱护他,大家形成合力,教育教育一定更佳。“一树独绿不是春,万木皆绿春满地”,这样的充满爱的环境中,学生想不改变也难。
        四、调整方式方法,慢慢走向孩子心灵
    在本案例中,夏老师感觉自己失败时,有没有想到是自己的方式方法的问题,有没有从自身找原因。我想,这是很有必要的,当我们感到束手无策之时,就不要等到碰南墙了,而是要及时作出调整,改变方法,重新开始。或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进步情况会反复,但老师一定要坚信这都是正常的,要坚定坚持下去的信心。“每一朵都有开的季节,只是还不到时间” ,其实每一个学生也是如此,他们身上都有闪光点,他们都有一扇心门,而开启他们心门的钥匙或许就在有心的老师手中。只有当老师发现并放大学生的闪光点时,学生才能激发出更大的向上的动力,学生的进步的速度会很快,进步的幅度也会很大。
       真的,“重症”还需“猛药”,并坚持不懈。
        巴述丽 邮编 257200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第一中学
    [ 此贴最后由巴述丽在2010-6-11 15:29:18编辑过 ]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欢迎光临我的博克 http://blog.sina.com.cn/ba197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