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475
    • 经验53693
    • 文章1279
    • 注册2008-10-17
    王文芳老师的精彩点评
    [ALIGN=center][SIZE=3]用真情和智慧导航
                           ——读木鹃子老师《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SIZE][/ALIGN][ALIGN=right]
     江西省万年县六0小学    王文芳[/ALIGN]
     
        对于故事中的这个男孩子,我们都应该不会觉得陌生。几乎每个班级里都会出现一、两个这样令人“讨厌”、“无可救药”的孩子。当我们努力地做了很多却丝毫不见成效时,我们都会深感无奈、无力,继而放弃,甚至巴不得他转学。
        毫无疑问,木鹃子老师是一位用心、用情的好老师。她为这个被大家抛弃的孩子做了很多:既有真情的沟通和感化,也有理性的思考和策略实施,更有屡次受挫不轻言放弃的执着,但是最后,老师还是觉得自己败下阵来,无计可施了。不过,从她的文字中,我能感受到她其实并未放下。面对这个问题孩子,“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哑了。”这是真情被掏空后的失语;她“已经找不到方向了。”这是面对问题孩子无计可施后的困顿与迷失。读着这个故事,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对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复杂情绪,我也是感同身受。
        怎么办?路在何方?我认为,要想找到方向和出路,就必须对这个孩子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孩子:外表嚣张而内心孤独,行为放浪却情感脆弱。正如木鹃子老师描述的那样:“似乎,一会是他,一会又不是他。”典型的多重人格。究其形成原因,我想有必要从个体、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来分析。
        首先,有科学研究证明,人的血型和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性格特质。每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一样可爱、纯真,但从婴儿期开始,他们的饮食、睡眠等习惯就不完全相同。有的小宝宝就特别爱无缘无故地哭闹,有的则会很乖地吃奶、睡觉。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能力的增强,骨子里那份与生俱来的隐性特质会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从这个孩子的表现来看,他属于那种自控力比较差的类型。比如:老师给他在课堂上表演的机会,刚开始表现不错,但慢慢地就会因失控而越界。
        其次,家庭的影响对人后天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亲以及家庭其他成员与孩子交往的方式、家庭教育的方法、成人处事的态度等等都会对孩子道德与习惯的养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像木鹃子老师说的那样:“每个奇怪的孩子都可能有他特殊的家庭背景。”一对即将离婚的夫妻,会有多少精力来关注孩子?因为离婚而吵闹、纠结,又能为孩子营造怎样的家庭生活氛围呢?在家庭中,孩子感到被忽视,觉得孤独,从而产生叛逆的情绪,并用种种奇怪的行为来掩饰真实的内心。问题孩子的诞生,家庭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再来看看老师们是怎样对待这个孩子的:所有任课老师都讨厌他,用她的话说就是这个小孩子“有毛病,不正常”,只有压倒他,凶倒他,没有别的办法!别的同学也都对我说,说我太善,要凶,越凶越好,还要让他罚抄,这才有效。可以说,这个孩子长期以来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是极没有尊严和地位的。极端的教育方式已经让这个孩子不知道尊严为何物了。虽然他不喜欢挨罚,但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待遇,所以他不反抗,反而会在短期内变“乖”;虽然他也有自尊,但他的尊严早已被剥离了他的灵魂,所以常常游离于身和心之间,行为捉摸不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很难用“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式的辩论来分析到底是因为这个孩子太令人讨厌,所以老师同学们才那样对他,还是因为老师同学们那样对他,所以他才越来越令人讨厌。至少,以恶治恶,越治越恶,是一个非良性的循环。
        我之所以在这里要做如是分析,是想表达我的一贯主张:“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理想的教育,也是教育的理想。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存在距离的。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虽然学校教育的职能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健康的发展,但是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多方面共同的责任,需要各负其责,协调配合,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教育的成效。与孩子身上诸多的问题相比,与其他环节的教育问题相比,某一位教师个人的力量显然是微薄的。正如木鹃子老师文中揭露的“有些教育文章会写,提示他要如何如何出众,就可以当之无愧地赢得‘课代表’,然后他又怎样巨大转变了——事实上,这不过是天方夜谭。”,任何一个一线的老师都会发现,那只不过是虚构的、经过了夸大和美化的东西。不要指望一次、两次作为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学生身上根深蒂固的问题。
        我这样说并非要推卸教师的责任,不是要老师放弃问题孩子。相反,我主张用真情和智慧导航。所谓真情,就是像木鹃子老师那样对问题学生用心用情,不轻言放弃;所谓智慧,就是像木鹃子老师那样针对这个孩子的问题努力寻找适合他的教育对策,同时,能冷静地面对教育问题,不苛责自己,不悲观失望,不迷失方向。
        我们无法丈量现实的无奈与教育的理想之间到底有多大的距离,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实现美好的理想,但是,我们可以用真情和智慧来缩短这距离,来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变化、发展。事实证明,木鹃子老师的真情付出并不是毫无收效的,起码,那孩子在与木鹃子老师单独相处的时候,是一个真实的他——“安静地坐着”,“他会很热情很真诚地叫你”,“ 他说自己很孤独,说自己是个不正常的小孩,叫我不要和他计较。”也许今天的他还是有很多问题,让人讨厌,让人头痛,但是他的心曾向一个可敬的老师敞开过,他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温暖关爱,像阳光,像春风。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这经历会突然点亮他的心。想想这些,我们就会依然有热情、有信心。
    欢迎来班主任之友论坛做客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