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8
    • 经验2462
    • 文章31
    • 注册2010-06-29
    “学会做人”乃德育之本
                                 “学会做人”乃德育之本
        读罢案例《“优生”品德教育的盲点》,我想起曾读过的一段文字:
        一位纳粹集中营中幸存下来的人当了校长,他会给每一位新教师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我是纳粹集中营中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但却像文杰曼那样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从这位校长的信中我们感受到:一个人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给社会带来益处,否则,受教育越多,危害越大(无数残酷的历史和现实都明确而真实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可以这样说,连基本对错都分不清的孩子,其未来走向是相当可怕的。
        反观我们的教育,多年来,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成才”,追求的是“高分数”,考虑的是如何使孩子学会“做事”。但我们却忽视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学会做人”。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专业教育可以让人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发展的人。“成才”需得先“学会做人”。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知道,未成年人的教育层次取决于成年人的教育水平;未成年人做人的热情源于成年人做人的激情。这就需要我们众多教育者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先成人,后成才。之所以案例中所谓的“资优生”会出现“行为偏差”,是因为作为教育者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出了偏差,他们根据“分数”把学生分为所谓的“优秀生”和“差生”,说到“优生”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这四年级的班长是本班的学习尖子,上课思维十分活跃,对学习中的问题常带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作业字迹清楚工整,平时班级工作不甘落后,以身作则,对同学的态度亲热和气,对老师见面就行礼问好,是我校公认的‘优秀生’。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生’,怎么会做这种事呢”。在他们眼中“优生”好像无所不能,一切都好,似乎不需要老师的思想引领。而一说到不好的事,他们条件反射般的做法是“对几个重点怀疑对象(即文中所说的“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易出这样那样小毛病的学生”)进行了搜索性调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他们眼中“成绩”是衡量学生“优”“差”的最高标准,以此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优生”成绩的光环中忽略了对其进行必要的“学会做人”的教育和思想引领,久而久之,“优生”的分数也许会越来越高,但他们离“成人”的要求却越来越远,错误也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天之骄子”们制造的悲剧还少吗)。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从小就没学会“做人”,长大后又怎会尊重你呢?
        “学会做人”乃德育之本。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基础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教育,是公民教育,不是精英教育。所以,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其实学生不存在优差,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都应引领他们把“学会做人”转化为一种自我修习的内在的自觉行为,使其堂堂正正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其人生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上海城校区   王业松)

    [ 此贴最后由青青校园在2010-10-24 20:51:48编辑过 ]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2
      • 经验13401
      • 文章135
      • 注册2010-03-25
       这篇稿件的点评有截稿日期吗?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6
        • 经验758
        • 文章42
        • 注册2010-11-02
        正确评价学生,正确认识学生,老师面前人人平等。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6990
          • 文章7
          • 注册2010-07-09
          案例评析征稿进行中
          本次案例评析征稿仍在进行,请各位老师再接再厉,发表您的见解,期待您的真知灼见,呵呵!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41
            • 经验22090
            • 文章706
            • 注册2010-06-24
            [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4][B]          正视现实,叩问心灵[/B][/FACE][/SIZE][/ALIGN][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4][B]
            [/B]读罢《“优生”品德教育的盲点》案例一,我心中思绪万千。因为在我班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它让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释怀:班里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扪心自问,到底是我哪里做的不好?针对案例一,我作了如下思考:
               一、何谓“优生”?
               在传统意义上,“优生”是指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那么如今我们又该如何定义“优生”呢?在案例一中写道:“这四年级的班长是本班的学习尖子,上课思维十分活跃,对学习中的问题常带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作业字迹清楚工整,平时班级工作不甘落后,以身作则,对同学的态度亲热和气,对老师见面就行礼问好,是我校公认的‘优秀生’。”我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中国教师到日本一所小学去,指着一群小学生,问他们的老师:“他们中谁更优秀一些?”老师说:“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你。我只能告诉你,这个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稍强一些,那个学生运动能力有待提高。”这句话留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曾经说过:“每个人至少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数学、逻辑、音乐、身体、空间、人际关系、内省和自然观察,以此衡量‘差生’几乎不存在。”实行素质教育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我们的很多老师还固执的认为学习尖子就是优生,而毽子踢得好,歌唱得好,却算不上优秀呢?所谓的“优生”应该是在某一方面有天赋、或由于有特别的兴趣,在某领域比其他学生有明显的学习和掌握优势、成绩突出的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纠正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是“优生”的片面看法,更不能错误的认为成绩好的同学就不需要老师的教育了。
               二、学生为何这样做?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虚荣心和自尊心,他们由于不具备道德评价能力和应有的社会价值观,因此,免不了使自尊心转变为虚荣心,从而产生一些不良行为。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道德观念尚未形成,这种不良行为发生时,他只是想到可以买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老师询问时,处于趋利避害的心理,他当然不会承认。他以为做错事情会招致严厉的指责和严重的惩罚,这会让他们说谎。再说,如果老师一问就招供了,对他有什么好处呢?在老师全面调查时,孩子敢承认吗?老师要先让孩子知道,说真话不等于遭受惩罚,要让孩子明白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正常的,但一定要勇于面对现实,承担责任。
               三、教师在这件事上有没有责任?
               在学生一步步升级的不良行为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至少有不作为的嫌疑。从案例中的描述看来,这个学生至少已经犯过四次类似的错误。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学生偶然发现事情真相,班里的所有失窃的钱物,会和以前一样不了了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对学生实施保护好自己财物的教育,也没有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暴露后可能导致的后果作出恰当的预设,相反,让这件事成为一件悬案不了了之,致使该同学的不良行为变本加厉,越来越频繁。[/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4]我觉得应该是教师的前期思想教育做的不到位,才导致了这种情况发生。希望我们在班级成立初期就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个人的名誉高于一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拿。我觉得防患于未然比亡羊补牢要好一些。[/FACE][/SIZE][/ALIGN][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4]   现在事情已然清楚了,我们该怎样做呢?我认为目前不宜对案例中的学生过度的指责和严厉的惩罚。在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更何况他是是非观念尚未成熟的孩子。我们不能因为他犯过错误就把他当作坏学生来看待。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错误多是心理问题,而非道德问题,所以当我们处理孩子的错误时,一定要冷静,切忌粗暴单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感悟中改正错误,唤醒每一颗善良的童心,不断完善他们的心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实学生现在应该已经受到了惩罚,那就是班里同学和任课老师的舆论压力。他现在需要的是老师的理解与帮助。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是有勇气面对才是胜者;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但是不断改正才能前行。[/FACE][/SIZE][/ALIGN][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4](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中心小学  贾林美   251712)[/FACE][/SIZE][/ALIGN]
             
            [ 此贴最后由紫藤花开01在2010-11-13 13:13:23编辑过 ]
            茶亦醉人何须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我的博客: http://www.bzrzy.cn/blog/?24317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6990
              • 文章7
              • 注册2010-07-09
              征稿ing,呵呵!
              案例评析征稿进行中,欢迎各位大虾老师发表精彩评论!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379
                • 经验296710
                • 文章3315
                • 注册2010-02-07
                [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黑体][SIZE=4]站直了做育人
                [/FACE][/SIZE][/ALIGN][/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读完了两个案例之后,许多老师可能都会以见“怪”不怪的口吻说:“这一现象太普遍了,我们只注重了育分,而忽视了育人。”可见,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我们“当下的教育”存在着的问题了,但如果让我们重新来做,也往往会继续这样。又怪了?难道我们不想让好学生学好,难道我们喜欢学生将来“恩将仇报”?问题的根源还是我们没能站直了做教育,没有想着真正地育人。[/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看重学生的分数,往往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我们的私欲。因为分数好的学生可能会为我们挣得更多的荣誉,育分的“收益”往往来得比育人快,于是我们就习惯了“一俊遮百丑”式地对待成绩好的学生。二是我们太受制于潜意识。因为潜意识中,我们会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好孩子,学习差的孩子更多的只会捣蛋。如果我们带着这两种观念从教,就算我们比较“英名”也不会做得好到哪里去。[/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教育,既要育分,更要育人。为了让这一正确理念落到实处,我们不妨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量:1、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飞得慢的天使更需要我的呵护和支持。2、每一个学生,做人都不能打折。我决不会让“浮云”遮“望眼”,优秀是船,做人是帆。3、将来无论哪一天,学生们“不理我”,都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我今天教育的过。[/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   有了以上的思考,并能在今天的教育中站得很直,我们就不会这么随意批评成绩差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我都批评了,你们我也要批评。”我们也不会这么轻易对成绩好的学生说:“你只管好好学习你的,将来有一天,所有的成就都属于你自己。”……我们会习惯地对所有的学生说:“你们每一个都是一颗星,一颗闪亮的星星。老师希望你们永远永远地光亮!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每当我抬头仰望夜空时,都会因你们而欣慰、高兴。”[/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ALIGN=right][FACE=楷体_GB2312][SIZE=3][B](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 贺华义 236000)[/B][/FACE][/SIZE][/ALIGN]
                [ 此贴最后由贺华义在2010-11-14 0:31:08编辑过 ]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星星,每一颗星星都会闪亮!
                贺华义教育博客:[URL=http://hi.baidu.com/fyszxsy]LeadBBS[/URL]
                个人邮箱:hehuayi2000@qq.com
                在线情况
                2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SIZE=4]               面对优等生坚持“四要”[/SIZE]
                  [SIZE=4]   所谓优秀学生是指学生品学兼优,常常会受到家长捧、邻居夸、老师爱、同学敬的学生。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地位,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SIZE]
                  [SIZE=4]   这些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他们坚信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一定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而正是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使他们容易养成骄傲自大,看不起同学,不能容忍批评等不良品质。同时由于老师、家长等等的宠、夸、捧容易使其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严重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像案例《优生品德教育的“盲点”》中中队长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对于像方明明这类学生,我们更应多关注,多进行有效地引导教育,为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SIZE]
                  [SIZE=4]一、要坚持“不丢生”[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
                  [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像上文中优等生出现偷盗的问题,也折射出我们现在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丢生”问题,我们很多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过多地关注了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引导、对中等生的帮助,而忽视了我们眼中的“优等生。”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不断成长变化的个体,在其成长变化中都可能由于思想出现偏差而走向歧路,优等生同样如此。小树在其成长中尚需修剪枝叶,何况是人呢?所以在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实施教育,切莫因自己的工作失误而错过了对孩子的有效教育期,造成终生的遗憾。[/FACE]
                  [SIZE=4]二、要坚持严爱相结合[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
                  [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在日常工作中,对于优等生,教师和家长特别容易一味偏袒,甚至以“分”盖一切,其实这样是极其错误的。对于这一群体,我们更要注意他们成长变化,特别是其心理的变化,在爱的同时,必须对他们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努力把爱溶化和贯穿在严格要求之中。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教育的片面性,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FACE]
                  [SIZE=4]三、要有效运用表扬与批评[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
                  [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我们都知道,[/SIZE]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教育工作中的一种辅助方法。表扬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用得不恰当也会产生弊端。特别对于优秀学生来说,案例中的于明明很可能平日中教师对其表扬太多,让其忽视自己的缺点。产生骄傲自满的思想,甚至导致其心理和行为出现偏差,因此在工作中,面对这部分学生,我们适当运用批评很多时候要比表扬有效果。但我们的批评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实际。在实际运用表扬和批评时,既不可一味夸奖;也不要吹毛求疵,既充分肯定他们的智慧和才干,又要在工作实践中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工作与学习、权利与义务、责任与荣誉的关系,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和完善。[/FACE]
                  [SIZE=4]四、要坚持用重锤敲响鼓[/SIZE]
                  [SIZE=4]   在工作中,对优等生犯错,我们决不能偏袒在“一俊遮百丑”的思想影响下,放松对他们思想品德上的要求。对于他们出现问题时,我们要严肃进行处理,坚持重锤敲响鼓,一定要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让其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从而帮助他们积极去改正,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SIZE]
                  [SIZE=4]以上是我学习完唐老师案例的一点思考,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SIZE]
                  [SIZE=4]              [FACE=Times New Roman]河北省唐山市安各庄小学   曹建英  063022[/SIZE][/FACE]
                  [ 此贴最后由快乐相伴在2010-11-14 13:11:33编辑过 ]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在线情况
                  2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00
                    • 经验55325
                    • 文章683
                    • 注册2009-01-16
                                   走出教育的迷宫——“光环效应”与“思维定势 ”
                       看完唐老师的案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事件,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身边发生。我们总是凭着主观感受去与学生交流,而往往忽视客观存在的每个人的个性,直到某一天突然事件发生,方反省教育的局限,甚至慨叹教育不是万能的。
                       错矣。错的不是教育,而是人本身的弱点。此刻,两个心理名词赫然显现于眼前,那就是“光环效应”和“思维定势”。毋须解释,各位也便知道其实教育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认知角度。思维角度。
                       何为光环效应?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感觉、印象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这个人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现象,这种强烈的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唐老师所提供的案例,正是“光环效应”的最典型的案例,优等生给人的光环弥漫扩散,让老师忽略了她不光彩的一面。光环效应强烈的“遮掩性”“表面性”“弥散性”让老师抓住了并不能反映学生本质的个性特征,并且由部分推出整体,这个整体便成为老师心中根深蒂固的“好学生”“坏学生”标准。这种顽固的思维定势让老师主观的认为某某类学生会做什么,某某类学生不会做什么。
                       思维定势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表现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它阻碍了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这使得人们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阻碍。看完思维定势的含义各位教育工作者一定会明白,其实就是这样。好学生的光环效应和坏学生的标签效应,让老师产生强烈的甚至顽固的思维定势,于是人为地给好学生和坏学生贴上标签。这样看来,上述案例真的不是偶然和个别事件,只要我们的认知角度思维角度不加改变,只要我们从内心的好恶评价问题,上述案例就永远不会避免。
                        其实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避免“光环效应”与“思维定势”的影响。这一点并不难。
                        首先,我们应避免以貌取人。这貌不仅仅指容貌,更指那些能显露在外的诸如成绩、荣誉等等。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份。为此,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确立不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貌光环效应的影响。
                        其次我们应避免功利思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教育育的是人品和人才,而不是成绩和荣誉。成绩与荣誉有时仅仅是短期的效益,而品质的培养和人才的锻炼需要时间的历练。教师只有走出功利思想,才能摆脱光环效应与思维定势的影响,客观,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个体。  
                       我们还要克服从重定势和经验定势,不要根据别人或者自己的经验过早地对学生做出评价,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了解,深入每一个学生个体 ,不能过早地对学生做出结论性的评价,要与学生多交往,达到情感上的融合。对待优点和缺点突出的同学,更要全面地分析了解,在优点中寻找不足,在缺点中发现长处,以达到教育的和谐共补。
                       案例给我们提供的是思考的空间,每一个想真正做教育的教师必须研究心理学, 有些棘手的教育问题,往往能够通过心理研究而解决,诸如上述案例,教师只要能克服光环效应和思维定势的不良影响,全面了解和正确评价学生,消除对学生的成见,就一定能走出教育的迷宫,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 此贴最后由晨争卓越在2010-11-15 16:39:49编辑过 ]
                    http://8823784.blog.163.com/
                    在线情况
                    2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5
                      • 经验2128
                      • 文章45
                      • 注册2010-10-18
                      从上面两个案例中,我感到教育缺点什么。我们的教育是干瘪的,只有外壳,没有内在的东西。试想,我们出了给学生分数,考试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他们什么?学生的一切不良的举动,似乎我们都有脱不了的关系。我们的教育没有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的只是残酷的竞争。因为,每次考试,就是你死我活的比拼,何谈其他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6990
                        • 文章7
                        • 注册2010-07-09
                        感谢精彩点评!
                        晨争老师好久不见了!!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财富5
                          • 积分8536
                          • 经验104447
                          • 文章8249
                          • 注册2006-09-11
                                   [COLOR=#1a1ae6][SIZE=4]      [B]请公平对待“优生”[/B][/COLOR][/SIZE]
                          [COLOR=#1a1ae6][SIZE=4]          ——  案例点评之“优生”品德教育的盲点
                              看了这则案例,相信我们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文中所述就是我们中许多老师所经历或正在经历的。不过我看了倒没有多少愤愤不平之感,反而有些替“优生”抱不平。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造成这一切的源头恰恰是我们老师自己。是我们的不正当教育造成了“优生”不健全的人格。
                              我从教这么多年,也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却没有遭遇多少案例中这样的学生,我想这与我平时的教育应该是息息相关的。
                              首先在我眼里,每个孩子是真正平等的。每个生命总有他存在的理由。如果我们少几分势利,看淡一些分数,我们的眼中便多了份宽容,我们就会觉得每个孩子其实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各有他人不可及的闪光点。学习差的孩子劳动能力强恰恰弥补了他学习的缺憾;学习好的孩子他也有许多薄弱环节。社会需要高尖人才也需要美化城市的清洁工。[/COLOR][/SIZE]
                          [COLOR=#1a1ae6][SIZE=4]  我告诉我的孩子,在我们的班级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不要因为自己成绩好而目中无人,也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成绩落后而妄自菲薄,重要的是要自己瞧得起自己。“优生”更要为班级多服务,这才是真正的“优生”。任何时候,做人都是第一位的,然后才谈学习。我们班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的重要标准首先是看你为班级服务多少。由于我一贯秉承这样的原则,在我们班学习上的“优生”并未感觉自己在班级有多少优越感,而学习差的同学也从不会因此而抬不起头。从小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孩子就会将“好好做人”扎根于自己的心田,也就不会出现案例中所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了。
                              所以,亲爱的老师们,当您抱怨我们的孩子对老师熟视无睹,当您对“优生”满怀幽怨时,还是先请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您种下什么便会收获什么。就是因为您平时对“优生”的额外优待,只关注他们的成绩,反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本身对他们就是不公平的,是你亲手将一棵优良的种子培养成了一棵畸形的小树。你贻误了他的一生,怎么还苛求他对你感恩戴德呢?
                          (安徽省怀宁县独秀小学  纪继兰  246121)[/COLOR][/SIZE]
                          [ 此贴最后由君子兰在2010-11-19 19:52:10编辑过 ]
                          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74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