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3
    • 积分3319
    • 经验66925
    • 文章3242
    • 注册2008-11-27
    [P]占位思考[/P][P][/P][P][COLOR=#ff00ff][SIZE=4]                  挑战生命教育的极限
    [/COLOR][/SIZE]                                                      河北饶阳中学  王杰英   053900
    [/P][P][/P][P][/P][P][P][P][P][P][P][P][P][P][ALIGN=left]   读了赖老师的案例,尤感于他多次提到的“这是我的最后一招了”,不禁想问:“真的是我们的最后一招了吗?”掩卷沉思,却矢口否认……
        案例中赖老师精妙刻画了几个典型潜能生的特点,给人如在眼前之感……是啊,教学工作中,我们碰到的学困生无数,但无论何时回忆起来,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往往还是这些学生,我们恨铁不成钢,我们为之心痛,但任凭我们为之捶胸顿足亦无济于事,多年以后才醒悟,这些孩子才是最需要我们关爱的,也是最挑战我们教育智慧的,面对他们我们应该勇于挑战生命教育的极限,而不该总是蒙生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毕竟我们是孩子生命奇迹的创造者。
        中国的教育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大背景下,好像除了成绩,其他什么都是空的。再加上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过度强调“老师的尊严”,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自然就远了,师生距离一旦远了,台上台下师生间复杂的情绪,便很难得到细腻的关照。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诚演自己”、“没有自己”的老师将越来越难适应教学工作。在当代的孩子们面前,如果老师还是不食人间烟火地固守着教师尊严,师生冲突、人格及情绪教育的空转几乎难以避免;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四大天王”孩子们,成了目前教育体制下的“牺牲品”……甚至一学年只对老师讲过一句话,三个字……在《好老师在这里》这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请老师从云端走下来,能哭、能笑、也能疯狂,能和学生用同样真实的感情感受问题,面对世界。管他庄严与否,让师生有诚实的互动,或许才是成就好老师、优质教学的真实道场!”真的,请老师们从云端走下来,心不过来,我们过去!
        一、转变教育观念和态度
        诚然,赖老师为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采取了很多有特色的方法和措施。如印制了“超级喜报”; 特殊评语;奇特礼物;甚至别出心裁地推出针对某一事或某一人的激励措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但遗憾的是,对于他苦心经营的一切,“四大天王”及众多有“天王”潜质的学生来说,只是偶见成效,多数时候他们“涛声依旧”……那么,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老师只是在学习上想方设法,没能走入孩子们的心灵,所以无法唤起孩子们的共鸣,他们仍然沉寂……课堂是别人的,与他们无关。问题出在学生身上,根源仍要问我们自己。
        “四大天王”的孩子及有“天王”潜质的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关爱。爱就是教育。当然,“他们的一些不良积习由来已久,正常的授课对于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上课和折磨对他们来说,几乎等同于同义词”。我了解赖老师的这种感受,更了解孩子们如坐针毡,如听天书的感觉。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除了学习,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包括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能力。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他们。这一点,赖老师做得很好,他做到了“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但我想,这也多少有消极的成分,为什么我们不问收获呢?有句话,只要真正付出就一定会真正收获。[/ALIGN][/P][P][/P][P][/P][P][/P][P][/P][P][/P][P][P][P][P][P][P][ALIGN=left]   二、抓住心灵,缩短距离
        赖老师的案例,其中几个场景,让我的这种感受特别强烈,那就是我们怎样才能抓住孩子们的心,缩短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如把“四大天王”放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中间后排的小蓝,整日笑眯眯的,一学年来只与我说过一句话,三个字——赖老师(其时我已经受宠欲惊)”;“可是我苦心经营的这一切,对于‘四大天王’,以及众多有‘天王’潜质的学生来说,只是偶见成效,多数时候他们‘涛声依旧’”……不知为什么读到这些,感觉很悲哀,为这些孩子们,也为我们的老师们,更为我们目前的教育……
        巴西著名的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没有交流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你有没有让学生了解你的苦心?案例中老师苦心经营的这一切学生是否了解呢?如果老师很少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又怎么会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呢?显然学生冷漠的表情和呆滞的情感,“一学期只说了三句话”,让我们感觉他们并不领情。也正因为教育的隔膜,造成师生之间“南辕北辙”……
        我想赖老师可以试一试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对这些孩子多一些关注,主动创设沟通交流的通道,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将他们沉睡的心灵唤醒。或者运用一些特殊策略,如针对他们的特长设置一些特殊岗位,发挥他们旺盛的精力和能力,以此转变他们的态度和情感。如我经常有事没事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适时刺激他们的渴望上进的欲望,消除他们对老师的和同学们的误解,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真正帮他们出谋划策,使他们从心理上认同和接受我们的帮助,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益。所以,我们要多赏识孩子们,尊重差异,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三、让研修铺设智慧之路
        不要总是觉得这是你的最后一招,人的智慧是会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的,你有没有转变你对他们的态度和策略?你应该如何掌握转变的策略和方法?教育智慧从何而来?走专业研修之路吧。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所以为了不再发出“最后一招”的长叹,就去寻求更加智慧的生活吧。
        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给我们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提供了多彩的空间和途径。如阅读教育专著、组建QQ群、网络研讨、研修学习、反思写作、组建网络共同体、加入网师学习、与专家名人对话、教育行走等等,为了寻求教育的源头活水,我们孜孜不倦。
        如与书籍为友,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为了摆脱教育的困境,你可以读一读张万祥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郑立平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郑学志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招招鲜》、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等,太多了。这些书会帮我们开阔知识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智慧。
    在班主任之友论坛,我们也可以向众多网络的同行学习和探讨教育的真谛,一起反思,一起写作和探讨,将德育工作化腐朽为神奇,揭开教育的精彩篇章!
        与专家对话,接受他们睿智的语言和艺术的方法,避免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在名师大家的引领之下,我们更加自信和充实的生活,又怎么会总是发出“最后一招”的绝望呼喊呢?!
        就像赖老师说的,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是需要等待的艺术。所以,当我们面对这些如“四大天王”等拥有无限潜质的孩子们时,要相信石头也能开花,用激情点燃孩子们青春的烛火,勇敢挑战生命教育的极限,不断寻求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源头活水才永远不会枯竭!

    [/ALIGN][/P][P][/P][P][/P][P][/P][P][/P][P][/P][P][/P]
    [ 此贴最后由在水伊人在2010-12-30 21:44:12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博客: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160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rywjy向生命施爱,播种幸福的种子
    邮箱:rywjy@sina.com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3
      • 积分3319
      • 经验66925
      • 文章3242
      • 注册2008-11-27
      [P][P][P][P][P][P][P][ALIGN=left][COLOR=#ff00ff][SIZE=4][/COLOR][/SIZE][/ALIGN][/P][P][/P][P][/P][P][/P][P][/P][P][/P][P][/P][P][P][P][P][P][P][P][ALIGN=left][COLOR=#ff00ff][SIZE=4]                 挑战生命教育的极限
      [/COLOR][/SIZE]                                                        河北饶阳中学  王杰英   053900
      [/ALIGN][/P][P][/P][P][/P][P][/P][P][/P][P][/P][P][/P][P][P][P][P][P][P][P][ALIGN=left]   读了赖老师的案例,尤感于他多次提到的“这是我的最后一招了”,不禁想问:“真的是我们的最后一招了吗?”掩卷沉思,却矢口否认……
          案例中赖老师精妙刻画了几个典型潜能生的特点,给人如在眼前之感……是啊,教学工作中,我们碰到的学困生无数,但无论何时回忆起来,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往往还是这些学生,我们恨铁不成钢,我们为之心痛,但任凭我们为之捶胸顿足亦无济于事,多年以后才醒悟,这些孩子才是最需要我们关爱的,也是最挑战我们教育智慧的,面对他们我们应该勇于挑战生命教育的极限,而不该总是蒙生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毕竟我们是孩子生命奇迹的创造者。
          中国的教育现实,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教育大背景下,好像除了成绩,其他什么都是空的。再加上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过度强调“老师的尊严”,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自然就远了,师生距离一旦远了,台上台下师生间复杂的情绪,便很难得到细腻的关照。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诚演自己”、“没有自己”的老师将越来越难适应教学工作。在当代的孩子们面前,如果老师还是不食人间烟火地固守着教师尊严,师生冲突、人格及情绪教育的空转几乎难以避免;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四大天王”孩子们,成了目前教育体制下的“牺牲品”……甚至一学年只对老师讲过一句话,三个字……在《好老师在这里》这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请老师从云端走下来,能哭、能笑、也能疯狂,能和学生用同样真实的感情感受问题,面对世界。管他庄严与否,让师生有诚实的互动,或许才是成就好老师、优质教学的真实道场!”真的,请老师们从云端走下来,心不过来,我们过去!
          一、转变教育观念和态度
          诚然,赖老师为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采取了很多有特色的方法和措施。如印制了“超级喜报”; 特殊评语;奇特礼物;甚至别出心裁地推出针对某一事或某一人的激励措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但遗憾的是,对于他苦心经营的一切,“四大天王”及众多有“天王”潜质的学生来说,只是偶见成效,多数时候他们“涛声依旧”……那么,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老师只是在学习上想方设法,没能走入孩子们的心灵,所以无法唤起孩子们的共鸣,他们仍然沉寂……课堂是别人的,与他们无关。问题出在学生身上,根源仍要问我们自己。
          “四大天王”的孩子及有“天王”潜质的孩子们,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关爱。爱就是教育。当然,“他们的一些不良积习由来已久,正常的授课对于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上课和折磨对他们来说,几乎等同于同义词”。我了解赖老师的这种感受,更了解孩子们如坐针毡,如听天书的感觉。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除了学习,他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包括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能力。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他们。这一点,赖老师做得很好,他做到了“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但我想,这也多少有消极的成分,为什么我们不问收获呢?有句话,只要真正付出就一定会真正收获。
          二、抓住心灵,缩短距离
          赖老师的案例,其中几个场景,让我的这种感受特别强烈,那就是我们怎样才能抓住孩子们的心,缩短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如把“四大天王”放在老师的眼皮底下;“中间后排的小蓝,整日笑眯眯的,一学年来只与我说过一句话,三个字——赖老师(其时我已经受宠欲惊)”;“可是我苦心经营的这一切,对于‘四大天王’,以及众多有‘天王’潜质的学生来说,只是偶见成效,多数时候他们‘涛声依旧’”……不知为什么读到这些,感觉很悲哀,为这些孩子们,也为我们的老师们,更为我们目前的教育……
          巴西著名的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没有交流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你有没有让学生了解你的苦心?案例中老师苦心经营的这一切学生是否了解呢?如果老师很少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又怎么会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呢?显然学生冷漠的表情和呆滞的情感,让我们感觉他们并不领情。也正因为教育的隔膜,造成师生之间“南辕北辙”……  
          我想赖老师可以试一试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对这些孩子多一些关注,主动创设沟通交流的通道,多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将他们沉睡的心灵唤醒。或者运用一些特殊策略,如针对他们的特长设置一些特殊岗位,发挥他们旺盛的精力和能力,以此转变他们的态度和情感。如我经常有事没事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适时刺激他们的渴望上进的欲望,消除他们对老师的和同学们的误解,走进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真正帮他们出谋划策,使他们从心理上认同和接受我们的帮助,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效益。所以,我们要多赏识孩子们,尊重差异,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三、让研修铺设智慧之路
          不要总是觉得这是你的最后一招,人的智慧是会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的,你有没有转变你对他们的态度和策略?你应该如何掌握转变的策略和方法?教育智慧从何而来?就要走专业研修之路。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所以为了不再发出“最后一招”的长叹,就去寻求更加智慧的生活吧。
          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给我们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提供了多彩的空间和途径。如阅读教育专著、组建QQ群、网络研讨、研修学习、反思写作、组建网络共同体、加入网师学习、与专家名人对话、教育行走等等,为了寻求教育的源头活水,我们孜孜不倦。
          如与书籍为友,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为了摆脱教育的困境,你可以读一读张万祥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郑立平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郑学志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招招鲜》、万玮老师的《班主任兵法》等,太多了。这些书会帮我们开阔知识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智慧。
      在班主任之友论坛,我们也可以向众多网络的同行学习和探讨教育的真谛,一起反思,一起写作和探讨,将德育工作化腐朽为神奇,揭开教育的精彩篇章!
          与专家对话,接受他们睿智的语言和艺术的方法,避免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在名师大家的引领之下,我们更加自信和充实的生活,又怎么会总是发出“最后一招”的绝望呼喊呢?!
          就像赖老师说的,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是需要等待的艺术。所以,当我们面对这些如“四大天王”等拥有无限潜质的孩子们时,要相信石头也能开花,用激情点燃孩子们青春的烛火,勇敢挑战生命教育的极限,不断寻求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源头活水才永远不会枯竭!

      [/ALIGN][/P][P][/P][P][/P][P][/P][P][/P][P][/P][P][/P]
      [ 此贴最后由在水伊人在2010-12-30 21:44:56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博客: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160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rywjy向生命施爱,播种幸福的种子
      邮箱:rywjy@sina.com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