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18
    • 经验78673
    • 文章631
    • 注册2010-09-08
    中学版案例评析之“假小子”
    [ALIGN=center][B][SIZE=4]假小子[/SIZE][/B][/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left][B][SIZE=4]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镇中学 于爱军[/SIZE][/B][/ALIGN][ALIGN=left][SIZE=4][/SIZE] [/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    走在校园里,如果你不留意,你很难从顽皮的男生堆里把这个异常另类的女孩子挑出来:浑身上下,从里到外,都是那些游荡在校外的辍学男生留给她的衣服,从肘到膝夸张地露出大小不等的窟窿,穿在身上俨然一副叛逆十足的“野小子”模样,而且她还留了一个与她的性别很不相称的小平头。这就是我曾经的学生李燕。如果说外表的不羁就已经很难让任何一个老师接受的话,那么平时在校的表现更是让身为班主任的我每天都感到心神不安,因为她在厕所里抽烟,在小饭馆里喝酒,在校外结交闲杂人员群殴。[/SIZE][/ALIGN][ALIGN=left][SIZE=4]    身为毕业班的班主任,我曾经语重心长地对她进行反复地教导:九年级是个多么重要的阶段你又不是不知道,以你现在的表现,不用说是上高中,恐怕拿初中毕业证都是很困难的。你要改掉那些坏习惯,安心学习,别老跟那些不三不四的男生来往……每次面对诸如此类的劝说,她都显得不屑一顾,甚至有一次公然跟我叫板:“跟男生交往怎么了,男生就是比女生强。你不就是嫌我给你抹黑吗,实在看我是病你就开除我,告诉你,我死都不会离开那些哥们儿。”当她从办公室摔门而去的时候,我真的立刻就想向校长报告,开除这个一直给班里减分儿的祸患。如此肆无忌惮,破坏校风,很可能会带坏一帮学生。可平静下来之后,我想,如果就这样让她流入社会,也许,用不了多久,便会堕落得一塌糊涂。面对着李燕忿忿离开的背影,我陷入了深深的迷惘:这个学生,让她去,还是留?[/SIZE][/ALIGN][ALIGN=left][SIZE=4]    她依旧抽烟,喝酒,打架。[/SIZE][/ALIGN][ALIGN=left][SIZE=4]    而让我作出最终决定的,完全是来自于那次家访,也正是那次家访,我才下定决心:这个孩子我一定要管,而且,要管到底。[/SIZE][/ALIGN][ALIGN=left][SIZE=4]    那次家访我没有见到李燕的家人,是她家的邻居给我简要的介绍了她的家庭状况。九岁的时候,李燕的父亲去世,母女俩改嫁到这里,而她的继父是个酒鬼,每次醉酒后,母女俩都会无故遭到殴打。孩子曾经哭闹着要和她妈回老家,她妈妈说回家后谁能养你。以后这孩子挨了打就抱怨她妈妈说,都是你,贱女人,离了那个混蛋就活不了么?[/SIZE][/ALIGN][ALIGN=left][SIZE=4]    我顿时明白了这孩子所有不良习气的根源。从一开始恨她母亲不争气,到恨所有女人,以至于最后不和任何女生交往,一头扎进了男生圈儿;而暴力的家庭环境,亦使这个从小就有阴影的女孩学会了抽烟喝酒,自暴自弃。[/SIZE][/ALIGN][ALIGN=left][SIZE=4]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找李燕谈话,因为我深知这个学生对所有老师都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再次找到她的时候,是在她的生日。当我把一只蝴蝶发卡送给她的时候,她一脸的惊讶。我说是啊,这个,就是给你的。生日礼物,我跑了好几家礼品店,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个,还算挺漂亮。[/SIZE][/ALIGN][ALIGN=left][SIZE=4]    我看得出这个平时狂傲的“野小子”脸唰地红了。我知道,在她那种特定的家庭环境里,根本没有生日礼物的概念。至少,这应该是第一份来自老师的礼物。尽管当时离开的时候,李燕没有说出感谢,可最终我还是发现她是非常喜欢这件礼物的,因为三个月后,她把那只镇翼欲飞的小蝴蝶卡在了头上。是的,她留起了头发,明白了我的用心。从那天起,她开始逐渐疏远了男生。[/SIZE][/ALIGN][ALIGN=left][SIZE=4]事情的进展如我所料,李燕和我之间的隔膜变得越来越薄,而最终彻底改变这个女孩命运的,仅仅是一条裙子。[/SIZE][/ALIGN][ALIGN=left][SIZE=4]    那天放学我把不知所措的她带到街上。我知道那条街在李燕频繁逃课的时候没少闲逛,而我这次来是带着她一家一家地走进服装店看衣服。我买回了一条裙子,纯白色的,淡雅,清新。回到学校宿舍后,我把裙子丢给她说,试试看,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呢。她愣在那里半天没缓过神来。我说你穿上吧,还愣着干什么,这条裙子就是给你买的,一会儿穿到办公室给我看。当她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我和所有在座的老师都惊呆了,这还是那个名声远扬的“假小子”李燕么?[/SIZE][/ALIGN][ALIGN=left][SIZE=4]    一袭素雅的白裙,一支普通的蝴蝶发卡,点缀出来的,竟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这一次,李燕的眼圈显得发红,可她依旧没有说出“谢谢”那两个字,也许,那一刻,她懂得了什么是羞涩。[/SIZE][/ALIGN][ALIGN=left][SIZE=4]过了两天,我突然发现我的教科书里塞着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老师,你是第一个给我买衣服的人。那一刻,我觉得我做了自己平生最伟大的一件事。是的,这个女孩最缺乏的,就是那种对她来说遥不可及的父爱和母爱。[/SIZE][/ALIGN][ALIGN=left][SIZE=4]    那次以后,再没有在那群男生堆里找到过李燕。[/SIZE][/ALIGN][ALIGN=left][SIZE=4]    也许有些感谢,是不用挂在嘴边上的,就像李燕,看得出,她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报答着老师所付出的点滴恩情。临近中考的最后一段日子,她没日没夜地背单词,翻所有学过的旧书,学习成绩以另人难以想象的幅度直线飙升。有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信念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可奇迹,终究是被这个曾经令好多老师费尽了脑汁的学生创造了。[/SIZE][/ALIGN][ALIGN=left][SIZE=4]    中考成绩公布,李燕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本市重点高中录取名单上。[/SIZE][/ALIGN][ALIGN=left][SIZE=4]    后来,我收到李燕寄来的一封信,信里画着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我想那应该是这个女孩子能给我的最好的回报吧,化茧成蝶,亦是我一直以来对她的期盼。[/SIZE][/ALIGN][ALIGN=left][SIZE=4]    如今,李燕正在河北省重点中学车轴山中学读高三,而这所学校,正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兆国同志的母校。[/SIZE][/ALIGN][ALIGN=left][SIZE=4]    直到如今,李燕这个频临辍学的“野小子”摇身变成重点高中优等生的事迹,还一直是我校师生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这使我更加坚信,爱能够融化心灵的寒冰,爱能使一个人获得重生。[/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ALIGN]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18
      • 经验78673
      • 文章631
      • 注册2010-09-08
      《班主任之友》2011年第1期向广大教师征集案例《假小子》的案例评析,您可以从案例中找到一个评析的点,由此生发出去撰写成文。可以透过案例本身分析成功转化假小子的理论背景与现实依据,可以从心理学的层面剖析“假小子”类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处理方法,可以从教育处理个性(问题)学生的角度提出其他的或更好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师素养的层面分析教育如“假小子”一类学生的师爱师德问题。总之,请从您的立场和视角挖掘评析案例的切入点,深入剖析,评出有价值有思想的内容。请将文章直接发到[EMAIL=yuegao2006@163.com]yuegao2006@163.com[/EMAIL]   截稿时间为2010年12月6号。
      [ 此贴最后由琴来琴往在2010-12-1 10:56:43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4
        • 积分10313
        • 经验549509
        • 文章10202
        • 注册2008-10-02
                            [COLOR=#0000ff][SIZE=3]寻找教育问题生的“切入点”[/COLOR][/SIZE]
        [COLOR=#0000ff][SIZE=3][/COLOR][/SIZE]
        [COLOR=#0000ff][SIZE=3]     看了于老师的“假小子”这篇案例之后,我首先想到的不是“爱”这个话题,我思考更多的是对于案例中像李燕这样的问题生应该怎样寻找教育她们的“切入点”。毫无疑问,在案例中于老师找到了,而且我感觉于老师似乎是在山重水尽疑无路的情况之下找到的,因为于老师也曾为李燕深深的迷惘过,甚至是在让她去,还是留中选择过。不过幸运的是,于老师利用家访的机会抓住了“解救”李燕的机会,最终李燕也不负众望,考进了省重点中学,从而获得了重生。这则案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于老师紧紧抓住了教育李燕契机,找到了教育她的“切入点”,对李燕进行爱心教育从而取得成功。事实上,我们在教育问题学生的时候往往没有于老师这么幸运。很可能大多数时候,我们更多地是一直处在教育问题学生的迷惘状态,有时候甚至到了麻木状态,干脆让学生一走了之。所以我觉得教育问题生,你得找准教育他们的“切入点”,他们是哪儿出了问题,我们得首先抓住,这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一样,你得把病人的病情诊断清楚了再下药,否则你不可能治好别人的病。同样,作为教师,对待我们问题生,应该像医生一样事先为我们的学生“把把脉”,及时了解“病情”,在充分整合各方面信息之后,待有了充足的把握之后,我们才能开出正确的“药方”。案例中的于老师就是通过家访为李燕这位问题生“把好脉”之后开出了“爱”的药方,从而治好的李燕的“病”。所以,我认为教育问题学生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找到教育问题生的“切入点”,也即是我们能不能找到问题生之所以成为问题生的真正根源,如果找到了,再开出合理的“药方”,那么我们的问题生就一定能够教育成功。[/COLOR][/SIZE]
        [COLOR=#0000ff][SIZE=3][/COLOR][/SIZE]
        [COLOR=#0000ff][SIZE=3][/COLOR][/SIZE]
        [COLOR=#0000ff][SIZE=3]              (湖北省黄梅县蔡山二中 付义六 435506)[/COLOR][/SIZE]
        [ 此贴最后由wxsf9813在2010-12-1 21:49:19编辑过 ]
        [color=red][B]付义六[/B][/color]欢迎您访问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fuyiliu2008][color=red][B]雄鹰展翅[/B][/color][/url]   班刊论坛连载:[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25043][color=blue][B]雄鹰展翅的心灵感悟[/B][/color][/url]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财富5
        • 积分13220
        • 经验2181206
        • 文章13238
        • 注册2009-09-26
        大力支持!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3
          • 经验84866
          • 文章613
          • 注册2010-10-18
          改变源自爱
          [ALIGN=center][SIZE=4][B]改变源自爱[/B][/SIZE][/ALIGN]
          [SIZE=4][B]   李燕的转变让我倍感欣慰,但并不意外。因为她遇上了一位有着大爱的老师。[/B][/SIZE]
          [SIZE=4][B]   外表的不羁,性格的叛逆,实则是李燕对生活阴影的一种应激反应。她用她浑身是刺的外在形像来掩盖她没有安全感,用她所结交的那些“哥们儿”来掩盖她缺乏幸福感。想除去她外在的“刺”,解开她内心的“结”,只有给予她所需要的亲情之爱。 [/B][/SIZE]
          [SIZE=4][B]   当家庭不能给予她所需的爱时,于老师出现了。一只发卡给了她幸福感,也使她明白了还有人在乎她。于是,尘封已久的心门打开了。虽然仅仅是对于老师一个人开的,虽然只有一道缝,但毕竟这个封闭已久的心灵中有了阳光的射入,她的内心世界也有了与外部世界对流的通道。[/B][/SIZE]
          [SIZE=4][B]   那么,于老师先前“语重心长”的教导为什么无效甚至起着反作用呢?我想,这样的“语重心长”的教导在李燕的生活中太多了——她的家人、她的亲友都会这样教导她。实则带给她的是什么呢?只是伤口上撒盐而已。因为这样的教导在她看来可能是指责、是批评、是白眼儿。这可能也是她“对所有老师都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的原因吧。[/B][/SIZE]
          [SIZE=4][B]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找李燕谈话”,这儿我读到了于老师的宽容。对于李燕这样的孩子,急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尤其是在孩子还在抵触情绪强烈的时期内,再去找她谈话显然只能使她更加抵触。于是,于老师采取了冷处理。有时,这样的冷处理也是在考验着教师的意志,不是真正心中有爱的教师,不可能做得如此到位的。因为,在孩子依然如故的情况下,于老师已经开始去思索如何触动孩子内心最柔软的地方。[/B][/SIZE]
          [SIZE=4][B]   于老师用自己的爱找到了这块最柔软的地方——对亲情的渴求。于是,当于老师递给她一只发卡,[FACE=Times New Roman] [/SIZE]以亲情的姿态出现时,她打开了心门,接纳了这份最真诚的爱。我想,之所以先前李燕对她的那班“哥们儿”那样依恋,无力走出那个小圈子,也与 “哥们儿”给了她亲情的幻觉有关吧。[/B][/FACE]
          [SIZE=4][B]   现在,有了于老师的爱,她走出了她曾经的心理阴影,在一步步了解,一次次交流之后,李燕彻底打开了她的心扉。于是,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成了她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动力。于是,一只发卡、一件连衣裙,以及发卡、连衣裙里所蕴涵的浓浓的爱,成就了一段爱的佳话。[/B][/SIZE]
          [B][SIZE=4](庄华涛  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保沙中心学校  241100)[/SIZE][/B]
          [ 此贴最后由乡下人在2010-12-2 21:26:54编辑过 ]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8829080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549
            • 经验13622
            • 文章536
            • 注册2010-04-07
            真是不错的案例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5
              • 经验1633
              • 文章57
              • 注册2010-11-09
              很好!一直坚信爱可以创造一切。向于老师学习!
              因为宽容,所以美丽。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10
                • 文章1
                • 注册2010-12-05
                我们还有多少“假小子”
                郭瑞华
                也许在校园里,一眼就被认出是“假小子”的学生并不多。然而,常态的表象背后,究竟还有多少“假小子”呢?最近几年,我们很遗憾也很震惊地看到,那些在网络上疯传的校园暴力事件,竟有多起的“主角”是女生。其手段之残暴,另人发指。曾经有一群女生在殴打完一个女生之后,强行扒掉其衣服,旁观者男女皆有之。这一引起全国广泛舆论关注的事件之后,类似事件又多次发生。同时,有着诸多不良倾向的吸烟,喝酒,逃课等“问题”女生亦不乏其数。对于这一学生群体的教育,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导致这一问题的因素很多。某些不良社会风气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主要原因。
                而作为教师,怎样来教育这类学生呢。于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其说于老师有高超的教育艺术,不如说有着可贵的人文关怀。的确,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到重点高中和大学,而李艳的成功也绝对不是简单的一纸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而已。考入重点高中只是李艳转型的一个表现形式,不难看出。于老师改变的,是她的一生。如果说把教育事业看成是一种阳光事业的话,那么,教师应该深知,是阳光,就该照便每一个角落。我们可能把太多心血花费到怎样培养优等生方面了,然而,对于那些问题学生,我们一直缺乏一种像培养优等生一样的热情。也许我们也曾经对这类学生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至最后的失望和放弃,可是我们应该深知,那些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看似不可穿越的障碍,有时侯,薄得真似一张窗户纸。关键看是不是每个教师都有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信心和耐心。
                于老师成功了,李艳成功了,而我们还要面对那么多的“李艳”,我们又该怎么办?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的堕落和沉沦都有着深层的原因,当然,我们也不可能有着相同的方法。然而,教育艺术的及至,无外乎是爱的奉献。不管我们用怎样的方式,只要我们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只要我们放下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势,抛弃那种喋喋不休的责备,怀着一颗慈爱而悲悯的心靠近她们,温暖她们,在成功教育的路上,我们会殊途同归。
                我们还有好多的“李艳”。
                我们呼唤更多用心温暖每一名学生的教师。
                联系电话:15033930380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3
                  • 积分3319
                  • 经验66925
                  • 文章3242
                  • 注册2008-11-27
                  [P]思索中……[/P][P][P][P][P][ALIGN=center][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化茧成蝶的密码[/FACE][/SIZE][SIZE=14pt][/SIZE][/ALIGN][/P][P][/P][P][/P][P][/P][P][P][P][P][ALIGN=center][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假小子》的案例点评[/FACE][/FACE][/ALIGN][/P][P][/P][P][/P][P][/P][P][P][P][P][ALIGN=right][SIZE=3][FACE=Times New Roman]河北饶阳中学[/SIZ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Times New Roman]王杰英[/FACE][FACE=Times New Roman]   053900[/FACE][/FACE][/ALIGN][/P][P][/P][P][/P][P][/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读了于老师的这篇“假小子”的案例,说实话,我很感动。感动于老师成功抓住了教育的契机,用她细腻的爱和智慧的宽容重塑了这个“假小子”,使其化茧成蝶![/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一、探究矛盾的根源[/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面对孩子另类的言行,于老师没有放弃对她的关爱,并且语重心长的进行教导。无奈,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并对老师好心的劝告报以不屑一顾,甚至肆无忌惮。尽管老师一气之下,意欲除之而后快,然而理智还是让老师欲罢不能……正是家访,让老师得知了孩子的详细情况,了解了孩子矛盾形成的根源,从而转变了老师对孩子的看法,从厌烦到同情,陡生不放弃,乃至要改变孩子的决心。找到症结,最好的办法就是接近心灵,对症施治。[/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二、细腻润泽生命[/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好老师在这里》的美惠老师说[/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用真心换真情的第一步就是要看见孩子的情绪,而且要温柔地对待。”当温柔善良的美惠老师得知阿诚的妈妈不能送蛋糕来时,冒着生命危险,在那个狂风暴雨,山石崩落的夜晚,买回蛋糕帮阿诚庆生,这对阿诚来说是何等的恩情,这份情他永远不会忘怀,用真心换来一片真情,这使我想到了于老师的家访工作。虽然她的父母不在,于老师没有放弃,当她从邻居口中得知了一切后,于老师顿时明白了这孩子所有不良习气的根源,以及她“女扮男装”,自暴自弃的原因。正是她细腻的工作态度和职业敏感,找到了挽救孩子的症结,开启了润泽生命的航程。[/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三、抓住教育契机[/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如果她当时一气之下,找到校长开除此生,也许很容易,后面的事情一概不会发生。但是面对“顽疾”于老师没有退缩,而是通过家访成功抓住了教育的契机:孩子缺乏父爱以及家庭的温暖。正是看到和想到了这一点,于老师恰当地抓住这个直抵心灵的契机,用爱心接近孩子的“软肋”,从而成功打开心灵的通道!一个好的契机,成就了孩子一生的命运转折。[/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四、宽容化解心灵[/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于老师都在沉默,既为孩子的家庭背景,也为孩子现在的抵触情绪,她在寻找合适的时机,来化解孩子心头的坚冰。终于在孩子的生日到来之时,她把一只漂亮的蝴蝶发卡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这个“假小子”,可以想象,在那样缺少爱和温情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接到老师的礼物时该是多么意外、惊喜而又羞愧和感动啊!所以,教育的神奇魅力开始出现了,“假小子”开始变作女儿身!她留起了长发,别上了美丽的发卡,“从那天起,她开始逐渐疏远了男生”,并从此,她们之间的隔膜越来越薄……宽容,老师博大的宽容之心,让封冻的心灵开始复苏,以真心换真情,让生命之光闪现![/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五、智慧重获新生[/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一个人最丰富、深奥的世界是在心灵,生命是令人惊喜而深刻的相遇,也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一个智慧的教师,碰到了一个幸运的孩子,成就了一段人生的精彩篇章![/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当于老师领着孩子上街买衣服,而后出其不意告诉她,衣服是给她买的,我们无法想象孩子当时的心情会如何激动和感激老师!当她穿上裙子,别上发卡,奇迹真得发生了!出现在老师面前的再也不是一个“假小子”,而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之后,蜕变,化茧成蝶!“有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信念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可奇迹,终究是被这个曾经令好多老师费尽了脑汁的学生创造了。中考成绩公布,李燕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本市重点高中录取名单上。”于老师智慧之爱,终于让这个濒临辍学的“野小子”摇身变成重点高中优等生,爱让她重获新生![/FAC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挣扎痛苦之后[/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见到阳光的一刹那[/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化茧成蝶是另一种美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于老师用她的宽容和智慧为生命插上起舞的翅膀,让我们一起为她喝彩,也让我们谨记这些破茧成蝶的密码![/FACE][/FACE][/P][P][/P]
                  [ 此贴最后由在水伊人在2010-12-22 7:28:44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博客: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160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rywjy向生命施爱,播种幸福的种子
                  邮箱:rywjy@sina.com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2
                    • 经验13401
                    • 文章135
                    • 注册2010-03-25
                    [SIZE=4]让爱开启那扇门[/SIZE]
                    [SIZE=4]
                        读完案例《野小子》后,我为于老师成功转化李燕这个濒临辍学的“野小子”,使她转变成重点高中优等生而高兴,也为李燕因为遇上了于老师,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庆幸。
                        其实,在通往每个人内心世界的道路上,都有一扇需要开启的门,找到这扇门并打开它,也许我们就会拥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案例中的于老师就非常幸运,他找到并成功开启了李艳心灵大门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就是-----爱,真爱,一种真教育的爱!
                    曾有过这样一个调查。某直辖市教育局在教师中随机抽取10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回答“是”;然后再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真正能让学生体会到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野小子》这一案例中,于老师在实施转化的过程中,就做到了付出的爱让李燕体会到,于是便有了爱的回报---愿意接纳并听从于老师的教导,最终使她有了化茧成蝶的愿望与动力。
                        在本案例中,于老师有以下做法值得借鉴。
                        一、探求问题的根源---寻找切入点。对于李燕,于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对她进行过反复地教导:“九年级是个多么重要的阶段你又不是不知道,以你现在的表现,不用说是上高中,恐怕拿初中毕业证都是很困难的。你要改掉那些坏习惯,安心学习,别老跟那些不三不四的男生来往……”可每次她都显得不屑一顾,甚至有一次公然跟于老师叫板。教导完后,抽烟,喝酒,打架依然。其实这种说教的教育方式对李燕来说,并不认为就是老师对她的爱,对她的关心。家访后,对于这个桀傲不训的学生,很长一段时间于老师都没有找她谈话,因为于老师深知这个学生对所有老师都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有些时候冷处理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二、找准问题的症结----爱的缺失。李燕同学所有不良习气的根源来源于她的家庭。从一开始就恨她母亲不争气,到恨所有女人,以至于最后不和任何女生交往,一头扎进了男生圈儿;而暴力的家庭环境,亦使这个从小就有阴影的女孩子学会了抽烟喝酒,自暴自弃。
                        三、充满爱心送礼物----爱的体验。
                    李燕生日的那天,当于老师把一只蝴蝶发卡送给她的时候,她一脸的惊讶。于老师说:“是啊,这个,就是给你的。生日礼物,我跑了好几家礼品店,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个,还算漂亮。”一个小小的发卡让从小缺失亲情的李燕,一个小小的发卡让几乎没有接受过老师送的生日礼物的李燕,感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对于老师的排斥感在减少,与于老师之间的隔膜也变得越来越薄。
                        四、步步为营促转化——爱的回报。尤其是那天放学于老师把不知所措的李燕带到街上,一家一家地走进服装店看衣服,当回到学校宿舍后把买回的那一条,纯白色的,淡雅,清新的裙子丢给李燕试穿,并告诉她这条裙子就是给她买的,更让缺乏亲情的李燕感到了一阵阵地温暖。一袭素雅的白裙,一支普通的蝴蝶发卡,点缀出来的,竟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其实哪个女孩不爱美?只是李燕最缺乏的,就是那种对她来说遥不可及的父爱和母爱。这一次,在于老师这里,李燕体会到了,虽然只是一条裙子,但从李燕显得发红的眼圈,可以看出她已经从心里感受到并接纳了于老师的爱。并最终产生了爱的回报-----临近中考的最后一段日子,李燕没日没夜地背单词,翻所有学过的旧书,学习成绩以另人难以想象的幅度直线飙升。中考成绩公布,她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本市重点高中录取名单上。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作为教师,我们不妨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换一种艺术的方式方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让他们从心底接受,并迸发出情感与智慧的火花,谱写师生之间的和谐之歌。[SIZE=4](河南安阳特殊教育学校  王维 邮编:455000   )
                    [/SIZE]


                    [/SIZE]
                    [ 此贴最后由拥抱太阳在2010-12-6 11:23:36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75
                      • 经验1813
                      • 文章173
                      • 注册2007-01-11
                      早上投寄了一篇《教育,岂能一个爱字了得》,请指教!
                      关注德育和政治课教学,我的邮箱lhl6666@sina.com,有空就联系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75
                        • 经验1813
                        • 文章173
                        • 注册2007-01-11
                        时间迟了一会儿,还请郭老师手下留情哦
                        关注德育和政治课教学,我的邮箱lhl6666@sina.com,有空就联系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