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P][SIZE=3]          “ 宽严并济”才是真
        读完谭老师的《宽容的困惑》,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了“永远的一课”。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暴雪天,教室外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一反常态: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大家惊异地望着欧阳老师。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几十双眼睛在问。“因为我们要在操场上立正五分钟。” 即使欧阳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很横的男生没有出教室。操场在学校的东北角,北边是空旷的菜园,再北是一口大塘。 那天,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连成了一个整体。 矮了许多的篮球架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大家挤在教室的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 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站定,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在操场上去,站好!”欧阳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谁也没有吭声,大家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三列纵队。 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 后来,大家规规矩矩地在操场站了五分多钟。 在教室时,同学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叫他们站半个小时,他们顶得住,叫他们只穿一件衬衫,他们也顶得住。[/SIZE][/P][P][SIZE=3]    也许是因“永远的一课”欧阳老师的做法和谭老师的反差太大吧,所以我才会在看完案例后的第一时间脑海中飞速闪过这个故事。对比谭老师屡屡宽容地对待多次有偷窃行为的小娟,欧阳老师的做法似乎有些不近人情,然而正是这不近人情的却使孩子内心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相信他们会永远把这一幕珍藏在记忆深处,他们会深深懂得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而再看谭老师对小娟的一次又一次的宽容,却让孩子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一次又一次的故伎重演,甚至连谭老师本人也因此痛苦迷茫。从这种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光有宽容而缺失严厉是不行的。[/SIZE][/P][P][SIZE=3]   诚然,宽容作为一种教育艺术,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在维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通过师生相互间的理解、沟通来唤起孩子良知,达到他们自觉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润物细无声”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适度的宽容对待,使孩子能够积极进行自我调整、规范,从而健康成长。但宽容是有一定限度的,否则一味地宽容就会成了对孩子的姑息和放纵,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宽容的背后应该包含更深的期望和更严格的要求。[/SIZE][/P][P][SIZE=3]   我个人认为对于像上述案例中小娟,为了消除师生间的紧张气氛和对立情绪,在孩子初次犯错误时我们可以暂不处理或容忍学生暂不承认错误。然而暂不处理并不是不处理,暂不让他们认错并不是不要求她认识错误,而是为了等待时机,掌握火候,给她自我认识的时间,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而谭老师之所以这样迷茫和困惑,我觉得错就错在他一次次的相信孩子,一味地宽容对待孩子,殊不知其实已经逐步演变成了姑息和迁就,对孩子自我认识问题改正错误的等待也最终变得遥遥无期。试想如果谭老师在及时进行换位思考,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如果能换一种方式,在孩子再次重演时给予当头棒喝,并及时结合父母对其进行严肃的教育,使其认识到这种错误行为的严重性,并且给予孩子充分的反思时间,再认真考虑每一次教育的对该生产生效果,不断进行积极的调整,认真把握宽容与严格的尺度,我想就不会出现上面的结局。   [/SIZE][/P][P][SIZE=3]    正如说话要注意分寸,炒菜要掌握火候一样,教育也是这样。宽容如果过了头,就会使老师变得很懦弱,无原则,就会演变成对孩子所犯错误的纵容和姑息,就会使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反之,如果过于苛求,毫无宽容之意,一味高压也势必激起孩子的奋起反抗,所以我认为我们对孩子真正的爱应该是宽严并济的,该严的时候严,该处理时及时处理,该比批评指责时毫不手软,但一定要在关爱学生的前提下进行,否则离开了爱的大前提,所有的教育都将是徒劳的。要在工作中坚决摒弃不批评学生就是爱护学生的错误观点,要将批评教育落到实处。但值得注意的是批评一定要讲求分寸,注重方法,要因人因事而异,要在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来实施的,始终坚持以理服人,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积极改正不良习惯和品行。[/SIZE][/P][P][SIZE=3]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有把宽容与严格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对待,才能使班级管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让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健康成长。[/SIZE][/P][P][SIZE=3]   河北省唐山市安各庄小学   曹建英  063022  联系电话:15531502389
    [/SIZE][/P]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97
      • 经验22169
      • 文章698
      • 注册2009-08-07
      [P][P][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是情感延伸,还是爱的宽容?[/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FACE][/SIZE][/ALIGN][/P][P][/P][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   读完本案例,我也很困惑,不同于谭老师的困惑。他的困惑在于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对于小娟如此宽容,小娟竟然没有在宽容的感化下改正过来。我的困惑在于,谭老师的做法究竟是不是宽容,读完案例,我最大的感受在于,谭老师是不是一种过往经历上的情感愧疚,导致了做了教师以后演变成为一种情感延伸。[/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FACE][/SIZE][/ALIGN][/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 “[/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自那时到中学毕业,我一直对班主任老师很反感,暗暗立誓自己以后也要去当老师,不管学生犯什么错,一定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要尽最大的努力留住自己的学生。[/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大学毕业后站在讲台上时,我还是无法释怀,虽然无意再去指责班主任老师当年的处理方式,但常常会自责,总认为同学退学是由于自己曾经的错误造成。[/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细读这些文字,不难发现谭老师的感情是纠结的,即有对过去班主任的不满,也有对自己的不满。据我分析,在他的思想中更多的还是对自己的不满,对当年做法的不满,所以谭老师时刻提醒自己“[/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并因这个原因而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要爱、要宽容,要尽力让他们在健康宽容的环境中不断成长,赎回曾经犯下的错。[/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正如文章中的那位专家所言,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认为该专家的意思,并不是谭老师在文章中分析的意思,更多的可能是从心理学上的层面上做的一些思考。[/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FACE][/SIZE][/ALIGN][/P][P][/P][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   就此案例,我咨询了河南邯郸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爱莲老师,王老师告诉我“谭老师没有心理问题,但是有心理情结,是一种心理投射,他对待那个偷严老师钱的女孩的态度就是基于他自己的感受出发的,以为所有的偷别人东西的人都有情可原,想在这次事件中弥补早年对同学好友的内心亏欠,他是在让自己内心平衡。谭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叫宽容,叫放纵,而且他在处理这个问题中,不够理性和智慧。”[/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FACE][/SIZE][/ALIGN][/P][P][/P][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结合王老师的意见,我认为该案例的谭老师的问题,不属于宽容的问题范畴,更多的还是在于一种心态上的处理问题。其实,这种心态在刚刚毕业的新老师来说,是普遍存在的。很多新老师,刚刚从学校毕业,还沉浸在过往的学习生涯中,对于过去遇到的一些求学生涯出现的问题还念念不忘,比如案例中的谭老师对那件偷窃事件班主任的不当处理、自己的错误举报愤愤不已。因此他们往往会抱着一个教育态度,就是他们做老师的时候,要关注这些,关注学生的诉求,不像自己求学生涯中遇到的班主任一样不可理喻。其实,这是一种类比的态度,将自己还假设在学生的情景位置上,我们说有这种态度是好的,是教育需要的态度,但不科学,因为我们要辩证的看待教育问题。此时,我们的一些新老师会寻求教育专著的帮助,这个时候也容易走入误区,比如案例中的谭老师,他把宽容作为一种万能药。他觉得宽容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武器,他一次一次的宽容小娟,他觉得通过宽容一定能够让小娟改邪归正。这种问题在一些老师中也比较普遍,一些老师过分迷信一些教育专著中的教育方法,不进行分析的拿来主义,导致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产生很多困惑。[/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FACE][/SIZE][/ALIGN][/P][P][/P][P][P][ALIGN=lef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总的来说,我认为谭老师的困惑,不应该在于宽容的困惑,更多的还是一种教育方法失败以后的困惑,再加上过往经历的心理暗示,才会产生案例中的困惑。[/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FACE][/SIZE][/ALIGN][/P][P][/P]
      [ 此贴最后由jufeng0518在2011-4-6 19:49:06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877
        • 经验16919
        • 文章866
        • 注册2010-08-02
        过度宽容,后患无穷
        [P][SIZE=5][B]过度宽容,后患无穷 [/B][/SIZE][/P][P][SIZE=4][B]——《宽容的困惑》案例评析
        [/B]一、回放案例
        案例《宽容的困惑》中的谭老师,从教十余年来,一直用爱和宽容对待每一位孩子,不敢有丝毫的放松,怕自己小小的失误影响孩子的成长。可谭老师班里上学期发生的一件事情,让谭老师困惑。席晓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六次在帮老师拿钱包的时候,每次从老师的钱包里拿走一百块钱。面对学生严重的偷窃行为,谭老师过度宽容,致使学生变本加厉,这让谭老师手足无措。这个案例似当头棒喝,引人深思;如晨钟暮鼓,发人警省。
        二、深入案例
        1.谭老师过度宽容的心理原因。
        谭老师上初一时,班主任在班会课上让每一位学生在纸条上写出班里曾经有过小偷小摸行为同学的名字。怀着对老师的信任,谭老师最后一刻才把一个同学的名字写在纸条上并交给了老师。当班主任说出那个名字时,谭老师内心忐忑不安:“为什么偏偏是我在纸条上写的那个与我关系非常好的同学?”当谭老师的好朋友在讲台上作检讨时,谭老师不敢抬头看好友,微微用眼角的余光扫看好友时,感觉好友是多么的无助与伤悲。因为这件事,谭老师的好朋友自动退学了,谭老师觉得很内疚。大学毕业后站在讲台上时,谭老师还是无法释怀,虽然无意再去指责班主任老师当年的处理方式,但常常会自责,总认为同学退学是由于自己曾经的错误造成。因此,谭老师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要爱、要宽容,不管学生犯什么错,一定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要尽最大努力留住自己的学生,赎回曾经犯下的错。
        2.谭老师过度宽容的具体表现。
        (1)心理表现。考虑到晓娟这孩子一直比较文静、听话,而且胆子也比较小,谭老师怕她突然间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
        (2)语言表现。“严老师认为你这种行为是非常严重的偷窃行为,要你作出检讨并且接受处罚,但谭老师相信你,你肯定不是故意的,可能因为想买什么东西自己又不钱够或者有其它什么原因才去拿老师的钱。”
        (3)行为表现。谭老师软磨硬泡,跟严老师商量决定暂时先不处罚晓娟同学,并且特意宽慰晓娟不要有心理压力,老师暂时不会把这件事情在班上公开,只希望她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够改正过来,老师到时还会表扬她呢。谭老师还刻意请求严老师继续叫晓娟同学帮她拿钱包。
        3.谭老师过度宽容的种种危害。
        (1)害老师。严老师是直接受害者,案例中谭老师没有提及学生还钱、道歉,对严老师是一种伤害。
        (2)害学生。在谭老师的眼里,晓娟这孩子一直比较文静、听话,而且胆子也比较小,但为什么晓娟会发展到家长骂也骂了、训也训了、打也打了,还是屡教不改?东窗事发后,晓娟知道老师已有防备,面对三位老师的多次诱惑,她不敢再偷老师的钱,只好去偷家长的钱。谭老师的过度宽容,降低了对晓娟的基本要求,混淆了她的道德观念以及是非判断,无法让其在错误的挫折中形成对自身行为的正确认识,所以她才会理直气壮地告诉谭老师,拿她自己家的钱不是偷。
        (3)害自己。对于这种结果,谭老师实在无法接受,当看到对面严老师那异样的眼光与满脸的不屑时,谭老师恨不得地上有个缝让自己钻进去,为了教师自身的面子问题,加上对晓娟爸爸粗暴性格的了解,谭老师不敢把晓娟之前在学校的情况告诉她爸爸。好心没好报,谭老师终于意识到:只有教师拥有一颗完整健康的心,才能打造出孩子美丽善良的心灵世界。
        三、超越案例
        这个案例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可惜,谭老师过度宽容致使学生变本加厉、是非不清、越陷越深;谭老师初中的班主任过度惩罚,让学生脸面扫尽,自动辍学,终生遗憾。小孩是经过跌倒再跌倒,才逐渐长大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只有适度、适时、必要的宽容才[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COLOR=black]能促使学生改过自新。[/SIZE][/FACE][/SIZE]学生有偷盗行为时,我们怎样做才能在最小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呢?[/COLOR][/P][P][SIZE=4]
        [/P][P][LINE-HEIGHT=150%][SIZE=3][FACE=Verdana]山东省济南市明湖小学[/SIZE][FACE=Verdana]  [/FACE][FACE=Verdana]丁莲[/FACE][FACE=Verdana]  [/FACE][/SIZE][SIZE=3][FACE=Verdana]手机[/SIZE][FACE=Verdana]13156002695 [/FAC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3][FACE=Verdana][/SIZE][/FACE][SIZE=3][FACE=Verdana]通讯地址:济南市水屯路[/SIZE][FACE=Verdana]25[/FACE][FACE=Verdana]号[/FACE][FACE=Verdana]  [/FACE][FACE=Verdana]邮政编码:[/FACE][FACE=Verdana]250033[/FACE][/FACE][FACE=Verdana][/FACE][/LINE-HEIGHT][/P][P][/FACE][/P]
        [ 此贴最后由高山流水遇知音在2011-4-7 19:07:17编辑过 ]
        人生如戏,自己才是唯一的导演,前半部戏不管如何,也无法重新改编,唯一的选择是让后半部日臻完美 。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690
          • 经验292517
          • 文章3534
          • 注册2009-01-13
                               [FACE=黑体][SIZE=4][B] 为什么宽容在晓娟身上黯然失色?
          [/B][/SIZE][/FACE]                                           ——读“宽容的困惑”有感
                                                        天津市蓟县下营中学(301913)张国东
          [SIZE=3]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读罢谭老师“宽容的困惑”一文,我感到宽容对席晓娟的苍白无力,宽容并没有阻止她“悬崖勒马”,反而让她把魔爪伸向了家长。这一案例我开始怀疑“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远比惩罚的作用更强烈”这句话的真实性。但我深信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大度、一种气魄、一种关爱、一种境界,为什么谭老师的宽容没有唤醒晓娟的心,反而让她变本加厉。为什么宽容在晓娟身上黯然失色?我觉得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莫让惩罚退居教育的舞台
              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如有偷窃行为的晓娟,教师应以爱为前提,以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而实施惩罚,而不能用过激或不良的惩罚方式和惩罚行为。惩罚的目的在于警醒,让“浪子回头”,从而有效遏制不良行为的蔓延,更好地促使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宽容是一个“闹钟”,但不可能定时唤醒“执迷不悟”的灵魂。教育离不开惩罚,正如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的教育。”作者亲历惩罚教育的悲剧,让惩罚教育在教育的字典中消失,然宽容虽是一剂良药,但不可能医好所有的“患者”。
          二、宽容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
              宽容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坚强后盾,适时适度的宽容让学生感到教育的温暖,让学生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让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宽容不等于纵容,也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它的实质是老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宽容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土壤,换句话说宽容并不是对所有犯错误的学生都适用,对部分犯错误的学生来说,宽容可能挽救他们的灵魂,而对有些犯错误的学生来说宽容并不能唤醒他们,甚至错误的认为教师的宽容是软弱的表现,会对教师的宽容不屑一顾,仍然我行我素。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土壤,在这样的学生心灵播种宽容的种子绝不会萌发,宽容不仅需要讲究艺术,也需要选择好对象,这样宽容的种子才能在教育的沃土中萌发、生长、开花、结果。
          三、宽容不应具有盲目性
              作者对晓娟在偷拿严老师的六百元后并未调查偷窃的真正原因就对他们进行了宽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宽容并没有错误,错在教师没有对症下药。作者不知道晓娟为什么会偷拿老师的钱的真正原因,是个人原因还是社会原因只有晓娟自己知道。面对晓娟的偷窃形为,如果教师能够冷静的分析事情的起因和偷窃的动机,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她宽容,就不会再酿教育上的悲剧——偷拿她爸爸的钱请其他同学吃饭,老师的良苦用心化成了泡影。这种情让我们反思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要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这就更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防患于未然,莫让宽容跑偏,莫让宽容伤害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在搞清楚犯错误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宽容,让宽容的花朵绽放在坦诚、大度的心田上。
          [/SIZE]
          我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用我的智慧去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学生活虽然平淡,但不能平庸。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腾永不息!追求教育之梦——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P][P][ALIGN=left][SIZE=3]                 请将你的宽容进行到底
                                    李进成
                对学生宽容是教育过程中绝对需要的心态,宽容的力量也不要简单怀疑,即使宽容之后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那也不是“宽容”的错误,而是宽容的方法的错误。另外,宽容产生的效果和力量会引人而异,所以还请老师对“宽容”多一点宽容。
                一个人的过去经历会在内心产生某种情结,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好像案例中的老师因为过去的经历还执着应用宽容进行教育,这是没有错的,错误在于对宽容的理解还不够。
                通过案例分析,该老师的宽容教育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一段时间下来,情况发展似乎很理想,晓娟同学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行为。” “老师,你欺骗我,你不是说相信我的吗?还以为你跟其他老师不一样,其实都是一样!”这足够说明老师的宽容已经在学生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后面学生再犯错误其实是另外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不能否定前面宽容的效果。而老师对学生的成长缺乏更理性的认识,在内心深处也过分夸大了“宽容”的作用,因为从此学生可以彻底改变,学生的行为会完全符合成年人的期望。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来看,学生的某种行为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这里面有太多的因素左右学生的价值判断,这就需要老师多一点耐心。可遗憾的是,老师看到学生竟然还犯错误,于是就怀疑了前面的教育效果,最终导致了彻底失信学生,让教育效果功亏一篑。
                学生后面的错误其实是学生的另外的价值判断出现了错误。“我拿自己家的钱也算偷吗!”这个价值判断才是学生犯错误的根本原因,针对学生的情况,老师再多一点耐心和智慧,让学生明白“拿自己家的钱”也是不恰当的行为,当学生明白了这一点的时候,加上前面建立起的信任关系,我想会让学生明白并改正自己的错误的。
                所以建议该老师相信宽容的力量,正确理解宽容的力量,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出现新问题的过程,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否则会把宽容变成纵容。宽容的过程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一句话:请把宽容进行到底。我相信如此,肯定会开出让人感动的教育之花。
            单位: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禺山高级中学
            [/SIZE][/ALIGN][/P][P][/P]
            [ 此贴最后由乐山在2011-4-11 10:41:42编辑过 ]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5
              • 经验1894
              • 文章91
              • 注册2010-12-29
              请不要给孩子增加犯错的机会
              [P][P][/P][FACE=楷体_GB2312][SIZE=4][B][P][/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4pt][/FACE][/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14pt][/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4]      [SIZE=4] 请不要给孩子增加犯错的机会[/SIZE][/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B][LINE-HEIGHT=150%][SIZE=14pt]  [SIZE=4] 一字一句读完谭老师的文章,不禁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宽容惹的祸吗?我不知道在[/SIZE][/SIZE][/LINE-HEIGHT][/B][/FACE][B][LINE-HEIGHT=150%][SIZE=4]席晓娟同学帮严老师拿包之前有没有拿过家里或是别人的钱,孩子拿钱不由得让我想起以前我班小孩的事。[/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SIZE=4][LINE-HEIGHT=150%][SIZE=14pt]   那时,我们办公室6[/SIZE][/LINE-HEIGHT]名老师,一老师说:“好像自己少了二十元钱了!”我们说,一定是她搞错了,怎么只少了二十元呢?后来另一老师说她好像也少了二十元钱了,再后来又有两位老师说少钱了,如果刚开始我们觉得或许老师会弄错,但四位老师都说少钱了,或许我们该思索了。“咦,怎么就我和另一位老师的钱没少呢?”我们感到很疑惑。[/SIZE][/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4]   只有中午吃午饭这段时间办公室没人,门开着,可能有人来拿了。于是就派了一位学生躲在门背后观察,果然,一孩子出现了,原来是我班的一男生。[/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4]   我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你没拿许老师和王老师(另一位没少钱的老师)的钱?”孩子的回答我至今记忆犹新,虽过去快十年了,孩子说:“许老师是我的老师,我不能拿她的钱,而王老师是他的亲戚!”当我听完,不知为什么我突然一种感动孩子般的感动!我知道我不应该用感动这个词,但当时我的心灵真被颤动了一下。[/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4]   现在我们来看席晓娟同学,“可最后发现晓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六次在帮老师拿钱包的时候,每次从老师的钱包里拿走一百块钱。”拿自己老师的钱,一下拿那么多,我想或许她曾犯过吧,当然我的猜测也许是错误的,各个孩子是不同的!如果老师能及早发现少钱,无论对老师还是孩子都是一种教训吧![/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4]   常在河边走,湿鞋的可能性就大一些,我们如果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想一想,孩子被各种各样的玩具或是零食,或是请客等诱惑时,就会有想拿钱的冲动,写到这我想起一老师所说的:金钱对孩子同样有着较大的诱惑![/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4]   我们也会经常叫学生拿包,但我们钱都是放自己身上,这不叫不信任,我觉得老师要有这种预见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当孩子突然有天好奇,想看看老师的包里到底是什么时,一看那么多钱,因为我想当老师少了一百元都不知道,里面一定是很有钱了,我们的孩子已经行走在偷的边缘了![/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4]   我相信孩子第一次拿老师的钱时,那心里的矛盾挣扎,只是那时没有一个好的引路人而已,当孩子一次又一次拿钱成功时,她也会有种快感。而此时我们要求孩子一下改变,甚至觉得一次谈心就想改变,或许我们已经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4]   当孩子后来没有再拿老师的钱时,我为她高兴,而此时的她却在拿着父母亲的钱,当她幼稚地问:“我拿自己家里的钱也算偷吗?”我不知孩子是为自己辩解,还是真的不懂,无论哪种,似乎都在拷问着我们,拷问着教育![/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4]   从心里学角度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偷东西的孩子,要想改正,真的不是一次两次的谈话,也不是用什么惩罚。我们从“晓娟的爸爸实在没办法才到我这里寻找帮助!”可以看出家长的无奈,改变的困难啊!若惩罚我想没有哪个老师的惩罚,会超过家长。以前我班有个孩子,他家里条件非常好,他偷东西偷钱,每次都好不容易被查出来,但你无法想像,他一学期犯了三次![/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4]   今天孩子拿钱了,我觉得我们老师不能把这事想得太简单,总想一下就改变孩子,我们要搞清她到底拿这些钱干什么,要改变她,除了教育,我们不能给孩子增加犯错的机会,有时是无形的机会,让孩子经常和同学在一起玩,最好不要独处,及时了解孩子心理成长,与孩子沟通,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时间!也给自己机会!记住: “教育是慢的艺术!”[/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SIZE=4]   宽容没有错,谭老师的宽容没有错![/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FACE=宋体][SIZE=14pt][/FACE][/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B][LINE-HEIGHT=150%][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FACE][/SIZE][/LINE-HEIGHT][/B][/LINE-HEIGHT][/P][P][/P][/B][/SIZE][/SIZE]
              [ 此贴最后由青青世界在2011-4-8 17:16:18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5
                • 经验1894
                • 文章91
                • 注册2010-12-29
                我觉得排版太难了,我是在WORD里排好后,再贴过来的,搞了几次才搞得像现在这样!!!不知各位朋友有什么高招?????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0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877
                  • 经验16919
                  • 文章866
                  • 注册2010-08-02
                  [SIZE=4][QUOTE][B]下面引用由[U]青青世界[/U]发表的内容:[/B]

                  我觉得排版太难了,我是在WORD里排好后,再贴过来的,搞了几次才搞得像现在这样!!!不知各位朋友有什么高招?????[/QUOTE]
                  先把您写的文章粘贴在写字板中,再复制粘贴到论坛,这样会好一些。[/SIZE]
                  人生如戏,自己才是唯一的导演,前半部戏不管如何,也无法重新改编,唯一的选择是让后半部日臻完美 。
                  在线情况
                  2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843
                    • 经验10031
                    • 文章826
                    • 注册2010-02-08
                    [P][FACE=楷体_GB2312][SIZE=4]           理智宽容,智慧施爱 [/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读《宽容的困惑》[/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4]
                         读了谭老师的《宽容的困惑》,自己也陷入深深的沉思中。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谭老师是一个对学生充满着无限关爱的优秀教师,她愿意用爱和宽容来接纳学生,感化学生,生怕自己的不慎言行伤了学生幼小而脆弱的心灵。所以,在她的文章中,我能够感受到她对学生的那份小心地呵护,那份满满的期待。可是,我想说,教育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过度的宽容将演变成纵容,而适度的惩罚是孩子成长轨迹中的曲线,它彰显着另类的美丽。
                         对于学生偷窃事件,在处理时一定要谨慎,这关系到学生的名誉,对她今后的成长也很关键。当事情发生以后,面对数学老师提出的处罚要求,谭老师首先能够考虑到晓娟的性格特点文静,听话,胆小,面对这样的孩子,面对如此敏感的事件,谭老师选择了保守的处理方式,晓之以理,观察候审。并让晓娟认识到她的行为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偷窃行为”,但老师不会在班级公开此事,只要她改正错误,老师还会表扬她。可以说,直到此处,我认为谭老师的处理都很好,既达到了教育目的,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相对于数学老师的严厉处理,我们看到了谭老师的宽容,她给了学生反省,改正的机会。但接下来的处理中,谭老师似乎就欠考虑。
                         为了表示老师对晓娟的信任,谭老师不仅让严老师继续请晓娟帮助拿东西,还让语文老师也加入信任的团队,继续请晓娟帮忙做一些小事,但好景不长,不久后还是东窗事发了。面对晓娟的不争气,同事们的质疑,谭老师也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面对晓娟这一问题,我想老师首先应该调查清楚她“偷”的原因是什么,拿了钱又去做了什么。将问题梳理清楚,诊断她的行为是属于心理问题,还是单纯的偶发事件。根据问题寻求对策,不能草率地解决,盲目地宽容与信任。
                         其次是要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一下孩子在家的表现。将此事告知家长,并帮助家长寻找最佳的教育方式,以免将事情闹大,让晓娟身心受到伤害。家校联手,共同教育。不要给晓娟创造可“行窃”的机会。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来讲是比较弱的,在习惯的驱使下,她的自控能力会更弱。当她在学校已经不能有机会“拿”到钱时,而又控制不了自己的时候当然会去找别的机会,而这时,家里就成了她最安全也最有理由的行窃场所。试想,如果谭老师如果在事发最初及时和家长沟通,和家长商量好对策,又怎么会让晓娟再一次误入歧途呢?
                         最后要跟踪调查,适机肯定。家校双方要时刻暗中观察晓娟接受教育的效果,及时地反馈,总结,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要21天,而一个坏习惯的改变就不只是21天了,我们要改掉这个习惯的同时还要在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其中的时间之久可想而知。所以老师和家长要时刻做好心理准备,旧病复发是很正常的情况,肯定是我们的教育环节又出现了问题,只要及时的补救,还是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虽然宽容与爱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拥有的教育情怀,但是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宽容,智慧施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你的怀抱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黑龙江省虎林市第五小学  158400    高莉莉  )
                         [/FACE][/SIZE][/P]
                    水韵含春色,百合裹心香。
                    生活博:http://www.hlsybh.blog.sohu.com/
                    工作博:http://hlmyqx.blog.sohu.com/
                    在线情况
                    2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5
                      • 经验1894
                      • 文章91
                      • 注册2010-12-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高山流水遇知音[/U]发表的内容:[/B]

                       
                      先把您写的文章粘贴在写字板中,再复制粘贴到论坛,这样会好一些。[/QUOTE]
                      感谢朋友!!!!!!!!!!!!!1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7
                        • 经验1568
                        • 文章7
                        • 注册2008-10-29
                        已经主持了一篇《宽容是为了更好的教育》,望编辑查收!谢谢!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4
                        • 头像
                        • 良心教育
                        • 级别
                          • 积分3167
                          • 经验126685
                          • 文章3149
                          • 注册2005-09-27
                          [P]         [EM06]   [SIZE=4][B]心怀宽容就是一种教育进步   [EM04][/B][/SIZE][/P][P][/P][P][/P][P][/P][P][/P][P][SIZE=4][B][/B][/SIZE][/P][P][B][SIZE=4][/SIZE][/B][/P][P][B][SIZE=4][/SIZE][/B][/P][SIZE=4][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SIZE][/SIZ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最近几天[/SIZ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案例,这孩子到底怎么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老师的宽容怎么了[/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带着一个个问题[/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我总是找不到问题的症结[/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原来[/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我也进入了一个思考的误区。[/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教育它不仅涉及到教育者和被育者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等个体,它还与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手段、教育的切入点及教育场所和教育评价等一系列因素有关,而当我们一味地从教育的评价上来看这个案例,我们永远走不出来,宽容没错,孩子犯错也是一种成长方式,孩子犯错是正常的,不犯错才是让人担心的,既然教育方式没错,孩子也没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原来,教育它不能用作为作为或不作为来简单评价。[/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教育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复杂多变的科学,虽然它具有教育教学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但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将会主导整个教育活动的成效。教育如同科技发明一样,具有很强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每一次的进步,都是通过几十次、几百次甚至上千上万次的“试探”才获得成功,单从数字上来看,成功的几率也不高。如果奢望一次或几次就能获得预期的成效,这本身就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也有可能违背事实。[/FAC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教育也来不得半点虚假[/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需要合适的人采用恰当地方法唤醒受教育者的良知或是激起其自尊心等[/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它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教育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受教育者起作用[/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如果对教育行为持[/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投入与其产出成正比[/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想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利主义思想[/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而且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正是由于这样思想或是怀揣教育是万能的思想[/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人们往往会选择容易出[/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教育成果[/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的方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对于一些隐性的科学的方法[/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如宽容等[/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弃之不用甚至持反对态度[/FACE][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Times New Roman]这是案例之中的作者感到困惑的原因之一。[/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教育是知识和情感的交流过程,有的时候可以说是斗智斗勇的过程,有时还需要教育者根据情况大胆创新,采用常规的或是非常规的方法,当教育工作者在进行一次又一次教育尝试的时候,心怀宽容之心就是对他们的最好支援,如果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活动不持宽容态度,教育活动就有可能失去理性的动力。[/FACE][/FACE][/P][P][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Times New Roman]心怀宽容,要对学生的犯错持宽容态度,案例中,对于晓娟的犯错,一方面是任课老师对此不满并要求上报学校进行处分,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任课老师的做法无可厚非,对于孩子犯错是需要进行批评教育的。而班主任在此情境下的宽容就显得犹为可贵,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孩子犯错上帝也会原谅”的宽容之心,才会要求任课老师再给孩子帮忙“拿物品”的机会,给孩子营造一种宽松的成长环境。[/FACE][/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心怀宽容,要对任课老师和社会对犯错孩子的评价持宽容态度,太凡在教育过程中,不同的人对教育的看法和评价不完全相同,当晓娟的爸爸因孩子在家私自拿钱之后,“办公室的同事知道这件事后,原本质疑我做法的部分同事似乎一下子说话的底气更足了,都在劝我还是进行处罚,说处罚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是的,科学有效的惩罚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法,而且有时还会可能发挥特别的作用,宽容与宽容不同的教育手段是一种事实求是的心态,也是由于谭老师只对自己的教育方法持宽容,而缺乏对其他老师教育方法的宽容,这是谭老师感到困惑的重要原因。[/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心怀宽容,还要对持宽容之心教育引导孩子的结果持宽容态度,教育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它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尤其是对于心理和习惯方面引发的“问题行为”,我们不要寄希望于老师或是家长的一招一式或是一天两天就能让孩子改正,它同样需要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有时还有可能出现反弹。[/FACE][/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诚然,心怀宽容,并非包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作为或是胡乱作为,教育学生不仅需要爱心,需要宽容,更需要时间,唤醒学生的自尊心,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如果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心怀宽容就会觉得内心更坦荡,更踏实,惟如此,最终才有可能给我们和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FACE][/SIZE][/P][P][/FACE][/P]
                          [ 此贴最后由网开一叶在2011-4-20 16:55:51编辑过 ]
                          子曰: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73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