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3
    • 经验84866
    • 文章613
    • 注册2010-10-18
    一定支持~~~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8829080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3
      • 经验84866
      • 文章613
      • 注册2010-10-18
      [P][QUOTE][B]下面引用由[U]花开不败[/U]发表的内容:[/B]

      以前评了几次  认为不错 但没见结果[/QUOTE] [/P][P] [/P][P]呵呵,应该有结果。除非是因为前期发的案例评论不到位,编辑老师们后期全部没有采用。[/P]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8829080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3
        • 经验84866
        • 文章613
        • 注册2010-10-18
        聘要方法,任要智慧

        安徽芜湖 庄华涛

        徐老师的《聘出惊喜,任出精彩!》一文读罢,感慨颇多。纵观案例,徐老师极言聘任及管理过程中的惊喜与精彩,可以看出,她对于自己所实行的聘任制还是挺满意的。确实,这个案例的结尾给了我们一个很美好的描述。但我在研读这个案例时,却有着众多的担忧与疑惑——聘任设计的先天不足,深埋下的却是孩子们的无奈。因而,这个案例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一、对于聘任构思的商榷。

        “聘出惊喜”,是徐老师对于自己引导孩子们进行聘任所下的结论。但这一聘任构思看似合理,却充满着缺憾,使好多的教育机会就在这样的缺憾中溜走了。

        首先,徐老师决定聘任的基点是什么?是让“四大金刚“在同学面前颜面尽失,出尽洋相”,是“抱着‘捉弄’人的心态”。始于这样的基点的聘任是格局不高的,从徐老师自己对于聘任也没有一个详尽的设想与规划可以看出。

        这样的草率,导致聘任过程的草率,也导致了后面所出现的更多缺憾。

        其次,既然是聘任,徐老师在引导学生选举组长时,有没有引导学生先去谈谈理想的组长应该是什么样的,具有哪些特质?谈论的过程,实质也是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过程,提醒孩子们向那个方向去努力。即便最后归纳出的特质,如同徐老师所概述的“自身素质好,有一定管理能力,人缘不错”也是可以的。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聘任标准,让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对照标准去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人选。

        再次,徐老师所给的组名有什么内涵?是只是为了个性还是有什么别的寓意?组名的出台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教育契机。在命名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自我去思考,从而找准自己这一组的定位,引发孩子的自豪感。即便是老师命名,其中的内涵也应该与小组的特质有所关联,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作出这样的命名,教师也必须该有所阐述的。

        而随意的命名,只不过与第一组、第二组这样传统的分组别无二致。

        二、对于聘任过程的商榷。

        引导学生自主聘任的过程,实质是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及集体荣誉感的好时机。但徐老师基于惩罚而实行聘任的思路,使得这一过程同样充满缺憾。

        首先,在“选组长”这一环节,班主任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选举过程能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但前提是班主任舍得放权。但通过对徐老师案例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她在选班长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中,并没有真正给孩子班级管理权,依然将决定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样的选举其实是“伪选举”,不利于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

        其次,在“选组员”这个环节中,孩子们所受的惩罚应不应该?

        徐老师在案例中这样叙述道:“一部分常扣分的同学便成了“剩男剩女”,其中就有两大金刚。此时他们显得很不好意思,都低着头,毕竟众目睽睽之下无组可去是件很不体面的事。”其中的一部分到底是多少我无法知晓。但我知道,这些被扣分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这些“剩男剩女”的个性也不尽相同。那么,这样整齐划一的惩罚方式,又能够真正让多少孩子认识自己的问题?这相当孩子没做作业却去罚他们扫地一样,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三、对于管理过程的商榷。

        在徐老师引导学生对班级进行自主管理这一节,对于实行自主管理的目的何在,也有众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否合理?

        实行自主管理,班主任工作量的减轻只是锻炼孩子自主管理能力的副产品。因而,当学生力所不能及时,班主任还是需要参与并引导。

        在这个案例中,当学生发生矛盾时,班长汇报的目的是什么?是让班主任参与解决。而徐老师在赶到现场后,第一反应不是调查与处理,而是简单的宣布扣分,并且是“连坐”式的扣分,这样是否合理?

        这样的解决问题,并没有打开孩子心中的那个结。也许,迫于群体的压力,孩子当场会表示自己错了。但这样简单的认错,并没使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就不能实质性地改善学生心理及行为。

        再来试想一下,假如一个小组内总是有一位“宁死不屈”的孩子,那么,班主任这样的制度又有什么来作为实施的保障呢?其他孩子又有没有前进的动力?

        其次,过度的“自我管理”是否会导致孩子们隐瞒事实?

        主张孩子对班级进行自主管理,为的是提高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但如果总是面临着“扣分”、“加分”的压力,可能部分孩子即便被欺负,都不敢向老师汇报,从而选择退缩与忍让。这样也必然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读完这个案例,我一直在想,我们实行各种方式的班级管理模式,所追求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是育人。雷夫.艾斯奎斯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将育人分为六个阶段,即: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并且,雷夫.艾斯奎斯的教育竭力在追寻着第六阶段。那么这个案例中的方式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在进行哪个阶段的培养呢?是处在最初始的“我不想惹麻烦”这一阶段。这一阶段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并不是以良好行为表现为最终目的的,而是害怕惩罚而已。一旦外力消失或减弱,有多少孩子能够再去自律呢?

        而想要真的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仅仅创新一种管理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上为孩子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让他们没有恐惧感。

        这就需要班主任进行聘任时,设计的基点是信任孩子,以达到激发孩子对自身进行高要求为根本目的的。因而,徐老师在实施聘任时,应该要回到教育的起点,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真的“聘出惊喜,任出精彩”。

        首先,对班级孩子进行适当的摸底。

        这个摸底的着眼点不要仅仅放在弱势孩子的身上,还应该放在较为优秀的孩子身上。这样,才能引导孩子们制订出科学可行的聘任方案,在聘任的时候做到心里有数,而不会出现没有合适人选临时急着找组长的现象。这样的临时找组长往往蕴含着一定的变数——假如孩子对这个组长职务无所谓,会出现怎样尴尬的情景呢?

        其次,对于聘任要善于造势。

        造势的过程实际是引领的过程。引导学生谈谈理想中的组长是什么样的,可以明确合格组长的标准,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强调组长的重要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选组长的威信,有利于组长日后的工作;选举过程再正规些,宣布结果再隆重些,更能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及主人翁精神,使学生感受过程的公平公正……

        再次,聘任前要作相应预案。

        “剩男剩女”们考验的是班主任的智慧。以“剩”相迫,更多的时候引发的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而不是向上的动力。因而,班主任可以将聘任组员延迟进行,让孩子们私下进行沟通。在一些孩子不被组长接受的情况下,由班主任再进行协调。这样,既达到了徐老师想达到的“充当老好人”的目的,也使得组长与组员的沟通更为合理,不会让孩子处于过于尴尬的境地。

        第四,小组竞赛的规则要适当优化。

        孩子毕竟是孩子,犯错是难免的。特别对于徐老师据说的“四大金刚”这样的孩子。如果一次的犯错给他带来众多的压力,甚至没有解释的余地,极易造成孩子的对抗。幸运的是徐老师没遇上这样的孩子。但不得不说的是,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尊心,因而也就有了较强的逆反心理。这样的情况还是极易发生的。

        因而,小组竞赛真的需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即在规则制订的时候,给所有的孩子留下一定的空间。而当孩子第一次犯错时,教师应给予他改正的机会,而将重点放在犯错后的引导上。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敞开心扉,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与老师沟通。

        以一句话对我的案例评析作一个结尾。若想要“聘出惊喜,任出精彩”,徐老师必须注意的是——“聘有方法,任有智慧”。

        写完本文,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感受。我知道,绝大多数班主任都明白,自己的工作重点是育人,因而,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围绕着孩子去进行,围绕着孩子的内心健康与快乐成长去进行。但真正在进行工作时候,很多的班主任却往往被工作的琐碎与繁重所击倒,因而选择的是围绕自己去进行,围绕着自己的方便与实用进行。

        何去何从?只有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才能在锻炼孩子的同时,减轻自己工作的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减轻压力只是创新工作方式的副产品,创新的重点还应该放在发展孩子的素养上。包括他们的学习素养,更包括他们的道德素养。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8829080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3
          • 经验84866
          • 文章613
          • 注册2010-10-18
          呵呵,张校打击人的方式也与众不同。谢谢您了。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8829080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3
            • 经验84866
            • 文章613
            • 注册2010-10-18
            ycxuhu 老师,跟帖后请附上您的通讯地址,方便编辑老师采稿后能给联系上您。

            另外,给您的文提一点点小意见,可能引用原文的语句有点多。您说呢?

            个人见解,仅供您参考。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8829080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3
              • 经验84866
              • 文章613
              • 注册2010-10-18
              百合真棒~~~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882908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