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96
    • 经验23638
    • 文章663
    • 注册2009-06-29
    思考中
    黑龙江省海林市子荣小学  王教刚  邮编:157123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60019907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yhglll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5427
      • 经验81770
      • 文章5064
      • 注册2011-08-17
      鞠锋老师和艾岚老师好强大,汗颜的同时,争取也要让自己变得强大
      多读多写,且行且思,天道,毕竟酬勤。勇敢学会拒绝!
      小博链接,欢迎指点 http://blog.sina.com.cn/u/2009694182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2
        • 积分5561
        • 经验199245
        • 文章5460
        • 注册2007-08-06
        [P][LINE-HEIGHT=150%][SIZE=4][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拾[/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与“不[/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拾[/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决定权在孩子[/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 [/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FACE][/SIZ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FACE=宋体][SIZE=12pt]认真学完整则案例,一方面为[FACE=Times New Roman]H[/SIZE][FACE=宋体]母亲耐心细致地对儿子进行引导教育而感动,另一方面则为丁老师的深思坚持而叫好。一时间感觉无论是站在母亲的角度让孩子“不拾”还是站在丁老师的角度促孩子“拾起”都有其道理。但是当我回过头来又仔细看了几遍后,感觉却有所改变,着眼点已不再停留在母亲上或者教师身上,而是聚焦在了孩子身上。究竟“拾”与“不拾”,我想决定权应该在他们自己手中。[/FACE][/FACE][/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3][/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3][/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4][FACE=宋体][SIZE=12pt]一、给孩子一个不拾的理由[/SIZE][/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SIZE=3][/SIZE][FACE=宋体][SIZE=12pt][/FACE][/SIZ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FACE=宋体][SIZE=12pt]再次重温[/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H[FACE=宋体]母亲写给黄老师的信,依然心中满是感动,信中字字句句可以感受母亲对儿子浓浓的爱,字字句句可以感受到这位母亲对孩子的劝解是那样入情入理,[/FACE][/SIZE][/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比如[/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在信中列举的[/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宝宝能够大口大口吃蔬菜就是最好的环保行为,绿色蔬菜不仅能让我们吸收大量,还有纤维能够疏通我们的肠道,清理我们人体内的垃圾毒素;比如宝宝喜欢画画,画画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纸的正反两面来节约纸张;比如宝宝看电视听英语磁带的时候适当的关小声音、减小分贝,不影响邻居的生活;比如宝宝可以少喝瓶装饮料,因为塑料制品是不可回收的[/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等等[/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都足矣说服孩子,征服孩子的心。[/FACE][/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4][FACE=宋体][SIZE=12pt][FACE=宋体]可是如果我们能引领孩子仔细去想,这些难道就可以成为他们不拾的理由吗?也许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在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制造垃圾的行为,可是并不一定就让孩子不受某些垃圾的侵害。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自己居住的楼道有人不慎随手丢了几个香蕉皮,我们自己都不去捡,也告诫孩子不卫生千万不去捡,短时间大家可能加倍小心绕行而过,长时间香蕉皮腐烂发出的恶臭难道不会侵袭每一个路过的人吗?难道就不会发生某人因不小心踩到而跌伤的意外吗?显然“不拾”不足矣达到保护孩子、保护环境的功效,还可能对其身心影响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时间久了会助长他们的自私,对其成长并不十分有利。我想当我们耐心帮助孩子分析过后,他会在心中对“不拾”画上一个大大的红叉,因为孩子的心最澄澈,最真最美。[/SIZE][/FACE][/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3][/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LINE-HEIGHT][LINE-HEIGHT=150%][SIZE=4][FACE=宋体][SIZE=12pt]二、[/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送孩子一份捡拾的动力[/FACE][/SIZ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SIZE=3][/SIZE][FACE=宋体][SIZE=12pt][/FACE][/SIZ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FACE=宋体][SIZE=12pt]一旦不捡的理由站不住脚,那么“捡”必将成为孩子们的最终选择,只是需要我们从旁巧敲锣边,促成这种行为迅速产生。别看“捡”很简单,做起来也非常不起眼,有的孩子甚至因此不屑一用,觉得很没自豪感,而此时这一小举动背后的意义却很重大。就案例来谈,我想丁老师是否可以从[FACE=Times New Roman]H[/SIZE][FACE=宋体]妈妈书信来入手,先让孩子了解怎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少垃圾的出现,让其拥有一份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感;然后再进一步激起孩子们怎么由自己的自觉行为唤醒更多人来自觉保护环境,可以适时引导他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走上街头义务去做宣讲员,向周边居民宣传如何减少垃圾的出现,如何真真正正保护环境,让减少垃圾制造不再单单是[/FACE][FACE=Times New Roman]H[/FACE][FACE=宋体]母亲对其儿子的教育引导,而是让大多数人有所醒悟;在此基础上再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周边环境现状,以语言刺激加视觉冲击来激起孩子更强烈的保护欲,在巧妙地煽情下促其义无反顾地选择“拾”,以此来培养孩子关爱社会、关爱他人自觉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品德。我想这样引导之下孩子做出的坚定而充满豪迈之情的选择会远比教师或者父母为其做出的选择有意义得多。[/FACE][/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FACE][/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SIZE][/LINE-HEIGHT] [/P][P][LINE-HEIGHT=150%][SIZE=4][FACE=宋体][SIZE=12pt] 最后我想说当我们的孩子选择了“捡”,无论是身为父母,还是身为教师,我们都有必要予以他们必要的指导。如哪些垃圾该如何捡?哪些垃圾该如何放置?哪些垃圾可怎样处理等等,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掌握面对一些垃圾时的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另一方面也可以唤起孩子的节约意识,因为我们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垃圾经过一定的处理是完全可以变废为宝,为大家所有的,这样孩子会让其在捡拾的过程中多一份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幸福。[/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FACE][/SIZ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FACE=宋体][SIZE=12pt]总之,“[/SIZE][/FACE][FACE=宋体][SIZE=12pt]拾[/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与“不[/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拾[/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t]”决定权不在于我们,而在于孩子,但身为他们的老师或者父母,我们完全可以从大局着眼通过有效地引导来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FACE][/SIZ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SIZE=4][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SIZE=4][/FACE][/SIZ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SIZE=4][/FACE][/SIZ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SIZE=12pt][SIZE=4]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郑庄子镇安各庄小学  曹建英   063022[/FACE][/SIZE][/SIZE][/LINE-HEIGHT][/P]
        [ 此贴最后由快乐相伴在2012-1-28 8:54:15编辑过 ]
        我自信、我快乐、我飞翔!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52
          • 经验13401
          • 文章135
          • 注册2010-03-25

          [SIZE=4]                
                            让“捡垃圾”成为习惯

              拜读完案例,我也曾纠结于垃圾捡还是不捡,处在母亲对孩子关心爱护的角度,不赞同捡;反之,若处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则赞同捡。
              再次研读案例,冷静思考,我认为对于有了是非观念的成年人来讲,不管当初如何纠结,或如何矛盾,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理智地帮助孩子树立是非观念,明辨别对错能力,不致于迷失前行方向。
              一、家长不需要给“爱”找理由
              一个孩子的教育问题,跟他所处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都不无关系,而家庭教育却尤为重要。还记得曾看到的一则消息:山东某小学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前,为了让一学生亲身感受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开展了“负重感母恩”的活动,但有的家长却悄悄地给孩子负重包里装入了海绵,令人哭笑不得。其实案例中的母亲不让孩子捡垃圾看似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其实也是一种隐藏的溺爱情绪在作怪。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因为避免存在着某种危险,就不去做,就不去匡扶正义。诚然医院虽是救死扶伤之地,虽也是存在病毒危险的地方,但我们总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去医院治疗吧。至此,我们的家长朋友不要为开脱去找理由,而应认真思忖一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不良后果。
                二、老师应有教育智慧,捕捉教育时机
              案例中这样写道:昨天早上接车时,我看到H,他向我问好的时候,我发现他身旁正好有一个丢弃的塑料袋。于是,我还像往常一样,示意他捡起来,可这次他委屈地说:“我妈妈不让我捡垃圾。”我当时想都没想,以为是家长见识浅陋、小我作祟、误导孩子。就不假思索道:“孩子,你的做法是对的。你妈妈那样引导不对,回家后要跟妈妈好好理论……”其实作为老师,这时可以弯弯腰把垃圾捡起来,并告诉孩子,捡完垃圾后洗干净手就可以了,不会得病的。老师给孩子树立了榜样,我想对于已有捡垃圾习惯的H来说,会明白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不然孩子一次不捡、两次不捡,长期以往,责任心就会减弱,还会滋生出错误思想:只要不是我扔的,我就不应该捡起来。我们不能让这种不健康的思想再继续延续下去,在点明学生错误行为的同时,更要指明学生正确行为的方向,让他们尝试纠错的快乐。
               “每天中午,拿着劳动工具清扫班级包干区;每天下车,路过小操场都会主动拾起白色垃圾,这是多好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啊! 这是多么纯洁的心灵!多可爱的孩子啊!在当今独生子女为主,“骄”、“娇”二气严重,坏毛病多,难以纠正的大环境下,这样的男孩子可谓凤毛麟角,家庭优越的他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实属可贵,理应大加赞赏才是。’是啊,对于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应该长期培养,基于此,我们做老师的在达到学生教育的目的,一定要想方设法努力争得家长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就本案例而言,我认为丁老师应理清头绪,主动做以下工作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㈠有的放矢,消除妈妈的困惑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脸盆、香皂和毛巾。每天当孩子们值日完后,都会接来水打上香皂,擦洗干净后还可以涂上护手霜来滋润皮肤。老师不妨也可以借鉴,告诉孩子们不管是捡垃圾或参加劳动,最后都要把手和脸洗干净。或者可以准备一个塑料手套捡垃圾时可以戴上,来保护自己。把一切卫生工作做妥了,我想作为一个明事理的家长,对于这项工作应该持支持态度了。
               ㈡召开我是环保小卫士评比,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首先召开班会,号召大家养成环保意识:除自身给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习惯”,“战胜自己”,废物定要丢入指定的垃圾箱。鉴于校园主要污染物:①塑料;②废纸。故建议:(1)各班教室垃圾篓、学校垃圾箱应分类装垃圾;(2)“回收”落实,培养学生变废为宝,“资源”充分利用的“绿色化学”环保意识。要当好“环保”宣传员,向家人、亲友、邻居宣传,人人自律,爱护我们的家园,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㈢制定班级规则,每周或每月评选环保小卫士,对环保工作做的好的先进分子进行表扬和奖励。相信有了制度的激励,定会淡弱妈妈对孩子的的教导,不致让小小的他再迷惑、再动摇了。
              三、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应持之以恒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记得有个面试小故事,说的是某家单位公开面试,来了不少面试人员,有个人在等待的时候看到面试地点地上有个废纸团,于是捡起扔进了垃圾桶,最后这个人被录取。
              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一位我市知名学校的老师曾来我校作课。课作得当然很好,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课在结束时,孩子们不是拿着自己的学习用具马上离开座位,而是轻轻地俯下身子把曾坐过的凳子放在了桌子下面,摆整齐。虽然是很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却反映了孩子们良好的品质和素质。
              这些故事深刻地说明,最初的教育、灌输、形成的印象、观念,对一个人的一生,会有怎样意想不到的巨大的威力,会有多么恒久的作用与影响。捡垃圾亦是如此,古人不就曾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说么?一个不具备认真负责、坚持到底的品质,不具备向善向美的追求的人又如何在社会上担当呢?
              总之,学校所开展一系列以增强提高孩子综合素质、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德育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家长应以积极支持的态度,实现家校同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孩子撑起一片湛蓝天空,为孩子奋飞铺就理想跑道,为孩子扬帆远航点亮明灯!
                                 (河南安阳特殊教育学校 王维)


          [/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3
            • 积分3319
            • 经验66925
            • 文章3242
            • 注册2008-11-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艾岚[/U]发表的内容:[/B]

                          不是不能捡,而是怎么捡
                我在很多校园里都看到这样一句话:你丢下的是垃圾,我捡起的是品质。不难看出,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是奉劝孩子不要乱扔垃圾,二是对那些顺手拾起垃圾的行为进行褒扬。...[/QUOTE]
            艾岚姐姐分析得真好!
            班主任之友博客:http://www.bzrzy.cn/bbs/blog/MyBlog.asp?Id=16160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rywjy向生命施爱,播种幸福的种子
            邮箱:rywjy@sina.com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6
              • 经验3690
              • 文章102
              • 注册2010-11-26
              [P][P][P][P][P][P][P][P][P][P][P][P][P][P][ALIGN=left]                  [SIZE=4][B]教育,请不要让孩子左右为难
              [/B]        (或《教育不能“因噎废食”》)
              他该坚持把垃圾捡起来。[/SIZE][/ALIGN][/P][P][/P][P][/P][P][/P][P][/P][P][/P][P][/P][P][/P][P][P][P][P][P][P][P][P][ALIGN=left][SIZE=4]教育,不要让孩子左右为难。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案例中的学校能够重视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是非常正确的做法,值得大力提倡;案例中的母亲不让孩子去捡垃圾,从母亲的角度来看,关心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也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如何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和谐、有效地统一起来,不要让孩子在家校教育的夹缝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不知道老师和家长谁说的正确,最后不知听谁的为好。
              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想让孩子成为有优秀品质、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说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出现案例中的情况主要还是学校的德育教育仍存在疏漏、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不到位造成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做好沟通,统一思想
              作为学校和老师,在家长提出不让孩子捡垃圾这个情况后,首先应该好好分析一下家长这样做的原因,对于家长的做法、想法,只要是合理、正确的,要虚心接受。像案例中的那位母亲,她能够支持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将不让孩子捡垃圾的原因详细地写出来与老师进行交流,而且她所提出来的那些理由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对于家长的这个想法学校和老师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当然,在肯定之后,我们还要耐心地与家长进行贴心的沟通交流,以情动人,向家长说明不让孩子继续坚持捡垃圾对培养形成孩子的良好习惯十分不利,同时我们要及时改进、完善学校德育中的疏漏之处,消除家长担心孩子会被垃圾上的病菌感染等顾虑,如果这样做的话,相信家长应该会和学校、老师达成共识的。
              二、教给方法,避免伤害
              要消除家长的顾虑,学校还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的相关措施,确保避免存在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不利因素。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多思考、多研究,尽量把那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或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没有办法消灭,也要教给学生保护自己的技能或方法。案例中H的母亲担忧孩子会被垃圾上的病菌感染,这种担忧并不是多余的。这就要求学校、老师以及家长注意教给孩子捡垃圾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只要是垃圾,肯定大都是比较脏的,说不定这些个垃圾真的已经受到了病毒感染。所以,从孩子健康的角度考虑,捡垃圾也是需要精心指导的。在开展环保等活动时,学校和老师要教育孩子看见地上的垃圾后,学会先看看是什么垃圾。如果垃圾在教室里,用扫帚扫掉即可。如果在户外,而且垃圾比较干净,可以用手把垃圾捡起来放在垃圾桶里。如果在户外捡拾垃圾,垃圾又很肮脏,最好是找个工具帮助(比如找根棍棒夹或用方便袋把手套起来再捡),实在连工具都找不到,那么就用纸把脏的部位包住再拾。总之,尽量不要直接接触太脏的垃圾,在捡完垃圾之后,一定要教育学生把手洗干净。另外,万一在劳动或捡垃圾的过程中,手不小心被垃圾弄伤了,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进行消毒、治疗。
                只要我们把工作做细做实,多和家长交流沟通征求家长的意见,就一定能解决教育中的难题。 [/SIZE][/ALIGN][/P][P][/P][P][/P][P][/P][P][/P][P][/P][P][/P][P][/P][P][/P][P][/P][P][/P][P][SIZE=4][/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2]   [/FACE][SIZE=4](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武墩中心小学:张益涛  [/SIZ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4]      邮编:223006    [/SIZE][/FACE][FACE=楷体_GB2312][SIZE=4]电话:15861794528)[/FACE][/P][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SIZE=4][/SIZE][P][ALIGN=left][SIZE=4]
              [/SIZE][/ALIGN][/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P][SIZE=4][/SIZE][/P][/SIZE][P][/P][P][/P][P][/P]
              [ 此贴最后由浪尖流云在2012-1-30 16:37:35编辑过 ]
              坚持最难,坚持最美!
              坚持着,成长着,坚持的人最美!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032
                • 经验63186
                • 文章1038
                • 注册2010-11-26
                            [SIZE=5] [COLOR=#2b2bd5][B]捡起的是垃圾     拾起的是美德
                [/B][/SIZE][/COLOR][COLOR=#2b2bd5][B]          [/B][/COLOR][COLOR= ][SIZE=4][B] [COLOR=#1a1ae6] ----《他该不该坚持拾垃圾?》之我见
                           广东省 深圳市光明中学    王莉     518107
                    黄老师的文章《他该不该坚持拾垃圾?》让我想起儿子小时候带他到公园的一幕:花园的旁边一群学生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说笑,垃圾随着单纯的笑声飞舞,儿子默默走到那些垃圾跟前捡起来放到手中的袋子里,我妈妈看到后,大声说:太脏了,别拾,他们丢的,凭什么让你捡。儿子抬起不解的眼睛看着我,我微笑着和儿子一起把地上所有的垃圾捡起来。儿子走到那些学生前细声细气地说:“乱丢垃圾的孩子老师和爸爸妈妈都不喜欢,他们喜欢讲卫生的孩子。”我看到了红霞飞到了他们的脸上,一位女学生拿起手中的食品袋,一边拾垃圾一边说:谢谢小弟弟。儿子的脸上绽放出神圣的光辉,就是那一刻的教育让我感动,孩子的教育就是在这些细微中得到升华。我坚信捡起的是垃圾,拾起的是美德。
                一.教育应避免5+2=0
                    在教育中,当爱的大旗满天飞的时候,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唤教育的真性情的时候,却让多少珍贵的东西从教育的后花园中丢失。
                    我们再来看H的母亲给班主任的一封信《他该不该坚持拾垃圾》:”作为母亲,对孩子捡拾垃圾的行为背后隐藏的疾病传染危险感到忧心“ “我们孩子能够做到的、也应该承诺、而且必须做到从小就养成环保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自身的点点滴滴做起,坚持将环保的行为贯穿一身。只有每一个人都能做到,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慢慢变得环保。”母亲看似义正言辞的华丽词藻,良苦的用心让初读的人钦佩,身为母亲我也尊敬这位细心、有爱心的母亲。细读方明白H的母亲不惜大篇章大理论,其实是想说服老师不要让孩子捡拾垃圾。
                    垃圾是不干净,干净了就不是垃圾,可是我总觉得为了H母亲所谓的“捡拾垃圾的行为背后隐藏的疾病传染危险“就不让孩子捡垃圾的想法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危险,家长这样的教育理念只能培养孩子好逸恶劳,挑肥拣瘦的坏习惯,如果学校的教育因为家长的反对或者有意见就搁浅德语培养的目标,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取向。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方位人才,学校培养的不仅仅是高科技的尖端人才。作为母亲想让孩子更体面的生存,无可厚非,但是忽视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朴素主义教育我及不赞成。如果家长漠视学校的培养方法,连捡拾垃圾这样的小事都怕有被传染的危险,那未来孩子能成就什么大事呢?那么未来的环卫工人,清洁工人,传染病医院。。。这些脏活苦活不是没人做了吗?
                    黄老师写到“我发现他身旁正好有一个丢弃的塑料袋。于是,我还像往常一样,示意他捡起来,可这次他委屈地说:“我妈妈不让我捡垃圾。”可以看出母亲不是在和老师商榷教育的方法,而是在给班主任写信之前已经和学校的教育背道而驰了。作为家长一方面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操心,但家长更要明白,教育孩子应该从大局出发,而不是家长或者老师某一方把个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本来乐于捡拾垃圾的孩子在家长的威严下对捡拾垃圾的意义和做法已经开始动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观念的撕裂是对孩子的最大伤害,也是对教育的扭曲。因此班主任和家长应该统一认识,统一教育的尺度,千万别出现:5+2=0的教育局面。
                二、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小爱”上
                    战争年代,大家都知道只要上战场就有死亡的危险,为了保家卫国,那时是英雄的母亲为儿女戴上大红花送他们上战场,这样的母亲难道就不爱自己的孩子了吗?因为上战场有危险,就不要保家卫国了吗?
                    当物质生活过于丰腴的时候,精神生活越来越失去了她应有的魅力。看看今天的孩子们,他们追求的不再是‘高素质,高品位’,攀比的不再是学习的成绩、做人的理想,而是优越的家庭环境,还有手机的档次、服装的潮流,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场景,吃饭挑食,学习怕吃苦,在家里做“小皇帝“。太多的“小爱”淹没了孩子应有的单存秉性。教育的今天我似乎看到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吃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的“吃苦耐劳教育”。而H的母亲恰恰只是从“小爱”的角度去谈孩子不该拾垃圾,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本质。
                    三读这篇文章时,我想到了因噎废食这个词。应试教育已经蔚然成风,已经被大家看成是教育的主旋律和生命线,而学生的素质教育却还停留在初级水平。教育的功利性让德育处在尴尬的位置。因此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家长的不理解就放弃培养的目标和培养计划。我们看看“华人和狗不得入内”“中国人请不要随便扔垃圾”这些触目惊心的牌子,我们就明白我们的养成教育是多么的失败。  “绿色环保”是世界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当一个孩子能随时随地拾起垃圾的时候,那么我坚信这个孩子一定且永远也不会随便丢垃圾,捡起垃圾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是巨大,拾起的不仅仅是垃圾,更是民族的尊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应该从这样的小事抓起,因此我重申:孩子要养成见到垃圾一定拾起的好习惯。我认为拾垃圾美化的是环境,而净化的是孩子幼小的心灵,培养的是爱劳动的品质,何乐而不为呢?我觉得为人师者无需犹豫,只要把这一活动的意义和H的母亲沟通,我认为她是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三、教育贵在坚持
                    首先黄老师认定让学生拾起垃圾对学生有百利,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无论家长和社会如何评价,如何干扰,作为教育者都不能动摇教育的初衷。家长担心拾垃圾有不卫生的一面,那么就用老师和学生的智慧克服困难,拾垃圾本身就是讲卫生,要教育学生拾垃圾时如何规避垃圾对人体的侵害。既要让学生拾起垃圾,又要让家长不担心,同时让学生身心受到好的熏陶,这才是教育的本。变其害为其利,通过坚持和努力让家长由不支持者变为支持者更是对教育者的挑战,因此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拾垃圾的方法可以改进,教育的理念不能动摇,。
                    其次可以通过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对捡拾垃圾的意义的高度认识。例如: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主题班会:我给垃圾般般家,绿色环保靠大家;亲子互动:我做家里的环保大使;老师也做环保大卫士。。。教育的目标是以人为出发点,老师不能忽视学生的感受,也不能漠视家长的意见,教育是慢的艺术,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孩子都是如此,通过以上活动,渗透教育理念,只要老师认定教育的目标不放弃,最终学生和家长都会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做法。教育的出发点是对的,面对杂音何愁之有呢?
                    因此我始终认为学生捡拾垃圾没有不妥,捡起的是垃圾,拾起的是美德。每位班主任对这一教育目标的坚持,就会使环保之花开遍校园,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COLOR][/B][/SIZE][/COLOR]

                捡一枚橄榄品人生
                借一双慧眼看教育
                在线情况
                20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捡垃圾其实也是教育(讨论稿)

                      作者:黄长贵   单位:336409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中学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小处看,孩子捡垃圾的事,不是大事;从大处看,孩子捡垃圾,也是大事。笔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泥巴环境中,摸爬滚打,与鸡狗猪牛交朋友,跟花草虫鱼做邻居。农村的垃圾成堆,柴草成垛,我们经常在游戏时,躲进柴草间,牛厩里,开心快乐地玩耍,遇到家里有客人来访,我还要给父母帮忙烧火。常常是烟熏火燎,呛出了眼泪和鼻滴。
                      小孩子捡垃圾,可以!是一种锻炼!也是教育!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2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286
                    • 经验30511
                    • 文章1251
                    • 注册2008-11-30
                                                     [COLOR=#0000ff][SIZE=4][B]孩子在哪里?
                    [/B]  案例中的妈妈跟班主任似乎都没错,因为他们都爱孩子,一个要孩子远离疾病危险,一个要孩子拥有良好习惯与责任意识;但是,他们又都错了,因为在他们眼中,根本就没有孩子——“他该不该坚持拾垃圾?”谁来回答?家长还是老师?那么,孩子在哪里?爱孩子,就可以代替孩子作决定?那么,我们能够代替孩子成长吗?
                        我们家长和老师,似乎都是专制型的,习惯性地要孩子这样,要孩子那样,都要孩子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而孩子呢,自主权被无情地剥夺,任凭大人们捏来捏去,最后都成了“奴才”,成了“傀儡”,唯独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该不该坚持拾垃圾?”还是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吧!那么家长和老师,是不是就没事了呢?不!我们大有可为。
                        H的妈妈“曾经多次带他去图书馆查阅书籍、陪孩子看有关环保的动画片等方式让孩子认知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环境,在保护自身的前提下可以做哪些环保行为……”她做得不错,之后就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吧!而不是固执地不让他捡垃圾。学校里的垃圾也不至于危及生命,孩子偏要捡,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况且,妈妈还有机会想别的办法来继续说服他呀。
                        老师呢? “每天中午,拿着劳动工具清扫班级包干区;每天下车,路过小操场都会主动拾起白色垃圾”,老师也做得不错,他在教给孩子们做人最基本的劳动习惯与责任意识。但是,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允许孩子反复。“我发现他身旁正好有一个丢弃的塑料袋。于是,我还像往常一样,示意他捡起来,可这次他委屈地说:‘我妈妈不让我捡垃圾。’”老师不必强求,也没有必要让H跟妈妈理论,只需要不声不响地捡起来,此时无声胜有声。学校里,同学们还会按时清扫卫生,拾起白色垃圾;在班上,那些热爱劳动、讲究卫生、认真负责的行为还会受到表彰。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接下来,我们得弄清楚妈妈不让H捡垃圾的真正原因,然后加以引导。比如可以利用妈妈的专业知识,让H在班会上讲讲垃圾的危害、环保的好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孩子为妈妈自豪,也为自己自豪。同时也可以问问孩子,家里有垃圾吗?你们家里是怎么处理垃圾的?如果只是把病毒的危险留给家人,让H独善其身,那么H妈妈就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自私狭隘的种子,她无疑是在自掘坟墓——谁都只顾自己的话,她卧病在床或者老得走不动了,产生的垃圾谁来处理呢?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以纠正H妈妈的教育观念。如果不是,那么妈妈教给H处理垃圾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借用在教室里。必要时,还可以把H妈妈请到班上来,给孩子们上一上专业的环保课、保洁课。我相信,既然家里不是垃圾场,那么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就不会任由学校变成垃圾场。而在大家设法处理学校垃圾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能够学会:不乱丢垃圾,什么地方的垃圾可以捡,怎样捡比较安全,捡后怎样保洁。
                        爱孩子,就不要代替孩子作决定。家长也好,老师也好,只是营造环境,提供可能,促进孩子自我判断与自主选择。孩子将会在一次次的选择与坚持中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重庆市綦江区永新镇中心小学  刘丹会  邮编401422)[/COLOR][/SIZE]
                    [ 此贴最后由彩云在2012-1-27 11:24:09编辑过 ]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捡要鼓励
                      不捡要教育
                      作者:黄长贵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中学
                      案例内容很有代表性,家长爱孩子,怕垃圾伤害孩子,不支持捡垃圾;老师从思品高度入手,鼓励孩子有垃圾就捡。笔者以为,成长中的人,品行养成很重要。作为父母和老师,要把孩子的思品教育放在第一位,这是为人的第一原则。
                      父母是第一个启蒙老师。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就要善于鼓励孩子,捡垃圾,重环保,养习惯,成正人。1.父母示范。身教重于言教。2.耐心鼓励。现场指导。3.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老师要正面教育,步步引导。孩子毕竟是懵懂人,需要教师的正确教导和鼓励。1.班会上鼓励。2.生活上帮助。3.思想上引导。4.行动上肯定。
                      其实,捡垃圾是个好习惯,养成环保意识,一生受用!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在线情况
                      2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96
                        • 经验23638
                        • 文章663
                        • 注册2009-06-29
                        [P][COLOR=#f70909][SIZE=4]             [B][SIZE=5]统一思想  达成共识 [/COLOR][/SIZE][/B][/SIZE][/P][P][SIZE=4]        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安镇中心小学  王教刚  157123[/SIZE][/P][P][SIZE=4]        
                            孩子的价值观多半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有利补充,只有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达成共识时,才能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倘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只能使我们的孩子手足无措、进退维谷,《他该不该坚持拾垃圾》是一个典型的家校教育发生矛盾的案例,我们将如何面对这样的矛盾呢?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时常会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矛盾,如若不及时解决,势必会扭曲孩子的思想。作为教育者当发现家庭教育与自己的教育发生碰撞时,切不可一言否定家长的教育,也不要在学生面前辨别谁是谁非,来维护自己的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和家长沟通,协调家校教育的统一性。本案例中,教师要求学生拾垃圾,家长不让孩子拾垃圾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矛盾。当班主任示意孩子拾垃圾遭到拒绝时,老师却不假思索地告诉孩子,你的做法是对的,你妈妈那样引导不对,回家后要跟妈妈好好理论……班主任在孩子面前竟公然否定家长的教育,我觉得这样做实在有些不妥,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妈妈的话往往是孩子最信赖的,而且有时候妈妈的话要比老师的话好使的,老师的这番否定势必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拉大师生间的距离,老师怂恿学生好好跟家长理论,就更不应该了,这样做只会进一步激化家校教育间的矛盾,对教育学生非常不利。我觉得当教师听到家长不让拾垃圾时,就应该和颜悦色地去问一问原因,先不要轻易地给予否定,待弄清原因后再与家长沟通,只有家校教育思想统一,目标一致我们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否则学生在中间会左右为难。
                            从来信中,可以看出家长已有充足的理由不让孩子拾垃圾,也能做到环保,她的建议似乎比拾垃圾的作法更加深入、合理。文中的黄老师看后也不得不被其说服,但从文尾可以看的出丁老师还是坚持让孩子继续拾垃圾的,只是提醒他太脏的东西不要轻易用手接触,尽量与垃圾保持一定的距离,抑或为孩子准备口罩或一次性手套这方面的卫生洁具,这样的想法固然很好,不知道那位家长能否认同,我觉得这时可以找家长单独沟通,再对孩子实施教育。可以开一个班会,让孩子明确捡拾校园垃圾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安排好每天清扫或捡拾垃圾的人员,这样责任落实到人,工作有始有终,家长就不会有太多的意见。反之如果捡拾垃圾的总是那几个孩子,家长怎能会没有意见呢?


                        [/P][/SIZE]
                        [ 此贴最后由王教刚在2012-1-29 10:41:48编辑过 ]
                        黑龙江省海林市子荣小学  王教刚  邮编:157123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60019907
                        在线情况
                        2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财富2
                          • 积分26128
                          • 经验247301
                          • 文章25533
                          • 注册2011-06-16
                           捡垃圾其实也是教育(讨论稿)

                              作者:黄长贵   单位:336409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中学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小处看,孩子捡垃圾的事,不是大事;从大处看,孩子捡垃圾,也是大事。笔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泥巴环境中,摸爬滚打,与鸡狗猪牛交朋友,跟花草虫鱼做邻居。农村的垃圾成堆,柴草成垛,我们经常在游戏时,躲进柴草间,牛厩里,开心快乐地玩耍,遇到家里有客人来访,我还要给父母帮忙烧火。常常是烟熏火燎,呛出了眼泪和鼻滴。
                              小孩子捡垃圾,可以!是一种锻炼!也是教育!
                           
                          好老师就是好人,做好自己,就是负责的人生!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