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032
    • 经验63186
    • 文章1038
    • 注册2010-11-26
                [SIZE=5] [COLOR=#2b2bd5][B]捡起的是垃圾     拾起的是美德
    [/B][/SIZE][/COLOR][COLOR=#2b2bd5][B]          [/B][/COLOR][COLOR= ][SIZE=4][B] [COLOR=#1a1ae6] ----《他该不该坚持拾垃圾?》之我见
               广东省 深圳市光明中学    王莉     518107
        黄老师的文章《他该不该坚持拾垃圾?》让我想起儿子小时候带他到公园的一幕:花园的旁边一群学生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说笑,垃圾随着单纯的笑声飞舞,儿子默默走到那些垃圾跟前捡起来放到手中的袋子里,我妈妈看到后,大声说:太脏了,别拾,他们丢的,凭什么让你捡。儿子抬起不解的眼睛看着我,我微笑着和儿子一起把地上所有的垃圾捡起来。儿子走到那些学生前细声细气地说:“乱丢垃圾的孩子老师和爸爸妈妈都不喜欢,他们喜欢讲卫生的孩子。”我看到了红霞飞到了他们的脸上,一位女学生拿起手中的食品袋,一边拾垃圾一边说:谢谢小弟弟。儿子的脸上绽放出神圣的光辉,就是那一刻的教育让我感动,孩子的教育就是在这些细微中得到升华。我坚信捡起的是垃圾,拾起的是美德。
    一.教育应避免5+2=0
        在教育中,当爱的大旗满天飞的时候,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唤教育的真性情的时候,却让多少珍贵的东西从教育的后花园中丢失。
        我们再来看H的母亲给班主任的一封信《他该不该坚持拾垃圾》:”作为母亲,对孩子捡拾垃圾的行为背后隐藏的疾病传染危险感到忧心“ “我们孩子能够做到的、也应该承诺、而且必须做到从小就养成环保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自身的点点滴滴做起,坚持将环保的行为贯穿一身。只有每一个人都能做到,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慢慢变得环保。”母亲看似义正言辞的华丽词藻,良苦的用心让初读的人钦佩,身为母亲我也尊敬这位细心、有爱心的母亲。细读方明白H的母亲不惜大篇章大理论,其实是想说服老师不要让孩子捡拾垃圾。
        垃圾是不干净,干净了就不是垃圾,可是我总觉得为了H母亲所谓的“捡拾垃圾的行为背后隐藏的疾病传染危险“就不让孩子捡垃圾的想法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危险,家长这样的教育理念只能培养孩子好逸恶劳,挑肥拣瘦的坏习惯,如果学校的教育因为家长的反对或者有意见就搁浅德语培养的目标,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取向。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方位人才,学校培养的不仅仅是高科技的尖端人才。作为母亲想让孩子更体面的生存,无可厚非,但是忽视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朴素主义教育我及不赞成。如果家长漠视学校的培养方法,连捡拾垃圾这样的小事都怕有被传染的危险,那未来孩子能成就什么大事呢?那么未来的环卫工人,清洁工人,传染病医院。。。这些脏活苦活不是没人做了吗?
        黄老师写到“我发现他身旁正好有一个丢弃的塑料袋。于是,我还像往常一样,示意他捡起来,可这次他委屈地说:“我妈妈不让我捡垃圾。”可以看出母亲不是在和老师商榷教育的方法,而是在给班主任写信之前已经和学校的教育背道而驰了。作为家长一方面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操心,但家长更要明白,教育孩子应该从大局出发,而不是家长或者老师某一方把个人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本来乐于捡拾垃圾的孩子在家长的威严下对捡拾垃圾的意义和做法已经开始动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观念的撕裂是对孩子的最大伤害,也是对教育的扭曲。因此班主任和家长应该统一认识,统一教育的尺度,千万别出现:5+2=0的教育局面。
    二、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小爱”上
        战争年代,大家都知道只要上战场就有死亡的危险,为了保家卫国,那时是英雄的母亲为儿女戴上大红花送他们上战场,这样的母亲难道就不爱自己的孩子了吗?因为上战场有危险,就不要保家卫国了吗?
        当物质生活过于丰腴的时候,精神生活越来越失去了她应有的魅力。看看今天的孩子们,他们追求的不再是‘高素质,高品位’,攀比的不再是学习的成绩、做人的理想,而是优越的家庭环境,还有手机的档次、服装的潮流,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读场景,吃饭挑食,学习怕吃苦,在家里做“小皇帝“。太多的“小爱”淹没了孩子应有的单存秉性。教育的今天我似乎看到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吃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的“吃苦耐劳教育”。而H的母亲恰恰只是从“小爱”的角度去谈孩子不该拾垃圾,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本质。
        三读这篇文章时,我想到了因噎废食这个词。应试教育已经蔚然成风,已经被大家看成是教育的主旋律和生命线,而学生的素质教育却还停留在初级水平。教育的功利性让德育处在尴尬的位置。因此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为家长的不理解就放弃培养的目标和培养计划。我们看看“华人和狗不得入内”“中国人请不要随便扔垃圾”这些触目惊心的牌子,我们就明白我们的养成教育是多么的失败。  “绿色环保”是世界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当一个孩子能随时随地拾起垃圾的时候,那么我坚信这个孩子一定且永远也不会随便丢垃圾,捡起垃圾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是巨大,拾起的不仅仅是垃圾,更是民族的尊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应该从这样的小事抓起,因此我重申:孩子要养成见到垃圾一定拾起的好习惯。我认为拾垃圾美化的是环境,而净化的是孩子幼小的心灵,培养的是爱劳动的品质,何乐而不为呢?我觉得为人师者无需犹豫,只要把这一活动的意义和H的母亲沟通,我认为她是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三、教育贵在坚持
        首先黄老师认定让学生拾起垃圾对学生有百利,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无论家长和社会如何评价,如何干扰,作为教育者都不能动摇教育的初衷。家长担心拾垃圾有不卫生的一面,那么就用老师和学生的智慧克服困难,拾垃圾本身就是讲卫生,要教育学生拾垃圾时如何规避垃圾对人体的侵害。既要让学生拾起垃圾,又要让家长不担心,同时让学生身心受到好的熏陶,这才是教育的本。变其害为其利,通过坚持和努力让家长由不支持者变为支持者更是对教育者的挑战,因此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拾垃圾的方法可以改进,教育的理念不能动摇,。
        其次可以通过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对捡拾垃圾的意义的高度认识。例如: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主题班会:我给垃圾般般家,绿色环保靠大家;亲子互动:我做家里的环保大使;老师也做环保大卫士。。。教育的目标是以人为出发点,老师不能忽视学生的感受,也不能漠视家长的意见,教育是慢的艺术,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孩子都是如此,通过以上活动,渗透教育理念,只要老师认定教育的目标不放弃,最终学生和家长都会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做法。教育的出发点是对的,面对杂音何愁之有呢?
        因此我始终认为学生捡拾垃圾没有不妥,捡起的是垃圾,拾起的是美德。每位班主任对这一教育目标的坚持,就会使环保之花开遍校园,家庭乃至整个社会。
    [/COLOR][/B][/SIZE][/COLOR]

    捡一枚橄榄品人生
    借一双慧眼看教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