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5
    • 文章1
    • 注册2012-02-07
    改变方法,根本上解决
                                           辽宁荣辉
    看到这个案例,我个人觉得做为学校要改变教育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校园内出现垃圾这一现像。
    首先,这种做法不利于家校合作,容易引起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抵触。文中的家长用书信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可见这位家长的素质十分高,也懂得沟通艺术。如果是一位相对急燥的家长,也许会直接和孩子提出不许再捡垃圾的决定。直接让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产生分岐。有资料曾经说过:“2+5如果不能形成合力,教育效果等于0”文章中提到的观点是,只要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方向一致时,孩子才能更好的相信,更容易接受教育的理念。家长越是理解学校的教育方法,越容易达到家校合力,更愿意为教育出力,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最好。反之,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观点不同时,孩子入学前的家庭教育与学生到校后得到的教育相冲突时,孩子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慢慢地会变得茫然,甚至会哪个也不相信,产生抵触情绪。更不利于教育效果的发挥。在本文中,家长提到的卫生问题却是客观存在,又不容人忽视的。垃圾里隐藏着病菌,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家长们特别是现在的家长会,试孩子为掌上明珠,一点风吹草动都吓得面色如土,轻者吃药,重者打点滴。家长面对孩子捡垃圾的行为一定会大力阻止。孩子在这两位最重要的人说教面前,不知道如何是好,感觉听谁的都对。就像案例里的孩子,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不再捡垃圾,同时又对班主任老师的教育产生困惑。到底应该听谁的?孩子会觉得为难。在两面中,不知道如何是好,捡也不是,不捡也不是,无所适从。在以后再出现家校出冲时,也会采取看似哪边都听,实是哪边也没听的态度,给教育带来难度。
    再有:这样的活动的目的,从眼前来看是让环境改善了。可是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却不敢有太大的幻想。如果因为这些低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因为捡垃圾得到了环保教育,那么长大后,他应该主动去环保,更加知道环保的重要性,会一直捡下去。就算不捡也不会再向地上扔哪怕一个小小的垃圾。可是事实是,低年级的学生依然在努力的捡着,当年的低年级学生却在漠然者看着,或者不经意地丢着。一年一年的学生毕业了,一年一年的学生入学了,校园里的垃圾依然在,低年的学生依然捡,现像一点也没有得到改善。
    让我们看一下现在的环保情况吧:当前我们的学生参加完一次大型集会后,学生离开了自已的场地;当一个大型的活动结束后;当一场演出闭幕后,会场里的地面真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饮料瓶、果皮、废纸、包装袋……到处都是。为什么我们教育了学生这么多年,等学生出了校门后,甚至是没有出校门时教育的效果就显得无力了呢?原因就是没有根本上解决环保这个事,没有让环保这个理念深入心灵。思维决定行动。没有保护环境的思维,所有的行动都是一时之举,经不起考验。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捡垃圾一事,我们做为教育者应该考虑的是改变教育方法,思考怎么让使校园内不再出现垃圾,而不是去如何让出现后的垃圾消失,要从根本上治理。要治标还要治本。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