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IZE=14pt]班级总会出来一些新事物,张老师班级现在的租书热就是新事物里的好事物。正如案例里体现的,孩子在租书活动中得到了很多的体验,无论是租书者,还是出租者。体验着付出与收获,给予与交换。在体验中判断、思考、行动。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就要尊重孩子们的体验”。这是一个难得的情境。[/SIZE][SIZE=14][/SIZE][/P][P][SIZE=14pt]看得出张老师在案例最后困扰应该是在教育中怎样引导孩子们看待金钱的角度。[/SIZE][SIZE=14][/SIZE][/P][P][SIZE=14pt]很多孩子体验过凭借劳动可以换来一定的报酬或奖励,这大多都是来自家长们对孩子的认知刺激。例如孩子承担家里某项公共劳动,或帮助家长完成一些劳动,家长会满足孩子的某个愿望或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奖励,有的是家长偶然行为,也有的是家长有意的培养孩子们因劳取酬得意识的。我所知在农村孩子更多是一定要承担家里的活计的,可不是为了挣一些酬劳。无论那样这里面都给予了对孩子们认识责任、义务、收获、贡献的体验。在这里我想说一句,我们鼓励按劳取酬,但不能培养出无酬不劳的态度来。[/SIZE][SIZE=14][/SIZE][/P][P][SIZE=14pt]孩子们在班级租书是他们自发的行为,肯定也在孩子群众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我们可以了解这个点子是怎么产生的,大家在这个活动中有怎样的体验[/SIZE][SIZE=14],[/SIZE][SIZE=14pt]但是靠租书收租金我感觉或许是发起者最初的意图但不好是孩子长期用来增加小腰包的办法。别的不说,如果总是把精力放在书和钱的关系上,那么对学生读书感情的培养将会有害处的。[/SIZE][SIZE=14][/SIZE][/P][P][SIZE=14pt]在这里我想可不可以换个角度,能不能逐渐转移孩子们在多少钱租书上的关注,而让孩子们的注意力放在书上,重点在读书的体验。我想做好这样的事一样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意义也会更加深远。[/SIZE][SIZE=14][/SIZ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