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积分830
    • 经验81267
    • 文章637
    • 注册2010-09-08
    2024年7、8月班主任之友小学版案例评析《个体教育该怎么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火热征稿了!!!
    [P][LINE-HEIGHT=16.0p][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4]个体教育该怎么与集体教育相结合?[/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center][FACE=仿宋][SIZE=12]张元娟[/FACE][/SIZE][FACE=仿宋][SIZE=12][/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left][FACE=仿宋][SIZE=12]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提出过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即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目的是可利用集体教育去影响个别学生,也可利用个别教育来影响整个集体的面貌。以往我在班级管理中都是这样做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用集体的力量帮助个人形成正确行为,并用个别的教育在班级树立正面榜样,或者教育集体学生不在个别问题上重复犯错。[/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left][FACE=仿宋][SIZE=12]           但是,这次却出事了……[/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left][FACE=仿宋][SIZE=12]           “张老师,听说你今天在班级批评我家孩子了?”我仔细回想下,并没有呀,于是我矢口否认。“怎么可能?他今晚回来后都哭了,说你在全班批评他。我明天要去投诉你。”投诉?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做错什么了,我再次回想今天发生的事情。[/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left][FACE=仿宋][SIZE=12]           他在课间跟另外一个孩子追逐打闹,两人摔倒,差点受伤。我不仅没有批评,而且发现他们摔倒后,迅速跑过去,把他们扶起来:“怎么样?有没有受伤?”他们拍拍身上的灰,灿烂一笑:“没事,张老师。”“确定没事吗?”我还是关心地一问。在看到他们肯定地点点头后,我才放心。我摸摸二人的头:“没事就好。但是班级地方小,人又多,快速奔跑很容易摔倒导致自己受伤,也容易导致别人受伤,咱们以后还是不要了,好不好?”他们俩懂事地点点头,走开了。我敢确定的是,我当时只是“微笑地提醒”,绝不是“严肃地批评”,更不是“严厉地呵斥”。[/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left][FACE=仿宋][SIZE=12]           午会时间,我按照学校要求对全班学生进行十分钟安全教育,早上发生的事情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于是,我先平淡地陈述了上午小王同学的事情,想要告诉大家这样做的危险性。为了让同学们知晓得更加明确,我任意选两位学生模拟在班内追逐打闹的情况,在他们模拟的过程中,我邀请同学们说说这样做的危害,大家畅所欲言。在发言后,我总结班级容易受伤的几个地方:课桌角、课桌凳、地面,导致头、身体、牙受伤。最后,我邀请了之前在家受伤的一位同学,说说受伤后的不便和难过的感受。我本以为这又是一次不错的个体教育与集体相结合的案例。[/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left][FACE=仿宋][SIZE=12]           “小王同学妈妈,我刚才回想了下今天发生的事情,我能确定我没有批评他,早上他跟同学追逐打闹,我只是提醒他以后不能这样做。”[/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left][FACE=仿宋][SIZE=12]           “不是!不是上午!是午会的时候,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她仍然愤愤不平。[/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left][FACE=仿宋][SIZE=12]           “不可能!”我把当时午会的情况和午会的目的跟她作了说明,“我能保证,我在午会上确实说了小王跟同学打闹的事情,但绝不是批评,只是以此来教育全班同学。我当时的语气很平和。”[/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left][FACE=仿宋][SIZE=12]“你承认了是吧?你凭什么在课堂上拿他的事情教育全班?谁给你的权利?”他妈妈的语气越来越强烈。[/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           我再次耐心地跟他妈妈做了解释,并且表示如果小王同学对此感到困扰,我深感抱歉。等小王上课后,我也会向他解释,希望他能理解。但是我不认为我的做法有问题,我并没有在全班批评他,我的目的也只是想教育全班。[/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           《中小学惩戒规则》中第七条明确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其中第四点明确说明:“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在课间狭窄的过道内追逐打闹就是“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第八条规定:“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可以当场实施以下教育惩戒”,其中第一点就是“点名批评”。且不说,我今天没有对小王同学的危险行为进行点名批评,即使我点名批评了,那也是法律赋予我的权利。我不知道我错在哪。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也是多年来通过实践验证的教育原则。[/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           第二天,[/FACE][FACE=仿宋]领导打电话让我去办公室。我进去后竟然真的看到了小王妈妈坐在里面,这让我错愕无比。领导说:“你有没有什么要解释的?”我在领导面前再次说明了我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也对小王同学造成的困扰表示了抱歉,我今天已经跟小王同学解释过了,他表示了谅解。可是,小王同学妈妈一再坚持让我道歉,我不愿意,事情僵持不下。[/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           事情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了,可是我实在想不明白,该不该跟家长因为“全班批评小王同学”的事道歉?我在使用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方法时有没有用错?什么事可以使用平行教育原则,什么事不能用?使用平行教育原则时要注意什么?[/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ALIGN=left][FACE=仿宋][SIZE=12]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 [/FACE][/SIZE][/LINE-HEIGHT][/ALIGN][/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32
      • 文章1
      • 注册2024-06-03
      案例中张老师的做法(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确符合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于法律层面无可厚非。那问题的症结到底出在哪里呢?我个人分析,王同学的家长立场是我的孩子受到老师的不恰当的教育,心理受到了伤害,受委屈了;张老师的立场是作为教师,应当及时教育学生注意安全。问题在于,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有没有关注被教育对象的情绪和心理情况。如果只是站在教育别人的角度单方面地实施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可能会顾此失彼,甚至南辕北辙,效果不佳。案例中的张老师以为自己在进行个体教育和集体教育,但是没有提前跟当事人商量或者提前了解当事学生对自己接下来教育行为的看法,导致这位当事学生承受不了,回去就跟家长哭鼻子。家长看到孩子伤心的样子,难免心生责怪。其实当我们在工作中使用教育原则时,目的一定是学生的成长,而学生的成长是复杂的、多变的,任何教育理论原则都不可单独使用,要多方面综合考量。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
        • 经验50
        • 文章1
        • 注册2024-06-09
        文中老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可谓是细致入微:从事件发生时及时出现,安抚学生,了解是否受伤,教育提醒到安全教育课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但最后还是被起诉,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呀,教育如履薄冰,怎么样才能十全十美?谁都在尝试中寻找出路。

        平行教育原则说在对单个学生进行教育时要通过集体并影响个人,在对集体进行教育时应成为对集体的每个成员的教育。无论是集体影响个人,还是集体教育集体,这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应用的方法,只是把控点很关键: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当老师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思考。

        而文章中的事件也是如此:老师的教育案例来源于班上且刚刚发生,学生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这是非常好的教育体验。但正因如此,也是造成起诉的原因:我们忘记了当事人,也就是学生的感受。一切教育,从人出发,从学生出发。特别是当我们要以他为例时,小小的孩子,他是否能明白老师的真意?他不明白时,他就是觉得自己被骂了:因为他在教室追逐嬉戏了,老师说这样有可能摔倒;因为他刚好摔倒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都是老师说的不行的,老师的话是孩子标准,孩子选择性的关注点和老师要传达的意思不在同一个点上,所以误解产生。

        由此我认为:如果要用身边的孩子特别是他们亲历的事情做案例分析的话,建议两点:一是尽量用积极的事件来做案例分析,既让孩子有学习的榜样,又借机大力表扬了孩子,这种表扬会更让孩子受用;二是如果要用类似文中案例的话,能先给孩子商量一下,给孩子说明你的意图,就让该孩子来“表演”一番?然后大家先表达慰问,后分析事件安全教育,让他在课堂中得到的除了是安全的知识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和关爱,我想这样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44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