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8
    • 经验109
    • 文章42
    • 注册2005-05-25
    农村普通中学研究性学习,我且行且思


    (本文系2001年我在原单位的动员稿,有删改---曾发于K12--教育教学论坛)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和自在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对研究性学习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假设学习为餐厅吃饭,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存在三种进餐方式:1、老师觉得食物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营养,于是,便不择手段地满堂灌,惟恐学生吃不饱,而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有食欲,也不管学生是否消化不良。当然,也有“高明的教师”,他会将食物先咀嚼得很细啐,然后一点一点地喂学生。2、 教师不是直接将食物灌输给学生,而是把食物摆在学生面前,然后以各种美妙的言语让学生明白眼前的食物是多么富有营养同时又是多么可口,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其食欲,使他们垂涎三尺,最后争先恐后地自己动手来取食物,再狼吞虎咽地吃下去。3、 面对美食,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共享中,师生都得到了满足,都获得营养。
         那么第一种是“填鸭式”教学法,第二种是“启发式”教学法,第三种才是研究性学习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目标定位
        1、  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研究性学习关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特别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体验,本身就是目标。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问题→表达交流
    3、学会分享与合作
        竞争意识与竞争力…分享与合作是现代的基本素质、竞合意识的培养
    4、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从实际出发:认真踏实的研究,分析,思考能力的训练→重要的科学态度
    根据自己的想象,修改数据→违背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5、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知识技能不可少,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可缺。
    6、激活各学科知识的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高考的考查方向和内容,越来越强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7、着眼每个学生的发展,个性化的学习:
    有价值的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高考改革与研究性学习开设相配套。


    二、研究性学习特征:
           1、强调“整合”。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整体,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生活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综合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进行课程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提供良好途径。
         2、注重“实践”。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创新能力。
        3、突出“开放”。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学习时间和空间也是开放的,突破课堂的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
         4、关注“过程”。研究性学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研究性学习关注“过程”,随着学习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在学习不断生成,新的课题不断产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
        5、提倡“自主”,在研究性学习展开过程中,资料收集、实际调查、成果交流、畅谈反思等环节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的。
          一句话 研究性学习是科研工作的逼真模拟。毫无疑义,研究性学习提倡做,重视过程。哈佛大学图书馆壁上铭刻着这么一段话:I see , I forgot.。I listen ,I understand。 I do ,I master.。我将它译成这么三句话:看到的、过眼云烟,听到的、心领神会,做过的、刻骨铭心。陶行知先生也提倡的“做教学合一”。

    三、研究性学习举例阐释:


          爷爷与孙子的对话____米从哪里来的?(讲故事)孙子说:米从米缸里来。是的,从浅层次的表象来看,每天煮饭的米是从米缸中舀出来的,但大家只需要仔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可知米不会凭空从米缸中来的,它包括一粒种子萌芽、播种、生长,收割等一系列过程。
       同样的,我要问知识从哪里来的,我想绝大部分学生会说“从书本中来”。知识就好象是米,课本好象是米缸。“知识不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没有弄清楚知识的生成过程,是无法真正实现“转识成智”(古代的哲学家渴望的是培育智慧,现代学校的学生单向被灌输的是知识。学生成了知识的留声机,而没有通过知识的学习成为一个和谐的人、智慧的人)。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和实施,从人本原发展来说应是迫切的和必需的。许多都事实证明 :成功的科学家、发明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而不仅仅是所谓的“专家”,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与各方面的素质。


    四、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角度选择自己合适的课题,课题研究从五个方面选题
    1、从学习方法上选研究课题
          实话实说,长期以来我们全靠“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和题海战术,才在高考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那么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们的负担呢?这就有必要研究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研究对于我们这些偏远地区农村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并且这方面的研究特别受家长的欢迎和支持,因为家长们知道这不但使孩子学会一些科学方法,更重要的还是能提高学业成绩,对大家参加高考很有帮助。同学们也应是最喜欢研究“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影响听课效率的因素、”“中学生如何提高记忆力”、“高一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调查”、“怎样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物理复习的策略”等课题。同学们都很希望能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用以应对正在变化着的高考
    2、从各学科教材中寻找研究课题
          中学生学科都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内容可供学生选择。就理科而言,有实验的改进,某些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的探讨,动植物标本的制作;文科研究范围更广,“关于腐败分子的哲学思考”、“鲁迅的语言风格”、“语文基础知识归类 ”、“掌握英语语法的有效途径”、“惊人的历史巧合”………总之,中学阶段所学的十多个科目(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信息、劳技)都有学生选择研究的课题。例如在研究物体受力分析这个课题时,我们可以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制作出一个“力的分解直观演示装置”,能同时直观地从各个方面看到四种不同情况下物体受力的现象。
    3、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找研究课题。
          衣食住行等,学生本身学习和生活所处的环境可以建立许多课题。明天、后天就要召开家长会了,家长会前、会后学生们心理肯定有一些变动,因此我们可以以此为研究课题,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和分析家长会召开的利弊。还有,我们还可以选择如下课题:“桔皮的多种利用”、“中学生上网的调查研究”、“怎样克服考前的紧张心理”、“校园饮食对学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生活垃圾及其处理方法”、“中学生睡眠对学习的影响”、“学生近视及近视原因的调查”…
    4、从工农业生产需要中选研究课题;
       我们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学以致用为农业生产服务,特别应是农村普通中学的学生研究得最多、最活跃、出成果最多的一个方面。例如麻阳苗族自治县一中的张梦华同学看到农民施化肥时都是用手直接撒在水中或土壤的表面,挥发流失现象严重,肥效低、浪费多。为了能使父老乡亲们节省一点开支,增加效益,他经过反复研究,制作出了“化肥深施器”,这一发明集开沟、施肥和盖土等几道工序于一体,能直接把肥料施在泥土内部,既省工时又大大提高了肥效。这个发明2000年获省金奖,后来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国家二等奖。
          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回报社会,为农村服务,为农民着想,应是我们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之一。也符合我校省市区立项课题走出农村普通中学的特色农村缺什么,农民需要什么,学生们就研究什么。
    5、从本地区文化特色中找课题;
        学生们还可以研究“家乡的传统文化”、“本地特色食品”、“民间习俗研究”等。民族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结合本地实际可以找出很多研究项目
    [url]http://www.xsj21.com/homepage/style2/index.php?id=58231[/url]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8
      • 经验109
      • 文章42
      • 注册2005-05-25
      教育为什么要转识成智?


      “教育是什么?”是朱永新老师前一段提出的问题,我的思考是: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转识成智”!智慧表现为一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才干等等;真正的教育,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以此为起点,让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让能力发酵提炼成智慧。

         拥有知识与拥有智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知识,让人受益一时;智慧,让人享受  一生。只有智慧,才是人的发展所真正需要的。教育目标不在于塑造“知识人”,而在于培养“智慧人”。智慧的人常常更有魄力,更有实力,因而更有魅力。追求智慧就是追求幸福,享受智慧就是享受幸福。智慧和幸福,教育追求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

         曾几何时,我们的学校教育已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老师把灌输知识看成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恨不得将自己的“一桶水”全部倒进学生的“碗”中。
      我怀疑,到底有多少学生会体验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快乐?或者是对事物产生好奇心,乐于求知求索?我们的教育充满了功利的色彩。学习的目的为升上更好的中学或大学作好准备;选择某些专业,主要是为毕业后好找工作。难道我们的教育只在乎传授应付考试的知识和技巧,仅仅只是谋生的敲门砖吗?


        诚然,知识的传授是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它充其量只是最基本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应有更高层次的目标。譬如,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心智、培养探索与批判精神等。总之,教育不应该只是老师“倒水入碗”的程序,而应该是一个开发学生创造泉源的历程。如果学校教育只关注现成的答案、现有的公式以及以往的历史事件,而忽视了对未知世界和历史规律的探索,这种教育怎么可能是全面、健康、有高智慧的教育?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失败的明证。在古代,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现代学校却降低目标,所要教授的只是知识。从传授智慧沦落到教授知识,显示我们的教育已经失败。


        确实,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很丰富的内容,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可能学富五车,而且也掌握了很多实用的技能,但却缺乏探索未知世界的热忱,空有知识,并无智慧。接受教育,仅仅只是为了获取谋生的手段,而不在于享受人生。尽管他们深知谋生之道,可是思想贫乏,心灵空虚,缺乏信仰,对社会、人群、世界鲜少关爱,缺乏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发展健全、充满智慧?


        我们不难看到学生奔波于学校和补习中心之间,也不难看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领着孩子、抱着琴、夹着画来去匆匆。也许孩子在舞蹈或钢琴方面考获证书,但他们能在琴声中对人生有所感悟吗?


        因此,我们应该期待充满智慧的教育,期待既有学问又充满智慧的老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导。毕竟,只有重视智慧的教育,才可能培养出充满智慧的学生。只有热爱智慧、拥有智慧,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加美好。

      [url]http://www.xsj21.com/homepage/style2/index.php?id=58231[/url]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8
        • 经验109
        • 文章42
        • 注册2005-05-25
        从“转识成智”观点理解新课程的实施

        已经发表在《福建教育》

                          深圳市龙华中学    李双峰(518109)

            目前新课程改革在各实验区轰轰烈烈的展开着,各种各样探索与争鸣也让人目不暇接。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新课程实施中的教与学的困惑究竟有哪些呢?笔者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一线实施者参加过许多培训会和新课程研讨会,结合自身探索体验并就新课程实施的教育教学情况对同行们和部分学生进行了许多调查。调查发现新课程实施的任课老师及新课程实施的学生普遍感到有许多困惑和不适应,特别是对新教材特点和新课程实施的教育教学方式的不适应与困惑

        一、新课程实施中,实验区的学校和教师对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主要有:

        1、 新课程实施中,课程量大、教学任务重

            实验区的学校和教师普遍反映新教材按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处理时比用传统方法课程量要大得多。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活动比以前多了,课堂很活跃,但容易失控,时间浪费多了造成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有的师生都将所有时间用上,甚至早晚自习都用上仍然教不完规定的教材内容。同时新教材按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进行时,老师们发现学生“不经考”、“考不好”!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许多老师都担心:新教材按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进行时课堂是活了,但基础知识落实不了,而知识点却是中考和高考必然要考的内容。老师们存在的普遍担忧是:教师工作越费心费力,课堂越放开,实验得越深入,学生可能以后会考得越糟糕。

        2。课题内容难度大,很难学和教

           新课程新教材表面看起来是降低了知识难度,其实教师们感到教与学的难度比以前更大了。这是因为:

        (1) 新课程新教材知识内容的跳跃性太大,衔接有问题。

            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与传统的知识体系具有循序渐进原则不同。老师们感到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和老教材大不相同,内容体系理不清章法,彼此不能互相支持。同时新课程对学科的综合要求很高,但在综合过程中,许多知识点在衔接上有疏漏。特别是高中新课程内容,学科的知识点多,一门学科往往是以另一门学科为支撑的,因此一旦由于知识内容的跳跃性太大就发生知识链接上的“脱链”,非常容易给老师造成“被动”。这样就造成新课程改革后许多老师关注的往往不是真正的学习质量,而是学习形式。

        (2)面对与旧教材迥异的新教材教师们对教学内容把握缺乏经验:在教学内容深浅把握与宽广拓展上面临处理困难。

            由于新课程各学科教材衔接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时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某门学科的某个知识点需要本学科或其他学科的某个知识点为支撑时,但后者学生却还未学到。于是前者的老师只好充当二传手,提前给学生“开小灶”。这样使“摸着石头过河”的实验区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对知识内容的深浅和宽广把握缺乏经验,处理教学内容时困难重重而力不从心!

        (3)新教材的教学目标与习题作业不配套:教材后练习不能使用或不能解决问题用。

            老师们长期形成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共识是:基础知识只要在具体的运用中才能巩固、提高和完善,形成基本能力。由于新课程在教材结构体系和知识能力要求上出现新的变化,一方面新教材中的新习题作业出现与新教材目标和内容要求不一致、不配套;另一方面市场上真正符合新教材内容和要求的教辅资料还是很贫乏的,新的成熟的配套教辅资料开发没有跟上。这些情况使以前教师们熟悉并很完善的“当堂巩固”手段出现“缺料”和“缺场”。 因此在教师困难的教学下,学生出现学习不适应而也会感到困难。

        3。优秀学生学习的优势不明显,让拔尖工作困难

            新课程改革对于实验区广大教师和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的,让历史上由于资源倾斜而造成不平衡发展的学校又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曾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曾经困难的学生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当然会体现教育发展的公平性,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但是现阶段毫无疑问会给重点学校带来冲击,重点学校的教师反映招来的好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体现不出以前惯有的“先发优势”---让培优拔尖工作困难重重。

        二、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新课程,培养和谐的人、智慧的人

        (一)新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转识成智

            面对新课程改革调查中发现的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困惑和疑问,我认为归根到底还是一个观念革新问题、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不到位的问题。新课程新教材的教与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思维观念-----转识成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超越神圣的知识追逐转向智慧的自由自觉要求,教学要求从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体系的灌输转向到对学生进行智慧的培养。转识成智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是教育本原的回归:古代的哲学家渴望的是培育智慧,现代学校的学生单向被灌输的是知识。现在的学校教育几乎等同于“授受”甚至“销售”书本知识,教育工作者只是成为一种熟练的知识营销商(教书匠),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有文凭没有文化”、“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而没有通过知识的学习成为一个和谐的人、智慧的人。

           其实将智慧作为教育目标既是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也人自身的发展体现。有一个让我不忘的故事:爷爷问孙子米从哪里来的?孙子回答说:米从米缸里来。是的,从浅层次的表象来看,每天煮饭的米是从米缸中舀出来的,但大家只需要仔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可知米不会凭空从米缸中来的,它包括一粒种子萌芽、播种、生长,收割等一系列过程。如果我们问学生相似的问题:知识从哪里来的?知识就好象是米,课本好象是米缸,我想很多学生会说“从书本中来”。“知识不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没有理解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掌握知识学习的方法,学生是无法真正实现“转识成智”。 我们以前培养的学生积累了一大堆知识,但在真实的困难面前,高分低能、低智慧。智慧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转识成智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智慧化的生活方式或改变其生活方式,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自然地将教育情境中形成的才能展现出来。当然,这种自然地将教育情境中形成的才能展现出来的不是复制,而是发展,甚至是拓展与创新。

        (二)、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各种知识都不同程度地包括了认识的成果和认识的过程,包括了思维的材料和思维的方式。居于知识体系高层次的理论性知识,它既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成果,又反映出人类在探索这些本质和规律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可以说要提高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离开了知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杜威指出:智慧与知识不同。没有人反对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但是智慧是什么呢?它那么不确定,似乎永远被神秘的光环包裹着,是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智慧确实在不断变化,不像知识那么确定。智慧需要知识,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多并不意味着智慧高。知识只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是智慧的外在表现,而智慧才是知识的内在核心。智慧不是智力,它包括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与知识创新,将人的智力品质、道德品质综合起来。智慧根源于知识,但知识需要生成、升华、走向智慧,教育需要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缺少智慧的知识只能是肤浅和平庸的知识,缺少智慧的教育只能是平庸和跛足的教育。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这种创新人才不仅具备聪明才智,而且具备与人合作、正直诚实、富有同情心的为人品质。正因为此,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定位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而这种发展是"全人"的智慧的培养与发展,即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特别是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品质、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

        (三)树立“转识成智”的新教育观,走出新课程改革新天地

             爱因斯坦说:“人们将学校看成是向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传递尽可能多的某种知识的工具。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为活着的人们服务。学校应该在年轻人身上培养那些对于公共福祉来说有价值的品质与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应该是使年轻人成为有独立行动和思考习惯的人,另一方面,应该使他们将为集体服务当成是自己最高的生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智慧正以它特殊的作用,取代着知识的作用;智慧正以它特殊的价值,取代着知识的价值。因此,一个超越传统知识观、智力观的智慧新教育观念必将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新目标。

            近一年来,我依据新课程要求采用新的教学措施进行了教学探索。许多学生对学科兴趣浓郁、学习积极主动,对我的教学评价从“老师您这节课上得真棒”转向“老师您的这节课真专业”,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情况都让我深深感到这些学生比以前方法下的学生确实聪明多了!在每一次新课程实施研讨会上,面对那些新课程实施的困惑者我都喜欢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新教材的栏目设计实施教学,学生比旧教材与教法下聪明些吗?!”,我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肯定的。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许多的教师还是“穿新鞋走旧路”忙于片面的知识系统传授,而不是智慧的启迪。是的,如果我们还是用老眼光看问题和用老办法处理新课程实施中的教与学,我们能不步履维艰、事倍功半?!

           面对我的转识成智观点,有许多新课程实施的老师反问我:“根据新教材的栏目设计实施教学,教育教学质量会不会滑坡?”。我坚信:一个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课程改革措施是一定没有生命力的,新课程改革措施一定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我们只要想想: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引导学习变得聪明多了、有很高智慧了,教育教学质量难道会差吗?我们在高三备考时常常埋怨学生审题不清、读题不懂、不会思考、思维机械僵化等等而得不到理想分数,其实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以前的教育重知轻智所造成的!当然对学生进行智慧的培养与知识的接受是不相同,知识的接受可以忽视体验与反思,而智慧的培养却必定需要学习者亲身体验与深刻的反思。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教师要经常思考:本学科或者某一个教育问题内,富有智慧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出新课程改革的新天地。

        三、从“转识成智”观点理解新课程的新教材特点

            如果我们从转识成智的角度关照自己新课程实施的教育教学行为、理解新教材新特点,我们就会发现:新课程的新教材都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统领教材,具有鲜明风格、独特功能;我要指出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就是一个人智慧外显内容,它们能衡量人对世界的看法、处理事物的智慧的大小和高低。

          为了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智慧,新课程的新教材相对弱化了教材知识的原有体系。弱化教材知识的原有体系有利于让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实现教与学从关注“学术性”到重视“社会性”的转变。新教材不特别强调内容的知识逻辑程序演绎、弱化知识的原有体系的内容,变专供教师“教”的知识载体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工具,成为供学生使用的“学材”。新教材设计了典型的生活事例、生活事件,旨在为学生营造感受、体验的条件和氛围,促使学生在与教材相互作用的动态进程中生成新的意义、培育自己的智慧;同时新教材不是静态、封闭的文本,而是具有延展性,为开放地汲纳当下生活的最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留出了空间;新教材还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进行引导。因此新教材不仅可以是学生阅读的材料,而且也可以成为师生对话的文本;新教材也不是纯粹的知识载体,专供教师“教”的,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材;。

        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有利于系统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但也容易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而新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教师要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培养和提升。

        新课程的新教材以主题覆盖、多元线索、螺旋发展来促进学生核心知识与观念的建构,理解力的发展,认知结构的形成。当然新教材内也含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信息,但这些知识技能不是有序地呈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而是寄存在新教材主题活动运作的框架内。它同传统教材知识条理型框架有着根本区别。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新教材比以往的教材从教材内容设计到资源运用,都可以说新颖、丰富与鲜活,整个新教材从头到尾图文并茂,形式活泼、亲切,对学生来说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强;设置的栏目对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来说课堂行为的科学有效和可操作性强。

        使用新课程的新教材,如果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案,循着静态的、封闭的、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程序和逻辑推演,其教学内容一定是干瘪的,课堂氛围必定是死气沉沉的,教学效果不仅引发不了学生的快感,而且会贬损和压抑学生的生命活力。相反把课堂活动和家庭生活、课内教学与课外准备、教材的引领与发挥家长的作用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比较和亲自操作中所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实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发自学生心灵的体验倾注于教学进程中,课堂才会表现出多姿多彩的亮点,学生才会在自我感悟中进发生命的智慧,并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
        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
        [url]http://www.xsj21.com/homepage/style2/index.php?id=58231[/url]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8
          • 经验109
          • 文章42
          • 注册2005-05-25
          教育呼唤本原的回归:转识成智

          深圳市龙华中学  李双峰(518109)
          面对新课程改革调查中发现的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困惑和疑问,我认为归根到底还是一个观念革新问题、对新课程新理念的理解不到位的问题。新课程新教材的教与学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思维观念-----转识成智: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超越神圣的知识追逐转向智慧的自由自觉要求,教学要求从对学生进行知识结构体系的灌输转向到对学生进行智慧的培养。
          一、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转识成智
          现在的学校教育几乎等同于“授受”甚至“销售”书本知识,教育工作者只是成为一种熟练的知识营销商(教书匠),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有文凭没有文化”、“有知识没有智慧”的人,而没有通过知识的学习成为一个和谐的人、智慧的人。转识成智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是教育本原的回归:古代的哲学家渴望的是培育智慧,现代学校的学生单向被灌输的是知识。拥有知识与拥有智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知识,让人受益一时;智慧,让人享受一生。只有智慧,才是人的发展所真正需要的。新时代教育目标不能在于塑造“知识人”,而应在于培养“智慧人”。智慧的人常常更有魄力,更有实力,因而更有魅力。追求智慧就是追求幸福,享受智慧就是享受幸福。智慧和幸福,教育追求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
              其实将智慧作为教育目标既是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也人自身的发展体现。有一个让我不忘的故事:爷爷问孙子米从哪里来的?孙子回答说:米从米缸里来。是的,从浅层次的表象来看,每天煮饭的米是从米缸中舀出来的,但大家只需要仔细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可知米不会凭空从米缸中来的,它包括一粒种子萌芽、播种、生长,收割等一系列过程。如果我们问学生相似的问题:知识从哪里来的?知识就好象是米,课本好象是米缸,我想很多学生会以为“从书本中来”。“知识不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没有理解和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掌握知识学习的方法,学生是无法真正实现“转识成智”。 我们以前培养的学生积累了一大堆知识,但在真实的困难面前,高分低能、低智慧。智慧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转识成智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智慧化的生活方式或改变其生活方式,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自然地将教育情境中形成的才能展现出来。当然,这种自然地将教育情境中形成的才能展现出来的不是复制,而是发展,甚至是拓展与创新。
          二、知识与智慧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各种知识都不同程度地包括了认识的成果和认识的过程,包括了思维的材料和思维的方式。居于知识体系高层次的理论性知识,它既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成果,又反映出人类在探索这些本质和规律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可以说要提高感知、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离开了知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智慧表现为一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才干等等,杜威就指出智慧与知识不同。没有人反对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但是智慧是什么呢?它那么不确定,似乎永远被神秘的光环包裹着,是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智慧确实在不断变化,不像知识那么确定。智慧需要知识,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知识多并不意味着智慧高。知识只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是智慧的外在表现,而智慧才是知识的内在核心。智慧不是智力,它包括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与知识创新,将人的智力品质、道德品质综合起来。智慧根源于知识,但知识需要生成、升华、走向智慧,教育需要通过知识引导人的智慧成长。缺少智慧的知识只能是肤浅和平庸的知识,缺少智慧的教育只能是平庸和跛足的教育。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这种创新人才不仅具备聪明才智,而且具备与人合作、正直诚实、富有同情心的为人品质。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中,人们已经对知识的追逐出现了异化:教师搜索枯肠地呈现知识的升学价值,学生唯升学知识是瞻。这样,知识的积累就结晶成为一块砖,用于敲开高一级学校的大门;对于学习此外的意义,不仅学生感到渺茫,就是老师也日见模糊。结果,学生从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不仅难以为世界做贡献,连解释世界都很困难。真正的教育,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必须以此为起点,让知识迁移转化为能力,让能力发酵提炼成智慧。正因为此,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定位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而这种发展是"全人"的智慧的培养与发展,即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特别是要处理好知识、能力、品质、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
          三、树立“转识成智”的新教育观,走出教育的新天地
          曾几何时至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老师把灌输系统知识看成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恨不得将自己的“一桶水”全部倒进学生的“碗”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接受性学习,把知识的意义简化为解题并据此对学生进行过度训练。很多时侯我们无视学生源自遗传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一味专注于书本藩篱内的知识应用而忽视学生发展、缺乏“变局”意识。在我们的课堂中没有多少学生会体验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快乐,也没有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事物真正产生好奇心而去乐于求知求索。师生教与学的目的仅仅是为让学生能升上更好的中学或大学作好准备,学生选择某个专业也主要是为毕业后好找工作。我们的教育充满了功利的色彩,现实的教育只在乎传授应付考试的知识和技巧,仅仅只是谋生的敲门砖。
            诚然,知识的传授是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它充其量只是最基本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应有更高层次的目标。譬如,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心智、培养探索与批判精神等。总之,教育不应该只是老师“倒水入碗”的程序,而应该是一个开发学生创造泉源的历程。如果学校教育只关注现成的答案、现有的公式以及以往的历史事件,而忽视了对未知世界和历史规律的探索,这种教育怎么可能是全面、健康、有高智慧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很丰富的内容,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可能学富五车,而且也掌握了很多实用的技能,但却缺乏探索未知世界的热忱,空有知识,并无智慧。学生接受教育,仅仅只是为了获取谋生的手段,而不在于享受人生。尽管他们深知谋生之道,可是思想贫乏,心灵空虚,缺乏信仰,对社会、人群、世界鲜少关爱,缺乏对真善美的渴望与追求,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发展健全、充满智慧?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失败的明证。在古代,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现代学校却降低目标,所要教授的只是知识。从传授智慧沦落到教授知识,显示我们的教育已经失败。

          爱因斯坦说:“人们将学校看成是向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传递尽可能多的某种知识的工具。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为活着的人们服务。学校应该在年轻人身上培养那些对于公共福祉来说有价值的品质与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应该是使年轻人成为有独立行动和思考习惯的人,另一方面,应该使他们将为集体服务当成是自己最高的生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智慧正以它特殊的作用取代着知识的作用;智慧正以它特殊的价值,取代着知识的价值。因此,一个超越传统知识观、智力观的智慧新教育观念必将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新目标。我们应该期待充满智慧的教育,期待既有学问又充满智慧的老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导。只有重视智慧的教育,才可能培养出充满智慧的学生。只有热爱智慧、拥有智慧,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加美好。
          [url]http://www.xsj21.com/homepage/style2/index.php?id=58231[/url]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8
            • 经验109
            • 文章42
            • 注册2005-05-25
            论教育论文写作的媚俗化

            深圳市龙华中学   李双峰  (518109)
            教师教育论文写作是教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教师教育论文写作水平是学校骨干教研人员的重要任务。
            一、教育论文的价值
            教育论文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简单说来,就是要让别人知道你讲的教育道理是什么,这个道理中某个教育主张某个教育命题某个教育判断是怎么来的,要让人相信你所说的道理是对的是可信的。教育论文的本原价值就在“新”:新问题、新观点、新材料。
            论文最重要的价值是新:①提出新的问题---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新的问题你提出来了,有能力就作出初步论证,没有这个能力也行,就只提出问题。有的时候提出问题甚至比解决这个问题更有价值,也更难。所以有时你只提出问题也可以。②对某一个老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的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我们的教育研究,更多的是这一种,因为这一种相对比较容易一点。③对某一种观点提供新的依据,新的材料,补充原有的论证过程。第一种它的原初性要求我们要有超出一切现有理论的素养,而且是整体的结构性的超越,比较难。
            一篇论文本身应该是在体现自己“研究问题”的整个过程,应该是研究的“文字表现”。形成论文的过程中,最不能缺思考,不能遗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目的。
            二、教育论文写作出现媚俗化倾向
            写教育论文是分析教育问题、论证教育观点的事情,不是简单记叙或介绍某个故事、强调某些教育规定或宣讲教育政策,也不是表明态度或提倡什么的事情。你打算做什么样的事情,就必须用什么样的架式:下地就要像农民干活的装饰,逛逛街就要像个绅士淑女的装饰。用什么样的“架式”是事情本身的必然要求,你做什么样的事情,就必须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选择什么的行为类型。 看看现在许多人在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教育论文,很多都是一副记叙、介绍某个故事或宣讲国家的教育政策的样子,或者做出开会发言作演讲表明自己的态度的样子 。
            在基础教育界曾经开展过激烈的“教师要不要写论文”讨论,作为教师专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教育论文的撰写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高深的教育理论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并不占优势,抛开优势,去搜肠刮肚地理解与创生理论,带着有色眼镜套用某种现成的高深的理论去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对许多教师来说确实不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无需讳言教育论文的撰写的“架式”距许多一般教师是有相当的距离,于是一些精英们借口“教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来促进“教育科研的大众化”。正如当我们缺乏欣赏高雅音乐能力时,我们不是在“耳聪”上下工夫而是降低目标与要求转向流行歌曲。大众沉醉于自娱自乐的卡拉OK,感觉着与陶醉着“音乐王国”的虚妄荣光。虚妄荣光的社会充满着浮躁与急功近利,基础教育也不免俗---尤以教育论文写作为最:也出现媚俗化倾向。
            三、教育论文写作出现媚俗化倾向的种种表现
            1、“穿鞋带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时髦文体
            在各种各样的教育刊物上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穿鞋带帽”的教育论文:①开头冠于“理论化”的流行术语,或者在末尾来一个跟形势的结语,但术语与实践没有内在的关联;②将具体而微的实际操作戴上一个大大的帽子,穿上一双大大的鞋子,诸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新课程理念”等等。③有些谈论个人的“经验事实”原本是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因为教师所谈论的是具体的、个人化的、生活化的“问题解决”,而不是空泛的、以教训的口气发出来的大道理。但教师在写“经验总结”型教育论文时,往往为了提高文章理论水平将“总结”转换为一种“概括”,基本没有了“经验事实”,没有了“问题解决”,而只剩下一堆似是而非的教育“大道理”。
            这样,“理论联系实践”的教育论文要么沦落为一种抄录教育理论文章的“剪贴”活动,要么成为一个论点配一个案例的“戴帽子”时髦游戏。
            2、从“概念”到“概念”的纯理论说教文体
            在许多与基础教育相关的核心教育刊物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教育探索论文对基础教育研究都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概念运动”,面对基础教育中的问题空发议论者居多。也许确实是因为很多人将“理论性”和空泛议论等同起来了,以为言必称希腊、文必谈术语才像论文。在短短的几千字的篇幅中,来一个厚厚的几本书都论不清楚的大论题,如“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文中涉及的概念太大也太泛,读来只见对别人观点、理论的简单“拼合”,而没有自己大脑深加工的新见解,新思考、新观点。
            3、操作活动记录的叙事文体
            教育论文从“空洞”的极端走向简单的操作记录的极端。或者是开展活动的记录,或者就只是一篇类似教案的东西,事实上这样的文章是不可以叫做论文的,它并没有“论”什么,只是“记”什么而已。可读性最强、最让人接受的论文如霍金的《时间简史》并不都是板起面孔来“论”问题的文章,老师们平时喜欢并感觉容易操作的形式,也是以“记”为主的随笔之类。这些可读性最强、最让人接受的教育论文,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写成“像样子”的论文。
            4、解题方法和教育随笔
            一线教师每天接触的是大量活生生的教育现实,是一群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是鲜活而参差多态的教育教学实践,是道道新颖而别出心裁的考点问题。这些鲜活材料没有被教师进一步进行深加工,而像某个习题的解题方法和简单叙说教育琐碎的教育随笔,成为许多教师肤浅、单薄却津津乐道和追逐的教育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育理论在成千上万的教师的经验和创新性劳动中得以运用、丰富和完善时,教育理论才能获得发展。每个教师不单纯是教育知识的消费者,而是一名研究者,一名合理化建议者……真正的教师离开创造就无法生活;教师的劳动,按其本性来说,按其内部逻辑说,离开科研因素是不可思议的。”当年“文艺要大众化”的口号提出让神州大地近半个世纪名闻遐尔的文学大师绝踪,我真杞人忧天的认为教育科研的这种媚俗化倾向倾向会让我们子孙后代嘲笑我们教师正在并且还要再制造如此多的“文字垃圾”和“思想泡沫”!!
            [url]http://www.xsj21.com/homepage/style2/index.php?id=58231[/url]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8
              • 经验109
              • 文章42
              • 注册2005-05-25
              “神童”,你为什么会让我心痛 ?
              深圳市龙华中学  李双峰(518109)
                 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忙碌着六月高考的复习,习惯晚上边吃饭边看央视的《新闻调查》。最近播放的《“神童”的成长》,让我又了解到那曾经耳目能详的魏永康的故事。故事匆匆播放而过,让我对这位家乡的“神童”近三年的处境有了些比较详细的了解。这几天来,尽管还是在忙忙碌碌着却感到心情很郁闷。
              几天来,魏永康过去的一幕幕故事在我眼前不断呈现-----可怜的百年难遇“神童”和“神童”的妈妈。
              魏永康的故事在家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父亲为抗美援朝的伤残军人,母亲是华容县民政局为没有双腿的魏永康的父亲安排的一个农村妇女。魏永康四岁开始读小学,三年时间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在八岁他进入华容一中学习时,我就结识了这个“神童”并了解他许多与众不同和神奇之点。在华容一中学习的五年中,稚气犹存且相当顽劣的他曾经让教师十分头痛,他没有真正像他的同学一样认真学习过完整的一节课。但魏永康记忆力与理解能力惊人,一本厚厚的英汉字典看一页撕掉一页,图书馆中一本本无人问津的书让他打发着成长的时光。12岁参加当年高考就考上本科没有去读,13岁那年考分超过湖南省重点本科线80多分,就读湖南省湘潭大学(条件是湘潭大学给其父母安排住宿与临时工作来照料他),17岁魏永康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班。
              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班后,我断断续续从一些关心他的华容县教育局的朋友那里得到零星的消息。中科院才俊如“过江之鲫”,对魏永康再也没有像湘潭大学那样的关照了。离开母亲的关照,魏永康是自己什么事情都不会自理,几乎没有和同龄人正常交往与交流的经历。有人见过他冬天穿着很薄的衣裳和拖鞋在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又有人说贫穷却又依然顽劣如初的魏永康被自己的导师厌恶……。后来又从媒体得知:2003年8月,已经上了三年研究生的“神童”魏永康被中科院以知识结构不适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研究模式退学回家。
              我的一个朋友最近曾经与退学回家的魏永康进行过长谈,魏永康的兴趣是理论物理学研究,退学回家整天关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写学位论文。魏永康的家已经是很破旧了,近七十的父亲整天卧床,只有苍老和贫穷的母亲依然忙碌着。由于曾经媒体不实地报道刺伤魏永康敏感的心,魏永康在家是不见一般的外人,母亲为了防止他到处跑每天买菜时都要给他买一大包最喜欢吃的葵花籽……
              贫穷的家中出了这样的百年难遇的“神童”是喜还是祸,“神童”如此处境倒底是谁的错?“知识结构不适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研究模式”是将百年难遇而又顽劣“神童” 魏永康推向社会的理由,可知“神童” 魏永康还是那个“神奇不可测”、“潜能无限”的 魏永康!我想起当今最有才气的数学家纳什曾经疯疯癫癫在美国的著名大学游荡,而我们的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却将百年难遇“神童”推向社会任其自生自灭!我想起英年早逝的数学家陈景润曾经的遭遇,难道我们只有失去“神童”时才感到“神童”的珍贵吗?众多失去社会正义和良知的媒体炒作与不良导向,其实是赤裸裸地戕害“神童”的行为,不是吗?
              整天嗑着廉价的葵花籽在破破烂烂的小房子里写着理论物理学博士论文的“神童” 魏永康,顽劣又聪慧的你明天的路在何方?!
              想着这些,我感到心里很痛……
              [url]http://www.xsj21.com/homepage/style2/index.php?id=58231[/url]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08
                • 经验109
                • 文章42
                • 注册2005-05-25
                “淑女”教育让人生更美丽
                深圳市龙华中学  李双峰(518109)
                日前,来自浙大城市学院各专业的40余位女生,经过自荐、推荐、考核等环节脱颖而出,成为“白领女性塑型班”的首批学员,这个班被大学生们形象地称为“淑女班”。据悉,像这样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培训班在我省高校还是首次。(《现代金报》5月29日)
                何谓“淑”女?淑,美好的意思。《诗经》中有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名句,可看出淑女是君子的共同追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淑女美德是重要的内容。经过文革的洗礼,又加之改革开放特别是“与时俱进”近时期“韩潮”、“哈日族”袭击,放眼我们的当今教育,培养着有文凭没有文化、受过教育没有教养的娇儿蛮女。见惯了学生津津乐道的“大话”、“歪说”、“水煮”、“QQ版”等搞笑调侃和谈商论道,当“道德”被消解、崇高被轻视,“我的野蛮女友”被当作时尚,淑女才似乎成为了守旧的代名词。
                   在当今物质现代化的潮流中,淑女与绅士的精神气质和风范其实愈显珍贵。当我们在飞机上、餐厅、咖啡屋、会议室等公共场所享受着片刻宁静时,肆无忌惮的喧哗让你雅兴全无——甚至有友人指出这种气势已经冠压全球!当我们外出上车、取款、打公用电话等公共活动时,争先恐后的拼命镜头让你不得不退避三舍!……在这五千年的礼仪之邦,为什么野蛮、粗鲁横行、竟成了淑女与绅士的沙漠?!因此看到有关“淑女班”的报道,让我们似乎又有了传统文明复苏的希望。当然淑女气质的内涵绝不能再等同于中国传统意义的礼教名词,它是在长期的儒家传统的熏陶下,在中华文化的浸染下形成的在言谈举止和思维习惯上的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女性魅力。
                任何时代的任何事物,不可避免地都有时代的印记一样,淑女在当今时代,也具有时代特色。我认为当今时代的淑女,应该是人格上的独立者,事业上的进取者,生活上的热爱者,情趣上的高雅者。淑女选择的应该是贤德有容的生存方式:她们一方面要追求心灵自由,追求安分与守己;另方面她们又要能优雅地享受现代文明,既懂得享受生活,但又不会铺张奢侈……正如该校教师所指出:白领女性塑型班的开设就是让这些天之骄子们在增加书本知识的同时,多学一点社会知识,多一点形体与舞蹈训练,多一点贤淑、温柔与可爱。“白领女性塑型班”是专门为适应女大学生个性化培养需要而设置的一种非专业教学形式,目的是为了培养“秀外慧中、学贯中西、品位高雅、多才多艺”的未来优秀白领职业女性。
                当生活中的淑女多了,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城市会亮丽许多,生活也会文明与和谐许多。当然,“白领女性塑型班”也呼唤塑造绅士的“白领男性塑型班”!衷心祈愿所有学生都成现代淑女与绅士,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
                [url]http://www.xsj21.com/homepage/style2/index.php?id=58231[/url]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