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论坛
排行榜
最新帖子
管理团队
应用
风格
搜索
班主任之友
教育论坛
教育大家谈
班级管理
查看帖子
主题:
[原创]教师的名字用作班名的几点忧虑
暂无回复
上篇
返回版面
下篇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复制本帖地址
云中逸客
2004-11-29 11:17:21
阅读:3938次
回复
只看此人
楼主
版主
徽章
声望
+1
积分
3268
经验
21342
文章
1952
注册
2004-11-04
[原创]教师的名字用作班名的几点忧虑
教师的名字用作班名的几点忧虑
“雷锋班”、“邱少云班”,这些英雄的名字曾一度在学校中被命名为班级的名字。然而,日前从重庆市教委获悉,重庆的班主任也可以享受这种命名待遇了,当然,条件是班主任必须够优秀。
对此,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具有功利色彩,缺乏公平性和合理性。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教育创造和激励。但笔者对此举的积极性在充分的乐观的肯定后有几点忧虑。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适得其反。
一、教师素质
这里谈到的教师素质,不仅是班主任个人的教育教学的能力与艺术的问题,而是班级乃至学校的教师的整体素质,他们能否经得起教师的名字用于班级这一做法。
班主任个体“够优秀”就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但什么是“够优秀”呢?这里的标准似乎太模糊,可能正是因为这个标准,可能就会导致这项革新运动的失败。为什么这样说呢?对于中国的国情,我想大家应该是有目共睹的。人事制度中的政治、感情等各方面的因素,将会让“够优秀”的标准变质变味。决策者辛辛苦苦播下的是龙钟,可收获的是可能会是跳蚤与苍蝇!
因班主任个体的“够优秀”而用其名字为班级命名,能保证其科任教师的教育与教学吗?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在今天,任何一科老师的失误或者失职,对学校造成的损失那可是远比没命名时的要强烈啊!
再说,这些名字成为班级代号的教师与其他老师的关系,这些班级的教师与其他班级的教师等各种关系如何处理与调节,我想应该是一个崭新的话题。
二、教育评价
这些班级定出来后,对他们的评价标准怎样?是与其他班级“一视同仁”,还是实行“一校两制”?
我们大家都是教书的,我们知道,一个“够优秀”的教师与一个实干型的教师带班相比,可能他的教育与管理要比人家上档次;但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最后各方面的成绩不一定比人家强多少,甚至还会比人家差。在没有用他们的名字命名前,大家完全可以接受。但一旦用他们的名字命名后,大家就绝对不会接受了,因为这可是学校的竖的典范啊!
我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们这样做,最终目的还是要培养更多的更优秀的人才,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一比较,可能会如上面所说出现一些尴尬,那么如果我们对这些教师以及班级采用“一校两制”,那就完全违背了我们办班的初衷了,就没有这样命名的必要了。
三、舆论导向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但他们的教育意思还很淡薄,择校而读,择师而教,应运而生。这样的革新运动就会导致“一窝蜂”的“追星”,追到了欢天喜地,没追到的垂头伤气;追到了没有想象的满足者大呼上当,没有追到而照样进步者现身说法;……这些舆论不一定利于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
有人可能说,我们有标准的。我觉得无论怎样的标准都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
前面我们说了,对这些班级“一视同仁”与“一校两制”都不大合理,所以学生的问题就是一个最为棘手的事。学生都是出钱读书,学生可都是学校的衣食父母,上帝啊!
(通联:433021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二中 肖盛怀)
http://blog.sina.com.cn/suxinjianyu 我的新浪博客,欢迎光临。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解析UBB代码
恢复上次发帖
当前保存
(无)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锁定帖子
回复短消息通知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
2003-2025 班主任之友 -
清空COOKIE
-
手机版
-
RSS
鄂ICP备19002084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1066号
027-52363293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
Page created in 0.0107 seconds with 3 querie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