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60
    • 经验4398
    • 文章114
    • 注册2004-11-11
    课题研究:书写矫正对学习的促进效应
    执行人: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 唐金龙 [238062]

    一、课题的提出
    1、我校学生现状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生源是在省示范高中和市级示范高中两级录取之后,第三批录取。相对而言,学生进校的分数较低。一方面,学生的素质确实较低,另一方面,学生也有自暴自弃的思想,认为自己反正上了普通高中了将来前途也渺茫了。
    2、书写状况实际
    现在的学生正规练过字的已经很少见了,初中阶段虽然有习字课,但在应试的压力下也不可能开起来的。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现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了,只要会打字就行,还要笔写什么呀。所以,总的说来学生书写状况不容乐观。
    3、现在学生普遍状态是学习紧张,业余时间少,多数人认为练习书写是浪费时间。加之升学的压力,许多老师和家长也不支持学生在书写上花过多的时间。
    4、就考试而言,对卷面的书写有明确的要求;书写美观大方也是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的体现。矫正学生的不良书写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正面促进效应的。
    二、理论支持
    1、      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源远流长,书法作品承载的内容也底蕴厚重。书法艺术是一面镜子,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都可从中窥见。因此,通过练习书法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灿烂的古代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学生在练字过程中会接触不少名家字帖,接触老师和同学的作品,会为汉字的金、篆、隶、碑、楷、行、草等字体和“颠张醉素”、“颜筋柳骨”等风格所陶醉,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在接触汉字时,不光是文字,而更重要的是语言,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书法家抄写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优美的文学作品也给学生带来美感,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且获得美感体验。
    同时,大量作品反映出的优美诗文和经典格言,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均衡发展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就是通常所说的聪明或不聪明:一个人聪明,即表明他的智力水平高:反之一个人不聪明,即表明他的智力水平低。一般认为,智力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等五个心理因素构成的。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五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总称,其外延十分广泛复杂,但从其对学习影响很大、作用显著的角度说,一般认为它主要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与学习性格等五个因素。大量事实与心理研究告诉人们,要搞好学习单靠智力是不行的,还要依靠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在非智力因素的范围内去寻求成功学习之道。就是说,学习者必须把较高的智力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取得学习的成功。
    有学者综合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智力(1)与非智力因素(N)结合论的学习理论,可简称为IN结合论。其基本涵义可表述为:在其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学习的成功是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来决定的。具体地说,这一“结合论”还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①智力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则起间接作用。在学习中,必须有智力积极参与;如果没有智力的参与,则学习便会寸步难行,因为知识和技能总是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来获得的。但没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学习却照样可以进行,但其效果如何,只是“天知道”,可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就是其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结合。
    ②智力是学习的心理结构,非智力因素则是学习的心理条件。
    智力的五因素以思维为核心组成一完整的结构,这个结构也就是学习的心理结构;也正因为如此,智力才对学习产生直接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只是对学习起间接作用,所以它只能是学习的心理条件。可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就是其心理结构与心理条件的支持。
    ③智力是学习的执行——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则是学习的动力——调控系统。
    学习的运作,总是由智力的五个因素来执行的;没有智力操作,便无所谓学习。这显然是由其对学习的直接作用与心理结构来决定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障碍,必须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来推动、引导、维持、调控学习进程,以保证学习的有效进行。这显然是其对学习的间接作用与心理条件的具体化。可见智力与非智力的结合,就是其操作系统与调控系统的结合。
    ④智力的作用在学习中具体表现为“五会”,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学习中则具体表现为“五学”。
    前面说过,智力是由五个心理因素组成的,这就要求学习者掌握“五会”:会观察—发挥观察力的作为;会记忆—发挥记忆力的作用;会想象—发挥想象力的作用;会思维—发挥思维力的作用;会注意—发挥注意力的作用。前面还说过,非智力因素也是由五个心理因素组成的,这就是要求学习者善于“五学”:愿学—激发学习动机,自愿学习;好学—激发学习兴趣,爱好学习;乐学—激发学习情感,乐于学习;勤学—激发学习动机,自愿学习;独立学习—激发学习性格,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即可以找出成功学习之道。这就是:学习者认真地把握IN结合论的精神,主动地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动“五会”,以充分发挥智力在学习中的作用;自觉地投入“五学”,以激发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功能。一句话:智力加非智力,如虎添翼;五会加五学,成功最有力。
    首先,写字教学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学业成绩的必备前提,是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追其根源是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习惯就是一个人稳定的意志品质的外化。写字教学可让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对学生“静心”习惯的培养。写字是一件“细活”,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往往会戒除浮躁、好动的心理,静心于“点、横、竖、撇、捺”之中去,这就是“书法能使人致静”的效果。而浮躁、好动又是当今青少年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写字训练,学生会逐步体会到“宁静致远”的意境。
        ②对学生“认真”习惯的培养。“认真”在学生的意志品质中可表现为自觉性强和自制力强。学生为了把字练好,为了使自己的书写整洁美观,就必须要求自己自觉地反复练习,掌握字的结构特点。这种保持页面整洁,不写错别字,把字写美观的意识,自然会形成一种做事认真,力求完美的好习惯好作风。
        ③对学生“刻苦”习惯的培养。学生学习刻苦往往是其意志品质坚韧性强的表现。许多学生对于学习总是浅尝辄止,不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而练字过程可以让学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从而为一个具体的目标(如某位书家字帖上的字体)更加努力地练下去,自然培养起韧性,培养起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次,写字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认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就是做题让他们考试得高分,而忽视写字。然而,写字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写字教学是以汉字为依托,汉字是汉语的符号标记,写字需要接触语言。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写字过程自然也是思维过程,写字能力提高的过程自然也是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
        ①对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汉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方块文字,汉字本身就是一个直观的图形。描摩临写字帖的活动,分析汉字的形态、结构,再综合、概括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书法家写字与画家画画、工程师设计建筑物一样,培养的主要是概括形象思维。
        ②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汉字本身就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在写字过程中要去分辩字的读音、结构,要按音近、形近、意近等不同标准在脑中归类,要对词义、语句的出处、语句的含义等进行判断、分析、概括,这些都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因此,在写字过程中接触到的语言材料,就为我们训练抽象思维提供了物质基础。写字的过程本身就不是简单的描形过程,而更是对语言文字的整理、判断、概括的过程。
        ③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把字写得美观、有个性、有艺术性,就需要学生在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造。古代书家王羲之、怀素、张旭、柳公权、苏轼、米芾的字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创造性。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需要“悟性”,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学生在练字过程中,自然会接触不少名家作品,自然会在模仿的基础上去尝试创造,从而培养起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自身研究条件
    1、热爱学生,遵循教书育人的理念,乐于为学生奉献自己的才智。
    2、本人平素对中国传统书法有一定研究,发表过多篇理论文章,并有多幅书法作品参加各类展览。
    3、作为校教科室主任,自觉进行教科研工作,已有多项研究成果。
    四、时间分配
    本课题研究时间周期为三年。
    从2005年秋季开学开始,为期三年,是实验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一个周期。每学年为一个实验单元,成果分三个阶段呈现。
    五、实验方式
    1、在起始年级的每个班级定向选两名学生,共30名成立实验组,一般来说进入实验组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上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即“问题学生”。另外,随机在各班级选出30名学生作为对比组。对比组学生不公布,只供教师掌握。
    2、另选4名学生作为个案,定点跟踪进行分析,观察实验效果。
    3、实验组学生成立“书写兴趣小组”,进行准专业化训练,包括临帖、竞赛、参观书展、听报告等等活动。
    六、研究对策
    本课题所指的“问题学生”是指成绩不理想、学习态度不太端正。这往往是由非智力因素所造成,且往往兼具情绪上的困扰、学业成绩不稳定、学习障碍、学业低成就等现象。对于大多数因心理问题而学习注意力未能充分用在学习上,却未被父母和老师所了解而被视为懒惰、分心或顽劣的低成就者,在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辅导机制和实施有效的疏导措施的情况下,大部分本来就“成绩很差”的学生,在“分数第一,升学主义”的主导下,很少会引起老师、学校、家长的注意。
        因此,进行书写矫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俗话说“字无百日功”,练习书写,只要态度端正,认真规范地练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取得收效。这往往能给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带来自信和希望,让他们看到努力后成功的果实。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看到,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包括智力与非智力两方面原因,单纯的(也包括生理的因家)智力因素不是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本课题所能影响的只是非智力的部分,并如上文如说,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增长。
        1.首先弄清学生学习情绪不高形成原因:
        (1)个人因素:
        ①学习动机薄弱,注意力散漫;
        ②情绪不成熟,常处于焦虑与冲突之中,干扰了学习历程;
        ③长期挫败和挫折,自卑感与低落的自我观念,视学习为畏途。
        (2)学校因素:
        ①受教师态度(指教师对学生的歧视)的不良影响;
        ②教材和教法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及兴趣;
        ③班级学习气氛不佳。
        (3)家庭因素;
        ①父母管教不当,缺乏正确督促,只有斥责和打骂;
        ②家庭社会、经济或文化地位低落,不重视知识的价值或无充裕时间读书;
        ③家庭或社区环境复杂;
        ④家庭气氛不和谐。
        2.指导策略:
        (1)以温和而理解的态度,容许学生表达挫折、失望及消极的情感及态度,从而培养良好的关系,进而拉进和学生的距离,为下一步活动打下基础。
        (2)选择正楷字帖让学生规范临写,锻炼他们的注意力和耐力。一开始肯定有学生会烦躁不安,甚至会打退堂鼓,就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教给他们正确的书写方法,慢慢养成专注的好习惯。
        (3)利用相关时机,给他们讲“字如其人”的道理。比如说,欧阳询要写到每一笔画的横平竖直,要建立人世极致的规则与秩序,相当理性的工整要成为永世的典范;而张旭要狂呼大叫,破坏一切规矩的限制,任情纵恣,长啸而起,笔走龙纹,释放潜意识非理性感官底层的全部骚动。
    欧阳询使人正襟危坐,不敢有一点造次;张旭则回旋纵跳,使人惊叹目眩。字有真草隶篆,那是字体的姿态,各有风格。而人生也如不同的字体。有的平稳,有的张扬,有的局促,有的潇洒,但它们也只是风格的不同而在生命的意义上并无高下之分。
    (4)通过交流,让他们明白“字”里人生。现在我们似乎已经很难解释为什么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使人震动。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战争过后,作者在屠杀的瓦砾里寻找亲人的情景。颜真卿想到“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他仅仅在尸堆找到了侄子颜季明的头,“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这篇祭文的草稿涂涂抹抹,以雄壮厚重建立书法典范的颜真卿,在巨大的伤痛里拿笔书写,想到家族的毁难,子侄的夭折,想到“魂而有知”,笔势的顿挫跌宕,墨痕斑斑,已全是血泪。端正下倾倒,遒劲与颓丧,坚持与虚无,纠缠成理不清的爱与恨。一千多年来,“祭侄文稿”若是书法中的极品,只是使人不忍而已,大概书写者宁愿是没有这件作品的罢。
    (5)作好收集整理。即使是最初写出的不成样的纸片,也要替学生保存下来,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档案,每当一个学期下来,就选择其中典型的字拿出来作比较,让他们自己感受到进步的快乐。在每学期结束时,就安排一次校内的作品展览,使全校师生分享他们通过努力取得的成果。

    [URL=HTTP://blog.eduol.cn/user1/569/index.html]金龙点睛[/URL]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