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财富1
    • 积分11098
    • 经验134616
    • 文章5621
    • 注册2005-11-21
    [转帖]“冷面法”教育

        作者:肖祥云
     
      现在,任性的孩子、坏脾气的孩子越来越多,但他们并不是在任何人面前都这样。例如,家长向老师诉说孩子怎样怎样坏脾气,而老师却惊讶地说:“他在幼儿园里一点也不这样呀。”为什么孩子多是在父母面前任性,在家里无理取闹?这是因为屡屡得逞的经验告诉他们:在家里,这样做是行之有效的。
      对孩子要动之以情,但对“情”的理解不能片面。不是只有微笑、温情才是“情”,还有严肃、冷面之情,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冷面教育适用于对待孩子的任性、执拗、过错行为,当孩子不可理喻时,可施以冷面教育,给孩子冷面孔、冷态度,用冷峻、漠然对待他。
      有一篇母亲日记写了这样一件事:“……吃饭了,儿子一看没有好吃的菜,就哭闹起来,而后在地上打滚。我去劝说他,但是没有用,狠狠心不理睬儿子,只顾自己吃饭。这时,父亲回来了,儿子更来劲了,以为父亲会为他打抱不平,不料父亲却说:不吃也行,饿了再吃吧。于是我们有滋有味地吃起来。儿子闹了一会儿,不哭了,慢慢爬起来,坐在一旁观望,我们还是不理他,又过了一会儿,儿子自己走到桌边吃起来了。”
      瞧,“冷面法”见效了,为什么呢?“冷面法”是对行为的负面反馈,以冷对热,给火上泼冷水,火势自然会弱下来,直至扑灭。负面反馈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没有用的,是对自己不利的,从而抑制自己的行为。
      这样的冷处理是见效的,但不是解决问题的终点,不可理喻的行为,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坚持这样处理。问题行为是会反复出现的,无论哪一次出现,都要一如既往地施以“冷面法”,不妥协,不让步,这样才会让孩子获得深刻的感受,起到抑制问题行为的作用。
      二要一致对待。日记中的“冷面法”是父母配合默契才见效的,若一个是黑脸,另一个却是红脸,孩子有了避风港,自然是有恃无恐。
      三要综合治理。不要孤立地用“冷面法”,冷面教育只是起抑制作用,不能抑制了就完了,应该配合其他积极的教育方法善后。例如,事后和孩子谈心,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家长是爱他的,但不爱他的这种行为。
      四要寻根究源。“冷面法”只能治表,对“急性发作”有效,而要解决实质问题,还须治本。一般来说,问题行为是环境、教育的失误,要由此反思问题出在哪里,找到了失误的根源,撤消失误,才能根除问题行为。  
        看帖是学习,
       
        回帖是礼貌!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真好!学习了!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639
      • 经验23585
      • 文章1380
      • 注册2004-12-15
      有一段时间没有来此了,总感觉到有些失职,今天看到又有些新朋友来此,表示欢迎,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常来此交流。
      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