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8
    • 经验39
    • 文章7
    • 注册2005-11-19
    [原创]新时代的学生评语论
    [ALIGN=CENTER][COLOR=red][B][COLOR=red]新时代的学生评语论[/COLOR][/B][/COLOR][/ALIGN]
      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新理念的东风在中国大地上的大面积吹拂,不知是哪一位先知首先提出或创造出评语不能再写什么“该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工作负责”等等八股文式的,学生一拿到手不用看就能给你背出来的学期评价语了,再加上近几年的赏识教育的强调和成功教育的大范围践行,为此就出现了完全另类充满人文关怀、人性指引的新式评语。在此,我并没有否定这种时尚不好,毕竟是继承传统,吸纳西方的精华的东西,是中国教育长期演进的结晶。肯定是可取的,我也十分赞同现今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不过,最近在实践和观察中我不断发现着并一直在疑惑着:有时候写鼓励性的评语写多了,泛滥了,又会陷入一种戴高帽的调子了,我强烈以为,全是所谓的个性评语就等于没有个性。什么"你是一个非常聪明优秀的孩子---""你在操场上时常见到你活跃的身姿---""你是最棒的,只要多在学习上用心点一定---"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等等之类的套话、空话、好听话在全班几十个学生的身上狂轰滥炸的,转来转去,好像不这样的写法就不符合素质教育、不与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合拍。哎!真是又一种高帽子论调,有点像文革时代的“浮夸风”,也许会走进另一个死胡同。
       我就一直有这个感觉:“凡是一种发现或发明成了一种口号、一种流行、一个大家必须仿照的模式,那这个或这种发现就有可能走向泥沼的危境了。”现在的老师写评语不照样一大抄,不照样从网上下载对号入坐,有的甚至想到直接把成绩单拿到打字店里一输而就,又省事又标准又具有时代气息,说不定还会赢来哪个领导的大加赞赏呢。我们的评语究竟要怎么样才是学生心中最想要的?学生看了你对他的评语在心坎里产生久久不能平息的感动呢?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真是不容易啊。
      为此,有的学生在拿到评语时常常会在同学之间展开轮流“欣赏”老师的精美评价,有的学生说我们的老师就在评语里的话是最美了,语言最生动了;有的学生还似发现了新大陆般的大叫起来‘哇,怎么我的评语与你都一样啊’真是尴尬般的大笑话啊,网上下载的,一个小时搞定的已经是很不错了。呵呵,真是天下之大、无怪不有。那你说这样一输而就、草草而成的评语能给学生多大的感慨呢,能给学生多大冲击呢,我们的评语扪心自问能给学生在一个学期来做一次全面的总结,来一次公正的评价,同时又能给学生的明天提出中肯、切中要害的建议或希望吗?我认为一则评语如果能做到这些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否则,三年六次评语汇总起来一比较好像如出一辙、同个模板出来的,那岂不是笑话?那学生又能怎样看待你的每一次评语,评语在他们的心中又能激起多大的波澜?习以为常,麻木掉那就是一种悲哀,那就是一种徒劳的工作。
      再说作为班主任老师如果是这样对待评语,那久而久之就会把写评语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他们在写评语时就感觉不到一种喜怒哀乐的情感的喷涌。其实啊,写每一则评语就是给你的那一位特定学生来一次比较掏心的彻底的心灵交流,是一次心与心的坦诚碰撞,平时的误会和不解在这一次评语中,借助这一个平台说不定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感激了。我们反正要做这项工作又何不认真去对待,用心去完成这神圣的事情呢?我们如果做得好,学生还是非常看中老师对他们的评价的,说不定在你的用心书写中,哪位学生在几十年后还能把你的评语背出来并满心感激你当时的一语顿悟而走出他的完美人生路呢。
      我呼吁:用心写评语,让评语真正能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化解他们心中的谜团。
    [ALIGN=CENTER][/ALIGN]
    联系地址:苍南县灵溪镇
    邮编:325800  
    email:lly731013@163.com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8
      • 经验39
      • 文章7
      • 注册2005-11-19
      我用我的威严伤害了他
      我用我的威严伤害了他
      邮编:325800  email:lly731013@163.com
      今天中午,我吃好了饭,要往办公室去忙我的作业批改,我的办公室是在四楼,而我班级的教室设在三楼,因而按照我的惯性做法是先经过教室看看同学的情况,也好让已到教室的同学看到我而心有所顾忌,安心学习。(至少我这么认为。)当我走上三楼楼梯的最后一级时我发现我班的章某正站在门外想用脚让门打开,我本想阻止,可转念一想,他,身为值日班长应该会留心自己的行为,不会做出让同学都看为耻辱的事吧,于是我把刚要出口的话又吞进了喉咙,静待他的推门,他没有发现“黄雀在后”,却发现门紧闭着,先是用膝盖用力的往门撞去,大概是疼了吧,眼看门还是无动于衷,(其实他也明白门是里面用插销插着的)就抬高他的脚板重重的往门锁踹去,这时有同学把门打开了,我随即跟上,面无表情说:“章某,你把门用毛巾认真擦洗,不许留有一点痕迹,否则重洗,还有今天下午的上课你必须赤脚进教室上课。”当时也许是因为我比较生气而挤出了最后一句话,可话已出口,班级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我的“法令”,我收不回来了,必须执行到底,我当时的想法是,我可不能把说出去的话又不算话,不用执行呀,那以后我说的话又有谁会信呢。
      章某认真擦洗了整扇门后,向我报告擦洗完毕并想请我检查。我用眼看了一阵又用手摸了一阵,便没有说别的了。我便匆匆回到了办公室忙我的事。第一节过去了,第二节课又过去了,我还是没有想起他要赤脚进入教室上课的这件事,第三节课社会老师因事假叫我代课,我便走进教室,一眼瞥见章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中午我的临时规定,上课了,我在同学的回答声中走向他并严厉要求他把鞋子脱在教室门外,赤脚走到座位上学习。也许他的自尊受到了强烈的震荡,也许他从没有赤脚走进教室的经历,坐在位置的他一言不发并渐渐地从他的低趴着的脸上流出了湿湿的泪花,此时我正在用心地上我的语文课,心潮却起伏不定,汹涌澎湃,硬撑着把这节课上完,因为我知道我是用我班主任的威严伤害了一个作为学生而不得不接受的超乎限度的惩罚,我心不安。
      此时,我突然想起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管理上的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教育民主不是不要教师权威,而是强调教师的权威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心灵之上,是学生对教师发自肺腑的尊重,而不是对教师的敬畏或迫不得已的服从。教育者的权威是学生给的。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权威”。其实,这不是权威,只是威严。教师真正的权威,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哎呀,这不是在说我吗?就像重锤一样一锤锤在我的胸口敲击着,我无脸面对李老师的这些铮铮字眼,它令我惭愧,令我无地自容。也许章某在那节课上用他的趴来换取对我的反抗,对我伤害他自尊的绝对不满,可我却不顾他的趴和流泪还在那绘声绘色地讲我的课,或许学生在那节课里是把所有的心都投放在课本上了,因为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我那样的批评了吧,但我越发不可原谅我自己,不可原谅我的麻木和残酷,因为我这一节课一直是在以伤害他的自尊为代价而换来我的所谓威严,其实在其他学生的心目中,我一文不值,他们一定会远远地向我投来冷漠的眼光。“在学生情感的信服上体现出教师的威信”,说说是很容易可做起来却非常难,我遗憾的是自己还是跳不开教师的绝对威严的影子,还时不时怕会伤害自己的管理权威而置学生的心灵感受于不顾。我还是原来的我,在实际的行动上毕竟还没有走到那个高境界啊。可见,认同和崇拜一种理念,可你不一定就能行的出来或自如的行出来,这是需要一个不断磨砺的过程的,思想和行动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领域。
      我佩服李镇西老师。我鄙弃原来的旧我。
      [ 此贴最后由lly731013在2012-9-17 16:17:34编辑过 ]
      联系地址:苍南县灵溪镇
      邮编:325800  
      email:lly731013@163.com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8
        • 经验39
        • 文章7
        • 注册2005-11-19
        优生带给优生的哭声
        优生带给优生的哭声
        ——学优生嫉妒心理的诊治思考
        一、背景介绍
        我班级学生学优生成绩非常接近,每次大考名次前后变化不定因而带来无形的激烈竞争氛围,这看来是种好兆头,不过在学优生之间也会存在有一种异常的现象:那就是很会嫉妒人,心中不容有他人比他棒。一旦谁在考试中超越了谁,落后者就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去压制他,损伤他的心,从而让心中的“敌人”败下阵来。
        二、情境描述
        “卢老师,刘思梦哭了。刚才我看见她跑到操场上哭,现在已经到教室了。”我一惊,刚才不是好好的,来我办公室问题目吗,现在怎么就……,她一向不会轻易在同学面前哭的,她很懂事学习很认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班级第一;也很负责,老师交代的事情她不管多累都会办得好好的。我随即放下手中的备课快速走出,刚跨出办公室只见她手中拿着一本什么东西又从教室跑出来了,我赶忙跑近她随口问:“怎么了?”她不答腔,眼圈红红的,明显地留下哭过的痕迹,只把手中的本子往我这里塞,我一看是语文作业本答案。哦,我一下子明白了一大半,一定又是有人在诬陷她。曾记得她跟我说过,班上有几位男同学说她的作业是从答案里抄的,才会每次都得“优”,并向我诉苦:她被我交给她的任务害惨了,整天就有那么几位男同学说她的坏话。我交给的任务是:当天按时给全班同学校对我批改好的作业本。因为我相信她是诚实的,又是语文课代表,就把答案直接放在她那儿以便校对,没想到就有几位心眼狭小、疑心病很重的同学常刁难她与她过不去了。我本想细问是谁那么有闲工夫刁难了她,不料,她很伤心顾自己走进教室趴在桌上又放声大哭了。
        也许她曾经的诉苦我并没有过多的留意和重视吧,她也认为要我替她做主去处理这件事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所以也没有再向我道出缘由,心中觉得委屈管自己发泄。的确,这是我的疏忽,我一直认为同学的这种挖苦似乎没有必要我当面警告,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么,时间久了,这种声音一定会销声匿迹的。因此我就想以冷处理来对待此事,可没想到,这件事会越演越烈,真是可恨!
        我跟进了教室,发现还有十多位同学在位置上做着练习,见我进来,都抬头看我,只有欧阳某和叶某两位男同学还是低着头显出极为认真的模样。我的警觉告诉我准是他俩干的好事。因为他俩的多疑心和过强的好胜心理转变而成的嫉妒心是班级之最。于是我走近他俩厉声问道:“刘思梦怎么了,可与你们有关?”寂静片刻后,欧阳某抬头辩解:“我,我是跟她开玩笑的。”好一句开玩笑!这可让我更生气了,随口质问:“如果这也是玩笑,那这种玩笑未免也开的太大了点吧。”前排的章某搭腔了:“他说她的作业的答案都是从参考答案里抄来的。”“你呀,没有根据和理由的以伤害别人的自尊来取乐的行为是可耻的。”我生气的扔下了一句话,走出教室准备留给他们更多的反省和自责。
        吃饭间,有一女生跑来说,刘某还在哭就是不肯吃饭。当时正与我一同在食堂就餐的数学老师——欧阳某的父亲也听到了这件事,我便把他儿子干的好事同他说了,并请他去帮助做刘某的思想工作。
        三、我的困惑
        欧阳某与叶某两位同学都是班级里的优生。从学业成绩上说,他俩每次考试都稳坐前五名。不过他俩有一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很会嫉妒人,心中不容有他人比他棒。一旦谁在考试中超越了他俩,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去压制他,伤他的心从而让心中的“敌人”败下阵来。我也曾用心交谈过数次就是不见多大效果,还会时不时地出现类似的坑人事件。我也奇怪这样的学生为什么每学期期末在评优中都会胜出呢?难道在学生的心目中还是“成绩好就什么都好”的观念?也许这样的好学生在当今独生子女的情形下很普遍吧?我们老师、班主任又该怎么做?又应该如何去擦去他们那种极易嫉妒的心灵?
        四、初步反思和设想:
        我想,嫉妒心应该是好胜心的一种过度心理。我们老师给学生树立公平竞争的思想是极为重要的。有时我们班主任在激励学生学业进步的时候由于过度强化了竞争行为往往就会导致因学生极度看重学业成绩从而会演绎出一幕幕为了“我的成绩”而不择手段的可怕行为。激励固然重要,它是学习的动力,是有上进心的同学取得优异成绩的推助器。但由于学生没有正确看待这种激励,就往往会把它转变为一种可怕的动力了。好胜心太强,嫉妒心理太重,有别人超过自己心里就存在着不平衡,对超过自己的同学冷嘲热讽,这种变相的竞争行为是值得我好好反省的。
        为此,我个人的设想是:1、要着力培养他们欣赏别人的意识;利用班会课、平时交谈等多方式多渠道去规劝;2、成立小组互助机制,从激励个人的业绩转变为奖励小组的整体提升;从而淡化个人之间的激烈竞争。但心中还不踏实。
        五、专家引领
        针对这个问题,我一时困惑之至,心中忧虑寻觅不到治病良方,为此,我通过“教育在线”、email和电话等请求专家帮助,现引录专家原话如下:
        1、长期从事班主任研究者  周从刚教授
        首先指出你过去不应该“单刀直入”和他俩就他们的缺点“交谈”,你看破未必要说破。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还不致僵化师生关系。
        现在,我估计他俩和你对立,但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好就是优秀”,所以他俩在班级里还很有市场。
        你不必刻意纠正他俩的什么缺点。任何缺点里也都会包含积极成分。这两个学生的“嫉妒”就是一种过激的上进心。可以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另外,不要过多表扬学生成绩优秀(老师不说,学生也会关注),寻找机会、制造机会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在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帮助同学等方面得到表现和表扬。
        我想你对他俩的缺点只要不“耿耿于怀”,他们就会慢慢改变自己的-----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好孩子。
        2、关于嫉妒问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晓春
        对于嫉妒心明显的学生,可用道理规劝之,用规则限制之。
        1、用道理规劝之。
        嫉妒是一种防守的心态,表面上看挺要强,实际只是想守住某个位置。嫉妒心并非进取心,正相反,它是在拖别人后腿的同时拖自己的后腿。嫉妒者把精力都用在嘀咕别人上了,他用于提高自己的精力就会减少,即使暂时抓了尖,最后也还是要吃亏。因为真正决定一个人价值的,不是你的临时位置,而是你真实的分量,你的真本事。嫉妒者是目光短浅者。
        嫉妒者还是眼界狭窄者。他只想在一个小范围内称王称霸,不知道正当自己忙于内斗的时候,在更大的范围内,别人却在前进。等他在小圈子了取了胜,打开门一看,别人早就跑到前面去了。自己的胜利,不过是在墙角里,一只蜗牛胜过了另一只蜗牛而已。嫉妒者是井底之蛙。
        2、用规则限制之。
        上述道理说了也不一定管事,因为嫉妒不光有认知原因,还有情感原因甚至人格原因。我们可以说每个人都会嫉妒,差别只在于程度不同,但是这个程度差别太大了。有些人虽然会嫉妒,但是很快就能排解或者最终能够排解,有些人就不行,他永远妒火中烧的样子。历史上的周瑜就是一个。
        这类嫉妒者,据我个人的经验,很难让他不嫉妒。嫉妒几乎就是他的一种生存方式,不给别人使点坏,他浑身不舒服。遇到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劝劝试试,若不能解决问题,就不要再急于影响他的灵魂,而改换策略,侧重控制他的外部行为。正告他:你心里要嫉妒谁,我不管。但是你不能给人家使坏,不能搞阴谋,不能违纪,否则我只要查出来,就纪律从事。同时我会提醒他的嫉妒对象:“提防点,有人在嘀咕你。”点到为止。教他学会生存。
        其实教师之间的关系,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此类似。我们永远不可能使嫉妒者消失,甚至减少都难以做到。作为领导,你要做的是控制他们,作为群众,你要做的是,学会在嫉妒者的交叉火力下微笑。

        [参考文献]:
        1、      长者引领----------王晓春老师指点我们!http://bbs.eduol.cn/dispbbs.asp?boardid=14&star=9&replyid=1756348&id=124873&skin=0&page=1
        联系地址:苍南县灵溪镇
        邮编:325800  
        email:lly731013@163.com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