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2
    • 经验31
    • 文章12
    • 注册2010-10-02
    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SIZE=3]前几天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么一句话,德国人对中国人说,“你们中国的学生读的书比我们厚,考试成绩比我们好,可你们中国人还要向我们购买机器。”原因何在,因为我们的创造力不如他们,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SIZ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教师就教育孩子,坐要坐直、站要站正,走出教室要排队,与教师讲话要举手,不能在教室随意走动。在当今独生子女众多,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百分之百的希望的情况下,安全问题更是紧崩在教师头脑中的一跟弦,下课不准学生随意奔跑、追逐,除了上厕所小孩子就不怎么走动。因为怕危险学校也很少组织外出活动。老师都喜欢听话、能接受教师观点、忠实地完成作业、按时提交作业,严格按照老师要求去做的学生。教师是课堂的权威,学生必须无条件尊重权威。在当前教育制度下,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分数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同时学校的声誉、教师的福利无不与学生的考分挂钩。无论什么学科,最终都将由一份试卷来判定学生掌握与否,而无论什么题型,答案只有一个是标准或正确的。如本文所说那些在一般人眼里看来似于有无数个答案的“多面”题,在老师眼里无一例外地变成了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单面”题。就出现大学教授,专业作家辅导不了小学语文的怪事:原因是经过他们辅导下完成的作业在学校老师眼里全是错的、在教师的心目中,凡事必须符合标准,所有的异类,统一为标准让行。曾有人做过一次测试,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请被测试者回答是什么。当问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时,他们异常活跃地回答:“句号”、“月亮”、“烧饼”、“乒乓球”、“老师生气时的眼睛”、“我家门上的猫眼”……当问到初中学生时,一个尖子学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位差生喊道:是英文字母“[FACE=Times New Roman]O[/FACE]”,这位差生遭到了班主任的批评。最后当问到大学生时他们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学生们在标准化答案的生涯中成长,到最后已无想象力、创造力可言。[/FACE][SIZE=3]家长也在把孩子教育成听话机器和学习机器,早上送孩子到学校总要关照孩子“好好听老师的话”,回来时总要问“今天学了什么?”,听到孩子受了老师表扬或考试得了高分就满心欢喜欢。为了讨家长喜欢,孩子从小知道要听话,多做习题、多看书,考试争取高分。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禁止孩子与同伴玩游戏或动手搞一些业余爱好,一切家务活包办代替,甚至休息时间也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期望着孩子能多学习、考试得高分、考上满意的学校,似乎除了考学就别无选择。这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在广阔的思维中进行智力探索、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SIZE][ALIGN=left][SIZE=3]事实上,如本文标题所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许多的题是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的,好比上山的路,绝不仅仅是一条。当任何事情只有一个解决办法时,是危险的。为了做成一件事,首先需要认准目标,然后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尝试不同的解决办法,才有可能成功。西方学生在国际竞赛中的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是许多人成为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型人才,这是开放、民主的社会教育的结果,是他们长期坚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结果。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四大发明”,创新、创造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陌生的。二十一世纪已被许多理论家预言:世界范围内将发生惊天动地的科技大革命,其结果将使物质的、观念的许多形态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日新月异,将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显著特征。未来社会需要创造性人才。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科技人员的考核中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决断能力、计划管理能力等创造因子占了百分之五十至七十,而知识仅占百分之二十至三十。”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用人单位对人才考核中,创造能力所占比重还有加大趋势。创造性人才需要培养。我国教育要培养创造性人才,这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我国要在科技上走在世界的前列,创造性人才的数量具有决定意义。文明在于创造,人才可贵,贵在创新与开拓。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的实质是教人去创造未来,教育儿童成为“真善美的活人”为的是让他们去”努力创造新天地。”这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要性。[/SIZE][/ALIGN]
    [SIZE=3]如何培养足够数量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教育课题。“创造教育”近年来在国外迅速发展,培养创造力已成为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日本、前苏联等都挖空心思地通过一种与现行学校教育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比如开设“探索者馆”“加加林课”等。而我国的教育还沉浸在几十年的辉煌成果中,缺少危机感、紧迫感。虽然一些教育理论家已发出呼吁,但各级各类学校或校外教育都没有或基本没有摆脱原有的培养模式,”创造教育”还没有鲜明的提到日程上来。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应该立即着手从理论上,从实施上对”创造教育”进行认真研究,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国情、民情,开拓出一条以培养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新路。只要解放学生的创造力,我们也会拥有许多有创造力的人才。[/SIZE][SIZE=3]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1、[/FACE]  [/SIZE][SIZE=3]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质疑,对老师的标准答案不是“全盘接受”而是鼓励他们通过思考,有自己的想法。[/SIZ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SIZE]、启发学生研究一切知识,学会向老师提问。[/FAC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3[/SIZE]、使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以便于他们从正反两个方衡量问题。[/FAC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4[/SIZE]、让他们尝试解决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以使他们学会深入思考,全面探索一个问题。[/FAC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5[/SIZE]、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FAC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6[/SIZE]、老师不必事事告诉学生,对于不知道的东西不要害怕说不知道,可以告诉学生:“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不自己寻找答案,把它告诉我呢。”[EM08][/FACE]
    逸心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51
      • 经验2162
      • 文章199
      • 注册2009-11-08
      写得很好。学习了。
      放飞春的梦想,争做优秀教师,成就一番事业。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379
        • 经验296710
        • 文章3315
        • 注册2010-02-07
        好文章,是对我们当下教育的一个深度反思。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星星,每一颗星星都会闪亮!
        贺华义教育博客:[URL=http://hi.baidu.com/fyszxsy]LeadBBS[/URL]
        个人邮箱:hehuayi2000@qq.com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