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4
    • 经验9065
    • 文章202
    • 注册2006-03-18
    [原创]在问题中演义精彩
    老师,我没讲话
    0519-2195658
    现在的个别学生,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想什么,到学校来也不知道到底是干什么?对他们来说,也许是父母逼着来学校的,或者是小小年纪在呆着家里无聊,而到学校可以有许多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热闹,不孤独。他们来上课,或者是一种消遣,打发时光,也许是是一种享受——一种没有老师管时的享受,有老师在时就是一种痛苦。这是我对一些“问题学生”观察后的一点感想。
    一次上课给我的感触颇深,那是新课结束后,离下课还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我就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配套的练习册来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并一再强调,如果谁不愿意在这里做,希望换个环境去做,就用自己的行动(不做作业、或者是故意发出声响、影响其他同学等行为)提出申请。大多数学生知道我所说的意思,如果不肯在教室里认真去做作业,就要到我办公室去做。
    我为什么要在课堂上提出这样要求呢?这是因为许多学生对我所教的初中生物学科不感兴趣,也不想去认真学,初中生物不是中考学科,不会影响他们的升学;就是一些与升学有关的学科,他们也懒得去做,主要是不会做而不做。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会做(到书本上去找答案写到练习册上)也不做,为此,我必须要强调规矩,加强个人自由和职责的教育。
    布置完认为后,我就在教室里转,一是看谁没有在做,二是能够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学生在座位上无所事事,我问他:“你怎么没有事情做,为什么不做作业?”那学生感到莫名其妙,他纳闷并理直气壮地回到“老师,我没有讲话。”言外之意就是他没有错,在他看来,只要不影响别人学习,自己学不学是不管老师的事,是自己的事。我过问他是否做作业就是找他麻烦,刁难他。也许,在他看来,一个好学生的要求就是上课不乱讲话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把上课乱讲话是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而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作业,不听老师的话就不是犯错,也就是好的表现。由此看来,他对课堂学习的要求和课堂纪律的认识是模糊的,对来学校的目的是模糊的。把自己的过错或者是无知,看得很简单,也就是一句解释,没有去深刻去反省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责任感,也没有上进心,心中一点理想都没有,更没有学习的快乐,没有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感,而是无聊地无所事事地打发时光。学生这种意识产生的根源在于老师对课堂纪律的一再要求,也是该班级课堂纪律差而生发出来的学生对集体纪律的认识。
    对待这样的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师生之间需要对话,平等的对话,需要沟通,尤其是学生有了无知而带来的过错,我们要宽容,给学生矫正的机会,更需要引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能够一味去责怪学生,或者是小题大做,或者是抓住学生一点小小的过错而不放,这样就可能会是师生关系紧张,或者是敌对,要以“不知者无错”的心态去宽容学生。当然,宽容不是放纵,也不是不负责任,关键在于科学而合理、合情地引导,千万注意别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把小事当作大事,应该有方法地去帮助和艺术性的处理。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育的根本是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更好地发展,教育就是使学生做人和教给学生责任感和上进心,做个不断学习和努力上进的人,使生命个体更加精彩。没有这些,所有的教育都是暂时的,没有长久的效果。当时的他对我一直强调的课堂纪律的几个方面没有听进去,没有记在心上。对此行为,我没有愤怒,也没有责怪他,更没有处罚他,不需要以此个别现象去“杀鸡敬猴”去损伤学生的自尊,也不需要太看重这样的小事而去过分强调自己的面子而追求自己的“师道尊严”,那样,会使事情走向坏的方面而失去让学生感恩的机会,有时会使问题变得更糟糕。我耐心地再次向他说明了我的要求,现在应该做什么,而不是无所事事。他默默地听了我的话,开始认真地做起作业。
    在许多教育现象中,学生,有时不一定是故意与老师作对,或者是故意不听老师的教导,而是玩性或者是一时的疏忽而做错事,这时应该提醒,给他们有改正的机会,而不是上升到敌对的高度去看问题。
    由此看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仅仅是教书,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必须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进行做人的责任感教育,并适当地加以提醒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学生怎样做人,做有用之人,做上进之人的过程。新教育理念的泛滥,在许多问题上,使教师无所适从,甚至走向教育的误区或者是极端,如“学不学是学生个人的事”、“学得好坏也是学生个人的事”,这样的观点常常被新课程专家认为是尊重学生的生命体,而对教师而言,“教的好坏是自己的良心”而着重从自己的美好的愿望去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则很少去考虑。
    “老师,我没有讲话”的回答,也在拷问教师的职业良知,也在提醒老师在自己的教学教育艺术上要多化工夫,同时,也反映出现在教育中的学生的思想工作需要加强,需要进行情感和理性的教育引导和扶助。为此,学校的做人教育必须在各学科的课堂中得以加强,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必须在学生心中扎根。这样,学生的思想通了,有了上进的认识,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够主动,教师的教育也就能够在学生心中扎根。

    欢迎光临:

    http://blog.eduol.cn/user1/jtjszhz/index.html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4
      • 经验9065
      • 文章202
      • 注册2006-03-18
      放手让孩子“走路”
      0519-2195658
      最近,我的孩子在做作业时,经常会突然兴奋地“哦”地叫起来,而向我请教的问题的次数渐渐地少了。我为孩子的“问题少了”而鼓掌,为孩子油然而生的“哦”而高兴。
      我的孩子进如初中后,在学习数学时,时常会听不懂,不会做习题,因而成绩总是不及格。为此,他心里着急,我心里很更着急,几乎每天都要辅导他。而我的辅导,先是没有讲究方法和方式,总是以自己的认识和思考,简单地把答案讲给他听。但是,他因为害怕我批评,总是在我讲了之后,点着头说听懂了。而我在辅导他时,也总是帮着把解题的步骤完整地写出来,有时也把没有上的新课先给他讲。现在想起来,这是典型的“灌注”,而不是他主动去吸收。这样的辅导下,他当时都能够听的懂,表示会了。然而题型一变,他就不会,所以他考试的成绩也总是在60分以下——他又不会做了,“跌跟头”了。
      为什么我这样的辅导没有效果了,他能够听懂而不会?我思考,我反思。经过思考之后,我发现他只是吸收了我喂给他的一些题目的答案,而没有真正懂得其中的过程,没有真正地掌握问题过程中的来龙去脉,没有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他会出现“当时会,而一转身就不会”的现象。
      教学就好比是教孩子走路,我这样的辅导是搀扶着他“走路”,没有给他独立“走”的机会,一放手,他就会跌“跟头”——不会做了;学习也好比是学骑自行车的过程,我的辅导和帮助是一直不放手去稳住车身让他骑,没有给他独立骑,他也就不能够大胆去骑并学会技术,也就出现不会的现象;学习也是个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我的辅导和帮助,是“喂”,是把营养物质给他进行静脉注射,而不是他主动的“吸”,没有培养他的自我“消化和吸收”。
      在后来的辅导中,我一是为了偷懒和省事,二是怕麻烦,每当他有不懂的问题时,我不是直接去手把手地教,不是把习题的解题步骤直接给他讲,而是这样说:“自己先把书本上的或者是老师讲的类似的例题看懂,把学习过的原理看一下,然后去做,如果这样在做不出来再来问我。”我这样做,是锻炼和培养他独立思考和探索的习惯,是给他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不是“喂”和搀扶。于是,他就一人把书本和老师讲的例题去看,然后对照着要做的习题去思考,尽管开始做的时间长些,可能有错的时候,但是,结果也会做出一些刚开始自己觉得不会的问题。
      现在,他做完后,总是不自觉地发出“哦”的兴奋,并十分激动地跑到我跟前得意地告诉我“我会做了”。他的那种愉悦样比吃了喜欢吃的东西都高兴。
      在他实在遇到实在不会做的习题,或者是比较难的问题时,我总是把解决该难题的一些定理、公式先让他说出,他总会,当几个公式结合在一起时,他又觉得不会利用,我此时总是在每做一步时,让他说明该步骤解题的原因,这样的引导下,一道综合型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在一个个解题原理的过程中进入他的思考。我这样的辅导方法,是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给他直接的答案,是教他“渔”而不是给他“鱼”,就是帮助他完善学习的“消化系统”。
      因为每次他来问我,我总是先让他自己先去思考,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让他自己先“咀嚼”、消化,在他做好后,我只是给他检查。结果,他渐渐地问我的问题少了,几乎没有了。最近一段时间里,他的问题少了,我想:是不是他不会,没有问题?而我在检查他的作业时,发现他能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了,做错的习题几乎没有了,有错也只是粗心的缘故。
      接下来的考试,他的成绩一下子从原来的35分而上升为90分,而他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了,也没有听他再次说“上课听不懂”的话了。
      通过他的学习成绩进步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学生的学习需要自己主动去探索解决,而不是去由别人去搀扶——包办代替,不是“喂”——帮着去做,不是给他挂“点滴”,而是让他自己在“粗食”中系统地消化,独立摸索,在摸索中学会,这也许与新课程的学习自主意识有关。教学,不是帮助学生会解决几道习题,而是教给他们方法,因为习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独立的思考。
      学会学习,会学习,学习能力的养成,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学习。为此,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敢于放手,敢于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舞台,而不是为了赶进度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一味地“灌”,也不要以为把试卷中的题目全讲给学生听了,学生就会考个好成绩,要给学生学习的能力,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知识或者是能够解决几个难题。这样的话,也许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消化系统”的功能,在学习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欢迎光临:

      http://blog.eduol.cn/user1/jtjszhz/index.html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4
        • 经验9065
        • 文章202
        • 注册2006-03-18
        教育,需要“多相情愿”
        0519-2195658
        最近在网络看到一个消息:有一所中学在开学初,要求学生以“给家长写一封信”的形式,把自己在新学期学习的决心和愿望、设想等汇报给家长,要求学生写好后必须先给父母看,并请父母以回信的方式对孩子的信写上意见,然后交到班主任老师处保存。在学期中期或者是结束时,再把学生在开学初写的信给拿出来,看学生的愿望和决心是否完成,完成了多少。这样的举措出发点是好的,活动的用意是积极的。但是,组织者不能够“一相情愿”去开展活动,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是否到位,是影响活动质量的一个因素。活动过程中,一个班主任收到这样的一条家长回信仅仅是“假如家长是文盲!”几个字。这个老师知道,这个家长是高学历的,从回信中可以看出家长对此活动的厌恶。同时,面对这样的回信,班主任老师也气愤得很,或许心里想:我以后再也不管你家孩子了,或者是“我要把这个家长找来好好地教训一顿”才解心中不不快。
        为什么老师会有好心得不到好报的现象出现呢?为什么家长对学校的活动不配合和支持呢,甚至有敌对情绪?
        原因是多方面的,暂且不谈家长对学校或者是自己孩子的老师了解情况如何,对学校教育的认识如何,不谈现实教育中存在的“一相情愿”。先谈一谈教师和学校方面的问题。
        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先拷问一下自己的心灵,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能够真正地感动于家长?是否让家长心怀感激呢?如果没有,也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需要改进和完善。这里,不妨进行“假如我是家长?”,或者是从自己孩子的老师开展活动时自己的心理等角度去换位思考,以此来对自己开展的活动进行预测和评价。
        其次,是思考一下学校组织这一次活动的目的,我们老师是否巧妙地给传达到家长那里,使家长知道活动的用意,进而积极配合和支持教师来开展活动?另外一方面,家长觉得烦,也说明对教师的工作不满意,至少是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的不满意,又因为与教师、班主任的没有沟通,没有接触,这样就或许把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怨气归于教师身上。这个事例中教师心里产生的“不管他孩子”等想法,也是错误的。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好先找一下自身原因,自己去与这家长交谈过几次,沟通了几回?我想恐怕一次也没有。陌生与陌生是没有什么情感可言,也没有什么培养和支持可言。
        从班主任教师的心里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班主任的霸道和高高在上,以为家长一定要害怕教师就像学生一定害怕教师一样,缺少与家长平等的意识,进而缺少平等的对话,就没有沟通,就会出现家长对学校活动的不配合、不支持,产生误会,甚至仇恨的心态。
        因此,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在开展一些活动之前,一定要积极向家长做好宣传,要宣传活动,就必须发挥孩子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桥梁作用,做好沟通,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向上力,共同培育好孩子,这样才能够“家校共育新人”的目的。
        当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现在的家长对自己管教孩子的权利和义务的淡薄,也是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需要多方面多渠道地加强对家长管教孩子的义务的宣传和教育,也是社会各部门、学校的义务和职责。上述的家长就是忽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重要性和职责,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也是违法行为——违反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法》中“父母对孩子有管教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需要我们对这样的家长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家长真正负起责,而不至于说出一些与教师有矛盾或者是敌对的话。
        为此,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我们还可以开展“老师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家长心中理想的老师”,“老师眼中的好家长”等多项伙伴式的活动,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开展“假如我是教师或者是家长”的讨论,进行“多相情愿”进行交流,开展多边的活动,增强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心理交流和情感的沟通,促进多方面教育资源的合作和互动。

        欢迎光临:

        http://blog.eduol.cn/user1/jtjszhz/index.html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版主
        • 级别
        • 徽章
        • 积分2639
        • 经验23585
        • 文章1380
        • 注册2004-12-15
        徐老师的这几篇文章写得好.学习了.
        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
        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94
          • 经验9065
          • 文章202
          • 注册2006-03-18
          [QUOTE][b]下面引用由[u]绿水清风3[/u]发表的内容:[/b]

          徐老师的这几篇文章写得好.学习了.[/QUOTE]
          感谢支持!

          欢迎光临:

          http://blog.eduol.cn/user1/jtjszhz/index.html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00
            • 积分12242
            • 经验147698
            • 文章7989
            • 注册2005-08-13
            教育,需要“多相情愿”,事实确实如此啊!

            《李迪文集》包含《我班有女初长成》(上、下)《涉江采芙蓉——李迪教育随笔》、《她不仅仅只叫“刺麻苔”》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1号籍海楼210  邮编:100083  单位名称:北京悠缘华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电话:01062532932
              13911210281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