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4
    • 经验44
    • 文章1
    • 注册2005-02-27
    [原创]转变教师观念,推进教育民主
    由于我国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所以专制的阴影尽管经过了一个多世纪,但仍然若隐若现地 出现在我们身边,特别是教育上的专制更是随处可见。我们有些教师手里拿的是现代科学教材,面对的是信息时代的学生,但实施的仍然是无形的“封建戒尺”式教育模式。授课时不容学生有“背经离道”的发问,管理上的训斥、甚至体罚,思想行为上追求千篇一律,不要个性的专制作法等等。但随着科学与民主的发展,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加强,这种现代教育专制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现代教育的瓶颈问题。因此转变教师观念,推进教育民主已是刻不容缓。

            一、转变“师长权威”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多年来,我们把传统的人们对教师的尊重当成教师的特权,不容别人特别是学生的“侵犯”,形成了一种“天下无不是的老师”的传统观念。于是只要学生敢于“挑战”老师的权威,轻则训斥,重则请家长,被赶出教室,甚至体罚。但是商品经济时代要求我们的教师应勇敢的走下“圣坛”,平等的站在学生中间。因为我们现在的教师职业从大处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光荣岗位,从小处讲这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职业,是整个现代社会“职业食物链”中的一环,从某中程度上讲是学生给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是国家拿钱雇我们为学生“服务的”,如果我们的“服务”不能让我们的“顾客”满意,特别是在现在国家提倡办学多元化的情况下,学生就会让我们“下课”。举一例子,某班主任老师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对学习差的学生,行为表现不好的学生,变着法子往外赶(让其转学),到后来班里只剩下十几个学生,学校只好解散这个班,该老师的班主任岗位自然也丢了。这种现象特别是对一些教育教学效果比较差的学校尤其严重,因为他们“好学生”留不住,“差学生”又要往外赶,到最后学校只能是关门了,老师自然是下岗。当然这不是说让教师成为学生的“仆人”,没了教师的权威,而是说教师必须把“权威”建立在长期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主动关心学生,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近、可信的知心人。

           二、转变“畜学”“牧生”的观念,把学生当成平等人对待。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提倡“以人为本”,那么具体到教育上,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就是要把学生看成与老师平等的人对待,这一点大学做的比较好,大学生有更大的自由与老师对话。而中小学生长期以来只是被当成老师管理下的“机械的孩子”。但是我们知道凡人无论长幼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被尊重,被理解和被肯定的心理要求,都有表达自己意愿、体现自身价值的要求,都有与人交往合作的愿望。现在流行的“成功教育”、“赏识教育”无不是“以人为本”的成功教育模式,而我们有的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他们任意地对学生进行人格上的伤害,诸如当众训斥,考试排名,体罚等等,这都是无视学生的存在,漠视学生的要求,否定个性差异的做法,这样又怎能建立和睦亲善的师生关系呢?学生不亲其师,又怎能信其道呢?再看看永远深邃而博大的、教育的、教师的孔子,他永远凝固与那种亦师亦友的长者形象:杏坛讲学,列国游学,与学生共同生活,共同讨论,随时提示、解答和点拨,启发学生评辩思索,师生之情醇厚宽广,树立了“爱生尊师”的典范。

           三、把学生当成未成年对待,增强教师的宽容胸怀。

           中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身心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天真、单纯、贪玩、好动、好奇是他们的天性,自制力差更是这一年龄段的特点,所以这就要求老师给予更多的理解、关爱和呵护。他们的错误是正常的,问题是老师怎样因势利导,而我们现在有些老师却过早的把学生划分成 “好学生”“坏学生”,对“好学生”青眼有加,对“坏学生”则横眉冷对,对学生的“越轨行为”有时处理不冷静,以至于造成师生的对立,甚至对簿公堂。所以做为教师要多一份涵养,多一份宽容的胸怀,只有这样才能有教育的民主。当然这种宽容不是迁就,不是放纵,而是以正常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再通过有效的工作引导。切忌简单粗暴地动用“教师权威”,片面的要求学生尊师,那样是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的。教师的职业应在举手投足间、一笑一颦间使其内在的涵养得以自然地流露和表现,达到“行不言之教”、“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树立多元化评价学生的意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教育的理想目标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在于为社会培养各式各样得人才。而学生的先天素质、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潜力等方面千差万别,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是形形色色,贝多芬由于对 音乐的突出贡献而倍受世人的推崇,但拳王阿里并没有因为其不懂音乐而失去头上的光环。所以我们不应该用统一标准去衡量特点不同的学生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样也不应该离开对不同学生的具体影响笼统的去谈教育活动的质量。只有适应每个学生个人特点的教育,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才是高质量的教育。

            总之,推进教育民主,是时代的要求,是弘扬一种永不满足的进取、探索和创造精神,是永不停息的追求、批判和革命精神,更是每位教育者自我发展空间的延伸,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