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93
    • 经验8890
    • 文章188
    • 注册2010-05-19
    [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山玫瑰[/U]发表的内容:[/B]

    刘老师的每一次研讨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份精神大餐!给我以启迪,给人的智慧![/QUOTE]
    有同感,可有积极参加!
    发展,教育的生命力。
    我的班级管理故事: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97765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93
      • 经验8890
      • 文章188
      • 注册2010-05-19
      [QUOTE][B]下面引用由[U]洞庭方庆[/U]发表的内容:[/B]


      谢谢冬夏春秋的整理!
      其实,讨论完之后,我又把所有聊天记录看了一遍,发现大家都很有才。我也有才,但我当时的建议是长期性的,不是着眼于临场应变的。各有各的好处。
      但这就像考试,要根据提问来回答问...[/QUOTE]
      方老师有才,又热情。又学到了一招。衷心的感谢您!
      发展,教育的生命力。
      我的班级管理故事: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97765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93
        • 经验8890
        • 文章188
        • 注册2010-05-19
        三、【研讨反思】
        平和孕育智慧  
        邱 林
        有幸,作为“教育预案草根研究”第五期的主持人,把自己的经历与困惑和这么多坦诚的朋友交流,接受他们的剖析和批评。朋友们的真诚,朋友们的智慧,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尤其是作为一个一线教师,缺乏一种平和的心态,在面对课堂冲突时,不但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智慧掌控好局面,而且导致教育过当行为的产生。几天的反思,对于保持平和心态有了一点切身的体会,还望朋友们继续给予真诚的指点和批评。
        平和心态要去功利心,达到“无我”的状态。这件冲突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老师的冲动,不理智行为而导致的。之所以会冲动,是因为临近期末,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想多讲几道题,让学生多懂一些解题方法,从而在期末考试中多考几分,使“各率”能多几个点,以便向领导证明自己的能力,去获取世俗的所谓成功。在这种心态上,没有顾及学生的感受,更不要奢望讲什么教育的真谛了。如果这个时候,老师能减淡、甚至放弃自己的功利心,顾及学生的感受,以保护学生的的自尊心为目的,从学生的成长出发,还是能把这件事情处理得更加圆满。虽然不一定有刘令军、方庆老师所说的“比武”解决地那么幽默而风趣,但如贾山美老师所讲的那样,不急那几分钟,向学生说说老师的感受,让学生换角色体验,走近老师的心灵,体谅老师的不安,既能很好地处理矛盾,又能带来师生关系的更加和谐,这种“何乐而不为”的处理我还是能做到的。
        平和心态还要有包容心,能够宽容学生对老师的伤害,善待伤害过老师的学生。这一两年来,由于自己的不断学习,教育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与学生的关系远比从前和谐,上学期基本上没与学生发生过冲突。而在这件事情上,有种被伤害的感觉,尤其是课后向牛小光道歉后,他还是没有一点认错的意思,对此,一直不能释怀。所以,事情虽然过去一个多月了,其情形还历历在目。虽然曾经想改善关系,但心存芥蒂,可能还“形于色”,使他心存戒备,其效果当然可想而知。正如贾老师指出的那样:没有发自内心的、强挤出来的笑容,会比哭还难看。面对缺乏真诚的老师,学生自然启动自我保护装置,提升戒备级别,把自己收缩得紧紧的。在这种情况下,沟通自然无从谈起。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尽量说服自己,在心里把这件事情放下来。这样一来,面对牛小光时,我自然了许多,面部表情也和气了很多,打招呼时亲切了不少,提醒时让他感觉到老师的真诚。当我把包袱放下的时候,小光的包袱也逐渐轻了,虽然只有几天的功夫,但我感觉到他目光里少了几许冷漠,多了几分热情;对我也少了几许怨恨,多了几分亲近。
        平和心态不能有“被感恩”的心,要有感恩的心。这几年,通过学习和感悟,在教育教学中,我放弃了蛮横、“雷电”式的一些做法,而代之于更为温和,更为阳光的方法;摒弃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更着重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从单纯地追求高分数,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由于我校每年都会把学生打乱,重新编班,而这些方法一年之间难以显现良好的效果,没有得到领导的肯定。比起以前,我被领导认可的程度低了,获得的荣誉少了,世俗的成功少了。也许是“补偿心理”作怪,于是总希望从学生哪里获得更多的认可,更多的尊敬。正如方庆老师所指出的:我是他们较为尊敬的一位老师,应该威信比较高——这样想的时候,离孩子就远了。当自己的做法不被学生所理解,不被学生所认可,自己的“权威”受到学生挑战时,老师的心理失衡。在这个案例中,当多次提醒牛小光,尤其是小光向同学发狠时,把他推到同学的对立面,乃至于在心底里很久还没有原谅牛小光,就是这种“被感恩”的心理在作祟。要保持平和心态,就不能有“被感恩”的心理,总认为自己是学生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老老实实地做事,不要强求“付出总有回报”。同时,老师还必须具有感恩的心,感恩学生,感恩家长。只有被学生所感动,被家长所感动,才能为自己在工作中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工作才能成为享受,成为自己幸福的源泉。
        平和心态要尊重学生,从内心深处去尊重学生,在工作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本来我与学生已有约定,当学生回答完老师的问题或回答不出时,无须得到老师的允许,可自行坐下。这次小光和小东就是在与老师的约定俗成中,习惯性地坐下。而我在怒火的冲动下,只想到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没有顾及他们的感受,没有从尊重学生,从平等的角度去考虑他们坐下的原因。反而叫他们站起来,还来了一句冷幽默,使他们成为全班嘲笑的对象。小光此时受到伤害,忍无可忍来了一句“笑什么笑”时,还更是把他们推到全班同学的对立面,成了全班的“公敌”。如果我确实做到了把尊重学生作为自己教育工作的前提,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作为自己教育工作的重心,在学生坐下去后,就能比较理智地分析原因。其实,在一“捶”之后,学生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感受到了老师的愤怒,之所以坐下后还左顾右盼,无非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此时只要我继续讲课,他们会支持老师工作的,课堂纪律也应该是有保证的。可以说,有“师道尊严”的作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尊重学生,就不可能平等寺对待学生,在此情况下,老师往往作出教育过当的行为,这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平和心态还要坚持原则。小光违犯课堂纪律,造成课堂秩序混乱,使其他同学无法好好听课的行为,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错误的。我自己一直沉浸在对小光造成伤害的愧疚中,还有自己尊严丧失的愤怒中,没有认真考虑这一点。课后找他谈话也是压制住怒火先向他道歉,这导致小光“老师伤害了我,老师对不起我”的意识更加强烈,从而不会也不愿去检讨自己,更不必说认识自己的错误了。在课后谈话时,如果我能坚持小光是先犯错误这个事实,坚持错误就必须改正这个原则,那么就会通过角色转换,从老师、同学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件事情,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心平气和地指出它的危害,最后再真诚地向他道歉,这样的结果一定比现在的局面要好。坚持教育原则,坚持教育底线,不迁就和纵容学生,这更是一种爱,一种大爱。
        “冲动是魔鬼”,“怒火会蒙蔽人的双眼,糊涂人的思维”。当我们冲动、发怒时,往往会得到不合理的判断,做出不理智的行动,使事情朝更糟糕的局面发展。而控制发怒,控制冲动,最需要的就是保持平和心态。在面对一次次的课堂冲突时,在处理一件件的校园突发事件时,只有我们保持冷静,保持平和心态,智慧的火花才会不断地激发出来,局面才会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发展,教育的生命力。
        我的班级管理故事: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97765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44
          • 经验3163
          • 文章247
          • 注册2011-01-22
          深度反思提升讨论品质。
          文章即行为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3
            • 经验3178
            • 文章181
            • 注册2010-03-17
            学习了邱老师和方庆老师的文章,感觉我们大家都在不断成长。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专业能力的成长正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实现的。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193
              • 经验8890
              • 文章188
              • 注册2010-05-19
              是啊!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提高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发展,教育的生命力。
              我的班级管理故事: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5&ID=297765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