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7
    • 经验3188
    • 文章199
    • 注册2010-08-10
    是学生出了问题,还是教育出了问题
    [P][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是学生出了问题,还是教育出了问题[/SIZE][/FACE][/B][B][SIZE=14pt][/SIZE][/B][/P][P][B][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    [/SIZE] [/FACE][/B][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以前发过一篇《如何面对“软硬不吃”的学生》的帖子,引发了一些争议,同行们给了些批评,更多的是建议。我当然也特别感谢王晓春老师,他既指出了我的问题,又给我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调查分析了一段时间,就把这期间了解到得种种给大家分享一下吧。[/SIZE][/FACE][/B][B][SIZE=14pt][/SIZE][/B][/P][P][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一)把从前的帖子“回放”一下:[/SIZE][/FACE][/B][B][SIZE=14pt][/SIZE][/B][/P][P][B][FACE=Arial][SIZE=14pt]我班有一女生,刚来学校报道时就给我留下颇深刻的印象——[/SIZE][/FACE]一张脸绷得紧紧的,话也不多说一句。我让她登记下自己是否愿意当班干部,该生干脆利落地回答:“不愿意”。填表、拎包裹统统由其父母承担。我第二次和她“打交道”是在第一次月考以后,她依旧黑着脸,进了我的办公室:“老师,给我批两天假”。我说:“为啥要请假”?“不为啥,就是心情不好,在这也学不进去”。我一想,大概是考试考不好了心情郁闷吧,就尝试着对她进行开导,结果人家就是绷着脸不说话,等我说半天了,她来了一句:“我还是要请假。”我一看没办法,就给她家人打了电话,她家人的意思是——孩子想不通了,就让她回来调整调整吧。人家家长都没意见了,我还说啥?就给人家批了一天假。后来她回了家,返校后没再来找我,也没再提回家的话。[/B][B][FACE=Arial][SIZE=14pt][/SIZE][/FACE][/B][/P][P][B][FACE=Arial][SIZE=14pt]     [/SIZE][/FACE][/B][B][FACE=Arial][SIZE=14pt]又有一次,她来找我请假了——[/SIZE][/FACE]理由是和朋友闹矛盾了,要自己静一静。我就给了她一节课,让她自己回去想想——当然,中间害怕出问题,我又去她寝室看了看,安慰了几句,但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她又闭口不肯说。此事后来又不了了之。我真正对她注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了。有老师反映,她下了课经常和一帮男孩子打闹、疯跑,我一观察,果然如此。都上高一了,还和男孩子一起摔跤,打闹,就是不爱和女生一起玩。后来人家在随笔中写到,她从小就喜欢和男生一块玩,交的“哥们”都是男生——包括现在回家,也还是和从前的几个“哥们儿”玩。我想,这可能是人家的个性吧,也没多管——只是禁止学生课间追逐打闹——当然她还是和男孩子们一起玩。[/B][B][FACE=Arial][SIZE=14pt][/SIZE][/FACE][/B][/P][P][B][FACE=Arial][SIZE=14pt]    [/SIZE][/FACE][/B][B][FACE=Arial][SIZE=14pt]这学期开学了,排座位时把她放在中间靠前的位置,指望着让她收收心,好好学习一段时间。谁料,她竟然偷偷地和其他同学换座位(和坐在最后排的同学)——[/SIZE][/FACE]要知道,想“往前坐坐”可是她和她父母共同要求的。我在班上不点名批名了一次,没用,反导致她又偷偷换了几次。今天我找到她,说:“王林,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她一脸无辜状:“不知道”。我说:“那咱就直说吧。我在班里强调过,不允许擅自换座位,你为什么三番五次换?不想坐前边了,可以要求坐后边,下次调座位时给你调过去就行。”她说:“下次调座位是不是按成绩(她的成绩中间靠后)?”我说:“成绩要看,量化成绩也要看。”她说:“那这次月考之后再说吧。”于是这件事就暂时说到这了。[/B][B][FACE=Arial][SIZE=14pt][/SIZE][/FACE][/B][/P][P][B][FACE=Arial][SIZE=14pt]现在,我挺犯愁:这个学生根本没法与之交流,说话极少,有时你说得挺严厉,人家表面答应也挺好,但一转脸,立马换了另外一副面孔。这是个案,还是“90[/SIZE][/FACE]后”的共性?对于她的问题,该怎样和她交流?[/B][B][FACE=Arial][SIZE=14pt][/SIZE][/FACE][/B][/P][P][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二)近段时间调查结果的反馈[/SIZE][/FACE][/B][B][SIZE=14pt][/SIZE][/B][/P][P][B][FACE=宋体][SIZE=14pt]   ①[/SIZE][/FACE][/B][B][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 [/FACE][/SIZE][/B][B][FACE=Times New Roman][SIZE=14pt]幼时受过心灵伤害。小时候有一个和她玩得很好的朋友,老是一次次地让她拿钱——或者向她“借钱”买东西,而且每次都是“有借无还”的。又一次,我班的这个女生问她的朋友:“为什么你老是问我借钱?”该同学回答说:“我就是因为你家里有钱才和你做朋友的,要不谁和你做朋友”。说完就走了。然后,我班的这个女生从此就“发誓”,永不相信女生,永远和女生一起玩。[/SIZE][/FACE][/B][B][SIZE=14pt][/SIZE][/B][/P][P][B][SIZE=14pt][FACE=Times New Roman]  [/FACE][/SIZE][/B][B][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4pt]②父母的灌输。其父母都是在乡政府工作的,手里可能有点小权利,但为人却有点“250[/SIZE][/FACE]”——我只能这么说。开学第一天,当着众多老师,他爸爸拿着一沓“购物券”往我手里塞,咱理所当然地拒绝了,但说实话,从此对这个家长也留下了心里阴影。平时在家比较宠孩子,是“宠”得特别厉害的那种。而且,据这个女孩子自己写的作文中流露,她父母平时经常这么教他“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经常这么教育,又经常带着她去一些宴饮的场合,于是,这个女孩子就形成了“表面上高高兴兴,心里对周围的人非常鄙视”的心理,仿佛“你们这些大人也就这么回事,我早就把你看穿了”。[/B][/P][P][B][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4pt]③生长环境:由于从小不大和女孩玩,所以,从小学到高中,和男孩子在一块玩的时间特别多,至今,每一次回家还是和“哥们儿”一起玩耍。[/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4pt]④在初中,有一个班主任是她姨——她妈妈这么说的。这个老师平常管得“面”特别宽,她也非常讨厌这个班主任,逆反心里比较重;平常在家的时候,有啥事也能和父母说说,但父母一谈自己的观点,往往就会吵架;但每一次过后,父母再和她交流时,她也能接受一部分。[/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4pt]⑤和女同学之间:在寝室里,有时候会不明不白地向同伴发火,但一会儿就好了,性情有些让人“不可捉摸”。[/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三)我的分析[/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 [/B][B][FACE=宋体][SIZE=14pt]由以上分析的种种,我得出如下结论:[/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首先,这个女孩子有“过早成熟”的迹象。好多在同龄人那里不太有,或平时想得不太多的东西,在她这里老早就接受到了——比如,所谓的“官场规则”,及一些官场交易——不如她爸爸告诉她的,有人为了当村长,给乡里的干部送钱。所以,她一面显得很“老成”,一面却又厌恶着这一切。[/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其次,这个孩子的内心很孤独。“老成”的她,似乎看穿了一切,也对周围的人有一些鄙视或嘲讽,但日常的学习生活毕竟还是要过的,周围的同学还是要交往的。于是,她一面“见人就笑”,一面却不知道如何和其他同学、和老师相处。于是,她就把“课件打闹”和没来由的一直笑当成一种发泄的方式。[/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4pt]再次,这个女孩子的内心是很个性的。家长的宠爱,加上不恰当的教育,再加上对初中班主任的讨厌,让她对老师和家长有一种很强的逆反心理。比如,经常认为老师管理太严厉了,不替学生着想了,等等。[/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四)怎么做?我不知道,现在的打算是先“冷”一段时间,若[/SIZE][/FACE][/B][B][FACE=宋体][SIZE=14pt]违反学校纪律,该怎样惩罚怎样惩罚;至于其他,等考虑成熟了再处理。欢迎各位批评、“拍砖”,更欢迎您留下你的建议![/SIZE][/FACE][/B][/P][P][B][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B][B][SIZE=14pt][/SIZE][/B][/P]
    朴素的生活观:每天坚持做几件正确的小事,读书、练字、写作,日子久了,也能做出点啥来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379
      • 经验296710
      • 文章3315
      • 注册2010-02-07
      请相信我们还是可以影响她、帮助她的。
      播撒就有希望,耕耘就有光亮!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星星,每一颗星星都会闪亮!
      贺华义教育博客:[URL=http://hi.baidu.com/fyszxsy]LeadBBS[/URL]
      个人邮箱:hehuayi2000@qq.com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7
        • 经验3188
        • 文章199
        • 注册2010-08-10
        谢谢版主的鼓励,我会努力的。现在不是不想去做,只是不知从何处下手。我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也请版主不吝赐教!
        朴素的生活观:每天坚持做几件正确的小事,读书、练字、写作,日子久了,也能做出点啥来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专门针对进行跟踪教育并记下来就会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主要靠你自己来独立解决问题哟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38
            • 经验12359
            • 文章132
            • 注册2011-03-01
                一,这位同学的家庭背景对转化这位女生是很不利的,帮助她进步的关键在我们教师。为此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谨守为人师表的准则。我们班主任在师德师风上切不可越雷池半步。否则就把我们对其的努力击得粉碎,她正好为自己叛逆、违纪行为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心理平衡点。女孩的家庭背景使其对潜规则太了解了,她看到了太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且她父母在其上高中前肯定对老师潜规则过,她也切身感受过班主任的额外照顾。“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建立在金钱关系上,还让她怎么信任老师?心理上永远与老师有隔膜,对老师的“道”自然很怀疑。
                2,疏与堵结合,以疏导为主
            这是一个老成、早熟、率性、有主见的女孩。这种女孩绝不是简单的面上要求、批评教育、惩戒就能“对付”的,班主任贯彻的各种规范,如缺少与其沟通,令她心服口服,她是不会安分守己的。由于处于心理断乳期、由于其个性、由于扭曲的家庭教育使她不愿意与老师多交流,我们班主任不能因此关上沟通的大门,孩子闭锁的心灵会使问题更棘手!我们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敏锐捕捉教育契机进行疏导,比如由于月考不顺、朋友关系紧张她来请假,在她的认知中,她害怕老师伤口洒盐,她选择独自到个僻静地方去舔吮伤口。其实这时她非常需要别人为其疗伤。老师既然“法外开恩”,耽搁学习时间准假,作为交换条件,完全可以要求她袒露思想,引导她进行自我思想斗争。平常没碰到实际问题,她是不愿开口的。不过在进行疏导过程中一定要站在为她健康幸福成长的立场上,而且要反复声明这一点,令其没有逃避、拒绝的余地,以期不断唤醒和壮大其理性力量。

                  二,      指导她构建和谐的生生关系。在学校人际关系中,生生和谐是学生和谐发展的空气。

                 总起来就是要开展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班主任客观面对矛盾,遵循教育规律,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实践积累,富有创造性、艺术性地处理矛盾。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


            我渴望交流,在交流中获得乐趣、激发创新的灵感、汲取前进的力量、累积智慧,在交流中成长。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ntqd123.blog.163.com/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3690
              • 经验292517
              • 文章3534
              • 注册2009-01-13
              我觉得孩子出现这些问题与家庭的影响有关,没有适宜她成长的沃土。在学校里做为老师应学会科学引导和宽容,及时发现她的闪光点,帮助她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叮嘱她少与社会人员联系,还要进行心理疏导。
              我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用我的智慧去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学生活虽然平淡,但不能平庸。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腾永不息!追求教育之梦——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40
                • 经验2755
                • 文章338
                • 注册2010-09-13
                一路有你 快乐多多
                   要让她的家伙配合才好做孩子的工作。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87
                  • 经验3188
                  • 文章199
                  • 注册2010-08-10
                  谢谢楼上各位的指点,尤其是江苏启东毛老师的建议,让俺茅塞顿开,谢谢了!
                  朴素的生活观:每天坚持做几件正确的小事,读书、练字、写作,日子久了,也能做出点啥来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