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4
    • 经验114
    • 文章11
    • 注册2005-03-08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成长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成长

                  湖南省浏阳市第五中学   王国平 (410319)

         教育学生,重在引导,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先要从各个方面去了解学生,用自己的真情赢得学生的理解、信任和敬佩,融洽师生的关系,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会接受老师的教育,在课堂中愉快地学习,教师(抱括家长)要从哪方面着手来更好的引导学生成长呢?

    一、教师要掌握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引导好学生的思想,教师要为师生的交流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建立朋友式的交流关系,保护学生的兴趣和自尊,学生就会从内心接受教师,理解教师,喜欢教师,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提供的教育;如果教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师生关系僵化,无论教师事后如何用尽心思去弥补,都抹不去学生心灵的创伤,他(她)会在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抵触感,更难接受教师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便难以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师生之间存在隔阂,教学效果不明显,古人不是曾经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吗?

    二、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加强理论水平的提高,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才能使教育充满春天般的生机和活力。孔子一生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也是他主张加强教师自身修养的总结,他认为只有自己学而不厌,才能做到教育学生时诲人不倦。当前的教师也只有更新观念、丰富内涵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其次,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不管在治学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为学生做出表率,言教不如身教,刘少奇教子女说:“正人先正己,己不正则不正人”,教师也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激。

        现在的学生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感受爱的能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中一部分在家里享受娇生惯养,所以在校常对教师的关心表现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即使教师给学生多方施加关爱,一部分学生的心也不能常与教师的心达到共鸣,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教师的教育教学就出现不和谐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不能随意去伤害或对抗一个学生,而要设计一定的环境去引导,使之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激,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上有一条简单明智的真理,这就是,你向学生提出一条禁律,就应当同时提出十条鼓励,鼓励他们从事积极的活动,对任何一条规定都应该让学生看不出是对他们的禁止,而应当让他们理解为是对他们的号召,是鼓励和帮助他们在善良的土壤上站稳脚跟”,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设计的“站台送别”,就是以浓厚的人文关怀打动了每个学生的心,潜移默化的感染了学生,教师送学生车,学生受到感染自主地送老师远行,以致平时懒得起早床的学生都很自觉的早起为魏书生老师送行。学会了感激,就会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学会了感激,就会多一份真诚,少一份虚伪。不言而寓,在教育中,感动一个学生比批评一个学生更有效。

       教育的艺术是博大精深的,教师要用自己的实践去不断完善她、丰富她,那么,师生将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教育那神奇的魅力。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