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13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惊弘[/U]发表的内容:[/B]

    哗,还是苏老师行动迅速!这么快又开新帖,一切尽在打量中了!真是可敬可佩![/QUOTE]
    兵贵神速啊,呵呵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14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P][COLOR=#f70909][B]每日送给学生的自信故事[/B][/COLOR][/P][P][P][P][ALIGN=center][SIZE=4]《自信第一课》(毕淑敏)[/SIZE][/FONT][/ALIGN][/P][P][/P][P][COLOR=#0938f7][SIZE=4][/COLOR][/SIZE][/P][FACE=Times new roman][P][COLOR=#0938f7][SIZE=4]1972[/FACE][/COLOR][/SIZE][SIZE=4]年的一天,领导通知我速去乌鲁木齐报到,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在停顿若干年后这年第一次招生,只分给阿里军分区一个名额,首长经过研究讨论,决定让我去。[/SIZE][/FONT][/P][P][SIZE=4]入学后,从基础课讲起,用的是第二军医大学的教材,教员由本校的老师和新疆军区总医院临床各科的主任、新疆医学院的教授担任。记得有一次,考临床病例的诊断和分析,要学员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那是一个不复杂的病案,大致的病情是由病毒引起重度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发烧流涕咳嗽、血象低,还伴有一些阳性体证。我提出方案的时候,除了采用常规的治疗外,还加用了抗菌素。[/SIZE][/FONT][/P][P][SIZE=4][COLOR=#0938f7][FACE=Times new roman]讲评的时候,执教的老先生说:[/SIZE]"[FACE=Times new roman]凡是在治疗方案里使用了抗菌素的同学都要扣分。因为这是一个病毒感染的病例,抗菌素是无效的。如果使用了,一是浪费,二是造成抗药,三是无指征滥用,四是表明医生对自己的诊断不自信,一味追求保险系数……[/FACE]"[FACE=Times new roman]老先生发了一通火,走了。[/FACE][/COLOR][/FACE][/P][P][SIZE=4][COLOR=#0938f7][FACE=Times new roman]后来,我找到负责教务的老师,讲了课上的情况,对他说:[/SIZE]"[FACE=Times new roman]我就是在方案中用了抗菌素的学员。我认为那位老先生的讲评有不完全的地方。我觉得冤枉。[/FACE]"[/COLOR][/FACE][/P][P][SIZE=4][COLOR=#0938f7][FACE=Times new roman]教务老师说:[/SIZE]"[FACE=Times new roman]讲评的老先生是新疆最著名的医院的内科主任,是在解放前的帝国医科大学毕业的;在国民党的军队里做到很高的医官,他的医术在整个新疆是首屈一指的。把这老先生请来给你们讲课,校方已冒了很大的风险。他是权威,讲得很有道理。你有什么不服的呢?[/FACE]"[/COLOR][/FACE][/P][P][SIZE=4][COLOR=#0938f7][FACE=Times new roman]我说:[/SIZE]"[FACE=Times new roman]我知道老先生很棒。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他提出的这个病例并没有说出就诊所在的地理位置。比如要是在我的部队,在海拔[/FACE]5000[FACE=Times new roman]米[/FACE][FACE=Times new roman]以上的高原,病员出现高烧等一系列症状,明知是病毒感染,一般的抗菌素无效,我也要大剂量使用。因为高原气候恶劣,病员的抵抗力大幅度下降,很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如果到了临床上出现明确的感染征象时才开始使用抗菌素的话,那就晚了,来不及了。病员的生命已受到严重威胁……[/FACE]"[/COLOR][/FACE][/P][P][SIZE=4][COLOR=#0938f7][FACE=Times new roman]教务老师沉默不语。最后,他说:[/SIZE]"[FACE=Times new roman]我可以把你的意见转告给老先生,但是,你的分数不能改。[/FACE]"[/COLOR][/FACE][/P][P][SIZE=4][COLOR=#0938f7][FACE=Times new roman]我说:[/SIZE]"[FACE=Times new roman]分数并不重要。您听我讲完了看法,我已知足了。[/FACE]"[/COLOR][/FACE][/P][P][SIZE=4]教室的门开了,校工闪了进来,搬进来一把木椅子摆在讲案旁,且侧放。我们知道,老先生又要来了。也许是年事已高,也许是习惯,总之,老先生讲课的时候是坐着的,而且要侧着坐,面孔永远不面向学生,只是对着有门或有窗的墙壁。不知道他这是积习,还是不屑于面对我们,或是有什么难言之隐。[/SIZE][/FONT][/P][P][SIZE=4]这一次,老先生反常地站着。他满头白发,面容黢黑如铁,身板挺直如笔管,让我笃信了他曾是国民党医官一说。[/SIZE][/FONT][/P][P][SIZE=4][COLOR=#0938f7][FACE=Times new roman]老先生目光如锥,直视大家,音量不大,但在江南口音中运了力道,话语中就有种清晰的硬度了。他说:[/SIZE]"[FACE=Times new roman]听说有人对我的讲评有意见,[/FACE][/COLOR][/FACE][/P][P][SIZE=4][COLOR=#0938f7][FACE=Times new roman]好像是一个叫毕淑敏的同学。这位同学,你能不能站起来,让我这个当老师的也认识你一下?[/SIZE]"[/COLOR][/FACE][/P][P][SIZE=4]我只有站起来。[/SIZE][/FONT][/P][P][SIZE=4][COLOR=#0938f7][FACE=Times new roman]老先生很注意地看了我一眼,说:[/SIZE]"[FACE=Times new roman]好。毕淑敏,我认识你了,你可以坐下了。[/FACE]"[/COLOR][/FACE][/P][P][SIZE=4]说实话,那几秒钟,真把我吓坏了。不过,有什么办法呢?说出的话就像注射到肌肉里的药水一样,你是没办法抠出来的。[/SIZE][/FONT][/P][P][SIZE=4]全班寂静无声。[/SIZE][/FONT][/P][P][SIZE=4][COLOR=#0938f7][FACE=Times new roman]老先生说:[/SIZE]"[FACE=Times new roman]毕淑敏,谢谢你。你是好学生,你讲得很好。你的话里有一部分不是从我这儿学到的,因为我还没有来得及教给你那么多。是的,作为一个好的医生,一定不能全搬书本,一定不能教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在这一点上,你们要记住,无论多么好的老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规则都教给你们。我没有去过毕叔敏所在的那个[/FACE]5000[FACE=Times new roman]米[/FACE][FACE=Times new roman]高的阿里,但是我知道缺氧对人的影响。在那种情况下,她主张使用抗菌素是完全正确的。我要把她的分数改过来……[/FACE]"[/COLOR][/FACE][/P][P][SIZE=4][COLOR=#0938f7][FACE=Times new roman]老先生紧接着说:[/SIZE]"[FACE=Times new roman]但在全班,我只改毕淑敏一个人的分数。你们有人和她写的一样,还是要被扣分。因为你们没有说出她那番道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现在再找我说也不管事了,即使你是冤枉的也不能改。因为就算你原来想到了,但对上级医生的错误没敢指出来。对年轻的医生来说,忠诚于病情和病人,比忠实于导师要重要得多。必要的时候,你宁可得罪你的上司,也万万不能得罪你的病人……[/FACE]"[/COLOR][/FACE][/P][P][SIZE=4]这席话掷地有声。事过这么多年,我仍旧能够清晰地记得老先生如锥的目光和舒缓但铿锵有力的语调。平心而论,他出的那道题目是要求给出在常规情形下的治疗方案,而我竟从某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出发,并苛求于他。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不全面的异议,老先生表现出虚怀若谷的气量和真正医生应有的磊落品格。[/SIZE][/FONT][/P][P][COLOR=#ff0000][SIZE=4]感悟:自信第一课,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也希望同学们在我的课堂上敢于回答问题,相信自己,也许你的理解比所谓的标准答案好,但你必须勇敢地自信地表达出来。[/SIZE][/COLOR][/P]
      [ 此贴最后由陋室鸿鹄在2011-9-22 13:08:55编辑过 ]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15
      • 头像
      • 级别
        • 声望+5
        • 财富1
        • 积分3979
        • 经验51426
        • 文章3964
        • 注册2010-08-15
        这个故事真的是太棒了!佩服苏老师的博学!借用了!谢谢!
        努力成长,用爱心和智慧教育好每一个孩子!
        在线情况
        1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P][COLOR=#0000ff][COLOR=#0000ff][BGCOLOR=#ff0000][SIZE=4]今日推荐给学生的故事[/COLOR][/SIZE][/BGCOLOR][/COLOR][/P][P][COLOR=#0000ff][SIZE=4]              “矮子强盗”的NBA伟大14年
               博格斯最初用的篮圈是姐姐挂衣服的衣架制成的,最先的篮球也只不过是个小皮球。8岁那年,他有了一个真正的篮球,那天晚上,他兴奋得好长时间难以入睡。从此以后,他睡觉抱着球,出门带着球,即使是去倒垃圾,也是左手拎垃圾袋,右手运球,结果把垃圾搞得到处都是,父亲骂他,邻居也笑话他,可这都无济于事,他照样我行我素。
               中学时,博格斯常对自己的朋友讲,长大要到NBA去打球。听到他的想法后,别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因为NBA历史上还没有出现过1.60米的矮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拼命苦练。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巴尔的摩的韦克•福雷斯特大学。他卓越的组织指挥才能逐渐为人所知,获得了一个绰号:马格西,意为死死缠住对手、拦截等。
             1986年,博格斯入选美国队,参加了在西班牙举行的第10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在争夺冠军的决赛中,前苏联队在最后几分钟落后近10分的不利情形下奋起直追,而美国队则显得有些惊慌失措。这时,是博格斯稳住了美国队的军心,他以出色的运球绝技游走于队友之间,告诫他们不要慌张。当时,只要他一拿到球,球迷们就拼命鼓掌。最后,美国队以两分优势战胜前苏联队。
             世界锦标赛后,博格斯成了世界篮坛的吉祥象征,只要他在哪儿出现,哪儿就有疯狂的人群。许多小孩都争先恐后去看他,结果发现这个篮球选手竟与他们自己一般高。
             世界锦标赛后,博格斯成了明星,世界许多体育报刊纷纷采访他。西班牙记者理查德写道:“锦标赛结束后,四处盛传美国队有个小不点,样子很滑稽,许多小孩都争先恐后去看他,结果发现这个篮球选手竟与他们自己一般高。”由于杰出球技与“侏儒”般的身材,博格斯成了人们围观的对象,只要他在哪儿出现,哪儿就有疯狂的人群。
               博格斯说:“我的确太矮,在高水平的职业篮球赛中闯出一番天地不容易,但我相信篮球并不是专让高个子打的,而是让那些有篮球才华的人打的”。而从前那些听说他要进NBA而笑倒在地上的同伴,现在常常炫耀地对人说:“我小时候是和博格斯一起打球的。”
             1987年,博格斯作为职业球员来到华盛顿打球。第二年,他与夏洛特黄蜂队签约。在1993-1994年赛季,黄蜂队取得了多年来最好的战绩,这应首先归功于博格斯组织进攻有方。赛场上,他左突右冲,忽前忽后,宛如电流一般奔跑疾驰,让对手防不胜防。在1990年和1994年,他被评为黄蜂队最有价值球员。
             他1987年被华盛顿子弹队(现奇才队)在第一轮第12顺位选中后,第二年便去了黄蜂队,由于他助攻非常好,很快便成为黄蜂队后场的重要力量。他也不负重望,在1996~1997赛季,在黄蜂队以场均7.2次助攻,成为球队的助攻王,这一数据排在全联盟的第14位。尤其1999~2000赛季在猛龙队时,他以5.07的助攻失误比(299次助攻、59次失误)排名全联盟的首位。
             2001年他转会到小牛队后,小牛队主教练老尼尔森开玩笑地说:“对于博格斯来说,他对我们最重要的是钻到一些大个儿的怀里将球掏出来。”[/COLOR][/SIZE][/P][P][COLOR=#0000ff][SIZE=4][B]鸿鹄心语[/B]:[COLOR=#ff000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前面我给同学们推荐了我国乒乓球女选手邓亚平,也是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两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COLOR][/P][/SIZE][/COLOR]
          [ 此贴最后由陋室鸿鹄在2011-9-23 20:35:11编辑过 ]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17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惊弘[/U]发表的内容:[/B]

            这个故事真的是太棒了!佩服苏老师的博学!借用了!谢谢![/QUOTE]
            感谢你的支持和鼓励!你过奖了!如果对大家有帮助,那真是太好了。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18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财富2
              • 积分5158
              • 经验351457
              • 文章5022
              • 注册2008-07-31
              故事很给力,启示很深刻。

              http://blog.sina.com.cn/jinchengli
              1、拙著《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深受好评。新作《不怕学生搅局——教育机智修炼之道》、《优秀班主任是怎样炼成的》、《校长最有效的激励艺术》、《有效处理学生问题的25个心理学智慧》陆续出版。
              在线情况
              1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乐山[/U]发表的内容:[/B]

                故事很给力,启示很深刻。[/QUOTE]
                谢谢!故事语文,期待您的指导!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20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666
                  • 经验64903
                  • 文章2994
                  • 注册2009-12-11
                  [P][ALIGN=center][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000ff][SIZE=3]归来吧,书信[/SIZE][/COLOR][/FACE][/ALIGN][/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000ff][SIZE=3]书信是人类表达情感最细腻的通信方式,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书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传情达意、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SIZE][/COLOR][/FACE][/P][P][SIZE=3][COLOR=#0000ff][FACE=Times New Roman]  随着生活节奏更快、科技更为先进的时候,书信文化正在走向没落,逐渐被电话或[/FACE][FACE=Times New Roman]E-mail[/SIZE][FACE=Times New Roman]等所替代而成为一种正在消失的传统交流方式。我们的孩子没有几个写过信,几乎没有,常此以往,书信文化的命运令人堪忧。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们有责任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发展书信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中华传统书信文化一定能够迎来回归的春天![/FACE][/COLOR][/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000ff][SIZE=3]为此,我和周永发老师将联手,让我们学生们尝试用书信交流一年的实验,希望尽我们的微薄之力,让我们的学生享受书信交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和成长。敬请期待![/SIZE][/COLOR][/FACE][/P][P] [/P]
                  细节让教育变得如此美丽!
                  在线情况
                  21
                  • 头像
                  • 级别
                    • 财富1
                    • 积分819
                    • 经验27403
                    • 文章817
                    • 注册2010-07-15
                    很期待哦!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25
                      • 经验17096
                      • 文章622
                      • 注册2011-01-25
                      [QUOTE][B]下面引用由[U]陋室鸿鹄[/U]发表的内容:[/B]

                      [SIZE=3]归来吧,书信书信是人类表达情感最细腻的通信方式,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书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传情达意、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随着生活节奏更快、科...[/QUOTE]
                         我也写过这样的文章,摘录其中的一篇开头,借此宝地一现。[/SIZE][P][LINE-HEIGHT=150%][SIZE=3][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变得宽阔、时尚、多样,[/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QQ[/SIZ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视频聊天、手机短信、博客、微博、电子邮件等方式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传统的交往方式[/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书信已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成了模糊的记忆。然而我却对写信这一方式“情有独钟”,[/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2[/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FACE=Times New Roman]年来我和我的学生一直用这种方式保持着心灵的沟通,我不仅喜欢它的简简单单,有时一支笔、一张纸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记录下稍纵即逝的灵感,更因为它是我和学生分享快乐,倾诉烦恼,了解信息,增进情感,相互激励的“精神家园”,更是我走进学生内心的一把钥匙。[/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0%][/LINE-HEIGHT][/FACE][/LINE-HEIGHT][/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28
                        • 经验4763
                        • 文章325
                        • 注册2011-05-06
                        用故事教育学生,很给力!谢谢分享!
                        有一种财富是朋友,有一种快乐是相处,有一种境界是听君一席话的感悟。相聚心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54119603
                        在线情况
                        2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13
                          • 经验6998
                          • 文章900
                          • 注册2011-08-29
                          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陋室鸿鹄 的故事真多啊!学习了。
                          努力在教育一线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5 queries.